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种子包衣机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国内种子包衣机在结构设计、计量控制、制造质量与喷头堵塞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研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种子包衣机。该机采用计量泵供给药液,外槽轮定量供给种子,实现泵和外槽轮同步转动,达到精确、稳定的种药配比,减小种药变异系数。通过对种子定量供给装置、种衣剂超纫雾化装置、种子抛撤装置和再搅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既解决了雾化喷头堵塞问题,又提高了种子包衣合格率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种药比调节范围20—120,种衣合格率参95%,种药变异系数≤2.5%,种子破碎率<0.1%,可满足作物种子包衣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包衣机普遍存在的包衣成膜低、包衣不均和种子破损率高等问题,结合国家对种子包衣作业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气流悬浮的种子包衣机。该包衣机通过对上升气流的引入再分配和切向气流的引入,使种子始终处于漂浮旋转的状态,减少运动阻力和种子间的磨损。同时,计量泵定量给药,喷头切向喷药,保证了稳定的药种比。该包衣机可一次性完成包衣、干燥和输送的功能,确保种子包衣的高质量且覆膜均匀不脱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及玉米芯的综合利用率,以秸秆精粉再利用混合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工作部件螺旋搅拌机构和抛料装置参数进行设计及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螺旋搅拌机构在保证搅拌效率的同时还要保证输送生产量、抛料装置在确保混合均匀度及抛送高度和抛送距离时,生产率要大于螺旋搅拌机构输送量,才能保证机器正常运转,不发生堵料现象。在试验基地按照相关标准和试验报告对物料的混合均匀以及整机生产率进行检验,均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该机现场作业时,可一次性完成对物料的搅拌、混合及翻料,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5B-5型智能化种子包衣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5B-5型智能化种子包衣机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及技术特点。种子和种衣剂供给系统分别采用叶轮式喂料器和计量泵,用变频驱动实现种子和种衣剂的精确、稳定地供给及在线调整与计量校准。包衣和混合机构采用双甩盘式离心雾化装置、复式柔性搅拌装置,破损率低、包衣效果好。控制系统以PLC为核心,配置液晶触摸屏和多种传感器,实现智能化操作与监控。对小麦包衣的试验结果表明:实际生产率5.2t/h、破损率0.1%、均匀性变异系数0.6%、包衣合格率96.5%、自动清机度99.5%。  相似文献   

5.
目前种子包衣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种子包衣机的设计与发展也广受关注。本文论述了种子包衣机药液输送装置的要求和蠕动泵在包衣机中的应用,并对比蠕动泵和计量泵在包衣机应用中的长处短处,对未来种子包衣机药液输送装置的设计与选型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种子常常会受到真菌、细菌的侵害或遭虫咬,因此,对种子进行化学药剂处理成为种子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最早的方法是用手工拌种,这种方法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种子用机械进行消毒处理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种子进行化学药剂处理也叫种子包衣,它是以种子为载体、种衣剂(化学药剂)为原料、机械混合为手段,集生物、化工、机械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该机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高粱、蔬菜籽等种子的包衣。1种子包衣机的结构种子包衣机(以5BYJ-3.0型为例)是由药桶和供药系统,喂料斗和计量药箱、雾化装置…  相似文献   

7.
种子包衣是一项种子加工技术,有利于提高种子质量,以促进增产。种子包衣机的作业效率高,污染较小,是当前普遍采用的包衣方式。我国的种子包衣机自动化程度不高,包衣质量较低,作业效果与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存在差距,要改善种子包衣机的整体性能,控制系统的升级是关键。为此,设计了基于变频器的种子包衣机电气控制系统,将变频器与PLC结合,对包衣过程中的物料供给、混合和输送环节进行精确控制。测试结果表明:安装该系统的种子包衣机生产率与设定值极为接近,能够精确控制生产效率,可获得理想的包衣质量。  相似文献   

