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与紫花苜蓿的间作效应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与紫花苜蓿的间作表明,间作青贮玉米边际效应显著,并因品种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异。大喇叭口期,间作青贮玉米光照强度和透光率比单作的提高,在基部为15.3%~88.1%和15.1%~89.0%,在中部为52.1%~74.1%和51.2%~73.0%。全生育期内,间作青贮玉米平均透光率比单作的提高,在基部为49.5%~62.1%,中部为40.7%~56.6%。5~30 cm土层地温从上到下呈递减趋势,同一土层温度均为间作高于单作;5 cm土层生育期内的平均地温间作比单作提高了1.0%~1.8%。收获期,间作青贮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比相同种植面积的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2.3%~20.9%、0.4%~7.6%和2.2%~19.6%。间作复合群体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比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30.8%~59.1%和99.4%~137.5%,而鲜草和干草产量比单作玉米分别降低了22.7%~32.3%和17.6%~28.2%,比单作紫花苜蓿分别提高了156.7%~202.4%和176.5%~197.5%。间作紫花苜蓿初花期鲜草和干草产量及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表现出边行劣势,但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间作复合群体可充分利用田间光照和地温条件,并且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覆盖地面、防风固沙、培肥地力的作用,第2年5~6月份即可收获第一茬,不仅可以解决内蒙古因缺草而影响养殖业发展的问题,而且为间作青贮玉米提供了较大的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2.
黄振艳  石凤翎  高霞  宋敏 《种子》2012,31(12):5-8
对蒙农红豆草和缘毛雀麦在不同贮藏年限的种子活力和营养成分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贮藏10年间的蒙农红豆草种子发芽率为18.5%~86.0%,粗蛋白(23.78%~28.06%)、粗脂肪(2.00%~2.42%)、粗纤维(18.06%~19.64%)、粗灰分(4.82%~8.41%)、无氮浸出物(46.02%~47.67%),随贮藏年限的延长大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贮藏11年间的缘毛雀麦种子发芽率为4.25%~68.50%,粗蛋白(12.65%~14.05%)、粗脂肪(1.60%~1.92%)、无氮浸出物(64.84%~65.92%)含量在各年度间的变化无规律;粗纤维(13.79%~15.18%)和粗灰分(4.65%~5.09%)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本试验保存条件下,蒙农红豆草和缘毛雀麦种子分别能维持7~8年和6~7年的种用价值,当失去种用价值(发芽率下降至50%)后,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旨在建立新疆、内蒙、黑龙江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改良的QuEChERS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对样品中的吡唑醚菌酯及醚菌酯进行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3~1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9,在不同添加水平下,吡唑醚菌酯与醚菌酯在新疆灰漠土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3%~102.32%、100.33%~107.1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46%~0.87%、0.94%~1.67%;在黑龙江黑钙土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0%~104.32%、90.83%~101.33%,RSD分别为0.47%~2.78%、1.35%~1.69%;在内蒙棕钙土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4%~107.40%、96.90%~98.86%,RSD分别为0.77%~1.41%、1.08%~1.57%。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适用于几种类型土壤中吡唑醚菌酯及醚菌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氨基酸营养对田间花椰菜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设置了不施肥(CK0),单施化肥(CK)以及施用化肥基础上不同氨基酸用量(30 L/hm2,60 L/hm2,90 L/hm2和120 L/hm2)对花椰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施氨基酸能够促进花椰菜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至收获期,在单施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氨基酸花椰菜株高、茎粗、开展度、叶绿素SPAD以及叶片数方面分别增加2.65%~11.42%、7.45%~12.01%、9.95%~15.53%、3.90%~4.98%和7.50%~11.50%。理论上增施肥氨基酸花椰菜产量和生物量可分别增加21.75%和15.03%,本研究实际分别增加10.92%~25.72%和10.09%~14.76%;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13%~4.51%和8.99%~16.40%,而且能够降低硝酸盐含量6.21%~23.51%。  相似文献   

5.
