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10头白香猪发情周期外周血清孕酮(P4)、17β-雌二醇(E2)和促黄体素(LH)含量的变化。血清孕酮的含量,在发情周期的第2d逐渐升高,峰值为21.25ng/ml±2.00ng/ml;E2含量的变化较特殊,在发情当天出现一个峰值,但最高值却出现在发情周期的第11d~13d,为79.48pg/ml±10.77pg/ml;促黄体素的含量在发情当日达到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湖羊和三北羊发情周期外周血液的LH、17β-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发情的LH峰值:湖羊为126.54±7.71ng/ml,三北羊为123.38±9.6ng/ml(1)>0.05)。发情开始时间距LH峰值在两种羊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整个情期湖羊雌二醇含量高于三北羊(P<0.05),湖羊为36.18±1.52pg/ml,三北羊为28.72±1.92pg/ml,两种品种羊在周期1—3天孕酮含量维持低水平,周期的5—13天有一峰值,湖羊为7.92±0.18ng/ml,三北羊为6.10±0.1ng/ml,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第13天孕酮含量开始下降,第16天下降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3.
放射免疫法测定枫泾(FJ)和长白(L)青年母猪(各4头)首次发情周期内外周血清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17β-雌二醇(E_2)、孕酮(P_4)、和睾酮(T)的含量。测定结果,初情期开始日龄FJ猪平均为104.3±11.50天,L猪为235.0±1.95天。两猪种首次发情周期内外周血清中同种生殖激素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首次情期内,FJ和L猪的FSH平均含量分别波动在28.6±8.6~49.4±6.0ng/ml和16.8±2.5~38.9±0ng/ml之间;FSH总平均含量FJ猪组(37.8±2.7)显著高于L猪(27.0±3.1ng/ml)P<0.05;FJ猪发情0~2小时的FSH平均含量(34.4±2.1ng/ml)极显著地高于L猪(22.2±1.7ng/ml)P<0.001。排卵前LH峰均值FJ猪组(5.31±0.75ng/ml)显著高于L猪组(1.83±0.75ng/ml)P<0.05。发情当天(0天)E_2达峰值,FJ和L猪组分别是30.5±3.9和20.4±5.3pg/ml,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FJ和L猪组各自的P_4(ng/ml)和T(pg/ml)分泌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γ_F=0.71,P<0.05,γ_L=0.95,P<0.01。LH、FSH的含量高很可能是FJ猪高排卵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首次研究了13头屡配不孕的尾根脂积症(adipopexis of tail head,简称ATH)奶牛和14头非尾根脂积症(non-adipopexis of tail head,简称NATH)奶牛外周血浆孕酮(P_4)和17β-雌二醇(17β—E_2)的水平。结果表明:成年母牛在发情周期第5—17天、青年母牛在发情周期第7—17天的血浆P_4水平,在屡配不孕的ATH牛显著或极显著地低于NATH牛(P<0.05或P<0.01至P<0.001);成年母牛在发情周期第3—5天的血浆17β-E_2水平,在屡配不孕的ATH牛显著和极显著地高于NATH牛(P<0.05和P<0.01);成年母牛在发情周期第5—17天的血浆17β—E_2(pg/ml)/P_4(ng/ml)的比值,在屡配不孕的ATH牛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NATH牛(P<0.05或P<0.01至P<0.001)。青年母牛在发情周期第5—11天的血浆17β—E_2/P_4的比值,在屡配不孕的ATH牛较明显地高于NATH牛,到第13—17天,前者显著地高于后者(P<0.025)。根据上述结果,作者认为17β—E_2/P_4比例的失调是导致ATH牛早期胚胎死亡和附植失败,而表现为屡配不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6只西农莎能奶山羊发情周期中的乳汁孕酮水平。发情期(0~1天,发情=0天)的孕酮水平最低(0.83±0.28ng/ml),发情第5天后不断上升,分别于第11、15、17天达峰值(23.4、34.2、15.9、32.2、12.6和20.5ng/ml),此后又逐渐下降,发情前1天降至4ng/ml。  相似文献   

6.
