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可让“爬山虎”爬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笔者在河南参观韩园景区时,发现韩愈墓前两株挺拔的千年古柏因种植的爬山虎缠绕,而导致树体死亡。那么,爬山虎为什么会导致树木死亡呢?爬山虎属葡萄科爬山虎属藤本植物。其枝端有吸盘,可以攀缘高大建筑物,有立体绿化作用,在城市绿化中常被绿化部门所采用。但其枝端的吸盘不仅具有攀缘能力,同时也具有吸收养分、水分的功能。吸盘根系可深入树木体内,且多数吸附在树木的韧皮部位。不仅吸收被缠树木体内的水分、矿物质,而且吸收树体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营养物质。长此下去就会导致被缠树木因水分、养分枯竭而死亡。建议在种植爬山虎时,一定要避开高大树木,更不可将其与树木种在一起,以免引起不良后果。不可让“爬山虎”爬树@张水才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省灵台县博物馆古灵台的文庙前,有一株参天古柏,树高20米,胸围3米,基围3.6米,冠幅东西7米,南北9米。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历经千百年风雨侵蚀,如今这株古柏仍然枝繁叶茂,苍翠如黛,生命力十分旺盛。然而奇特的是在这棵古柏的主干分杈处,却自然生长着一株高10.6米,基围1.13米的桑树,与古柏盘根错枝,合抱而生,本固枝荣,植株紧凑,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别具风采,融奇、秀、怪、异于一体,形成了“古木生子”的奇异景观,俗称“柏抱桑”,为本县古树奇木中之一景。这棵古柏苍翠耸直…  相似文献   

3.
国子监在安定门内的国子监街,是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它是元大德十年(1306年)修建的,其东边与孔庙毗临,体现着古代“左庙右学”的规制。国子监里古槐成片,自周代时,就有“面三槐,三公位焉”之说,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人们就把国槐视为“公卿大夫之树”,因此在历代的国子监里广植槐树。据史料载,元明时,国子监内有国槐古柏二百余株,随着年代的推移,现存古槐古柏仅四十余株。  相似文献   

4.
古柏喜抱“养子”○舒维秀秋风作媒,古柏树内老来萌长刺揪树,垂垂暮年喜抱“养子”,这一自然奇观近日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境内被发现。该县扶罗乡云溪村岑图组,是一个聚居着百十户们家人的古老山寨。寨西边一树木森森的山坳上,长有一株树龄近300年、胸径达10...  相似文献   

5.
从前,逛寺庙,很少留心庙宇周围的环境,注意力常常集中在释迦牟尼、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名人”塑像上面。从事绿化工作以后,再逛寺庙的时候,较为注意寺庙周围的环境,尤其注重于花草树木。久而久之,走的地方多了,古刹古寺看的多了,脑子里便产生了这么一个印象——凡有寺庙的地方皆有树木,且古树名木居多,象北京潭柘寺内的帝王树(千年古银杏树),戒台寺内的活动松、抱塔松,河南嵩山少林寺里的古松古柏,闻名遐迩。 于是又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何寺庙皆多树木?此问题没有经过考验,不敢草率作答,但有一点大概是可信的,那就是凡出家人大都期图远离世俗,日日诵经更需幽静之所在。有树  相似文献   

6.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亲往苏州游览司徒庙,对庙中四株形态各异的古柏十分欣赏,分别赐名为“清”、“奇”、“古”、“怪”。其实,比这四株古柏更奇特更怪异的树木,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还有很多。 有的古树以有特异功能称“奇”。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有一种会跳舞的树。它暗褐色皮,鸡心形叶,高40厘米,树冠120平方厘米左右,每当在树旁播放  相似文献   

7.
古柏参天     
通海县河西镇的文庙大成殿南厢旁,有一棵高大古朴的圆柏树,当地群众誉称“古柏参天”,是河西镇的八景之一。相传,这棵古柏是唐代(公元618—907年)栽植的;元朝时,杞麓湖水位线有时曾界临河西镇附近,古柏还拴过船哩!几经沦桑,现在杞麓湖水已退离古柏三四公里,水位线已下降10米有余。这棵枝叶稀疏、老态龙种的古柏,就成了向人们展示久远生态环境巨大变迁的活见证。  相似文献   

8.
光福司徒庙以“清、奇、古、怪”4株古柏而闻名天下,号称苏州四绝之一。据专家考证和国内资料表明,古柏年龄已近2000年。目前这4株古柏生长基本正常,但随着时间推移,树龄不断增大,古柏长势有逐渐下降之趋势,主要原因一是土壤板结,排水不畅,使古柏根部通气性...  相似文献   

9.
树木史话     
数千年来,在广阔的神州大地上,流传着许多植树造林的动人故事。读了这些故事,怎能不从中受到教益? “黄陵柏”的传说陕西省黄陵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因轩辕黄帝“衣冠冢”建于此县而得名。黄陵县的桥山有数万株古柏,棵棵粗壮高大、神态各异,其中最大的一棵围粗32尺,高60尺,相传是五千多年前黄帝亲手所植,故取名为“黄陵柏”。这些参天的古柏能很好地保存下来,是人民群众切实加  相似文献   