氟磺胺草醚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氟磺胺草醚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和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药后的38d内,氟磺胺草醚263g/hm2和525g/hm2施药一次对光合速率的抑制率分别为:3.72%~18.164%和8.13%~23.41%,对固氮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33.93%~73.97%和44.44%~79.43%,且第38天对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抑制率最高。氟磺胺草醚263+263g/hm2和525+525g/hm2施药两次对光合速率的抑制率分别为:5.07%~42.574%和7.30%~44.50%,对固氮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14.66%~65.77%和22.08%~70.96%,第23天对固氮酶活性抑制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正>1大豆霜霉病为害程度霜霉病除为害大豆幼苗和叶片外,更重要的是种子带菌。病种子的发病率为10%~50%。百粒重减轻4%~16%重者可达30%。病种子发芽率下降10%以上,含油量减少0.6%~1.2%,出油率降低2.7%~7.6%。由于霜霉病的为害,病叶早落,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可减产8.0%~15.2%。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纸制品中双酚A,丁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2,4,6-三异丁基苯酚(TTBP)、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酚)(AO425)共6种抗氧化剂的分析方法。纸制品加水浸泡,然后用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溶剂匀浆提取,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对抗氧化剂提取效率的影响。提取液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柱DM-5(30 m×0.25 mm×0.25μm)分离,氢火焰检测器(FI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抗氧化剂添加量为10.0~50.0 mg/kg范围内,双酚A,BHA,TBHQ,BHT,TTBP和AO425在纸制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104%,82%~103%,83%~102%,85%~104%,85%~104%,84%~104%,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分别为5.3%~6.8%,4.9%~6.7%,4.6%~6.6%,53%~6.9%,4.7%~6.6%,4.5%~6.9%,BHA,BHT,TBHQ,TTBP,双酚A,AO425测定低限(信噪比>10)为10.0mg/kg,线性范围1.0~100.0 g/mL,相关系数大于0.999。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玉米大豆套作、玉米花生间作养分吸收利用对产量优势贡献的差异。本研究开展了2年大田试验,通过比较间套作与相应单作成熟期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综合分析了玉米大豆套作、玉米花生间作中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套作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 LER)为1.16~1.72,具有套作产量优势,玉米花生间作LER为0.89~1.13,无明显间作产量优势。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总量比相应单作提高32.60%~54.22%、27.35%~34.64%和17.74%~24.42%,氮素利用效率低于相应单作21.99%~42.07%。氮、磷、钾吸收效率对LER的贡献分别为0.34~0.62、0.31~0.46和0.22~0.32,利用效率的贡献分别为–0.11~–0.35、–0.03~–0.31和–0.11~0.22。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氮、磷、钾养分吸收总量分别高出相应单作–7.86%~31.58%、23.09%~46.52%和1.60%~55.48%,氮素利用效率高出相应单作7.55~26.60。氮、磷、钾吸收效率对LE...  相似文献   

9.
氮素实时管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实现氮素效率和小麦产量的协同提高,以山东省泰安市和兖州市为试验地点,连续2年在4个田块上进行了基于土壤硝态氮测试的氮素实时管理试验。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氮处理提高产量0.87%~10.44%,平均5.82%;而氮肥用量减少38.61%~53.29%,平均46.70%;氮素吸收效率、氮素表观利用率和氮素农学效率分别增加36.67%~85.69%、58.49%~267.69%和34.16%~410.58%;氮肥偏生产力升高74.23%~124.87%;产/投比提高78.50%~112.09%。说明应用土壤硝态氮测试进行小麦氮肥实时实地管理达到了减少氮肥用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农业生产实践中,化肥的当季利用率非常低,氮肥为30%~35%,磷肥为10%~25%,钾肥为35%~50%。导致化肥利用率低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首颗航天育种专用卫星"实践八号(2006)"搭载冬小麦轮选987 SP2分离世代及地面对照农艺性状进行观察发现:航天辐射诱导冬小麦轮选987发生变异,SP2群体变异株率为4.06%.在入选的变异后代中,株高、穗长、株穗数、主茎小穗数、主茎穗粒数、主茎小穗密度、单株平均穗粒数、千粒重诸性状变异幅度不一,分别为-40.39%~29.40%、-30.23%~40.70%、-70.37%~107.41%、-47.78%~14.88%、-22.22%~78.78%、-69.07%~44.33%、-55.57%~21.63%、-59.66%~29.99%和-81.12%~84.80%.变异是双向的,上述性状间正向变异株率为0.74%~2.75%,负向变异株率为1.27%~2.90%.就单一性状而言,上述各性状单株变异率分别为4.05%,3.87%,3.44%,2.50%,3.39%,2.45%,4.05%和4.02%.  相似文献   

12.