枫泾母猪发情周期和妊娠早期外周血清孕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枫泾猪是中国太湖地区繁殖力高的地方猪种。本试验测定了8头枫泾和4头长白青年母猪发情周期和妊娠早期外周血清孕酮含量。这两个品种发情周期血清孕酮含量有相似的变化,峰值均出现在发情周期9~12天,枫泾猪为26.58ng/ml,长白猪为25.17ng/ml。在妊娠早期的变化也大致相同。枫泾和长白两种猪在妊娠-3~12天与发情周期-2~12天的孕酮含量变化也差不多,妊娠12天峰值枫泾为21.54ng/ml,长白为28.11ng/ml;在妊娠12天以后两种猪的孕酮含量均略有下降;16~20天后又开始回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发情周期和妊娠早期外周血清孕酮含量16天后有明显差异(P<0.001),可试用于猪的早期妊娠诊断。据初步测定,枫泾母猪妊娠12及16天孕酮含量与黄体数或胚胎数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5只西农萨能奶山羊分娩期外周血浆皮质醇(F)、17β-雌二醇(17β-E。)和孕酮(P_4)的含量,并对这些激素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产前72小时至产出期,F和17β-E_2水平均持续增高,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51,P<0.01);产前60小时至产出期,P_4迅速撤退,与F和17β-E_2的升高呈极显著负相关(r=-0.82, P<0.01);临产前F和17β-E_2迅速上升,于产出期达峰值,分别为23.96±9.91ng/ml和177.8±62.5pg/ml((?)±SD),分娩后二者均迅速下降;从产出期至胎衣脱落时,初产羊的F水平极显著地高于经产羊(P<0.01)。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水牛发情周期血清和唾液中雌二醇(E_2)和孕酮(P_4)的浓度变化规律、水牛唾液结晶与卵泡发育变化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水牛发情规律、指导生产提供依据。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发情母水牛血清和唾液中E_2和P_4的浓度变化,并对血清和唾液的激素变化规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牛血清和唾液中的E_2和P_4呈波动性变化。发情前期,唾液中P_4浓度一直维持在6.50~7.10 ng/mL,发情第13天达到11.09 ng/mL,随后快速下降。唾液中E_2浓度在发情第3~5天出现一个峰值178.53 pg/mL,在第14~17天唾液中E_2浓度显著升高,出现第二个峰值179.10 pg/mL。母水牛唾液中E_2和P_4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其在血清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显著相关(P<0.05);唾液中E_2与P_4浓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水牛发情当天唾液结晶呈现明显的蕨类作物形状且分维值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点(P<0.05)。水牛发情周期唾液结晶图形的变化与卵巢卵泡发育基本同步,可作为监测水牛发情及预测排卵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试验对水牛发情周期血清和唾液中雌二醇(E_2)和孕酮(P_4)的浓度变化规律、水牛唾液结晶与卵泡发育变化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水牛发情规律、指导生产提供依据。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发情母水牛血清和唾液中E_2和P_4的浓度变化,并对血清和唾液的激素变化规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牛血清和唾液中的E_2和P_4呈波动性变化。发情前期,唾液中P_4浓度一直维持在6.50~7.10 ng/mL,发情第13天达到11.09 ng/mL,随后快速下降。唾液中E_2浓度在发情第3~5天出现一个峰值178.53 pg/mL,在第14~17天唾液中E_2浓度显著升高,出现第二个峰值179.10 pg/mL。母水牛唾液中E_2和P_4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其在血清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显著相关(P0.05);唾液中E_2与P_4浓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水牛发情当天唾液结晶呈现明显的蕨类作物形状且分维值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点(P0.05)。水牛发情周期唾液结晶图形的变化与卵巢卵泡发育基本同步,可作为监测水牛发情及预测排卵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宁夏滩羊母羊(13只)外周血清中促黄体素(LH)、孕酮及雌二醇—17β的含量及其变化。