8.
全日粮混合(TMR)饲喂成本在牛奶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采用TMR自动饲喂机可有效降低饲喂成本。目前自动饲喂设备大多采用等径等距螺旋输送器,易在工作时产生堵料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饲喂装置的搅拌装置并对其搅拌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搅拌装置能有效解决堵料问题、提高饲料输送平稳性,搅拌器物料推进体积与料仓容积之比为0.14时搅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种子包衣快速动态成膜技术和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适合不是种子包衣药剂、不同作业条件下的包衣成膜技术;讨论了不同工作参数对种衣剂本身成分、特性及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并找出最佳工艺参数;研究了一种种子包衣后快速动态成膜技术,拼据此技术设计出新型成膜装置。  相似文献   

10.
该机是石家庄市三立谷物端分设备厂1998年研制开发的新产品,已申报国家专利。其主要特点是:(1)采用定量供料控制装置、药液流量控制机构与高速离心甩盘雾化装置有机结合,实现了种子和药液连续均匀喂入。取消了传统的机械式翻斗和药勺机构,药种比在1:20~1。1202间无级调整,药种配比准确,包衣均匀度高。(2)采用加长滚筒搅拌装置,不仅种子包衣合格率高,而且种子(特别是双子叶作物种子)的机械破碎率低。(3)整机采用优化设计,性能可靠,结构紧凑,外形美观,作业环境好,操作简单方便,性能价格比优,适合我国国情。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甘蔗种植机普遍缺少供种装置,靠排种器在种箱内取种,易造成种块卡滞、断播等问题。为此,基于物料斗提式输送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均匀供料功能的甘蔗种箱,通过斗提式升运装置和旋转式推料装置的配合,使甘蔗种块均匀顺序进入连接的排种器内,保证了单位时间内供种数量与排种数量的相对一致,且种块之间相对分散,实现了甘蔗的机械化精量播种。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番茄种子扁圆轻薄、人工播种效率低及无法机械化播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番茄种子自动包衣丸粒化装置,并利用该装置进行了试验。该装置主要由喂料器、转盘、滚筒、供液设备、控制箱及支座组成。在5g番茄种子与400 r/min的供液泵转速条件下,以滚筒转速、包衣时间、包衣剂质量及胶悬液体积为试验因素进行了正交与回归试验,并通过DPS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试验范围内试验因素对丸粒化后种子抗压强度、有仔率和单仔率等指标的影响规律。同时,优化确定了包衣装置包衣丸粒化番茄种子的最佳参数组合:在滚筒转速为500r/min、包衣时间为300s、包衣剂质量为55g及胶悬液体积为40m L时,抗压强度、有仔率、单仔率分别为316.8 g、87%、93%。该研究可为番茄、辣椒等茄果科种子包衣丸粒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冰草种子丸化包衣存在丸化合格率低、种粉间混合均匀度差、丸化工艺落后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冰草种子丸化包衣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冰草种子的仿真模型,采用离散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包衣锅振动频率、转速、倾角对种粉间混合均匀度的影响,同时以丸化合格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各因素对种粉间混合均匀度的影响规律,以丸化合格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试验,通过Design Expert软件建立冰草种子丸化合格率的二阶回归方程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冰草种子丸化合格率的主次因素为包衣锅倾角、包衣锅振动频率、包衣锅转速,并以丸化合格率的最大值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包衣锅倾角41°、包衣锅振动频率21 Hz、包衣锅转速45 r/min。在此工艺参数组合下,丸化合格率达到最高,为95%,这表明种粉间能达到最佳的混合均匀度。研究结果可为振动作用下小粒种子的丸粒化包衣机设计和丸化包衣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种子包衣剂定量供给装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种子包衣机的新型定时式包衣剂定量供给装置。该装置具有不用药勺,种药比调节范围大(20~120),调节方便,包衣剂定量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油菜育种播种机自动供种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了以电磁力为动力源,与小区育种播种机相配套的自动供种系统,并对关键部件的结构尺寸以及运动进行分析,该系统通过共轴双盘格供种结构,可以连续完成34个小区的供种.通过对油菜种子在不同供量与给定的调整时间内连续供种试验,表明4种供量的油菜种子随着调整时间的增大,调整量与供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均减小,在8s时,供种均匀性差异的波动趋于平缓,其供量为7 g油菜种子的供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最小,为7.59%,在该供量下,油菜种子的损失率为0.97%,供种误差均小于3 mm.通过与人工等量隔种对比试验表明,在2种供种系统中,4种供量的油菜种子供种均匀性差异均小于1.5%.  相似文献   

