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从个体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理生化水平发展到了分子水平,研究层次也随之深入。本文总结了不同水平的林木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探讨了保护林木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邓恩桉不同优良个体膜透性、SOD酶活性与膜脂肪酸组成成分的分析,研究林木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是个体抗寒性指标,不同优良个体IUFA的变化为187.02~231.68。不同低温胁迫处理下,个体SOD酶活性的变化在拐点前,随着胁迫加剧而上升,拐点后急剧下降。膜透性表现为电导率变化,在拐点前随着胁迫加剧而迅速加大,出现拐点后缓慢上升,个体抗寒性越差,出现拐点越早。应用上述3种方法探讨林木抗寒性发现,林木在低温胁迫过程中,SOD酶活性与电导率变化有基本一致的拐点值,SOD酶活性变化的拐点最低温度可确定为个体低温临界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林木改良由个体改良转变为群体改良的沿革,阐述了林木群体改良的方法、步骤,对我国目前沿用的某些概念作了评论,并对我国高校本课程教材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豫西山区日本落叶松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值法和R值法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林的种群结构和不同生长级林木的分布格局,两种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日本落叶松林已处于分化状态,I级木和Ⅱ级木个体之间相互排斥,呈均匀分布状态,Ⅲ级木之间关系不太明显,在I,Ⅱ级木之间呈随机分布状态,ⅣⅤ级木在林冠空隙中呈集群分布状态,各级林木个体,随着遮光指数的增加,其树高,冠幅,胸径和年轮宽度相应减少,导致林木个体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
阐述互助县个体林木育苗发展的现状,分析该县苗木市场的发展方向,分析其个体苗木经营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大镜沟林场成立时,森林资源十分丰富。遮天蔽日的林木树冠覆盖大地,很多地方是无人涉足的茂密森林,郁郁葱葱的森林是当地的最美丽的景色。林场每年采伐大量的林木,为社会提供了数量巨大的木材产品,林业是一度非常兴旺并令全社会羡慕的行业。林业的空前兴盛、生产的巨大规模甚至代表了那个年代的最高生产力。到了20世纪70年代,全球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由于人为因素遭到了严重破坏;及至21世纪初期,林业生产经营状况迅速恶化,“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导致职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7.
非公有制林业,包括个体林业、私营林业、合股林业和外资林业.非公有制林业是相对公有制而言的,是指建立在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基础上,由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来发展森林和林木,依法获取收益,并依法自主处理其经营的森林和林木资本的一种林业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8.
林木的形态结构受到树种或林木个体的遗传因素(激素信号、养分竞争等)和立地条件、经营措施以及林木的竞争状态(光照分布、温湿度、农艺措施等)的影响,因此,掌握各种因子影响林木生长过程的机制对于林业生产和精准林业研究与实践非常重要,但如果实时地对实际林木进行生长过程影响因子研究,则存在很大的时空局限性和很高的测试成本,因而采用虚拟技术开展林木生长过程研究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开展林木虚拟生长研究的7种建模方法和10种建模工具,然后提出基于林木虚拟动态生长模拟的"林木云"研究展望和基于计算机视觉系统的林木三维建模方法及相关建模工具的研究建议,并分析了林木4D虚拟动态生长模型等,从而促进林木虚拟动态生长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5,(5)
<正>红旗镇位于凤城市南部,全镇有林地面积1.82万公顷,其中可开发林木育苗的缓坡地和荒山5667公顷。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红旗镇苗圃,当时只是为本地及周边林场生产造林苗木。80年代末,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营的不断放开,个体苗圃、家庭式小苗圃逐渐出现,全镇苗木花卉也从原有的单一造林树种发展为园林绿化树、行道树、木本花卉、草本花卉、经济林苗木以及稀有观赏树种等多个类别。  相似文献   

