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使用DDAC和ACQ两种水溶性防腐剂对大青杨板材进行两个压缩方向(径向和弦向)、3种辊压次数(1、3、5次)的辊压浸注处理,研究辊压压缩次数对处理材的防腐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辊压压缩次数与处理材的载药量呈正相关,与质量损失率呈负相关,辊压浸注DDAC(质量分数1.5%)5次的载药量可达到15.423 kg·m-3,辊压浸注ACQ(质量分数1.5%)5次的质量损失率可低至10.01%,载药量和质量损失率的变化量随着压缩次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辊压压缩次数的增加,木材的力学强度降低,下降的幅度逐渐收窄,压缩率30%,弦向压缩,压缩5次时,处理材的冲击韧性下降22.741%。  相似文献   

2.
使用DDAC和硼化物2种水载型防腐剂对饱水大青杨板材进行辊压浸注处理,并进行耐腐等级评定,压缩率为10%~50%.研究结果表明:辊压处理能造成导管间纹孔膜破裂,在细胞壁上和胞间层中形成褶皱和裂隙;随着压缩率的增大,药剂透入深度增大,试材载药量增加,试样质量损失率减小;当压缩率为30%及以上时,药剂横向透入深度大于3.9mm,纵向透入深度大于20mm;30%压缩率浸注DDAC(质量分数1%)的试材载药量为8.743kg/m3、质量损失率为14.36%,30%压缩率浸注硼化物(质量分数2%)的试材载药量为3.322kg/m3、质量损失率为9.92%.  相似文献   

3.
对杉松冷杉试材进行2种药剂(质量分数为0.5%和1.0%)、2种压缩率(5%和10%)、2种压缩方向(径向和弦向)、2种压缩次数(1和4次)的防腐剂辊压浸注和常温常压浸泡处理,测试和研究不同浸注方法对试材载药量、防治效力和真菌感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辊压浸注法的载药量高于浸泡法,提高了133.33%~224.24%;前者防治效力比后者提高了25%以上,当辊压浸注工艺为压缩率10%、药剂质量分数1.0%、弦向压缩、压缩4次时,试材的防治效力达到最大值81.97%;可可球二孢真菌在空白样、浸泡法和辊压浸注法试材中的发展顺序呈现由旺盛到纤弱、由充满细胞腔到局部存在的态势,与试材表面和内部的宏观特征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不同压缩率下对杉木的低分子质量酚醛树脂浸注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人工林杉木的树脂浸注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对杉木试样进行径向压缩,使其压缩率分别为10%,20%,30%和40%,通过差示量热扫描仪对不同压缩率下杉木的微孔隙变化进行分析;以水溶性低分子质量酚醛树脂为浸注液,对不同压缩率下杉木在不同浸注阶段(卸压过程、卸压后)和不同浸注时间下的树脂浸注量及相应的浸注贡献率按照杉木试材重量变化进行测算,探索杉木压缩率与增重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观测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压缩浸注后树脂在杉木中的分布及官能团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压缩处理能有效增大杉木的微孔体积,尤其是1~20 nm和200~400 nm孔径的孔隙体积显著增加。2)杉木在压缩率为10%~40%时,随着压缩率的提高,酚醛树脂的最大浸注量从0.053 g/cm~3增加至0.265 g/cm~3,卸压过程的浸注贡献率由16.85%增加至53.19%。在试验的所有压缩率下,酚醛树脂的浸注贡献率均在30 min内达到60%。3)杉木树脂压缩浸注的增重率与压缩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在压缩率不超过40%的情况下,压缩率每升高1%,杉木的增重率增加0.22%。4)酚醛树脂溶液浸注杉木时,其不但能浸注到杉木细胞腔内,也能浸注到细胞壁内,并且与细胞壁成分产生化学交联。【结论】压缩处理能很好地使低分子质量酚醛树脂浸注入木材中,有效提高树脂的浸注效率。在工业浸注处理时,为了提高树脂的浸注量和浸注效率,应尽量选取较高的木材压缩率,并注重卸压阶段的浸注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溶胶作为浸注改性液,分析橡胶木经过浸注及浸注一热处理改性后物理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浸注改性使橡胶木增重率提高约20%,气干密度提高15%,平衡含水率降低6%,径向及弦向气干湿胀率均降低20%左右;而橡胶木浸注一热处理材与热处理材相比,质量损失率降低15%,气干密度提升约15%,平衡含水率降低8%,径向及弦向气干湿胀率则分别降低约5%和20%。  相似文献   

