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春红 《国土绿化》2014,(11):36-36
本文结合隆化县苏木营林场40多年的松毛虫的防治经验,提出对隆化县西北部油松毛虫易发区的综合防治技术及建议。 一、油松毛虫的发生和防治情况 (一)油松毛虫的发生情况 油松毛虫是油松叶部的主要害虫,暴发时可将针叶全部吃光,造成大片的树木死亡,因而,虫灾被人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包头市梅力更林场天然侧柏林发生大面积明纹侧柏松毛虫危害,针叶几乎被吃光,严重影响了侧柏的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经过几年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掌握了该地区明纹侧柏松毛虫的生活习性和有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陇南市成县油松毛虫2001-2004年发生危害情况调查和防治措施分析,提出了油松毛虫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封山育林、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变郁闭度及化学药剂防治等对油松毛虫的发生、危害进行了研究,探讨赤峰地区油松毛虫综合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油松毛虫是油松林的毁灭性食叶害虫之一 ,发生严重的时候能将松针吃光 ,严重地影响了油松林的生长。如果连年受害时 ,会使松树枯死。根据油松毛虫下树越冬 ,翌年春天上树继续危害的生活习性 ,如果掌握好越冬幼虫出蛰上树的时机进行防治 ,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 3月~ 4月份 ,我们在较大面积综合防治油松毛虫的同时 ,在灵丘林场用塑料布 (4.5丝厚 )围塑料环和用溴氰菊酯喷毒环进行小面积防治试验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2 .5 %溴氰菊酯、柴油 ,药油比例为 1∶ 15 ,每公顷用药、油混合液 1.6 kg(16年生油…  相似文献   

6.
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效益分析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是生物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山西省灵丘县从1982年开始引用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经过4年繁殖、释放防治,油松毛虫终于控制在经济阈值水平之下,这种有虫不成灾的良性循环持续了18a之久。赤眼蜂停止生产、释放后,近几年油松毛虫又开始大面积发生危害,20  相似文献   

7.
钦州市三十六曲林场有7万多亩松林。这里松涛起伏,林木常青,20年来未发生过一次成灾的松毛虫危害。这与该场森林病虫害防治高级技工、自治区造林绿化劳动模范马本荣的刻苦钻研和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马本荣今年54岁,合浦廉州人。1966年到林场插队成了林场工人。三十六曲林场自70年代开始就大批种植马尾松和湿地松。那时,在钦州地区,松毛虫危害相当严重,仅三十六曲林场,每年都发生一、二次虫灾。马本荣看见自己亲手栽种的一批批松树被松毛虫吃得光光的,枝黄树枯,很是痛心。1981年,场领导安排他做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  相似文献   

8.
松毛虫是我省危害松林的主要害虫。常在文山、思茅、红河、楚雄、曲靖等地区大面积发生,猖獗为害,严重地影响国计民生。如何除治松毛虫是当前林业生产上的迫切任务。为了探索防治松毛虫的有效措施,我们深入林场、生产队,与林业职工、贫下中农一起,开展白僵菌的土法生产及防治试验。一年多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陕西省雷寺庄林区油松毛虫预测预报、天敌资源及开发利用、营林生态防治、无公害生态防治、危害损失及经济阈值和灾害类型区划等研究的新成果,并提出了今后油松毛虫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油松毛虫是一种暴发性强、繁衍快的毁灭性害虫,其危害特点主要是幼虫取食油松针叶。笔者阐述了油松毛虫在山西省沁水县的生活习性及危害情况,并总结了2016年在端氏林场采用的飞防防治油松毛虫的技术。机型选择法国小松鼠350 E直升机,用药为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沉降剂、药剂、水的比例为1∶30∶89,每架次装药量600 kg进行超低量喷雾,用药量6 kg/hm^2.防治前虫口密度为80头/株,防治后3年平均株虫口密度分别为41. 250头/株、0. 075头/株、0. 015头/株,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毛虫是呼和浩特市危害较严重的食叶害虫之一.通过对落叶松毛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呼和浩特市已初步掌握了落叶松毛虫的生活习性,并在多年的防治实践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一、落叶松毛虫在呼和浩特市的发生和发展落叶松毛虫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广泛分布。1995年首次传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军用飞机场,在飞机场附近的大青山人工油松林发生面积为0.5万亩,当时采取了紧急措施进行防治;1998年传入武川县,发生面积为0.8万亩,经过5年的防治,目前已经维持在“有虫不成灾”的水平;2005年传入新城区古路板林场,发生面积约为1万亩。在呼和浩特市森防站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落叶松毛虫的高发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2.
油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松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和用材树种。它分布广泛 ,适应性强 ,除能提供大量的用材、薪材之外 ,还能提供大量的树脂及其他林副产品。同时 ,油松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往往由于经营管理不善 ,林木遭到破坏 ,油松毛虫经常发生成灾。近年来 ,晋城矿务局油松矿柱林内发生面积达到 2 0 0 0 hm2 以上 ,年损失木材生长量 185m3 ,严重影响了矿柱林生产的发展。1 概况油松毛虫是山西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食叶性害虫。目前 ,在我局油松毛虫主要在沁水、东沟两个林场危害。两个林场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和泽州县境内 ,东径112°18′~ 112°30…  相似文献   

