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明吡虫啉及三唑酮作为小麦种衣剂的合适用量,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以70、11、06156、周麦18和11穗136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室内培养皿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5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5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5个小麦品种(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当5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浓度分别为125.0mg/L和75.0mg/L时,5个小麦品种(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最高,并对其种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还可有效隔离病虫害,保证种子正常安全发芽,超过此浓度则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HD-I-S-1980为标准品、3龄小菜蛾为供试虫,对8010工业菌剂进行效价测定.在25℃.下经48h、光照300lx,其样品死亡机率值与浓度对数值的回归方程是y=-0.1085x+1.98(r=0.99),LC_(50)=380.18μg/mL;标准品为y=2.496x+1.87(r=0.96),LC_(50)=21.83/μg/mL.8010工业菌粉效价为919.16IU/mL.  相似文献   

3.
新型低毒杀虫剂防治花生主要地上害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新型低毒杀虫剂对花生田主要地上害虫蚜虫(Aphis craccivora Koch)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蚜虫速效性好,药后24 h的防效为99.8%;施用2%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2 h后对蚜虫的防效达到100%,且对花生的增产效果最明显。施用5%氟铃脲乳油4 d后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达89.0%~95.0%,且对花生的增产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阳泉地区油松食叶害虫松阿扁叶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在山西阳泉地区庄头和黄统岭林场油松林内逐渐暴发成灾的食叶害虫危害的具体情况,控制该害虫的危害。在该害虫发生严重的林地对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进行定时、定点观察和记录;并采用3种生物制剂对其2~3龄的幼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阳泉地区严重发生的油松食叶害虫种名为松阿扁叶蜂,该害虫在该地区危害与在别的地区危害在树种、树龄及生活史有差异。采用目前市场上的无公害农药防治该害虫以1.2%森得保可湿性粉剂500~1 500倍的防治效果达78.7%~83.5%;40%苦参烟碱烟剂防治效果达83.4%~84.5%;1.2%苦参烟碱乳油防效为84.8%~86.4%。  相似文献   

5.
白粉病是三门峡紫叶黄栌的主要病害,该病发生危害轻重主要取决于环境的空气湿度,药剂防治表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 5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做好整枝修剪,优化树体枝条分布,确保林间、树体通风透光,可有效减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研制及杀虫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为有效成分制成混配菌剂,采用高效小型粉碎机将筛选的助剂及原药混匀,在测定助 剂对微生物活体的生物活性、制剂性能影响的基础上,进行混配菌剂助剂的筛选。通过生物测定筛选获得最佳混 配比例,并将其加工成可湿性粉剂。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库斯塔克亚种和球孢白僵菌最佳混配质量比为3:1,润 湿分散剂为1%Morwet EFW、3% SDS、9% Morwet D425、9% TERSPERSE 2020;紫外保护剂为0.3% 黄原胶,以凹凸 棒土为载体补足100%。以此配方制备的混配菌剂的质量悬浮率72.73%,孢子悬浮率75.13%, 润湿时间1 min, 平均粒度为13.76 m。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中各指标符合商品制剂的标准,对黄褐天幕毛虫毒力分别 高于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单剂,是一种具有高杀虫活性、持效期长、环境友好型绿色农药。   相似文献   

7.
杀菌剂对枸杞组织培养中真菌污染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解决枸杞组织培养中的真菌污染问题。[方法]在枸杞继代培养物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农用杀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经灭菌后,在光照12 h/d、光强2 000 lx、温度23℃的条件下,培养并观察材料的受污染与生长情况。[结果]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枸杞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真菌污染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污染率仅10%,且枸杞培养物的生长情况良好。[结论]找到了一种在枸杞组培快繁中既能有效防止真菌污染,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组培苗生长发育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8.
王皖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75-8176
[目的]明确某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方法]以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75 g/hm2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70 g/hm2剂量处理为对照药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个剂量(240、300、360 g/hm2)处理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 d,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个剂量处理的防效在61.52%~67.04%,速效性较差;药后7 d,3个剂量处理的防效均大幅度增加,持效性较好,其中300、360 g/hm2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5.43%和86.72%,均与对照药剂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用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时,建议在低龄若虫高峰期按照用药量(有效成分)75 g/hm2对水均匀喷雾防治1次即可,且施药时田间要有一定水层并维持7 d以上。  相似文献   