6.
辊压预处理改善树脂浸注的均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质量增加率、变形回复等评价酚醛树脂浸注均匀性的同时,探讨了辊压预处理对改善树脂浸注均匀性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辊压预处理使质量增加率提高而且变异减小;进一步研究表明,质量增加率在纤维方向的分布更趋均匀。辊压预处理使变形回复率大大降低且变异明显减小。从木材断面的变化来看,没有发生断面不规则突起现象。说明辊压预处理提高了树脂的浸注性,改善了树脂浸注均匀性,而且也有利于变形的固定。  相似文献   

7.
以速生杨木为试验材料,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改性剂,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处理速生杨木,探讨真空浸渍工艺对速生杨木力学性能的影响。浸渍处理工艺中真空度对改性后的速生杨木力学性能影响显著,真空度稳定时间、恢复常压时间及常压浸渍时间对改性速生杨木力学性能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真空度0.08 MPa、真空度稳定时间15 min、恢复常压时间140 s、常压浸渍时间8 min。经过改性处理后,处理材抗弯强度最大95.5 MPa,增加81.66%;弹性模量最大8.13 GPa,增加28.84%;顺纹抗压强度最大73.33 MPa,增加34.28%;横纹径向全部抗压比例极限应力最大9.08 MPa,增加52.09%;横纹弦向全部抗压比例极限应力最大6.04 MPa,增加25.83%。  相似文献   

8.
对柞木试材进行2种压缩方向(径向和弦向)、3种压缩率(10%、20%和30%)和3种压缩次数(1、4和9次)的辊压预处理,测试和研究不同辊压工艺处理材高频真空干燥的干燥速率变异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变异。结果表明:随着压缩率和压缩次数的增加,辊压预处理试材的干燥速率增大,变化率为7.78%~29.88%,干燥时间可缩短7.22%~21.97%;辊压预处理试材的密度和干缩率亦有增大的趋势,变化率分别为0.88%~6.58%和1.04%~13.13%;5种力学强度值逐渐下降,变化率分别为:顺纹抗压强度-13.01%~6.56%、顺纹抗剪强度-14.17%~4.67%、抗劈力-15.54%~4.11%、抗弯强度-12.29%~6.42%、抗弯弹性模量-20.17%~4.59%。  相似文献   

9.
对较厚木材进行真空浸注染色研究,探究染色工艺因子对染色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真空对木材染色有促进作用,随着真空度的增加,可以明显提高染色深度;不同材种木材,染色深度差异较大,杨木染色速度快,渗透深度大,杉木次之,泡桐木材渗透最差,染色深度浅.同种木材的径向染色液渗透速度快,弦向较慢.渗透剂PTCH有利于提高染色液润湿性能.含水率对染色深度影响明显,染色深度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少.浸染时间对染色深度有明显影响,染色深度随着浸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辊压处理大青杨板材的形体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常温下,以压缩率10%、20%、30%、40%和50%5个条件对饱水状态的大青杨(P.ussuriensis Kom)板材分别进行无约束径向和弦向辊压处理;研究辊压处理前后在全干、气干(含水率12%)和饱水3种测试状态下,试材在厚度、宽度和体积3个方面的尺寸形体变异及单位尺寸和体积变化的百分率。相对于压缩前,总体变化规律为:辊压所致瞬时变形在其后绝大部分可恢复,辊压后试材厚度方向尺寸变小(-0.154%~-4.500%)、宽度方向尺寸略变大(0~3.740%)、体积略为降低(-0.329%~-3.019%)。  相似文献   

