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地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该文以宣城市为例,基于之前各县耕地地力评价的结果,采用特尔斐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全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及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宣城市耕地做了整体评价。实现了宣城市耕地评价结果的统一可比性,消除了之前各县不同指标体系之间的差异。最后,将市级评价结果与各县级成果做对比,分析了产生地力等级差异的地区及原因。该文的操作方法为其他市级地力评价工作及更大范围的省级地力评价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耕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世代相传、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全面摸清英吉沙县耕地质量状况,2010年开展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本文根据英吉沙县耕地地力评价成果,摸清了影响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障碍因素,对英吉沙县耕地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试点——大理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大理市耕地资源现状、问题,并着眼于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耕地保护的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耕地后备制度是指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出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对一定规模的土地进行统筹管理,并保留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制度。它的核心目标是保护耕地资源不受非农占用,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耕地后备制度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针对耕地后备制度对土地资源保护与粮食安全的作用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土壤类型、地力状况和农业生产现状,详细分析了蒙城县耕地资源利用的情况。根据耕地地力分级和土壤养分现状及土壤质量评价结果,按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规模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的发展目标,对蒙城县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耕地地力是构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条件。以辽宁省耕地(二调国土数据)为基数,以耕地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为评价单元,从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土壤管理、障碍因素和土壤剖面性状等方面综合评价耕地地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省耕地地力等级进行了划分,提出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7.
掌握一个地区的耕地地力和土壤养分状况对保障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可持续发展、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广德县的实际耕地情况,从耕地资源利用现状、耕地施肥分区、施肥现状、施肥存在的问题及耕地土壤养分属性等方面对广德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培肥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本文分析了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耕地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可以促进耕地资源安全程度的提高。提高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协同保障措施:进口部分粮食,推进土地整理战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6,(14):143-144
西林县2008年5月被列为全国第四批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县,其中的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中的—项重要内容。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摸清耕地资源状况,更好地掌握耕地地力状况和挖掘生产潜力,有利于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科学安排农作物生产布局和合理施肥,促进耕地的合理和高效利用,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耕地地力评价是利用测土配方施肥调查数据,通过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县域耕地隶属函数模型和层次分析模型而进行的地力评价。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摸清耕地资源状况,提高土地生产力和耕地利用效率的基础性工作。对促进和指导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豆主产区域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地力评价是通过对耕地资源的科学评价,了解耕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合理利用现有的耕地资源。通过对中国大豆区域耕地地力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情况、不同区域大豆施肥情况以及大豆施肥技术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耕地质量变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大豆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东北黑土区耕地地力区域汇总评价工作的背景下,针对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下辖的15个农场的耕地地力区域汇总评价报告中,收集的图件、文本和采样化验数据等资料,结合耕地地力评价方法,进行区域耕地地力调查和评价工作,为完善土地管理和经营,为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耕地地力调查成果在耕地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主要探索了利用耕地地力调查成果进行耕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法。其中对耕地资源配置需要掌握的技术参数,包括耕地地力等级与面积、中低产田类型与面积、现实粮食生产能力、未来生活粮食需求、耕地资源合理配置意见形成等做了重点讨论。并应用永济市耕地地力调查成果进行了耕地资源配置实际操作,为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就是为了查清耕地基础生产能力、土壤肥力状况、土壤障碍因素、土壤质量状况等,并结耕地进行合理评价,为粮食安全发展规划、农业结构整规划、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科学施肥以及生态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力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多年以来对都昌县耕地地力定点系统长期监测,对全县耕地地力头部进行全面分析,作出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15.
鲁国顺 《中国农资》2009,(11):32-33
<正>全国耕地地力调查项目自2002年启动以来,已经基本建成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和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丰富的地力调查数据不仅成为农业主管部门评价耕地地力的重要依据,而且是  相似文献   

16.
九台区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耕地以较好的肥力黑土和草甸土为主。合理利用开发现有土地的同时,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改良土壤肥力,抵制土地肥力下降的势头,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耕地资源优势,使耕地地力得以恢复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资源。耕地地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粮食的安全。本文根据新疆温泉县实际情况选取了10个指标作为耕地地力评价指标,确定了评价单元、拟合了隶属函数、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评价因素的组合权重,最后使用加法模型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对温泉县耕地质量进行了评价。在温泉县24 001.34 hm2耕地中,应用累积频率曲线法,将温泉县的耕地分为5个等级,一至五级地分别占耕地面积的比例为10.05%、21.29%、42.22%、22.97%和3.47%。温泉县耕地地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四、五级地主要受自然因素土壤质地构型差、理化性质不良和灌溉保障率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摸清桂林市五城区耕地地力现状,以指导五城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改良,促进五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的数据,在收集整理相关图件和其它资料的基础上,在GIS支持下,将桂林市五城区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确定评价单元。按照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因子选取的原则,选取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及耕层养分状况等六个方面10个因子,采用模糊评价法、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累加法等对五城区耕地地力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五城区耕地地力等级以三、四级耕地面积最大,占耕地面积的57.53%,其次是一、二级耕地,占耕地面积的27.6%,五、六级耕地面积最少,占耕地面积的14.67%,可见五城区耕地地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基础上,开展了商丘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对耕地地力进行了分等定级,对中低产田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中低产田的改良建议,以达到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保持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耕地保有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民乐县土地资源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利用该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进行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预测和耕地供需平衡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开展耕地保有量预测,并结合该市的具体实际提出保护耕地资源的具体措施,以期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民乐县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