9.
用20%乙酸铜水分散粒剂对5 a生碰柑的嫩梢叶片正反面、及果实表面3次喷药,以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和清水作对照。结果表明:20%乙酸铜水分散粒剂400、500倍稀释液处理与72%农用链霉素500倍稀释液、77%可杀得800倍稀释液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对辣椒疫病防效较好的新型杀菌剂。[方法]采用室内抑菌效果测定和网室生测,对50%氟吗啉锰锌等12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5%代森锰锌.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和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等药剂对辣椒疫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4.822 0、4.814 0、0.475 9和2.502 6 mg/L,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能使菌落变稀。在网室生测试验中,50%氟吗啉锰锌对辣椒疫霉的防效最好,2.0、2.4和2.8 g/L的防效分别为85.14%、89.39%和92.45%。[结论]50%氟吗啉锰锌对辣椒疫病有良好的防效,可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对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MB-15可湿性粉剂具有最佳增效作用的物质,并对增效作用显著的混配组合进行了增效作用的评定。[方法]以小菜蛾为生物测定昆虫,采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添加物对苏云金杆菌MB-15可湿性粉剂的毒杀增效作用。[结果]研究发现0.1%ZnCl2、0.5%ZnCl2、1.0%ZnCl2、1.0%MgCl2、0.5%硼酸、1.0%硼酸、0.5%柠檬酸和1.0%柠檬酸对Bt MB-15可湿性粉剂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0.5%硼酸对Bt MB-15可湿性粉剂的增效作用最强,增效比为17.2,1.0%ZnCl2次之,增效比为15.6。同时,杀虫速度的测定结果显示,0.5%硼酸的加入使Bt MB-15可湿性粉剂的致死中时缩短了约10 h,加快了Bt的杀虫速度。此外,当将1.0%ZnCl2和0.5%硼酸分别与Bt MB-15可湿性粉剂溶液室温下混合放置15 d后,两种混合物的毒力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硼酸作为Bt MB-15可湿性粉剂的增效因子,不但有利于增强Bt制剂的杀虫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其杀虫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Bt制剂杀虫效果差和杀虫速度慢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可湿性粉剂具有最佳增效作用的物质,并对增效作用显著的混配组合进行了增效作用的评定。[方法]以小菜蛾为生物测定昆虫,采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添加物对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可湿性粉剂的毒杀增效作用。[结果]研究发现0.1%ZnCl2、0.5%ZnCl2、1.0%ZnCl2、1.0%MgCl2、0.5%硼酸、1.0%硼酸、0.5%柠檬酸和1.0%柠檬酸对Bt可湿性粉剂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0.5%硼酸对Bt可湿性粉剂的增效作用最强,增效比为17.2,1.0%ZnCl2次之,增效比为15.6。同时,杀虫速度的测定结果显示,0.5%硼酸的加入使Bt可湿性粉剂的致死中时缩短了约10h,加快了Bt的杀虫速度。此外,当将1.0%ZnCl2和0.5%硼酸分别与Bt可湿性粉剂溶液室温下混合放置15d后,两种混合物的毒力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硼酸作为Bt可湿性粉剂的增效因子,不但有利于增强Bt制剂的杀虫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其杀虫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Bt制剂杀虫效果差和杀虫速度慢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防治烟草花叶病的部分药剂进行筛选,为生产上选择防治花叶病的药剂提供依据。[方法]在普洱市6个县区进行了6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各种药剂对防治烟草花叶病均有一定效果。在6个县区,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0.5%香菇多糖水剂、6%烯羟.硫酸铜可湿性粉剂、2%氨基寡糖素水剂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达60.3%、58.3%、57.6%和57.5%。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的防治效果较差,防治效果仅55.1%。[结论]在普洱市烟叶生产上进行烟草花叶病的防治可采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0.5%香菇多糖水剂、6%烯羟.硫酸铜可湿性粉剂、2%氨基寡糖素水剂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获得符合国家化学农药标准的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方法]选择常用助剂和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进行生物相容性检测,初步筛选出影响较小或者没有影响的助剂,筛选出的助剂,进行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结果]最终确定10%可湿性粉剂的配方为:粉红粘帚菌的分生孢子粉10%,润湿分散剂EFW1%、K122%、D4257%、NNO7%,紫外保护剂黄原胶0.3%,载体凹凸棒土补足100%。[结论]检测结果表明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的润湿时间为18s,质量悬浮率75.87%,孢子悬浮率72.05%,pH5.9,含水量1.92%,98.34%可通过200目筛,符合国家化学农药可湿性粉剂的标准,为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包衣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药剂包衣对马铃薯影响不同。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包衣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病毒病,显著提高出苗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6.