10.
《河北林业》2023,(5):23-25
<正>神头村鹊王庙古侧柏群——九龙柏在内丘县鹊王庙前有9株柏树,传说树龄均在2000年以上,平均树高13米,平均胸围2.7米,苍翠奇特。9株柏树隆起的树根粗大且裸露于岩石之外,又似龙爪深深嵌入岩石,树石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就像飞腾的巨龙,气势如虹。柏树下有一块石刻,名为“药石”,为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龙峰所题。“药”指中药,“石”指由砭石磨成的针,合起来代表扁鹊当年行医的两大法宝——中药与针灸。9株古柏虽历经千年风霜,但无虫害损伤,连年结籽,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在首株古柏边横卧一巨石,石上镌刻“九龙桥石柏”5个大字,笔锋雄浑刚健。古柏、字石为鹊王庙平添了浓重的古韵风采,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1.
天坛树海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游历了北京天坛,被坛内辉煌雄伟的祭天建筑群和近4000株古柏而震撼。尤其对古柏评价最高。他说,以美国的实力,仿造天坛古建没问题,而那些郁郁葱葱的古柏是没法仿造的,这是中国人值得骄傲的财富。2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天坛,已拥有各种古、中、青、幼乔木、灌木6万余株。除祈年殿、皇穹宇和圆丘的顶部高出树木的尖梢以外,其它建筑全部被淹没在树海的浓荫里。进入北门,甬道两侧58株日本圆柏像两队训练有素的卫兵,彬彬有礼地闪出一条由此而进入天坛的幽静之路。左侧2公顷方型树林内,有10年以上塔松、白杨…  相似文献   

12.
嵩山周柏     
位于河南省登峰市嵩山脚下的嵩阳书院是我国四大古书院之一。这里不仅文化底蕴深厚,从古到今都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而且目前还生活着我国最古老的柏树。这就是被称为“大将军”和“二将军”的两株柏树。相传,在汉朝的时候,汉武帝刘彻到书院巡视,一进院门就见到一株高大的古柏,随口就封为“大将军”。但进入院内,又见到更大的一株,只好屈封为“二将军”(见左图)。“二将军”树高18.20m,胸围粗12.54m,相传植于周朝,距今有4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屈指可数的最古老的古树。2003年12月,嵩阳书院邀请我国著名的古树修复复壮专家、北京市园林局高…  相似文献   

13.
地处黄河人海口的山东省东营市,曾一度被称为“不长树的地方”。然而,人们如果现在到东营,便会发现公路两侧、河边、水边、农田地里到处都是整齐排列的树木,就像排排等待检阅的卫兵。东营市止在实施的“三网”绿化工程已初见成效。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投入4.88亿元,动用土石方6246.37万立方米,建设路域林带2153.22公里,完成绿化面积22.74万亩,植树2317.99万株。  相似文献   

14.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有一些帝王十分重视植树造林,治林轶事甚多: 黄帝植柏 轩辕黄帝是重视植树的先贤。据考证,陕西黄陵县轩辕庙,现存的一株高近20米,胸径7人合抱有余的古柏,即为轩辕所栽,距今已4000多年,被誉称“世界柏树之父”。 大禹封山有林 据《逸周书》记载,大禹不准人们在树木萌生季节乱伐林木,以利育林。他发布禁令:“春三月不登斧,以成草之长。”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大悟县三里城镇舒山村中湾的一株枸骨树.被专家评为“中国枸骨之最”,称为“中国枸骨王”。该树高10来.冠幅11米.胸径1.06米.树龄560年.1988年被编入,中国古大珍稀树木大观》一书,日前,该县对这株“枸骨王”拨出专款保护。  相似文献   

16.
在陕西省宝鸡县县功镇雷神山上,有一棵千年古柏,柏树上又长出了一株楸树,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柏抱揪”。雷神山,又名板斗山,是宝鸡西部山区一处名胜。山坡四周被数万株中幼龄柏树覆盖,唯独山顶有一棵两抱粗、数丈高的古柏。古柏树身上,离地  相似文献   

17.
天坛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北京名胜中的“之最”。天坛内的古建雄伟壮丽,而且奇妙独特,都和祭天文化有关。公园里的古柏群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的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参观天坛时说:“天坛的建筑很美,我们可以学你们照样修一个,但这里美丽的古柏,我们就毫无办法得到了。”确实,“名园易得,古木难求”,所以天坛内的古柏群是十分珍贵的“国之瑰宝”。现在天坛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其标志牌已立在南门内东侧。天坛内有古柏3600多棵,它们大多植于明代,距今已五百多年。这些古柏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18.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世称“天下第一陵”。桥山古柏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古柏群,总面积5800亩.生长着82000余棵古柏,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占五分之一。古柏参天,山环水抱,其状宛如巨龙.腾空而起,盘空而游.历经几千年沧桑,至今根深叶茂.郁郁葱葱.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不断发展壮大.雄立东方,亿万炎黄子孙为之骄傲。具有五千年的黄帝手植柏,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一桉     
寸树刚 《云南林业》2005,26(5):26-26
蓝桉是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原产于澳大利亚,1896年被引种入滇,至今已逾百年。这株生长在昆明海埂的巨桉,树高50多米,树径1.88米,树龄约80年。枝干高大挺拔,枝叶浓郁苍翠,1990年被“国际桉树研讨会”确认为中国最粗大的一株桉树,命名为“中国第一桉”,被列入《云南省重点保护名木古树名录》。  相似文献   

20.
北京的“古柏奇观”张宝贵在北京的各大公园和名胜古迹中,有限多苍老遒劲、嵯峨挺拔的古柏。在这些古柏中,目前已发现有9棵古柏很是奇特,那就是在它们盘曲苍虬的躯干上,又长出另外一棵树来,这种现象被称为“古柏奇观”。它们犹如一幅幅天然的艺术品矗主在北京的园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