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保证地下水封洞库优质建设和安全运营,结合水封洞库的储油原理和基本建设原则,通过分析国内某大型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库址区地下水监测水文观测孔布置的基本原则。通过对水位出现明显异常波动的两个水文观测孔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得出水封洞库建设期局部地下水出现异常的必然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地下水封洞库开发现状形势严峻,在洞库储油过程中,输油、抽油和注水等作业都会诱发岩体微破裂,微震监测技术正逐渐在地下水封洞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价方面显示出特有的优势。通过分析微地震活动性事件来描述洞库岩体裂缝的二次活动性信息,可以判定洞库岩体的损伤程度及安全状态,进而揭示洞库岩体的变形机制。以中国石油锦州地下水封洞库工程为例,介绍了微震监测技术在地下水封石油洞库中的应用,从而为未来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运营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战略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块状结晶岩体的可选范围受到诸多因素限制,突破砂岩区地下水封洞库建设技术可以极大提高地下洞库选址适用范围。为探究在砂岩区建库的可行性,以西南某砂岩区建库选址为背景,利用FEFLOW软件建立水平层理、倾斜10°层理、倾斜50°层理3种工况对应的砂岩区地下水封洞库渗流场模型,并假定2~3条厚层泥岩,放大低渗透性泥岩层对于水封环境的破坏程度,模拟分析砂岩韵律层理对地下洞库水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层泥岩对于倾斜50°层理工况的影响最小,对于水平层理工况的影响最大,而厚层泥岩已成为地下水环境中的隔水层,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了水封环境。基于此,在模型中针对性设置水平水幕孔、垂直水幕或斜向水幕系统,模拟结果表明:水封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下移水平水幕系统、特定区域增设垂直水幕或斜向水幕系统等实现更好的水封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砂岩区地下储油洞库水封设计及选址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战略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块状结晶岩体的可选范围受到诸多因素限制,突破砂岩区地下水封洞库建设技术可以极大提高地下洞库选址适用范围。为探究在砂岩区建库的可行性,以西南某砂岩区建库选址为背景,利用FEFLOW软件建立水平层理、倾斜10°层理、倾斜50°层理3种工况对应的砂岩区地下水封洞库渗流场模型,并假定2~3条厚层泥岩,放大低渗透性泥岩层对于水封环境的破坏程度,模拟分析砂岩韵律层理对地下洞库水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层泥岩对于倾斜50°层理工况的影响最小,对于水平层理工况的影响最大,而厚层泥岩已成为地下水环境中的隔水层,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了水封环境。基于此,在模型中针对性设置水平水幕孔、垂直水幕或斜向水幕系统,模拟结果表明:水封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下移水平水幕系统、特定区域增设垂直水幕或斜向水幕系统等实现更好的水封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砂岩区地下储油洞库水封设计及选址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忠  张业金  张立德 《油气储运》2022,(9):1036-1043
地下水封岩洞油库建设需求旺盛,但现阶段水封洞库工程建设存在渗水量难控制、对洞库水力密封条件关注度不够以及水封性调控方法不成熟等问题。通过调研国内外地下岩洞油库水封性相关研究,分析洞库的水封准则,指出洞库围岩内垂直水力梯度大于1是地下岩洞油库满足水力密封性的必要条件;明确了洞库水封性调控的目标是在满足水力密封性前提下,实现洞库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效益最高;并且对灌浆降渗、人工水幕系统调整、洞库存储压力调整等不同调控手段的调控机制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洞库水封性多因素联合调控机制,提出基于迭代寻优的多因素联合调控策略;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基于迭代寻优的多因素联合调控策略加以应用。研究成果能够为洞库工程高效建设和安全运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图6,参33)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封洞库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储油方式,其埋深的确定是工程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其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和造价.结合湛江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的工程实例,探讨了确定洞库埋深的一整套流程.首先根据水封条件和岩体质量对洞库顶面埋深进行初步确定,然后采用Flac3D计算软件对湛江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的库区进行分析,通过模型的建立和边界条件的利用,对全断面开挖的两组洞罐的围岩力学行为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确定出较为合适的洞库埋深高程,最后从工程造价的角度对模拟埋深结果进行对比优化,从而确定出水封石油洞库的最优埋深.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为今后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用于储存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等介质的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陆续建设,工程发展呈现储存规模大型化、储存介质多样化的趋势。随着地下水封洞库设计与建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地下水封洞库行业体系日趋完善。系统性总结了地下水封洞库技术的起源以及国内外发展历程,结合常压型与压力型洞库工程建设技术现状,阐述贯穿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勘察、施工技术中的主要核心内容,并指出地下水封洞库工程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行业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工程设计技术、勘察技术、施工装备与技术、工程建设技术均有待提升。基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技术特点,在现有技术的完善、改进技术的推出、结合新业务应用领域特点的技术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展望。研究成果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全过程建造的角度提出关键技术,可为现有技术的完善与改进提供关注点,为不适宜与水接触的石油产品、低温液体及新型气体能源储存方式的发展提供借鉴。(图4,参20)  相似文献   

8.
