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问:养貉前景如何?能挣钱吗? 答:养貉前景看好,能挣钱。《农村养殖技术》2002年第4期,已做了简明的分析和论述。 问:哪些地区适合发展养貉? 答:貉原产地在我国北方地区,凡在北纬30°以北地区都可以饲养。纬度较高地区所产貉皮质量优于纬度较低地区(30°~40°)的貉皮质量,为保证貉皮质量应尽量从高纬度(40°以北)地区引种,最好每年都要引进一部分新种,更新血缘,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养殖技术顾问》2006,(11):31-31
近期,笔者了解到国内貉皮市场又有了新的迹象和变化。据黑龙江一养貉场场长称,今年他场的白色种貉基本上已售完,价格为公貉3000元、母貉为1800元。另据山东省一养貉场介绍,今年白种貉销售看好,公貉价为2500元、母貉1300元。笔者翻了翻今年的几本特养期刊,发现广告栏中白貉的广告比比皆是。前几日,笔者接到一个电话,他是河北省张家口市的一位养貉人,据他称目前不计划上马白貉,主要是种貉太贵,从去年的600 ̄800元/只的价格猛窜到如今的价位,令他无法接受,他计划等炒家把风刮过去再引进。他还讲到,目前肃宁尚村毛皮市场的红色貉皮较为抢手。一…  相似文献   

3.
养貉生产周期为一年。一般在当年留作种用的仔貉在次年春季就可参加配种繁殖,不作种用的仔貉在当年冬季便可育成取皮。每年“五一”节前后3~5天,是水貉产仔高峰,因此,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提高仔貉成活率的关键时期。如果对初生仔貉的护理、代养和补饲等环节粗心大意,必要的技术措施跟不上,就会因仔貉大批死亡而造成“丰产不丰收”的局面。提高仔貉的成活率,是提高养貉经济  相似文献   

4.
养貉技术     
养貉技术侯国芳黑龙江省北安市城郊畜牧站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由于经济价值高,易于人工繁殖,所以养貉已成为现代毛皮业中的新兴养殖业。近年来我国城乡养貉生产迅速发展,每年初春是貉子配种与产仔的黄金季节,但人工养貉患怪癖症或突然被惊吓等刺激因素,造成产后叼...  相似文献   

5.
貉是一种珍贵毛皮兽,食性广,属杂食性犬科动物,易饲养。近年我国养貉业发展较快,但养貉主要是屠宰取生皮出口创汇,大量的貉副产品几乎全被浪费;更严重的是养貉业被国际裘皮市场行情所制约,行情好时大家盲目发展,生皮价低落时大量宰杀种貉,有时赔,有时挣。生产极不稳定。如能对貉皮深加工,对貉副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则有可能使养貉业稳步发展,为国家创收更多的外汇。鲜肉呈肉红色,营养丰富,可利用价值大。据《本  相似文献   

6.
<正> 近几年我国养貉业发展很快,貉的难产就成为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有的貉场难产率高达5.60%以上,一些貉场及养籍大户因缺乏难产助产的知识和经验,处理不当,造成可观的经济损失。现将我们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貉子的处死、扒皮是养貉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处死方法不佳就会直接影响毛皮质量(等级)和减少养貉户的经济效益及给术者操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县笼养的乌苏里貉,每年的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为最佳的处死、剥皮期。笔者特介绍实践中应用的八种处死方法,供养貉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养殖效益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在实践中很多养户都发生过因发情鉴定不准。而出现漏配现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掌握好母貉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技术。1母貉的发情鉴定貉属季节性发情的动物.每年的发情时间在2月上旬到4月下旬、多集中在2月上旬到3月上旬。在此期间仅发情1次.很少有发情两次的。据资料报道.日本一养户饲养的母貉在产后40d左右又发情.并受配、但未产仔、而在整个发情期内并不是任何时间都接受交配。因此、一定要做好发情鉴定工作。在实践中常用的发情鉴定方法有两种。1.1放对试情…  相似文献   

9.
1987年9月,北京郊区某养貉场发生一起狗和貉犬瘟热疫病。经各方合作,短期内得以控制,减少了经济损失。鉴于貉发生犬瘟热在国内较少报道,特介绍如下。发病经过  相似文献   

