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泡桐具假二叉分枝的特性,造林时苗干高度即为成材主干的高度,这就大大影响了材积的生长.因此,人们为了培育泡桐高干良材多用第一年育苗、第二年造林、第三年平茬的方法来进行,但需要的时间较长.为了缩短这段时间,我们采用了栽后即平茬的方法培育泡桐树干,现已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一、试验内容和方法1.1984年冬从如皋县蚕种场引进良种泡桐450株,在灌南硕湖乡红星4组营造泡桐对比试验林30亩.苗木高低不一(2—3米),部分苗干弯曲细弱.于3月上旬齐地平茬.2.1984年春,在灌南硕湖乡硕湖6组营  相似文献   

2.
泡桐育苗方法有埋根、播种、埋干、留根等,但由于泡桐具有假二叉分枝特性,苗高往往相当于主干高,生产上低干苗造林干材少、经济价值低,若采取一定的措施,当年可培育出苗高4m、地径6cm的高干苗木,有效提高造林效益.  相似文献   

3.
泡桐是生长最快的优质用材树种 ,发叶迟 ,落叶早 ,一般栽后 2~ 3年是干形培育的重要时期。但泡桐顶芽不发达 ,顶梢易受冻枯死 ,由顶芽旁的两个侧芽萌发抽出新梢 ,形成假二叉分枝 ,所以栽植后要促进高生长 ,对树干低矮而不易自然接干的幼树 ,可采用人工接干的方法 ,防止干矮径粗 ,达到培育高干良材的目的。1 平茬换干生长势弱 ,主干弯曲 ,矮小无培养前途的 1~ 2年生幼树 ,在春季树液尚未流动前 ,将泡桐靠近地面处利刀截断 ,截面要平整 ,随即用土掩埋 ,待萌芽条长至 15~ 2 0cm时 ,留一健壮植株 ,其余全部疏除。2 抹芽接干芽体饱满 ,主…  相似文献   

4.
<正> 泡桐丛枝病是一种危害泡桐的严重病害。幼树阶段发病率为30—40%,10年生以上的大树发病率在70%左右。仅河南省4亿株泡桐按丛枝病影响单株成材树年生长量降低0.0025m~3,以40%成材树计算,每年少生产木材28万m~3。泡桐木材以500元/m~3折价,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4亿元。近年来,在防治泡桐丛枝病方面,国内对一、二年生发病植株多采用盐酸四环素注  相似文献   

5.
泡桐单芽接干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泡桐属假二杈分枝,自然接干能力差,一般主干较低,往往形成二节材或三节材,严重影响泡桐材的经济价值,如何使低干变高干,培育出4m以上通直无节良材,增加外贸出口,提高经济效益,是泡桐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于1987年在新乐县对泡桐单芽接干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疆杨生长迅速,主干通直高大,是吐鲁番地区防护林和用材林主要造林树种。吐鲁番地区气候干燥炎热,春季干旱、大风频繁。新疆杨常规植苗造林常因此影响其成活率,并造成严重枯梢、风拆,枯梢率达95%,影响其早期生长。为解决这些问题,我站于一九八三年在吐鲁番市亚尔区乡共青团五小队采取随机区组法,对新疆杨平茬截干造林和植苗造林对比试验。通过试验我们认为,截干造林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相似文献   

