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魏氏梭菌病是感染魏氏梭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见的有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在秋冬和初春时节较为高发。羊感染魏氏梭菌病后会表现出躯体痉挛、卧地抽搐、流涎磨牙等症状,由于病程持续时间比较短,往往病羊还未来得及救治就已经死亡,对羊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养殖户需熟悉羊魏氏梭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及时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与预防,降低羊魏氏梭菌病发病率,促进羊养殖业获得更好地发展。鉴于此,文章主要对羊魏氏梭菌病的诊治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称产气荚膜杆菌病,该病发病突然,病程急促,往往来不及救治,而且死亡率极高,对养羊业危害极大,近两年养羊业在我区迅速发展,羊魏氏梭菌病也给我区养殖户带来了不少经济损失。现将8月中旬来我中心就诊的一例羊魏氏梭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羊,包括羊猝疽、羊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等。  相似文献   

4.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于感染魏氏梭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羊主要是发生毒血症,如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羔羊痢疾等。通常在气候寒冷的秋冬和初春时节发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当羊感到寒冷、过于饥饿或者采食腐败的饲草而导致抵抗力降低时,则容易出现发病。病菌分泌的毒素会导致羊的消化道黏膜发炎、坏死,并造成中毒性休克,死亡率较高。现概述羊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控。  相似文献   

5.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羊的毒血症,包括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该病多呈散发性,绵羊发生较多,山羊较少。在牧区多发于春末夏初青草萌发,所以该病的发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主要经  相似文献   

6.
羊A型魏氏梭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羊A型魏氏梭菌病@张玉果¥河北省迁西县畜牧水产局羊A型魏氏梭菌病张玉果(河北省迁西县畜牧水产局,064300)1996年3~6月,河北省迁西县从外地购入了2000多只小尾寒羊,引入后不久相继出现发病死亡,经中国兽药监察所检验诊断为羊A型魏氏梭菌病。1流行情...  相似文献   

7.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羊的毒血症,包括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主要临床表现:精神沉郁、卧地、摇尾、流口水、磨牙、抽搐,2~3d后死亡,病死率较高,用抗菌药物治疗,疗效不明显。笔者对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红格塔拉种羊场的5只病羊进行剖检,其中3只病羊病变较明显,病羊胸腔、心包有积液,心包、心冠状脂肪、心内外膜均有出血,小肠黏膜充血、  相似文献   

8.
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牛羊魏氏梭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常引起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羔羊痢疾、牛猝死症等疾病,该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给牛羊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牛羊常见的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牛羊魏氏梭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羊产气荚膜梭菌病旧称魏氏梭菌病是二类动物疫病。羊产气荚膜梭菌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细菌引起的一类急性羊传染病的总称,本文主要讲述一起疑似羊产气荚膜梭菌病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诊断及时处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一、羊梭菌病的流行特点羊梭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生,但是季节交替时发病概率会明显上升,尤其是天气剧变时更容易诱发本病。当羊采食饲料或者饮水中含有诺维氏梭菌、魏氏梭菌、腐败梭菌等病原菌,就会引起感染。病原菌进入体内后寄生在消化道时,初期繁殖速度较慢,产的毒素量也较少,对羊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不会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1.
杨三省 《中国养羊》1996,16(3):44-44
羊梭菌病是羊的一类主要传染性疾病,它是由梭菌属的几种主要致病性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类急性传染病。由腐败梭菌引起的叫“羊快疫”,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叫“羊肠毒血症”,也叫“软肾病”或“类快疫”,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叫“羊猝疽”,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痢(以上B、C、D三型梭菌也叫产气荚膜杆菌)。在正常情况下,羊肠道中的梭菌并不表现出致病作用,只有在羊只感染大量病原菌,或外因导致羊只抵抗力降低时容易诱发此病。1 梭菌病的主要特点除羔痢发生于7日龄内的羔羊外,羊梭菌病主要发生于2~24月龄、膘情壮肥的年轻绵…  相似文献   

12.
<正>1梭菌病羊梭菌病是侵害绵羊的急性传染病,山羊少见,主要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羔羊梭菌性痢疾。羊快疫的病原菌为腐败梭菌,此病以皱胃黏膜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羊肠毒血症的病原菌为D型魏氏梭菌,以肾脏软化为特征。羊猝狙的病原菌为C型魏氏梭菌,以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羔羊痢疾的病原菌为B型魏氏梭菌,以剧烈腹泻和小肠黏膜发生溃疡为特征。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主要侵害6个月至2岁半之间的绵羊,发病多见肥  相似文献   

13.
<正>魏氏梭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土壤、水源等自然界以及动物肠道中的重要病原体,常导致人和家畜多种重要疾病。而羊源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作为一种常见致病菌,常常引起羊猝死症、羊肠毒血症、羔羊腹泻等疾病,由于该菌引起的感染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常给羊养殖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羊产气荚膜梭菌病,树立正确的养殖理念,掌握正确的羊产气荚膜梭菌病预防控制技术,对羊场养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1梭菌病
  羊梭菌病是侵害绵羊的急性传染病,山羊少见,主要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羔羊梭菌性痢疾。羊快疫的病原菌为腐败梭菌,此病以皱胃黏膜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羊肠毒血症的病原菌为D型魏氏梭菌,以肾脏软化为特征。羊猝狙的病原菌为C型魏氏梭菌,以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羔羊痢疾的病原菌为B型魏氏梭菌,以剧烈腹泻和小肠黏膜发生溃疡为特征。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主要侵害6个月至2岁半之间的绵羊,发病多见肥胖的绵羊,羔羊梭菌性痢疾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以2~5日龄的羔羊发病较多。羊梭菌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秋冬和初春气候聚变、阴雨连绵之际易引发。病羊治愈率不高,可试用强心剂、肠道消炎药、抗生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羔羊痢疾可用羔羊痢疾高免血清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羊肠毒血症又叫软肾病、过食病、类快疫,俗称血肠子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病原与传染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体是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中的D型,是粗大的厌气性大杆菌,革兰染色阳性,无鞭毛,不能运动。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中常存在于土壤、污水、饲料及病羊消化道和粪便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各种年龄的羊均可发生,但发病较多为两岁以下的幼龄羊,  相似文献   

16.
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以新生羔羊为主的急性毒血症。该病病程短,神经症状明显。表现为腹泻剧烈、小肠溃疡,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将给养羊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资料记载病原主要是B型魏氏梭菌(有时是  相似文献   

17.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往往来不及救治,死亡率高.本文以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某养羊户3例病死奶山羊为例,进行了临床检查、流行病学调查、剖检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由此进行了病因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对本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有些养羊单位因饲养管理环境不善、疫苗免疫不当、早期诊断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魏氏梭菌病频发,逐渐成为制约羊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发病多见于初春和秋冬时节,患病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卧地不起、口内流涎不止、摇尾抽搐,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并且呈地方流行性,是危害羊产业中重要的传染病。本文就魏氏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测方法以及其在生产中的危害进行作以综述,旨在了解其致病机制和防治措施,降低魏氏梭菌对羊产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用羊三联四防菌苗防制鹿魏氏梭菌病的报告高二哲张海全孙占友常世兴阚家路(吉林省通化县畜牧兽医总站·134100)鹿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的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有神颈症状和胃肠道败血为主要特征的鹿急性传染病。包括仔鹿痢...  相似文献   

20.
羊魏氏梭菌病有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等,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主发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真胃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腐败梭菌为革兰氏阳性的厌氧性大杆菌,可产生多种毒素.病羊血液及脏器涂片,可见单个或2~5个菌体相连的粗大杆菌,有时则呈无关节的长丝状,这种特征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