血清LH的含量,在黄体期,其值很低,为5.0±0.41ng/ml,到发情开始后约6—12小时增至75.13±17.64ng/ml。孕酮含量的变化,在周期的黄体期,其值最高为2.84±0.10ng/ml;而在发情开始到发情后第二天最低0.52±0.06ng/ml。雌二醇—17β的含量是在发情开始前6—24小时时上升的;其值的变化范围是从黄体期的14.86±1.24Pg/ml到发情开始时的38.7±5.8Pg/ml。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关中奶山羊公羊血浆睾酮(T)、17β-雌二醇(17β-E_2)、孕酮(P_4)和皮质醇(F)水平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时期的性欲和精液品质进行了观察。T水平在8~12月份(5.31ng/ml)极显著地高于1~7月份(1.24ng/ml,P<0.001);17β-E_2水平在5~6月份(124.84pg/ml)和10月份(98.87pg/ml)极显著地高于其它月份(51.54pg/ml,P<0.001);P_4水平在10~4月份(107.17pg/ml)明显地低于5~9月份(129.23pg/ml,P<0.01); F水平在9~12月份(10.85ng/ml)极显著地高于3~8月份( 6.74ng/ml,P<0.001);性欲表现在9~12月份比4~7月份明显较强;平均射精量和精子活率在9~3月份均极显著地高于4~8月份;精子畸形率和每次射精精子数在9~1月份与2~8月份相比,其差异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母牦牛繁殖季节促卵泡素(FSH)、促黄体激素(LH)、孕酮(P4)、瘦蛋白(Leptin)、雌二醇(17β-E2)激素含量变化,在牦牛繁殖季节对其卵巢、卵泡变化进行直肠检查,对FSH、LH、P4、Leptin、17β-E2激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牦牛在繁殖季节非发情期其FSH、LH、P4、Leptin、17β-E2含量在0.0836~0.3767(mIU/ml)、0.1350~1.0109(ng/ml)、3.1283~7.4809(pg/ml)、0.0650~8.0119(ng/ml)、0.1604~0.5139(mIU/ml)。在繁殖季节发情期以上激素含量分别为0.1280~0.4050(mIU/ml)、0.6820~1.6744(ng/ml)、3.1586~3.8438(pg/ml)、0.5275~1.3760(ng/ml)、0.4110~0.5975(mIU/ml)。由此说明牦牛繁殖季节非发情期和发情期其激素变化个体差异很大,因此牦牛发情期的长短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选择从澳大利亚购进的2岁左右发情周期为21天的育成母牛10头,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发情周期血清中孕酮(P_4)和17β-雌二醇(E_2)的浓度,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检测发情周期卵巢卵泡发育变化,结果显示:E_2浓度在奶牛发情周期中主要表现出两个波峰,只是其中一个波峰较小,这与卵泡两个发育波态势相似,而P_4在发情周期中却只表现出一个波峰,与卵泡两个发育波部分相似。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发情旺季母水牛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测定了发情周期血样中的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4)4种激素,并分析了这些生殖激素在发情周期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血清中FSH和LH的含量均由排卵前的第4天开始缓慢上升,排卵前达到峰值,在排卵后又明显下降;E2的含量在排卵前1天出现峰值,在排卵后第9天又出现1个小波峰;P4的含量在排卵后的第5天明显上升,第13天时达峰值,在排卵前3天出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双峰驼精液诱导排卵的机制,本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双峰母驼人工输精诱导排卵前后外周血浆促黄体素(LH)孕酮(P)和17β一雌二醇(E_2)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母驼在卵泡发育周期中,LH的基础水平为2.7±1.2ng/ml。输精后4小时LH达到高峰,峰值为6.9±1.0ng/ml,约为基础水平的2.6倍。输精后30~48小时内排卵。在卵泡自然萎缩前一天也出现一个LH小峰(5.3±2.5ng/ml)。 在卵泡发育周期中,血浆孕酮处于低水平(0.36±0.28ng/ml)。诱导排卵后第3天增加到1.73±0.74ng/ml,第8天可达2.40±0.86ng/ml。血浆雌二醇在卵泡发育周期中平均为26.8±9.0Pg/ml,到卵泡成熟时可达30.8±5.1pg/ml,排卵后立即下降到19.0±4.1Pg/ml。但在排卵后3天又上升到29.8±6.5Pg/ml,在其它家畜中未见这种情况。 实验中设置7种对照组,证明双峰驼的排卵仅仅是由具有生殖能力的公驼精液诱导产生的,表明在这样的精液中可能存在着与排卵有密切关系的诱导排卵因子。  相似文献   

16.
