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省级重点农业示范园区丹寨县绿海蓝星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蓝莓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采集和实地调查园区蓝莓全生产周期的光照、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数据,以及影响蓝莓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对气候资源和蓝莓品质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认定其气候品质等级,并将认证信息和等级标志应用于蓝莓及其加工产品的销售宣传中,评估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该地区蓝莓的气候品质为特优,即丹寨县的气候环境条件适宜种植优质蓝莓;该示范园区蓝莓的气候品质认证和认证标志的使用,在不增加园区生产设备设施和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蓝莓及其相关产品的附加值,经济效益明显。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农产品生产企业参考和借鉴,可在其他农业产业园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刘太昭  梁平  李威 《农技服务》2023,(6):98-100
为黔东南州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对2018—2022年黔东南州丹寨县绿海蓝星蓝莓生产基地、麻江县乌卡坪蓝莓生产基地灰霉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总结灰霉病发病规律,并提出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结果表明:2018—2022年2个基地均发生蓝莓灰霉病,其中2019年、2021年病情较严重,2019年丹寨县绿海蓝星蓝莓生产基地、麻江县乌卡坪蓝莓生产基地的病花率最高时可分别达28.5%、29.3%,病果率最高时可分别达15.8%、16.9%,2021年丹寨县绿海蓝星蓝莓生产基地、麻江县乌卡坪蓝莓生产基地病花率最高时可分别达75.0%、63.0%,病果率最高时可分别达26.0%、21.0%,灰霉病的发生与黔东南州3—4月的温湿度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建议生产上加强气象监测、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准确地进行预测预报,科学指导防治,从预测预报、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4个方面介绍蓝莓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减少蓝莓灰霉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为贵州省丹寨县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丹寨蓝莓小镇为例,分析了丹寨蓝莓小镇发展条件、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从加强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建立完善经营主体培育引进机制、大力推进小镇建设经营模式创新、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蓝莓的生物学特征及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森蓝蓝莓基地和长沙智博蓝莓基地为样本,研究了湖南长沙地区蓝莓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提出了蓝莓生产水肥管理中肥随水走、少量多次、分阶段拟合的水肥一体化管理原则,以期为蓝莓水肥一体化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蓝莓果渣是蓝莓果汁、果酒生产中的副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利用价值。阐述了蓝莓果渣中的营养成分和国内综合利用途径,并展望了蓝莓果渣的研究前景,为蓝莓果渣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蓝莓适应性,满足产业需求,保障蓝莓苗木质量与品种优良性,研究、分析和探讨蓝莓组培苗全光照喷雾苔藓育苗.结果 表明,此技术植株成活率高达95%以上,种苗率高达85%以上,能有效为蓝莓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研究引进QACCP理论,对贵州省麻江县的蓝莓进行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质量监控与关键点控制管理,建立国内首个蓝莓QACCP生产管理系统,为蓝莓安全质量控制进行决策和产品质量追溯,推动蓝莓产业标准化、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安徽蓝莓种苗组培扦插繁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蓝莓组培繁育技术,为发展蓝莓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6个兔眼蓝莓品种、5个高丛蓝莓品种和2个半高丛蓝莓品种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的诱导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和温室锻炼和大田移栽试验,还进行了蓝莓扦插繁育技术试验。[结果]不同的蓝莓具有不同的最佳繁育方法,高丛和半高丛蓝莓适宜组培繁育,而兔眼蓝莓适宜绿枝扦插繁育。蓝莓在丛生芽诱导培养基WPM+ZT 2.0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WPM+ZT1.0 mg/L、生根培养基1/2WPM+IBA 0.1 mg/L培养,生根率达30%~70%,试管苗经温室锻炼后成活率达60%。[结论]安徽发展蓝莓产业化生产条件优越,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
总结近年来福建省蓝莓生产、研究现状,以及福建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福建省蓝莓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有机农业园为研究对象,以蓝莓植株的自然生长、结果采摘、储存运输等方面对有机南高丛蓝莓基地的选址与规划、育苗与扦插、栽后管理、运输与商品流通等角度进行了基础研究,总结出南高丛有机蓝莓生产基础规程。  相似文献   

11.
