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续两年进行了两个独立的2×2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旨在评价贮藏方法(高湿与干燥)和单宁含量(高与低)对用于喂饲肥育中猪(28~96公斤)的粒用高粱营养价值的影响。当籽粒含水量为24~26%时收获高水分的高粱,并在厌氧条件下进行贮藏。贮藏六个月后,在与饲料日粮掺合以前,把高水分籽粒干燥(35℃)到含水量为11~12%。另外,收获含水量在18~20%时的干燥籽粒,干燥(40℃)到11~12%,然后贮于通风罐中。在每个试验中,每圈4头共48头杂种猪。肥育中的或已育肥的猪饲料日粮  相似文献   

2.
在苏联的许多地区,中欧和北欧各国以及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由于种植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的粒用玉米,造成了烘干籽粒的额外能耗和康拜因收割困难。计算表明,将玉米籽粒含水量由30%降至13%所消耗的能量,高于生产等量玉米所需的能量。因此,降低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研究很有实际意义。玉米收获时间由成熟后的籽粒干燥强度决定。果穗的生长发育分为4个时期:1.果穗分化和受精;2.果穗迅速生长,此时叶片面积达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及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普遍偏高,不利于玉米的安全贮藏。该研究从黑龙江省玉米安全贮藏的实际问题出发,综述玉米收获期前田间籽粒降水方法、玉米收获期后籽粒降水方法及玉米贮藏方法,将近年来玉米籽粒降水及贮藏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玉米贮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玉米籽粒贮藏蛋白的酶溶馏分(玉米醇溶蛋白)生物学价值很低,因为其赖氨酸和色氨酸不足。例如,色氨酸含量为0.05~0.08%,而赖氨酸为0.1~0.2%,比水溶性和盐溶性蛋白质中的低95~98%。因为蛋白质含量与其玉米籽粒醇溶蛋白含量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在高蛋白玉米类型中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最低。尽管按籽粒干物质计算它们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低蛋白质类型的略高些。在文献中有些资料认为某些禾本科作物(大麦、燕麦、黍)醇溶蛋白质含有1~2%色氨酸和2~3%的赖氨酸,可以说几乎是全价蛋白质。  相似文献   

5.
汪景宽  谢甫绨 《杂粮作物》1992,(5):49-52,42
美国玉米带的玉米生产者和育种者十分关心玉米籽粒产量及其含水量,因为籽粒含水量高与较晚的熟性有关。农民必须计算用于干燥较湿籽粒的花费和种植能充分利用生长季的杂交种而取得的增产收益间的得失。由于籽粒产量和含水量通常呈正相关,因此玉米育种者评价杂交种时必须同时考虑上述两个性状。通常  相似文献   

6.
玉米种子营养丰富,胚大,天然杂交率高,生活力旺盛,这些都给种子贮藏带来困难。 1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 1.1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玉米穗外包围着几层苞叶,在植株上根本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在收获季节由于白天短、阳光热量小、雨水多,所以,玉米种子中原始水分一般较其他作物大,新收获的玉米含水量多达20%-30%;在日照好、雨水少的情况下,玉米种子含水量也在15%-22%;  相似文献   

7.
将含水量相差很大的谷粒混合装运,既有发霉的危险,又增加了易破损率。在充分混合和通透性好的样本中,由于若干种因素水分平衡得相当快,可在48~72小时内达到。但是,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仍然存在滞后作用,甚至数周之后,玉米籽粒个体间含水量的剩余差别还约有0.25~0.75%(Hart,1964)。一些作者建议,通过测定玉米单个籽粒的水分来检测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玉米带,保护耕作制所造成的土壤环境差异,在某些年份里可能减弱玉米的生长,降低籽粒产量。故培育适应这种耕作制的特殊杂交种,或许是一种高产稳产的途径。玉米基因型与免耕生态休闲制及灌溉有壁犁耕作制之间,在至50%抽丝日数、株高、籽粒产量和籽粒含水量上有明显的互作(Brakke等,1983)。  相似文献   

9.
王生 《杂粮作物》1995,(5):31-32
玉米籽粒含水量对计产的影响王生(铁岭市农科所112616)玉米籽粒的产量是品种试验中取舍的重要依据。然而,在自然风干条件下玉米品种间籽粒含水量差异较大,严重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使试验结果更可靠,笔者对12年来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间籽粒含水量差异进行...  相似文献   