棘孢木霉可湿性粉剂研制及杀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发酵液冻干粉为有效成分制备混配杀菌剂。在测定助剂对棘孢木霉生物活性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测定助剂对制剂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确定助剂种类和含量;通过机械粉碎法将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发酵液冻干粉与助剂混合配比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室内离体试验法测定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和发酵液冻干粉不同配比的制剂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活性,获得最佳比例,并将其加工成可湿性粉剂。结果表明:棘孢木霉孢子粉和发酵液冻干粉可湿性粉剂最佳配比(质量比)为1∶1,润湿分散剂为1% Morwet EFW、5% TERWET 1010、5% Morwet D425、7%木质素磺酸钙;紫外保护剂为0.3%纳米氧化锌,以硅藻土为载体补足100%。该配方可湿性粉剂的孢子萌发率为88.57%,质量悬浮率达81.79%,孢子悬浮率80.12%,润湿时间10 s,平均粒径27 μm,符合商品制剂的标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混配比例制剂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但该配比可湿性粉剂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其中1 600倍液对油菜菌核病菌防治效果比孢子粉、发酵液冻干粉单剂分别高21.67%和12.09%,抑制率范围为64.17%~88.67%。该制剂属于环境友好型绿色农药,为农林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生防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生物农药健根宝对土传病害的田间防效。[方法]在辽宁省内选择辽南、辽北、辽中、辽东及辽西几个比较典型的种植区作试验地,采用混土法和灌根法进行生物农药健根宝防治土传病害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1×1010cfu健根宝可湿性粉剂400倍、500倍和600倍液处理对茄子黄萎病相对防效分别为72.7%、66.2%和39.4%。1×1010cfu健根宝可湿性粉剂以1∶50、1∶60和1∶70拌土穴施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相对防效分别为84.2%、76.8%和51.6%;1×1010cfu健根宝可湿性粉剂400倍、500倍和600倍液灌根两次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相对防效分别为77.4%、72.2%和44.8%。1×1010cfu健根宝可湿性粉剂400倍、500倍和600倍液灌根两次处理对甜瓜枯萎病相对防效分别为75.6%、62.3%和40.5%。1×1010cfu健根宝可湿性粉剂以1∶50、1∶60和1∶70拌土穴施处理对黄瓜枯萎病相对防效分别为80.0%、69.1%和51.4%。[结论]生物农药健根宝是防治辽宁省内瓜类及茄子等的土传病害的良好药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60%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效果,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研究了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60%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中后期褐飞虱的防治效果、持效时间和最佳使用剂量.[结果]在褐飞虱卵孵化高峰期使用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80 g/hm2或者60%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600 g,/hm2,药后23 d防效可达90%以上,且对作物安全,对天敌影响较小.[结论]该2种供试药剂在水稻中后期防治3代褐飞虱有较好的持效性,可望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9.
2009—2010年在广州番禺进行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制剂每667 m2用量110、140、170 g处理对水稻稻飞虱速效性差,但持效期长,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3、7 d,3个剂量处理对稻飞虱连续两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4%~71%、75%~84%和80%~95%,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生产上,推荐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制剂用量为每667 m2用110~140 g。  相似文献   

20.
谷子田除草剂除草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了谷子田除草剂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播后苗前施药,44%谷友可湿性粉剂除草效果较好,总防效85.99%。苗后施药,56%2甲4绿钠可湿性粉剂对阔叶杂草的防效较好,总防效达92.14%,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较差,总防效为-2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