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环境激素是生态方面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分为天然激素、人工合成激素、无机物类环境激素.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有多种.环境激素生物毒性主要表现为对生殖系统、生物形态、生物行为、免疫系统、生物基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环境激素的治理应从源头抓起.  相似文献   

2.
环境激素是一类外源性化合物,其种类繁多、来源广泛、途径复杂、状态多样,作用于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肝脏肾脏等,对人类的健康、生长发育和繁衍具有严重危害.由于环境激素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很多方面尚属未知.环境激素的筛选和检测方法、环境激素对生物和人体的作用机制、环境激素的环境行为、环境激素的容量、环境激素的防治措施等,是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我国应加强环境激素研究,组织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家协同攻关.  相似文献   

3.
徐涛 《农业与技术》2013,(9):150-150,158
环境激素对鱼类的繁殖具有综合性的影响,包括对鱼类性别取向、生殖器官、性激素水平等的改变,进而导致鱼类种群生存力和渔业资源下降。环境激素通过食物链富集和生物放大等途径,可对人类造成更大危害。我国水环境中的环境激素浓度处于较高水平,亟待开展环境激素的迁移转化、生物积累、代谢途径、作用机制、风险评价、检测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索多氯联苯(PCBs)在水生环境和水生生物中的转化、迁移和传递特征。[方法]通过对典型PCBs污染区域(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及周边地区的主要电子废物拆解区)中水体、底泥、鱼、虾和蟹等水生环境和水生生物样品中的10种羟基多氯联苯(OH-PCBs)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低氯化OH-PCBs可能易于在水生环境和水生生物之间分布和传递,而高氯化OH-PCBs可能倾向于在水生生物体内代谢和生物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环境分布和传递。[结论]该研究不仅可为OH-PCBs对水生生物产生的安全隐患提出预警以及为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也有助于研究PCBs在水生环境的最终归向及存在形态、揭示水生环境中其真实污染水平,对预防OH-PCBs对食物链及各层级生物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水生生物学的国内研究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水生生物在水质生物监测、渔业水域环境的评价、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这门学科今后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新书推介     
<正>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理论与应用本书针对保护水生生物的水环境质量基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水生生物基准受试生物筛选、水生生物物种敏感度研究、水生生物基准关键技术研究等,并以多种重金属、氨氮和石油等重点污染物为例开展了水生生物基准的案例研究,总结示范了水生生物基准的理论方法,在我国水环境基准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氯联苯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当前对多氯联苯这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水生生物生态毒性的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多氯联苯的来源、分布、污染现状,以及迁移变化、生物富集等环境行为和其降解方法。水生生物是人类最主要的食品之一,为食物链安全和生物个体的健康,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PCB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并提供更详尽的基础生物学依据,同时也进一步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环境激素对食品安全的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激素对食品安全乃至全球生态系统以及全人类已构成潜在威胁。就环境激素的概念、特点及分类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索了环境激素危害食品安全的途径,并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了食品与环境激素的关系,探讨了环境激素的评估及风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环境激素是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又一大世界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影响是渐进型,对人类社会影响尚有时空上的距离,也给人类社会留有解决问题的时间。随着严格控制破坏程度,可望缓解或维持一定现状。环境激素一经产生,就直接危害野生动物和人类社会,环境激素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的境地。一、环境激素的由来环境激素是指影响和搅乱生物内分泌系统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总称。环境激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最早出现于医学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杀虫剂、合成洗涤剂等化工产品和发泡塑料产品及其分解物,部分石油制…  相似文献   

10.
黎小正 《现代农业科学》2009,(3):179-180,193
环境激素是指干扰动物与人体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论述了环境激素的主要种类、性质、对水生动物的危害,并论述了目前环境激素对水生动物影响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1.
环境激素污染现状的研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环境激素物质的污染特点、种类及对生物的危害,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水体中生存着许多种水生生物,水生生物与自然水体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当自然水体受到污染后,通过测定水生生物的反应,来实现对污染水体的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在水环境监测中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生生物的结构改变来表达水体污染程度。其目的是定量分析水体的环境变化,并掌握水质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焦岗湖水生生物资源的调查,分析了该湖水生生物现存量及其变化情况,并对鱼产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以供渔业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职水环境监测与保护专业水生生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鉴于学科发展需要,水生生物学逐渐成为高职水环境监测与保护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培养高素质环境类人才,对原有水生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构建了包括理论、实验和教学实习等主要环节的高职水环境监测与保护专业的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并对水生生物学课程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以其低挥发性、溶解性好、性质稳定等特点而得到较多的研究,并已应用到化学、生物、环境和化工等各个领域。然而,由于其水中溶解度高、难降解等特点,离子液体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潜在毒性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对水生生物影响研究的相关报道,归纳离子液体对淡水与海水两大水体中微生物、藻类、动物的毒性影响,分析其毒性作用机制,探讨现有研究在方法创新、内容拓展以及机制分析等方面存在的局限与不足,并展望离子液体对水生生物影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环境激素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郑琳琳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262-262,264
对环境激素的概念、种类及其对水体的作用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环境激素对鱼类的影响,并提出环境激素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新建元江县跨江大桥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新建元江县跨江大桥段位于元江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水生生物调查.参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采用实地捕捞、市场调查、走访了解等方法进行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江段河水水质处于地表水标准Ⅳ类,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多,生物量较高.4个采样点共采集到水生藻类6门48种,以绿藻、蓝藻、硅藻为主,其中硅藻种类最多,绿藻生物量最大.采集浮游动物4大类18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最多,枝角类生物量最大.采集到底栖动物3门11种,其中软体动物种数最多,节肢动物门次之.采集到的水生维管束植物9种.鱼类共调查到20种,以鲤形目最多,鲇形目次之.此次调查结果可为评价大桥施工期和运营期对保护区水生生物的影响提供依据,并协助制定科学有效的水生态保护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生物标志物在农药水生态毒理学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标志物是当今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它具有特异性、预警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水生生物数量衰减的原因之一是大量化学农药长期释放到环境中所致,因此把生物标志物应用于研究水生环境中农药产生的生态效应,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指示农药污染的几种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徐涛 《农业与技术》2013,(8):227-227
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机制及防控策略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途径包括与天然激素受体结合,模仿天然激素的作用,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改变细胞成长与分裂启动基因等。环境激素的防控策略包括严格要求达标排放,停用或替代目前正在使用的环境激素,加快环境激素的降解,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农作方式和饮食方式等。环境激素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前景,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氟乐灵对淡水生物的毒性特征及水生生物基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毒性试验,得出氟乐灵对15种代表性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分别采用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三种基准推导方法,推导氟乐灵的水生生物基准值。结果显示:评价因子法、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和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得出的基准值分别为0.007 5、0.075、0.071 mg·L-1。评价因子法得出的基准值较低,原因在于该方法主要依赖敏感物种的毒性值推导基准值,有时会造成过保护。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和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得到的基准值比较接近,大于评价因子法得到的基准值,而且这两种方法基准值的推导都需要较多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得出的基准值可以保护绝大多数水生生物。研究得到的氟乐灵水生生物基准值将为农药水质标准的制订及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