摘要:研究利用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土壤改良剂的特有的性质,能够有效地改善盐化潮土土壤的理化环境并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试验采用改良剂成分比例不同的2种配方、4个施用量,以不施改良剂处理为对照,9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改良剂与基础土壤相比降低土壤容重2.30%~11.86%;增加土壤总孔隙度0.16%~10.52%;增加毛管孔隙6.28%~26.30%;降低非毛管孔隙7.82%~52.38%。2种配方改良剂的不同施用量与对照相比,土壤全盐量、ESP、Na++k+和Cl-离子分别下降了5.88%~127.27%; 1.74%~95.69%;34.05%~185.5%;和164.94%~471.2%。增加土壤SO42-和Ca2+最多达到481.19%和478.25%。施用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改良剂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化学离子组成,同时也为作物提供了丰富的腐殖酸及Ca、S等营养物质,与对照相比提高玉米产量10.19%~30.99%,增加经济效益10.72%~18.67%。  相似文献   

13.
长效尿素在块根、块茎作物上肥效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产、德产长效尿素在块根、块茎作物上肥效试验表明 ,长效尿素比等N量普通尿素平均增产块根 6 8%~19 3% ,N利用率增加 4 1~ 11 5个百分点 ;增产块茎17 9%~ 2 4 3% ,N利用率增加 11 9~ 16 5个百分点。块茎作物肥效优于块根作物。国产长效尿素增产效应不亚于德产品种 ,增产率为 19 3%~ 2 4 3 % ,德国产品增产 6 8%~ 15 4%和 17 9%~ 2 3 6 %。推荐国产品种MUA、德产品种SUC ,SUD较优的长效N肥品种  相似文献   

14.
聚天门冬氨酸螯合氮肥减量基施对东北春玉米的增效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16年和201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吉林公主岭试验站(43°29'55'N,124°48'43'E),以中单909为材料,设置常规氮素(CN)和PASP螯合氮素(PASP-N)的不同施肥量全基施处理,探讨东北春玉米PASP螯合氮素减量全基施的增效机制。结果表明,相比CN,PASP-N在总施氮量减少1/3的条件下,玉米增产0.9%~3.0%,穗长增加0.5%~2.9%,灌浆中期叶面积指数增大18.5%~22.3%,秃尖长降低13.8%~46.7%,株高及穗位高分别降低1.5%~2.5%和0.7%~8.4%。PASP-N处理下,花期玉米功能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降低1.4%~19.8%,花后30 d穗位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提高18.5%~33.1%,花后20 d穗位叶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增高0.8%~6.4%。多项式曲线模拟结果表明, PASP-N和CN处理全基施最佳氮用量分别为185.3 kg hm~(–2)和219.1 kg hm~(–2), PASP-N比CN少施氮肥33.8kg hm~(–2), PASP-N产量比CN高108.9 kg hm~(–2)。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生理效率分别比常规氮素处理增加51.3%~54.4%、2.9%~104.2%、28.9%~126.6%和48.0%~405.2%。因此, PASP螯合氮肥能促进东北春玉米籽粒灌浆中后期氮素代谢,提高玉米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寻求安全、简便的白粉病化学防治技术,2010-2011年度以周麦16号为材料,研究了硅酸盐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控效果,以及对生育后期叶片光合性能、子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指出,生育后期喷施硅酸钾和硅酸钠均可有效防止白粉病发生,尤以前者的效果为佳。在2~10 g/L质量浓度条件下,喷施相对较低浓度的硅酸盐,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提高9.1%~28.6%,净光合速率提高12.3%~39.0%,产量增加8.6%~11.9%,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分别提高4.4%~5.8%和4.1%~5.8%,蛋白质含量提高1.5%~4.9%。