雌酮主动免疫对美利奴母羊发情产羔和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头母羊在配种季节开始前6周和3周,用雌酮免疫原免疫2次(E组),13头不作处理为对照(C组)。免疫不影响母羊正常发情,可使母羊产羔率由115.38%提高到156.25%,发情当天的LH水平显著提高(3.06±0.61对1.93±0.88miu/ml);发情周期黄体期的孕酮水平亦增加,周期12天时差异显著(9.31±3.53对3.71±0.92ng/ml);整个发情周期内E组的睾酮水平显著高于C组,而17β-雌二醇水平两组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繁殖期雌性大熊猫尿中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LISA法对39只次发情雌性大熊猫尿中雌酮(E1G)和19只次产前大熊猫、6只次假孕大熊猫尿中孕酮(P4)的含量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雌性成体大熊猫,发情期多在2—5月份,尿中E1G/Cr由基础值<12ng/mg开始上升,达峰值需8—15d,平均12d。E1G/Cr峰值>60ng/mg,峰值下降12h内进行首次本交、人工授精或两者交替配种,受孕率达100%;峰值下降12—24h内进行首次本交、人工授精或两者交替配种,受孕率达83 3%;峰值下降24h后进行首次配种,受孕率为0。E1G/Cr峰值<60ng/mg的发情雌性大熊猫,无论在峰前、峰值下降时或峰后进行首次配种,受孕率都为0。(2)大熊猫产仔季节一般多在7—9月份,妊娠期多为108—184d,平均150d。有妊娠行为表现时P4/Cr由基础值<12ng/mg开始上升,达峰值时平均需30d,P4/Cr峰值>60ng/mg。大熊猫产前9—18d出现P4/Cr峰值,然后急剧下降,达产仔平均需14d。(3)假孕大熊猫由配种到假孕结束所需时间与真孕无显著性差异。在整个假孕期间,P4/Cr波动性大,峰值不太明显,假孕行为表现持续时间平均为41d。  相似文献   

18.
选择表现抱窝行为的母鹅7只,通过RIA方法测定了母鹅在抱窝期间PRL(催乳素)、P(孕酮)和17β—E2(雌二醇)水平的变化。抱窝伊始P、17β—E2含量分别为3.28±0.27ng/ml、71.74±6.45pg/ml。抱窝第11天17β—E2水平降至49.07±8.48pg/ml(P>0.05),而P水平略有升高直至第18天才出现显著下降(1.864±0.12ng/ml)。雏鹅孵出后P、17β-E2水平分别回升至2.71±0.29ng/ml(P>0.05)、142.86±19.00pg/ml(P<0.01)。休产期间P、17β—E2水平均表现一定程度的降低。血浆中PRL水平第一天为214.24±19.73uU/ml。以后呈缓慢上升趋势,抱窝第25天达到高峰395.89±29.75uU/ml(P<0.01),雏鹅孵出后PRL下降至276.32±16.10uU/ml(P<0.05),抱窝结束后PRL水平进一步降低,休产期间PRL降至最低点55.94±15.35uU/ml(P<0.01)。研究表明:PRL可以诱导以及维持母鹅表现抱窝行为,并可抑制卵巢性腺激素的生成与释放。  相似文献   

19.
对雌禽性成熟阶段(开产前)内分泌变化的研究很少,有关鸭的尤其少见。本实验选用距开产约半个月的北京鸭73只,个体笼养并有产蛋记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雌二醇、孕酮和甲状腺激素(三碘甲腺原氨酸即T_3、甲状腺素即T_4),用比色法测定了总脂的含量。 发现血浆雌二醇开产前13~8天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5~13天平均值是53.4Pg/ml。开产前12天上升,于开产前8天达到峰值108.9Pg/ml,开产前6天开始下降,到产前降至基础值。 血浆孕酮开产前15天各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值为1.4ng/ml。 血脂含量开产前半个月各天之间有显著差异,开产前15~6天之间波动不大,平均值为866mg/100ml。从开产前第5天开始上升,至开产前1~2天含量达到峰值2532mg/100ml。 血浆T_3在开产前15天各天之间也有显著差异,且与血脂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T_3在开产前15~10天之间含量变化不大,平均值为:1.74ng/ml,从开产前第9~5天下降,于第4~0天降至最低值,平均值为0.75ng/ml。 血浆T_4含量在开产前半个月各天之间波动不显著,与血浆总脂含量呈负相关,平均值为8.3ng/ml。但在个体测定中,接近产蛋时T_4含量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银狐繁殖期血浆主要激素变化及其对繁殖功能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测定母银狐发情前期和发情期外周血浆雌二醇-17β[E2]、孕酮(P4)浓度以及公狐睾酮(T)浓度,并分析这些技术的变化及其对繁殖功能的调控.结果表明,银狐初配前2~3d,E2浓度达峰值(240.85±39.98)pg/mL,在母狐接受跨时E2浓度降至(146.95±38.21)pg/mL,而在发情前期和发情期,其孕酮浓度范围是0.91~77.43ng/mL,峰值是(54.77±23.66)ng/mL,在雌二酮峰值时,孕酮浓度为(28.57±21.21)ng/mL,配种时,P4浓度(33.12±22.56)ng/mL,初配后4d(排卵结束),P4达(48.28±34.84)ng/mL.公狐配种期,T浓度范围(127.2±444.4)pg/mL,,峰值是(341.2±103.2)p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