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为三叶木通的相关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三叶木通研究现状、进展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共检索到相关论文323篇,自1988年以来,三叶木通相关研究文献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总发文量和年发文量都比较低;三叶木通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陕西、湖南、贵州、四川、江西等三叶木通的主要分布区域;研究主要集中于药用成分及其药效方面,对三叶木通的高效栽培技术、新品种选育、贮藏加工和病虫害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2.
正木通科木通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果树,俗称八月瓜、九月炸、北方土香蕉、野香蕉、瓜蕉等,也叫合欢果、中华肾果、狗腰子等。三叶木通果味甜、滑嫩、浓香,为上乘食用野果,是第3代的水果之一。1发展三叶木通产业必要性1.1从产业政策上,木通是兼具林业、药业和果业特性的融合性新兴产业三叶木通其根、藤、果实、种子均可入药,富含黄酮、齐墩果酸、木通皂甙等有效成分,是重点保护和开发的珍稀中药材,也可精深加工成饮料、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三叶木通药用价值、果实化学成分、果实贮藏保鲜、果实深加工等方面对三叶木通国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国勤 《农学学报》2020,36(2):149-154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如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这是值得研究的紧迫而现实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突出标志;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其次,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将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传统产业缓慢发展;第二阶段:1978~2000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三阶段:2001~2011年,新型产业不断涌现;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乡村产业绿色“转型”。 第三,指出了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产业门类少、生产规模小、产业层次浅、产业链条短、生产效率低、特色产业弱、品牌产业缺、产业环境差、产品质量低和缺乏竞争力。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遵循以下6大原则:“三农”并重原则、“三效”并举原则、“三产”融合原则、城乡共进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并采取10项具体措施:(1)制定战略规划;(2)改造传统产业;(3)发展新兴产业;(4)延长产业链条;(5)拓展农业功能;(6)打造产业品牌;(7)优化生态环境;(8)鼓励返乡创业;(9)培养乡村人才;(10)强化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现代农业产业集聚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产业集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也是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需充分理解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对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综合研究并分析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产业集聚的具体发展路径及对策,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及农业经济的规模增长和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消费者对天然、绿色、无污染、具有保健功能的水果重视和喜爱程度的日益增强,三叶木通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被广泛开发利用。本文从三叶木通药用价值、化学成分和深加工等3个方面对三叶木通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其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三叶木通和白木通品种鉴别提供依据,通过比较三叶木通和白木通ITS2和psbA-trnH序列差异,寻求鉴别二者的可靠方法。结果表明:37份三叶木通样品和47份白木通样品ITS2序列区全长均为221bp,3个碱基位点存在差异,其中在第100位碱基处,白木通全部为A,三叶木通有A和G,其中G的序列数达13.51%;三叶木通和白木通psbA-trnH序列区长度在479~482bp,10个碱基位点存在差异,其中在第378位碱基处,三叶木通全部为G,白木通有G和A,其中A的序列数达27.66%。2种方法组合可鉴别三叶木通和白木通。  相似文献   

8.
三叶木通作为一种良好的绿化植物和经济植物,具有很好的利用和开发价值。探讨了宝鸡市引种三叶木通的可行性,为三叶木通在宝鸡市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金融服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得到了各专家学者的重视。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剖析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意义、梳理目前我国金融扶持乡村产业振 兴的发展状况,最后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提高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农业发展不仅是推动地区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更是一条长期有效的产业振兴之路。如何借助农业知识产权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并发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动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下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方式及相关路径,并分析了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卫中旗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2):247-249
论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途径与关键举措。乡村强是国家强的前提基础,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新时代,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乡村产业振兴应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遵循,以三产融合为根本途径,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等为关键抓手,大力推动乡村农业振兴,引领和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2.
三叶木通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绿色水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开发潜力巨大。本文对三叶木通的加工利用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三叶木通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扩增技术和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浙江省7个地区34个三叶木通和五叶木通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叶木通的聚类与海拔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相关性不大。对三叶木通进行ISSR分析,筛选出15对引物可获得26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例是98.49%。聚类分析表明,同一地区的三叶木通各自聚为一类,说明三叶木通在不同地域间遗传差异显著。三叶木通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503 3,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689 0,表明三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这3种生态因子与三叶木通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综上,rDNA ITS序列分析和ISSR分子标记分别适用于五叶木通和三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表明,海拔与五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显著相关,三叶木通遗传多样性与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相关性不明显,但不同地域间三叶木通种群的遗传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三叶木通营养成分与深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叶木通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绿色水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且药用价值丰富。本文对三叶木通果实的营养价值、贮藏和加工特性等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研究展望,以期为三叶木通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村产业的振兴为首要任务。通过振兴乡村产业,我国农业可以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提供更优秀的市场,以及更稳定的外汇贡献,以达到经济的高水平发展,这样才会落实"农业强"的基本目标。通过振兴乡村产业,我国乡村吸引力会得到增强,乡村发展过程中会促使更多资产、人才等要素涌向乡村,这样才会巩固"农业美"的物质基础,通过振兴乡村产业,我国农村经济得以激活,农民走向富裕,乡村不断繁荣,这样才会实现"农民富"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以民族药三叶木通的花瓣为材料,对其紫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叶木通花瓣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60%乙醇水溶液(V/V)、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h.三叶木通花瓣色素溶液在酸性环境中呈现鲜艳的橙红色,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变为褐绿色.亚硫酸钠及高锰酸钾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具有减色作用,苯甲酸钠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具有增色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增色作用加强;Vc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具有一定的减色作用;柠檬酸及EDTA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无明显影响.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在自然光照下稳定,金属离子Ca2+、Mn2+、Zn2+、K+、Na+、Fe2+、Mg+、Co2+、Al3+、Pb2+等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及其稳定性没有影响,Fe3+、Cu2+、Sn2+影响色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乡村产业振兴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乡村产业还存在着规模小、链条短,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培育滞后等问题,必须通过健全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保障体系,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加快乡村产业科技创新,加快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主体力量,大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量等举措,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纲领性要求。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四个振兴",即实现乡村文化、产业、容貌、基层集成性治理。本文主要以平山县为例,分析在新时代下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振兴乡村产业,旨在建设具有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实现我国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之一。然而,目前乡村产业缺乏支撑、乡村治理有失妥当、乡村环境污染严重和乡村居民文化素质低下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基于此,振兴乡村产业、加强乡村治理、打造乡村人才队伍的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文章以湖北省为例,深刻剖析了当前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支撑存在的问题,如科技对乡村产业的有效供给不足、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有效支撑不足、对乡村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动力不强等,提出了加强乡村产业振兴的规划引领、强化科技有效供给、强化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支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等加强科技支撑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