11.
合理利用资源丰富的速生材可有效缓解我国木材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等问题,而速生材由于生长周期短导致密度较小,因此需要通过压缩密实等改性技术才能满足速生材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要求。针对木材压缩密实改性技术的预处理、热压密实和后期固定3个阶段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发现目前预处理主要有水煮、高温蒸汽、微波加热、浸渍和脱木素等方法,且不同的预处理方法的效果以及对压缩材的性能影响不同;含水率、压缩比、热压温度、保温时间、热压压力和保压时间等热压密实工艺参数对压缩材性能影响也有不同;后期固定主要通过高温加热和浸渍树脂固定等方法提高压缩材尺寸稳定性。尽管木材压缩密实技术相对成熟,但依旧存在预处理效果不好、压缩率低、环境污染和性能提升单一等问题,后续研究可以集中在优化传统预处理工艺、探索生物预处理工艺及实现绝缘阻燃等多功能压缩密实木材方面。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省资源丰富的材用丛生竹种龙竹Dendrocalamus giganteus 竹材进行热压干燥特性和热压干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和水煮温度对竹材热压干燥速度和干燥后竹材强度有显著影响, 热压压缩率对竹材强度影响较大, 在保证干燥速度和干燥质量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降低竹材压缩率, 以减少竹材材积损失。竹材较佳的热压干燥工艺条件是:60 ℃水煮1 h , 热压温度150 ℃, 热压压力0.2MPa , 呼吸间隔5 min , 压缩率10 %。表3 参11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辊压浸渍杨木单板,通过高频热压定型得到树脂增强重组材,探讨不同辊压压榨率和热压压力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高频介质加热进行厚板坯的成型较接触式热压可行,可缩短热压时间,提高热压效率;热压压力对杨木重组材的大部分物理力学性能影响显著,辊压压榨率对材料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等影响不显著;辊压压榨率20%、热压单位压力2.0MPa时,高频热压制备的地板用杨木重组材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综合较优,该制备条件下成品材料密度为0.68g/cm3、静曲强度50.19MPa、弹性模量4191.61MPa。  相似文献   