研究表明,喷施硅酸盐可有效防控白粉病,生产实践中宜采用硅酸钾,其质量浓度以2~5 g/L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矿源黄腐酸钾肥料在西红柿上的喷施效果,本研究以西红柿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施用矿源黄腐酸钾对西红柿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红柿生长势增强,增产效果极明显,增产率在6.56%~8.68%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增加纯收入567.75~829.28元/667 m2,投入产出比在1∶2.35~1∶3.44之间,增收作用明显;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1.19%~5.14%,4.13%~7.85%,1.74%~6.27%。品质明显得到改善。土壤脲酶活性增加了4.21%~10.53%,土壤转化酶活性增加2.67%~7.25%,土壤磷酸酶活性增加2.76%~11.52%,并且各种酶活性随着矿源黄腐酸钾施用量的增加而有所提高。采用本地常规施肥+喷施矿源黄腐酸钾肥料3 000~5 000倍液的施肥手段,能达到较好增产增收增质的效果,建议在生产中加大矿源黄腐酸钾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小球藻作为生物肥料的潜能,以盆栽小麦为实验材料,探究施用不同浓度的小球藻对小麦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根部冲施小球藻能提高小麦生长指标,其中株高增加4.01%~11.99%,地上部鲜重增加16.01%~29.42%,叶绿素a增加4.90%~80.72%,叶绿素b增加9.38%,总叶绿素增加11.99%~48.56%。同时,小球藻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其中有机质增加5.26%~6.93%,碱解氮增加2.89%~10.14%,有效磷增加3.79%~13.11%,速效钾增加6.63%~13.08%,土壤pH也提升0.46%~1.62%。综上所述,施用小球藻不仅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增加小麦的生物量,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8.
NP气相色谱法对马拉硫磷在水稻上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马拉硫磷在水稻植株、土壤以及水样中的残留动态。样品用丙酮提取,二氯甲烷萃取,NP检测。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在植株、土壤和水样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6.12%~107.28%、78.5%~91.7%和80.3%~96.5%;变异系数分别为6.43%~8.71%、6.39%~9.15%和3.23%~6.76%。该方法对马拉硫磷的最小检测量为1.79×10-11g,植株、土样、水样中的马拉硫磷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09、0.020、0.005 mg/kg。2006年马拉硫磷在湖南和浙江两地的稻田植株、土壤和水样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60d~3.77d;3.76d~3.97d;0.90d~1.02d。2007年马拉硫磷在湖南和浙江两地的稻田植株、土壤和水样中的半衰期分别是2.87d~3.04d;8.10~10.70d;0.46d~1.07d。在水样中的降解速率大于在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9.
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率,一直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研究的主题。采用低温处理、2,4-D浸茎节(或热处理)、人工加倍、培育壮苗的操作方法,使绿苗生产率由3%~5%提高到8%~14%。提高绿苗生产率1~2倍。以结实苗数统计花药培养效率由0.5%提高到4%~6%,是未采用此技术的8~10倍。  相似文献   

20.
蜂蛹是雄蜂发育阶段20~22日龄特定时期的形态,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干物质中含粗蛋白55%~63%,碳水化合物3.68%~6.86%,粗脂肪15.74%~21.54%。用蜂蛹加工的食物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介绍蜂蛹的几种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