正"做农业就要脚踏实地,离开了土地我什么都不是。"辽东学院农学院园艺专业教授、小浆果研究所所长黄国辉十几年来扎根丹东市蓝莓产业,在他的推动下,丹东蓝莓行业的整体栽培技术得到质的提升,蓝莓生产园已经基本达到蓝莓生产标准园的要求,丹东地区蓝莓园的整体栽培标准和管理水平为全国蓝莓生产园最优,蓝莓产业成为丹东地区种植户脱贫致富的"法宝"。  相似文献   

12.
伊春地区蓝莓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日益彰显,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态势。而作为特色经济作物的生产,需要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格局,耕作管理需要更加科学化、技术化。为此笔者深入蓝莓生产基地,进行了生产情况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伊春地区蓝莓生产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结合蓝莓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实际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蓝莓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条件,调查并分析了河北省蓝莓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蓝莓种植的制约因素和技术问题;结合对蓝莓栽培技术研究结果,提出了河北省发展蓝莓种植的对策与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蓝莓瓜子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蓝莓瓜子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方法]以南瓜子为主要原料,复配以蓝莓果汁,开发纯天然的果汁瓜子。以瓜子的感官品质为评价标准,以蓝莓、白砂糖和柠檬酸为因素,进行蓝莓果汁配比的正交试验以及该果汁与黑米花青素的配比试验,研究果汁添加量、烘烤温度和时间及炒制时间对瓜子品质的影响,确定蓝莓瓜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蓝莓复配果汁风味的因素依次为:白砂糖〉柠檬酸〉蓝莓,蓝莓果汁的最佳配方如下:蓝莓5%,白砂糖6%,柠檬酸0.2%,蓝莓果汁与黑米花青素的最佳配比为1:3,复配果汁的最佳添加量为15ml/20g瓜子。生产蓝莓瓜子的主要工艺条件为:瓜子去膜后在80℃温度下烘烤2h,于160℃爆炒270S。[结论I该研究为绿色纯天然果汁瓜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蓝莓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果树树种,经济价值高,在国内已有20多个省市开始了蓝莓产业化种植生产。基于我国保护基本耕地的国策和农业生产提高效益需求之间的矛盾,探讨适宜的蓝莓产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农业生产中有限耕地内的性质和定位、创新性与效益性、市场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相关因素与宏观调控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蓝莓田园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蓝莓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蓝莓作为新兴的小浆果产业,在世界果品竞争中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从分析蓝莓产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现状入手,研究了蓝莓的生产、栽培、产品销售特点,并以此作为依据,对蓝莓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兔眼蓝莓丛芽的诱导及生根培养。[方法]以WPM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光照强度、活性炭对兔眼蓝莓丛芽诱导及壮苗生根的影响。[结果]在2 000~3 000 Lx光照强度下,WPM+2.0 mg/L ZT+0.5 mg/L IBA培养基的丛芽诱导效果最佳,增殖系数达8.0;兔眼蓝莓的最佳壮苗生根培养基为WPM+0.5 mg/L IBA,此时生根率可达80.5%;活性炭对兔眼蓝莓组培苗的生根有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实现蓝莓的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聂飞  王瑶  廖优江  文光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25-15527
[目的]研究兔眼蓝莓的高效栽培与配套管理技术。[方法]通过对兔眼蓝莓的定植株行距、树体管理、园地管理等栽培及配套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栽植兔眼蓝莓的合理株行距为1.5m×2.0m;在树体管理上采取整形修剪和疏果能有效提高单果重和果实品质,疏花对产量有不利影响;园地管理上施用发酵的农家肥较好;生产上应根据蓝莓的生理特性来选择适宜的配套管理技术措施。[结论]该研究为南方山区兔眼蓝莓产业化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春市是我国蓝莓的主产区之一,蓝莓产业的发展逐渐已成规模,是地方支柱性产业。通过调查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产品蓝莓的资源分布、引种栽培、生产加工企业现状等情况进行了阐述,以为蓝莓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蓝莓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蓝莓枝枯病现已成为我国蓝莓生产上流行性及破坏性较强的病害,本文总结了枝枯病病原菌种类及危害特点、防控措施,为蓝莓枝枯病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