14.
沙棘材解剖及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该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沙棘材的显微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着重应用定量解剖学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 ,研究了沙棘材的解剖特征及沿径向的变异规律 ,并参照国家标准对沙棘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 .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材结构简单 ,纤维形态较好 ,平均纤维长度为 6 0 1 4 8μm ,纤维长宽比为 4 4 9,纤维比量为74 80 % ;气干密度为 0 5 74g cm3,属中等密度 ;体积干缩系数小 ;弦径向干缩比为 2 4 1 ,属大级 ;横纹 (全部 )抗压强度较大 ,径向为 9 2MPa ,弦向为 6 0MPa .综合来看 ,沙棘材是较好的制浆造纸及人造板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东北产硬阔叶小径材的干燥工艺问题。通过对柞木、水曲柳和桦木板材的常规干燥试验,提出了可行的干燥基准,确定了合理的干燥工艺。试验的板材厚度均取25mm。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干燥质量的前提下,与普通锯材比较,干燥时间大大缩短。测定了三个树种的干缩系数,并和普通锯材作了比较。分析了边材、心材和髓心材的干缩特点,阐明了小径材弦径向干缩差异大是其难干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髓心对干燥缺陷的产生影响较大。讨论了热湿处理与干燥速度、弦径向干缩比和干燥应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杉木间伐材ACQ与UF复合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应用ACQ防腐剂、改性UF树脂和特制CHC添加剂,调制成相溶的环保型复合改性剂,采用一次性真空浸渍处理杉木间伐材,使处理材达防腐、防虫、防霉、强化复合改性目的.其优化工艺参数:浸渍压力0.7 MPa、加压时间2 h、ACQ/UF体积比4∶1,提高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为: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磨耗量(径面、弦面)各增加21%、11.2%、32.92%(160%、162%).处理材密度可增加30%以上,经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分析,其渗透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省引种的24年生峦大杉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峦大杉木材的气干密度为0.344g/cm3、弦向全干干缩率6.020%、弦向湿胀性6.440%、吸水性237.810%、顺纹抗压强度6.004MPa、抗弯弹性模量7250.810MPa、抗弯强度59.840MPa、顺纹抗拉强度62.800MPa;峦大杉的材质与杉木相近,应用方面可参考杉木,在木构件加工时,其安全系数可使用杉木的量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压缩和热处理因素对密实化杨木单板的密度、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缩前单板含水率应低于15%,随着压缩压力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单板的密度逐渐增大,与未处理单板相比,压力为10 MPa时,压缩单板的密度增幅达98.8%,压缩温度140 ℃时密度增加了 81.4%,加压时间对密度有较显著影响,在加压时间8 min时密度达0.748 gcm-3,但随着时间的增加,热解使压缩单板密度有所降低;各压缩因素对20 ℃条件下的厚度回弹率和70 ℃水煮回弹率的影响趋势一致,且回弹率均高于50%,杨木单板最佳的压缩工艺参数为初含水率15%,压缩压力8 MPa,温度140 ℃,时间8 min。热处理使木材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等成分也发生了化学变化,使吸湿性最强的半纤维素热解,含量下降,吸水性羟基数量减少,表现在经热处理后的压缩单板,回弹率明显低于压缩杨木单板,但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压缩杨木单板失重率逐步增加,密度呈下降趋势。为保持压缩单板的密度,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不宜超过210 ℃和40 min。图4表1参13  相似文献   

19.
以毛竹为原材料,将丙烯醇减压浸渍到竹材中,通过辐照产生接枝,制备竹材有机复合材料,并对不同工艺制备材料的密度和干缩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和辐照剂量的加大,生材、碳化材的径向全干干缩率、弦向全干干缩率都有下降但都高于对照组;而生材、炭化材的基本密度都明显增大.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材类型主效应仅对基本密度的影响极显著;浸渍时间主效应对径向全干干缩率影响显著;辐照剂量主效应对弦向全干干缩率、径向全干干缩率、轴向全干干缩率的影响显著.浸渍时间与辐照剂量的交互效应仅对径向全干干缩率的影响极显著.试材类型、浸渍时间和辐照剂量3个因素交互效应对径向全干干缩率、弦向全千千缩率、轴向全干干缩率的影响显著.随着浸渍时间延长,炭化材径向全干干缩率、弦向全干干缩率、轴向全干干缩率都有下降的趋势,基本密度逐渐增大.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炭化材径向全干干缩率、弦向全干干缩率、轴向全干干缩率有下降的趋势,炭化材基本密度增大.  相似文献   

20.
高温高压蒸汽干燥过程中木材的收缩应力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研究利用新开发的耐热、耐压应力传感器,采用夹具束缚试件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变形,考察了高温高压蒸汽条件下,伴随试件干燥过程的收缩应力发生、发展特征及粘弹性特性,旨在为探索减少木材干燥缺陷和内部残留应力的高温快速干燥工艺条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该文着重探讨了100℃以上的高温高压过热蒸汽条件下,试件从饱水到全干状态或明显开裂为止,收缩应力的连续测定方法,并对其径向和弦向收缩应力的发生发展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热处理(相对湿度为0)过程中,径向的收缩应力相当大,约为弦向的2倍;而在其他相对湿度条件下,情况却相反,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弦向的收缩应力反而变得比径向大.试件在180℃的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过程中,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收缩应力明显下降,应力得到有效抑制.即使在相对湿度100%的高温条件下干燥,木材仍然存在收缩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