10.
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是饲用玉米的发展方向。利用2018年国家黄淮海玉米区域试验机收组品种试验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收获时籽粒破损率与产量、农艺性状(株高、穗位、倒折率、倒伏率、空秆率)、穗部性状(穗长、秃尖长、百粒质量)和机收性状(籽粒杂质率、籽粒含水量、籽粒脱落率、果穗脱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机收籽粒玉米的籽粒破损率与收获时籽粒杂质率和籽粒含水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799和0.791,达到极显著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位次分别位于第1、第2位;与穗位、穗长、空秆率和籽粒脱落率相关性中等,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30~0.40之间。因此,在机收品种选育时要优先关注籽粒脱水率,兼顾穗位、穗长和籽粒脱落率等其它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1.
保加利亚普遍采用在无氧环境中贮藏湿玉米籽粒的方法,因此进行模拟生产试验,以查清使用这种贮藏方法时玉米籽粒中发生的变化。已研究了贮藏玉米籽粒中的基本微生物学过程、代谢产物的积累,并确定了籽粒化学组成的某些变化。文中阐述的是生产条件下于无氧环境中贮藏的湿玉米整粒组和碎粒组质量的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玉米籽粒的特点是所含的代谢能量高。其饲料价值与杂交种特性、栽培条件、收获、干燥、贮藏和饲料调制有关。玉米籽粒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3.
加强推广优质蛋白玉米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优质蛋白玉米,又称作高赖氨酸玉米,全籽粒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一倍。在粮食作物中,赖氨酸含量多少是衡量作物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优质蛋白玉米做畜禽的优质饲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饲料报酬比普通玉米提高50%左右。国内外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用优质蛋白玉米喂猪比用普通玉米日增重提高50~110%,猪体重每增加1公斤,可节省饲料1.3~2.1公斤,用优质蛋白玉米喂鸡,产蛋率提高20~30%。  相似文献   

14.
玉米灌浆期籽粒脱水速率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霍仕平 《玉米科学》1993,1(4):039-044
在高纬或高海拔地区,成熟玉米收获的籽粒含水量是决定玉米能否安全采收的一项重要农艺性状。欧美玉米育种家和植物生理学家近百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决定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脱水速率品种间有差异,在遗传上主要表现为加性效应,是高度遗传的;高温干旱和肥水供应不足,以及减少植株绿色叶面积的行为,都可能加快籽粒脱水速率,植株形态特征、农艺特性和籽粒油分与脱水速率有关;通过田间对某些相关性状,特别是生理成熟时果穗和籽粒含水量的直接选择,便可有效地改变籽粒脱水速率,从而得到高产而籽粒脱水速率较快的材料或品系。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花生种子含水量、贮藏温湿度、贮藏容器对花生种子活力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花生种子活力及寿命的主要因素,花生种子在高温条件下贮藏活力下降快,在20℃以内种子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小,寿命长,贮藏9~12个月仍具有种用价值。种子含水量低贮藏寿命长,南方花生种子的安全含水量是5% ~6% 左右。湿度低种子贮藏寿命长,适宜的环境湿度似在52% 左右。研究还阐明了不同贮藏条件和种子水分对种子生理代谢的影响及与种子活力的关系,为春花生种子妥善贮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大豆收获、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籽粒破碎、裂纹或破瓣等现象。这不仅降低大豆的经济价值,而且也不宜留作种子或贮藏。 大豆籽粒损伤主要是挤压和冲击引起的。为了探讨挤压和冲击对大豆籽粒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我们以含水量为16.34%的绥农1号为材料做了准静态挤压试验和动态冲去试验。  相似文献   

17.
在早熟玉米(Zea mays L.)种质中,收获期籽粒产量与籽粒含水量是呈正相关的性状(Mather 等,1989)。籽粒产量与籽粒含水量的比值已被 Guelph 大学及一些地区的玉米育种者作为一个选择标准,对晚熟群体应用这一标准选择有益于增加产量,降低籽粒含水量;对适宜熟期的群体有益于增加产量,并不  相似文献   

18.
对同一玉米用3种不同型号粉碎机粉碎处理,用干燥法测定其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型号粉碎机粉碎样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值有差异,使用FSD-100实验粉碎机粉碎样品测得的水分与JSFM-1粮食水分测试磨粉碎样品测得的水分比较接近;使用JXFM110锤式旋风磨粉碎样品测得的水分较低;后者比前两者测得的水分值低0.5%-1.5%左右。  相似文献   

19.
1 技术要点 1.1 品种选用 选用当地高产质优的主栽大豆品种. 1.2 有机肥或秸秆还田用量 有机肥至少22 500 kg/hm2;秸秆还田3 000kg/hm2;其中,有机肥主要做基肥或底肥使用.农家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时,农家有机肥用量保持在4 500~9 000 kg/hm2为宜.秸秆机械粉碎时,要求玉米秸秆含水量大于30%,粉碎长度小于10 cm.秸秆还田数量控制在4 500~7 500 kg/hm2.秸秆粉碎还田后,加施尿素150~225 kg/hm2,进行旋耕或深耕耙地灭茬,耕深应达到20~25 cm.  相似文献   

20.
在商品粮食生产中,玉米籽粒硬度对生产者、加工者和研究人员都很重要。籽粒密度、仓贮密度、贮藏性、贮藏虫害,和由干燥、贮藏、管理或加工过程(磨米特性、动力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