程爽  王怀义  陈志强  周智佳 《油气储运》2016,(12):1337-1341
目前,国内缺乏大型地下水封洞库相关工程设计经验,基于国外类似工程工艺自动化方面的设计经验,从水封洞库的储运工艺出发,设计了锦州大型地下水封洞库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过程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地下水位监测系统、水幕监测系统、微震监测系统、液位计量监测系统。锦州大型地下水封洞库的过程控制系统和安全仪表系统是利用PLC等硬件和Epipeview组态软件开发的,实现了锦州大型地下水封洞库的原油进库、原油外输等生产运行的自动化,并可以实时监测洞库地上和地下设备设施的运行参数。该控制系统保障了库区安全、平稳、可靠运行,同时为中国今后大型地下水封洞库的自动化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缺乏大型地下水封洞库相关工程设计经验,基于国外类似工程工艺自动化方面的设计经验,从水封洞库的储运工艺出发,设计了锦州大型地下水封洞库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过程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地下水位监测系统、水幕监测系统、微震监测系统、液位计量监测系统。锦州大型地下水封洞库的过程控制系统和安全仪表系统是利用PLC等硬件和Epipeview组态软件开发的,实现了锦州大型地下水封洞库的原油进库、原油外输等生产运行的自动化,并可以实时监测洞库地上和地下设备设施的运行参数。该控制系统保障了库区安全、平稳、可靠运行,同时为中国今后大型地下水封洞库的自动化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大型水封洞库建设的成败在于水幕系统的建设,水幕系统用于改善储油洞室周围的水封条件,提高储油洞室的密封性。在水幕巷道挖掘完成后,需要通过试验检验水幕系统的水力联系,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增设水幕孔数量,以确保洞库的水封效果。以某地下石油储备库水幕系统的建设为例,详细阐述水幕系统有效性试验的前期准备、试验步骤、数据采集与解译,给出了水幕系统连通性综合判定原则,通过比对有效性试验实测的孔隙水压力值和水封状态下的理论值,评价水幕系统的连通性,并提出水封效果的改善方法,可供业内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封洞库的库址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封洞库是近年来国内兴起的一种新的储油方式,选择合适的库址是该工程非常重要的环节。结合华南某地下水封洞库的选址工作,探讨了选择库址时需考虑的几个因素,并推荐了一种库址选择技术路线,对今后其它类似工程的选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大断面地下水封石油洞库而言,洞室的断面形状对于洞室稳定性、耐久性及所储油品的密封性十分重要,但是各个巷道与储油洞室交错处的稳定性是整个洞库稳定性的薄弱环节,以辽宁某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为例,从围岩应力和位移的角度对水封洞库交叉处的稳定性进行FLAC3D数值分析。分析了储油洞室与施工巷道、连接巷道、竖井交叉部位的力学行为,探明了洞室周边应力分布、变形特征以及结构空间受力特征,结果表明:交叉部位的应力集中均没有超出岩石的抗压强度,拉应力的大小和区域也满足要求。最后指出了模拟得到的薄弱部位,提出在设计中增加支护,在施工中加强监控及量测的建议。(图4,表2,参27)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封洞库水位降深与涌水量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工作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和水文实验的基础上,运用FEFLOW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出相关参数结果,运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可以得到地下洞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水位变化、涌水量大小、水位降深漏斗大小和范围等数值,为地下水封洞库的建设提供依据,保证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以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库为例,利用拟合模型,对施工期及运营期的涌水量以及相应水幕补水量进行模拟预测:施工期各阶段稳定涌水量为72.3~287.6 m3/d,水幕补水量为45.5~232.7 m3/d;运营期稳定涌水量为323.5 m3/d,水幕补水量稳定值约为254 m3/d.  相似文献   

14.
