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本科高等教育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担负着社会责任。在信息化时代,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创造性地将相关专业进行融合,同时将职业素养熏陶与工程素质训练有机结合,建立多样化的工程素质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文章从"项目驱动与互联网+相配合"模式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国家培养具有专业特点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已经招生了10年,目前该专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分析了西藏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置背景及发展概况,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方式的改革,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问题,为更好地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已经招生了10年,目前该专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分析了西藏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置背景及发展概况,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方式的改革,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问题,为更好地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数控技术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合理制定数控技术课程大纲,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的融合,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了本专业工程教育的培养质量,适应了新形势下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5.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减少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增加工程性,更符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出发,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对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提出新的思考,建议对标能力需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设计能力为中心,通过知识领域划分课程,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符合应用性本科高校定位的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和兴趣,提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与效果的措施,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对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和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教育也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创新性机械电子工程科技人才,我国提出多种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计划,为我国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发展视角。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作为传统的应用型工科专业,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态,综合现代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等实现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实践教学欠缺、课程体系交叉融合不足和教学资源有限等问题,本研究以目前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课程学习状况为基础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深入推进实训课程教学为研究目标,建设综合性的实训课程教学类别。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常亮 《南方农机》2019,(5):177-178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会出现一些比较紧缺的专业,而机械电子工程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门比较注重应用性的学科体系,同时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我国高教领域改革的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也在不断加快,转型之后重在培养一些专业性的机械电子工程人才,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机电复合型人才。本文主要研究应用型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人才的培养定位以及培养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机械电子工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入新时代,国家确定并倾力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因此,各高等院校必须加快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构建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及完善实用的实验教学平台,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服务。【方法】以贵阳学院为例,遵循该校“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应用型本科办学指导思想,按照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要求,结合学校现有设备、场地、资金投入等情况,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设计了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到创新能力的渐进式能力培养过程,覆盖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智能装配、智能检测、智能运维等智能制造全过程,支撑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门类的软硬一体、虚实融合、多维度多层次的“1+4+9+N”的实验教学平台。【结果】该实验教学平台与理论教学体系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渐进式、系统性地进行实验实践训练,实现了贵阳学院培养实践能力强、学科融合性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同时为其他应用型本科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验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市场需求与执业要求的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本文对工程管理专业背景与BIM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基于信息化的实践教学改革机制提出了实践课程体系优化、项目驱动实践等举措,旨在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提出可行性意见与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新工科”教育改革背景下,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为目标,基于“三平台”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充分调动一切资源为培养复合应用型的高素质学生服务,培养出更多的适于农业机械行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农林人才。   相似文献   

12.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课题,该文以机械类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为例,对目前高校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构建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和该课程的特点,结合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展、工程应用分析和思维等能力的全方位素质培养为目标,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对构建整体优化、结构合理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新体系进行研究与探索,为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新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明生  叶进  曾百功  柳剑 《农业工程》2020,10(9):108-1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高等院校农机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也应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进行改革,以培养出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的毕业生。以《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为例,探索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农机专业教学新模式,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及促进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14.
肖志锋  张帆  吴南星 《农业工程》2017,7(3):150-152
为培育“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所需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针对机械工程类本科专业《机械制造基础》和《金属工艺学》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及存在不足,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基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大力开展《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及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该课程综合了原有《机械制造基础》和《金属工艺学》课程的知识架构和实践体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优化整合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式,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机械工程类及近机械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工程是顺应人才强国战略加速实施和大学制度创新深化发展战略。其意义在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面对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模式变革创新改革的发展潮流,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也需要进行改革的创新。农业工程研究生是充分利用学科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培养体现出的理论知识掌握与专业实践工作能力运用兼具结合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高志强 《农业工程》2014,4(5):90-92
培养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为指向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以服务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为指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和以产业发展和技术服务为指向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是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湖南农业大学以农学专业为实施对象开展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实施对象开展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资源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全面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徐玉凤 《农业工程》2017,7(2):127-128
随着科技发展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趋深化,工作者和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需求更为强烈。大学的英语课堂对于英语学习极其重要。农业工程专业的大学英语课堂教育主要存在授课方式僵化、课堂教学实用性欠缺、教材专业性不够等问题。教师在农业工程专业英语课堂上应当创新授课方式,增强课堂专业性,在教好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关注专业英语的教授。   相似文献   

18.
把握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工程内涵,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是农业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农业产业需求、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阐述了新发展阶段下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科交叉、工农融合的发展内涵,顺应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工农融合校本特色与新工科专业建设背景,开展教学规模与质量平衡途径、虚实并存育人条件、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专产协作培育机制、交叉耦合培养范式、全人教育创新文化等探索与实践,总结分析华中农业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对深化农业工程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成效,提出了革新质量育人理念、创新多维育人模式、优化完善育人体制等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实现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嵌入式系统技术与应用》课程是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其学习目标是全面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方法.该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理论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驱动力,突出理论应用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从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