7.
<正> 泡桐是我省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但因顶芽及1—2对腋芽组织不充实不易越冬而死亡,致使主干不能继续生长。翌年春季从3—4对腋芽萌发出对生侧枝,形成假二叉分枝。造成主干低矮、出材率低、木材经济价值降低等缺陷;在四旁或农桐间作地,则影响交通和耕作。为了培养高干无节良材,过去在群众中也试用了几种接千方法:如平茬法、平头法、目伤法、抹芽法等。平茬法至少需两年时间,而且管理措施要跟得上才能培养5米以上的大苗,这在时间上是不够经济的;平头法是将2—3年生或更大幼树的树冠全部砍去促使不定芽萌发进行接干,此法工作量大、不够简便,并且影响幼树的粗生长;目伤法也是在较大的幼树上进行目伤培养主干,技术复杂,出芽的位置不定,不易达到预期目的;抹芽法虽然简单,但由于抹芽太多,减少幼树生长的营养面积,当年虽有一小段新梢生长,幼树生长细弱,易风折,更主要的缺点是接干枝基部不易愈合。鉴于以上方法的缺陷在生产实践中不易推广。我们从1978年开始,在几个泡桐基点试验林中进行了泡桐新接干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我场栽植了两种泡桐。一种是兰考泡桐(Paulownia elongata s.y.Hu),一种是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seem]Hemsl)。白花泡桐引自山东省林科所,一九七五年定植,一九七六年平茬。兰考泡桐引自沂南孙祖苗圃,一九七六年栽植,一九七七平茬。平茬后,“白花”与“兰考”分别与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发生了丛枝病。  相似文献   

9.
泡桐侧芽萌发成枝接干规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为利用侧芽进行泡桐人工接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自然状态下1年生泡桐侧芽萌发成枝接干规律。结果显示:1)在高密度粗放管理条件下,毛白33泡桐分枝习性表现为假二叉分枝,第2年不能接干的占42%,而58%的单株分枝特性表现为合轴分枝与假单轴分枝(近似顶芽接干的主轴分枝或单轴分枝),能够实现自然接干,这3种分枝类型可以统称为假轴分枝;2)第2年接干单株的接干形率均较大,但能不错位通直接干的仅占14%,86%的接干单株的错位状况需要2~3年后才能得到改善;3)在接干单株中,从接干的上侧芽向下数,越向下在干上分布的侧芽萌发成枝的长度、粗度越小,枯死率越高,但与主干上方夹角逐渐变大,第4对侧枝的分枝夹角最大,以下夹角减小,长度、粗度减小趋势变缓,并枯死。  相似文献   

10.
泡桐丛枝病对泡桐立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泡桐丛枝病在我国是一种分布广,为害严重的病害。它是由类菌质体(MLO)引起的病害。由于泡桐发展速度很快,丛枝病有发展的趋势,七十年代初发病率约10—20%,近几年有的地区10年生泡桐发病率达70%以上。丛枝病对泡桐生长影响程度如何,似乎看法不完全一致,不少同志认为丛枝病影响生长比较严重;也有认为有些影响但不严重;还有认为对泡桐生长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对丛枝病大可不必过虑。为了弄清丛枝病发病率对泡桐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的影响,对进一步解决丛枝病  相似文献   

11.
泡桐“目伤”接干及接干后修枝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桐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是进行四旁植树,营造小片丰产林、桐粮间作和建立农田林网的理想树种。但在沛县部分定植的泡桐中,因苗木高度较低,“假二杈分枝”特性明显,使主干不能直立向上生长,造成主干低矮弯曲,达不到培育高干、良材的目的。为此,我们于1983—1986年进行了泡桐“目伤”接干和接干后不同修枝方法的试验,现已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前些年,我省从河南引进不少兰考泡桐,殊不知,我省还有自己的乡土泡桐——白花泡桐。我省的白花泡桐,树高可达30余米,胸径近3米。较之兰考泡桐,它的优点是:不需抹芽、分枝高、干形好。白花泡桐的假二杈分枝,往往发育一强一弱。较强的分枝,沿主干向上生长,自然接干。因此,白花泡桐比兰考泡桐生长高大,主干可达15米。  相似文献   