由于深埋地下洞室的高地应力对洞室稳定性影响很大,洞室的稳定性、耐久性对所储油品的密封极为重要,且洞室的稳定性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依托辽宁某真实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对其稳定性进行FLAC3D数值分析,研究储油洞室在实际施工开挖工况下的稳定性,并从围岩应力和位移变形两方面研究无支护和有支护两种工况下洞室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储油洞室处的围岩均没有超出岩石的抗压强度,拉应力的大小和区域也满足要求。通过模拟分析得到了洞室在开挖过程中的薄弱部位,应该在设计和施工中加强支护及监控量测。研究成果为大断面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储油洞室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斌 《油气储运》1997,16(12):36-39
采用地下水封石洞储存原油是油气储存的重要发展方向,黄岛地下洞库是我国目前唯一库容为10×10~4m~3以上的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因该油库是不易检修的永久性工程,所以在施工中需要解决很多方面的问题,最重要、技术性最强、安全隐患最大的就是浸没油泵及裂隙水泵的安装。概述了地下洞库的储油原理及浸没油泵、裂隙水泵的结构特点。对泵的安装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该洞库的投产运行,为我国的石油储存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郭丽娟  郭富强 《农业与技术》2013,(10):34-34,112
本文运用通化地区2011年水文资料对通化市地下水水资源量及水体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发现通化市地下水量丰沛,但有少量观测井的单项水质组分已达到Ⅳ类,水体受到了轻度污染,经过分析找出了控制污染的途径,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的地下储存条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建设天然气地下储库的地质基础,阐述了建库的岩体其主要结构面分布及地应力分布特征。对影响洞库稳定性和水封条件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剖析。以储丙烷、丁烷为例,说明地下水压力必须大于储品压力。针对储气库的特点,评析了其应用前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地下油库岩体裂隙处理及水位动态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秀山 《油气储运》1995,14(4):24-27,34
水封石洞式地下油库是利用地下水的天然埋藏 条件,人工开挖的储油石洞,是洞周围岩体和储存于其中的裂隙水共同组成的储油容器。使储油石在运营期间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洞库排水时能保持最小的排水量及最小的水位降落值,且洞库的油品下向外渗漏的关键是如何对姨辶严督写恚⒍粤严洞砗蟮亩纯馇叵滤欢鞒鼋献既返脑げ狻R曰频旱叵滤馐纯饪馕樯芰嗽诙匝姨辶严都傲阉咎卦诘难芯炕∩希贫ǖ挠庞诠馔  相似文献   

19.
对于大断面的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洞型对于洞室的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对所储油品的密封性都很重要。以某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为例,从围岩应力和位移的角度对3种洞型(直墙拱形、马蹄拱形、椭圆拱形)进行NCAP-VEP数值模拟,分析各洞型围岩的受压和受拉情况。椭圆拱形的稳定性最差。从施工、运营等方面考虑,马蹄拱形施工难度大于直墙拱形,而且由于马蹄形下部向洞内倾斜,运营期间容易产生落石起火的危险,因此认为直墙圆拱形或直墙三心拱形最佳。  相似文献   

20.
MODFLOW在三工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将MODFLOW地下水渗流模型应用于干旱内陆区的三工河流域,充分利用该流域40个地下水动态监测孔15a的观测资料,详细地介绍了该模型在水文地质参数拟合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的应用,对推进MODFLOW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及提高评价精度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