13.
2002~2005年,对陇南市成县油松毛虫发生危害规律、生活史进行了调查,编制出油松毛虫在当地的生命表,并探索总结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清楚油松毛虫生物特性的基础上,以黄龙山林区为例,分析了该林区油松毛虫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应重视松毛虫的监测与预报,积极采用航天遥感与航空遥感技术作为监测松毛虫发生的手段,做到早发现早治理;加强松树的抗性机制与分子机理、抗性品种的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松林对松毛虫为害的抵抗力;综合采取营林防治、生物防治、人工物理防治以及化学药剂防治等措施,将松毛虫的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5.
对太行山区飞播油松幼林内的油松毛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在太行山区油松飞播林内1年发生1代,以4—5龄幼虫在树下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上树危害。其越冬死亡率平均为11.42%。幼虫的空间分布为负二项分布。其防治采用开林道进行化学防治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省使用飞机防治松毛虫,由于长期连续使用二二三、六六六混合剂,害虫抗药性逐步增强,药液浓度不断加大,杀虫效果反逐渐降低。特别是这种农药毒性较大,残毒危害严重,喷药后,不但大量杀伤林间害虫天敌,还常毒死附近池塘水库的鱼,有时甚至造成人畜伤亡事故。为了提高飞机治虫效果。减少残毒危害,保障人畜安全,1976年在茅山林区飞机防治越冬代松毛虫期间,与常州市茅山林场、句容县磨盘林场、金坛县林场合作,选用了几种农药进行飞机喷雾试验。1977年结合飞机防治松毛虫,与江宁县东善桥林场合作,又进行了马拉松飞机喷雾防治松毛虫的中间试验。现将两年试验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们区采用了省中心站研制的毒笔,对松毛虫进行了初期防治。从防治结果来看,毒笔的作用是很大的,效果明显.值得应用。通过去年越冬前虫情调查,我区松毛虫的预计发生面积是15hm2,分别在烧锅林场和新安林场。为了使松毛虫不致于大发生和成灾,我们站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措施。4月10日我们派人到省站取回了8箱毒笔(800支),4月11日召集了两个场的森保员,针对这次用毒笔防松毛虫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落实。松毛虫一般情况下是SC左右开始活动,日平均气温10℃左右开始上树危害。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好这个时间,在松毛虫上树前把它消灭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省防治松毛虫工作,采用了大面积的化学防治,有效地控制了松毛虫的发生和发展,但药剂对天敌的杀伤和人畜的安全又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更有效的消灭松毛虫,在砚山县林业站、稼依大队林场的大力支持下,在进行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试验的同时,又进行了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毒效测定,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油松毛虫测报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 a观测摸清了油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油松毛虫各虫态发生期与物候期的关系;采用漏斗法调查油松毛虫越冬基数,使2001年、2002年虫口密度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73.3%和54.6%,有虫株率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3.3%和15%;应用有效基数预测法对2003年、2004年油松毛虫发生量进行预测,发生量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96.4%和95.8%。在测报基础上对油松毛虫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油松毛虫防治的新剂型———20%米螨胶悬剂,大面积采用仿生物制剂灭幼脲Ⅲ和灰喜鹊无公害防治技术,为北京地区油松毛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全面应用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油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毛虫作为石家庄市西部山区森林的第一害虫,多年来不断发生,危害日益严重,给飞播油松林造成很大损失。为了逐步控制松毛虫大发生,保护生态环境,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根据石家庄市的具体情况和危害特点,结合松毛虫防治工程治理工作,我们将近年来较成熟的防治技术综合运用到工程治理区,通过对松毛虫实行综合治理,科学规划管理,分区施策,突出重点,有效遏制松毛虫的暴发成灾。通过各种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结构,建立了具有抗御病虫害能力的生态环境,对保护造林成果,促进山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