13.
泡桐 ( Paulownia Sieb.et Zucc)是重要的平原绿化树种 ,其生长迅速、材质好、分布广泛、抗逆性强 ,深受群众喜爱。泡桐栽植的主要形式是“四旁”栽植和道路绿化。由于泡桐具有假二叉分枝的特点 ,多数情况下顶芽不能越冬 ,因此 ,1年生苗木的干高就决定了第一段材的高度。如果利用低干苗木造林 ,就会造成树干低矮 ,这不仅降低了木材的利用价值 ,还会影响道路的畅通。因此 ,培育泡桐高干壮苗 ,提高木材利用率 ,就显得尤为重要。泡桐埋根育苗是利用根段繁殖苗木的方法 ,它避免了因种子繁殖而出现的后代分离现象 ,保持了原有品种和类型的固有…  相似文献   

14.
泡桐干形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在我国北方泡桐栽培区由于泡桐顶芽在冬季枯死,通过假二叉分枝的方式进行自然接干,造成出材率低,尖削度大,树干形数小,给泡桐的木材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此我国的泡桐科研工作者经过近40年的努力,对泡桐干形进行了遗传改良,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干形培育对泡桐的高干壮苗、人工接干、修枝、栽培密度与干形、混交与干形及其上述栽培管理措施与泡桐丛枝病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我国泡桐干形培育的上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泡桐干形培育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泡桐是优质速生树种,材质好,价值高,用途广,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在我省,特别是我省南部近几年发展很快。我场自1968年开始营造泡桐丰产林,并列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由于泡桐属假二叉分枝,树冠开阔,主杆较低,影响木材利用价值。几年来,我场在泡桐造林和管理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摸索泡桐生长规律和分枝特点,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培育泡桐丰产林高干良材方面采取了一些基本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省广为栽培的泡桐是日本泡桐,也叫毛泡桐.它的枝条具有几个特点:①枝条粗壮平展;②顶芽到一定时候就不发育,为假二叉分枝,所以分枝高等于主干高;③易萌发徒长枝,尤其是侧枝受到刺激以后,这种现象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泡桐是我省大力推广栽植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惟封顶落叶较迟,致使顶芽及其下部1—2对腋芽组织不充实,抗寒性能差,不易越冬而死亡,来年则由顶芽以下的第2—3对腋芽萌发成对生侧枝,形成假二叉分枝,造成主干低矮,木材经济价值降低,出材率不高等缺陷.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各地在泡桐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培育高  相似文献   

18.
林业文摘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和河南民权县林科所合作,历时八年的试验,选育出对泡桐丛枝病具有较高抗牲的泡桐优良无性系C_(161).其形态特征表现为,主干圆满,树皮淡灰色,树冠广圆锥形;与豫东一带的毛泡桐相比,树冠稀疏,下层枝粗且分枝角度大,上层枝条纤细,人工接干性能良好.通过自然鉴定结果表明,C_(161)无性繁殖后代的丛枝病发病率为零;自由授粉子代的发病率也是零;杂交子代中一些组合的发病率低于或同于兰考桐,一些组合至今仍未发病.而同时引进民权县的上百个无性系,其中包括在其它地区原认为是较抗病的无性系,几乎在三年之内全部发病,人工诱发鉴定结果表明,上述这些无性系无论是采用芽接还是枝接均诱发出丛枝病,而C_(161)无性系除个别出现丛枝,后又很快干枯外,大都没有发生丛枝病.这充分说明C_(161)具有高度免疫力.区域性试验也表明,C_(161)适应范围广,耐干旱、盐碱.适于北方较寒冷地区栽培.摘自《林业信息快报》1985年第24期  相似文献   

19.
泡桐患丛枝病后,呼吸作用旺盛,能量消耗提高,光合作用显著下降,同化产生的物质转运也随之恶化,使生长明显受到影响,甚至枯死.笔者,对泡桐在患丛枝病时,会产生多大的生长减退,调查了平茬的3年生泡桐和移植分根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泡桐丛枝病是当前泡桐生产中的严重病害,尤以河南、山东等省发病严重,一般发病率达30—50%,严重区高达80%以上,影响植株生长和造成枯死。随着泡洞栽植面积的扩大,丛枝病有发展的趋势。为适应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从1975年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