16.
针对芝麻种子球形度低、流动性差导致排种过程充种稳定性差,难以实现精量播种的实际问题,基于芝麻的机械物理特性和播种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采用倾斜齿勺式型孔充种、气送辅助导种的芝麻精量集排器,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构建了充种、携种和投种环节中芝麻种子颗粒群的力学模型。应用EDEM开展了排种器排种性能仿真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与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了型孔高度、型孔右壁倾角和齿勺倾角对排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型孔高度为1.92 mm、型孔右壁倾角为8.4°、齿勺倾角为28.6°时,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和平均排种量分别为1.69%、3.7 g/min。以排种轴转速、种层充填高度为试验因素,以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进行排种性能二因素三水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轴转速15 r/min、种层充填高度10 mm时,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分别为1.62%、0.40%,排种性能较优。田间试验表明,机组作业速度为2.9 km/h时,芝麻平均种植密度为36株/m2,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低于4%,满足芝麻田间播种要...  相似文献   

17.
针对花生播种向精准、高速方向发展过程中高速作业状态下花生种子充种效果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力辅助充种式花生精量排种器,重点设计了排种器排种盘结构和气力辅助充种结构。针对颗粒尺寸大、质量大的花生种子,通过对花生种子在排种器中堆积现象与充种时间进行分析,得出花生高速排种充种过程需增强充种性能,从而提高充种效率。通过对花生种子进行充种原理分析,阐明花生种子充种过程中种子与排种器的运动关系与受力关系,分析充种过程影响因素。通过设计带有导种槽的排种盘和带有辅助吹种型孔的辅助充种结构,分析计算排种盘吸种孔、导种槽的关键结构参数以及辅助吹种型孔参数与排列方式。以充种合格率和充种漏充率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组合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最优目标进行优化,确定排种盘最佳参数组合为排种器吸种负压5.156 kPa、花生高速播种机前进速度8.007 km/h、扰动吹种正压1.149 kPa,此时,花生充种合格率为95.84%、漏充率为4.06%,能够实现花生种子有效充种。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混药过程中混合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一种卧式植保混药机并对其混合均匀性进行模拟试验。首先对混药机的搅拌功率、输药、输水装置和混药搅拌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其中搅拌器的功率为6 W,搅拌轴的直径为30 mm。然后对混药均匀性进行模拟试验,探究混药机结构参数(入口数和桨叶数)对流场、压力场和混药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混药机桨叶数对药液流场和压力场影响显著,流场的变化会影响混药均匀性;桨叶数越多对流体内部的搅动越明显,当入口数和桨叶数都为4个时,混药均匀性最高。本文对提高卧式混药机混合均匀性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气送式玉米高速精量排种器进行高速精量播种时排种器内存种量波动较大,无法维持最佳作业状态的问题,提出通过改进供种装置结构、优化供种控制模型的技术思路。设计了一种智能供种系统,采用可替换轮片的新型供种轮结构和以正弦函数为基础的波动变量供种方式,根据供种效果实时调节供种速度波动幅度,从而使排种器内的存种量保持在较好区间,确保排种器在较高作业性能下进行持续性工作。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结构参数设计,通过离散元仿真和台架试验获取并验证了不同结构的供种轮较优工作区间,同时对波动变量供种模型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新型供种轮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结构在供种速度250~1500g/min范围内将供种速度变异系数保持在20%以下。优化后新型波动变量供种控制模型将使供种速度以波动变量供种的方式进行平滑变化,在供种速度500~1500g/min范围内围绕供种需求进行100g/min左右幅度的波动供种,满足玉米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