10.
全价配合饲料喂育成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貉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商品貉皮历来是国内外毛皮市场上畅销的裘皮之一。育成貉的饲养,尤其是日粮营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生长发育和裘皮的质量。本试验旨在研究全价配合饲料对育成貉生长发育、毛绒品质的影响,优选较佳配方,以为今后大力发展养貉业应用商品化,系列化全价配合饲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据东北林业大学动物实验场1986—1989年度对所饲种貉繁殖过程中交配行为的观察,发现在生长日龄、饲养条件等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某些种貉在发情且达成交配后往往发生互相嘶咬的现象。(大约占15%左右)这种现象普通表现为:种貉发育正常且适时出现发情症候,并顺利达成交配但达成配对后一段时间(1—2分钟)即出现嘶咬行为,母貉首先嘶咬公貉但嘶咬仅限于公貉的头面部、呈间歇性可贯穿在交配的整个过程中,公貉则处于被动地位,一般不出现公貉嘶咬母貉的现象只随母貉动作相应变换体位,后期可出现尾对尾的特殊交配姿势,开对时间2—15分钟,开对后母貉即马上出现收尾后站立状态。因种貉在配种过程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可能对繁殖力产生影响,86年我们对出现上述现象的5对种貉采取了人为辅助交配的方法(用木板在  相似文献   

12.
貉的饲料包括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和添加饲料。饲料的供应与组成对貉的健康、繁殖及毛皮质量有很大影响。所以饲养人员必须依据其生物学特性,不同生物学时期的营养需要,合理地配制和供应饲料。要实行科学养貉,必须了解饲料的营养物质对貉的作用,才能合理正确地配制和加工饲料,才能以最少的饲料消耗,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饲料的加工调制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由于貉皮价格走俏,吸引了众多人投资引种饲养。不少引种者不懂养貉技术,盲目引种,给生产造成了损失。眼下,仔貉将陆续分窝,进入育成期,如果育成期饲料和饲养管理工作搞不好,又会造成新的损失。下面,谈几点个人意见,供养貉者参考。幼貉是指当年出生至断乳分窝后的貉。通常,仔貉长到40~45日龄,就同母貉分开,独立生活。分窝时,先将同窝中发育快、体大健壮的个体分出,剩下较小者,让其同母貉再同养几天,待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将这些仔貉同母貉全部分开。仔貉分窝时,先将2~4只养于同一笼舍内,让其群养10~20天,再逐只分开,单笼饲养。脱离母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地区出现养貉热。部分养貉户为了少消耗、多受益,只喂玉米面窝头、粥类,很少喂白菜、甘蓝、胡萝卜等青绿饲料和鱼类,饲料单一,造成大批笼养貉患维生素A缺乏  相似文献   

15.
许建,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汤桥村9组人。2001年许建花了数千元购买了三组9只貉种(6母3公),他饲养的6只母貉,已于今年4月11号至4月20号分别产下了60只仔貉,成活45只,平均每只母貉产仔成活7.5只。经过二个月的精心喂养,每只仔貉体重4.5千克。饲养到今年11月中旬前后就可割剥取皮,以每张450元计算,总收入可达到2万多元。现将老许养貉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貉笼的设置与排放:饲养貉的笼子均为宽60厘米,长70厘米,高60厘米。貉笼不需放置在房屋内,放在园前屋后即可,有树荫的地方最好,这样既通风又凉爽。投喂品种和数量:貉的饵料一般以小杂鱼,加毛蛋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庭院式养貉给很多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养貂投资少、占地小、好管理、见效快、利润高(一般可达100%~300%),成为一条农民致富之路.但是,一些农户养貉技术不过关,出现产仔率低、成活率低等问题.下面笔者简单介绍人工养貉的技术要点,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目前使用商品配合貉料养貉出现的疾病进行了诊治分析,结果发现貉胃肠穿孔、便秘、脱肛、直肠断裂,以及貉鼻镜干燥而体温正常,且不具有明显传染性的这样一种混合性疾病都是由于商品配合料使用不当所致。在利用商品配合料养貉时要注意蔬菜的添加,缺少蔬菜是导致代谢性疾病及消化道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外加饲料中除蔬菜外不要过多添加蛋白质、脂肪等饲料,要以能量饲料为主,外加饲料中。三大营养配比失衡会对商品配合料营养的平衡产生影响,最终使得日粮三大营养比例不合理导致酮体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貉病毒性肠炎的诊治张砀生陈志国(江苏省泗洪县畜牧兽医站223900)水貂的病毒性肠炎,临床上较为多见,而乌苏里貉因其抗病力强则较少发生。但随着养貉业的发展,有的养殖户盲目引种带进了许多疾病,其中发病较严重、死亡率较高的即为貉的病毒性肠炎。特别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貉的配种     
随着市场的日益看好,毛皮动物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貉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动物,貉皮服装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销路一直很稳定,然而养貉的效益高低关键在于提高貉的繁殖率,下面介绍的配种技术,可供初养貉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俞志成 《北方牧业》2007,(20):24-24
<正>貉子是世界上长毛类的毛皮动物之一,属杂食性,易繁殖,抗病力强,胎产仔数高,是毛皮动物中最易饲养的一个品种。刚产下的仔(幼)貉如何防病,如何提高其成活率,成为广大养貉者头疼的问题。笔者通过饲养实践,认为运用"提前"意识能更好地防治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