10.
王骏 《北京农业》2011,(30):125
安徽省广德县林业局为了适应新形式下林木经营者对林木采伐的要求,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制定了一系列林木采伐政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林分长势是林分活力的直接体现,疏密度是反映林分密度和长势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疏密度的关键是对标准断面积的准确求算,但在实际应用中标准林分难以判定,标准断面积的可获得性较差,削弱了其可应用性,探求新的指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可以替代疏密度的新指标。方法一定的立地条件下,林地生产力是有限的,基于最终产量恒定法则,本研究以长期连续监测且经营数表齐全的杉木试验林分为材料,1989年编制的全国分区杉木标准表为参照,以林分内不同比例较大林木个体的平均断面积与全部林木株数的乘积表示林分生长能够达到的潜在最大断面积,即在50% ~ 80%林木株数比例范围内,以5%为梯度,依次比较不同比例较大林木个体所得潜在最大断面积与标准断面积的差值,求使潜在最大断面积与标准断面积偏差率最小时所对应林木株数比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天然林中林分断面积与潜在最大断面积的关系,检验潜在最大断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天然林中的适用性。结果当较大林木株数占总株数比例为70%时,所有试验样地的潜在最大断面积与标准断面积的偏差最小,均在 ± 10%左右,此时,潜在疏密度与疏密度的差值最小;天然林中70%较大林木个体断面积之和与林分断面积呈显著线性关系,故可用70%较大个体的平均断面积与总株数乘积作为潜在最大断面积,来求算潜在疏密度。结论林分潜在最大断面积可以70%较大林木个体平均断面积与林木总株数的乘积表示,所求潜在疏密度可替代疏密度来表征林分长势。   相似文献   

12.
三元地区毛竹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三元地区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结构参数并结合树种组成,分析了该地区毛竹林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毛竹林分树种混交度以弱度混交为主,树种的平均混交度为0.29,说明毛竹林的树种空间配置简单,林分中树种混交程度较低;林木的大小比数分布存在波动性变化,林分中处于优势状态的个体所占比例较大,亚优势、中庸、劣势和绝对劣势的林木个体比例相差不大,说明树种稳定性不高.在角尺度研究中,相对空间结构单元而言,个别林木分布频度变化幅度较大,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13.
浅析林木种苗在防护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林木种苗是植树造林的基础,林木种苗质量高低不但会显著影响到防护林建设质量,同时还会对整个森林系统的生态防御能力产生很大影响。所以生活林木种苗在防护林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林木种苗在防护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论述林木种苗培育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几个问题,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在植树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林木种苗培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确保林木种苗质量,对促进林木快速生长起着关  相似文献   

14.
五十年代以后,随着南斯拉夫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农业税收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直到目前为止,南斯拉夫个体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农业税收制度的改革,主要是改革对个体农户的税收办法,从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到目前为止,对个体农户的农业税收制度的演变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一)林木育种与引种及栽培研究 林木育种工作可谓林业研究的基石,为了奠定这一基石,从五十年代至今,林业所老少三代人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出了一批实用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并正在发挥明显的科技指导和示范作用,带来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时空互代方法,以祁连山青海云杉人工林(70年代、2002年)、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天然林之间的异同性。结果表明:其群落物种组成、生活型谱、物种多样性及乔木层林木径级分布均存在较大差异。1)70年代人工林出现了35个种(分属于19个科32属),2002年人工林出现27个种(分属于14科24属),天然云杉林样方内出现了40个种植物(分属于19科35属);3种林地面芽植物种数均最多,其百分比值均在50%以上。2)3种林乔木层均为青海云杉;在灌木层中,2002年人工云杉林中尚未出现任何灌木,天然林和70年代人工林中有多种灌木出现,且天然林所有多样性指数值均大于70年代人工林,尤其是物种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Jsw指数分别是70年代人工林的2.17、2.07倍和3.06倍;在草本层中,3种林除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Jsw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指数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3)天然云杉林乔木层林木胸径主要分布在10~20 cm之间,树高主要分布在10~30 m之间,其林木株数在不同径级、不同高度分布均趋向于对称性概率分布;70年代和2002年云杉人工林乔木层林木地径分布在6.0~8.2 cm和2.3~3.2 cm之间,树高分布在3.0~3.7 m和1.0~1.5 m之间。这说明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发育过程中,乔木层植被组成稳定、个体生长缓慢,而灌木层和草本层植被组成随人工林造林时间延长出现阶段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 刺槐林具有喜光照,早期生长快,萌芽力强的特点.加之豫东沙区的刺槐林营造的密度比较大,如果不及时抚育间伐,林木个体之间为了争夺养分光照,有些林木生长的又高又大(霸王木),树冠在林冠之上层;另一些林木则处于被压地位,造成林木严重的两极分化.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近年来,通过抚育间伐标准地试验,初步摸索一些经验,试对豫东平原沙区人工刺槐林木抚育间伐中的有关间伐起始年限、间伐强度,方法、间隔期以及经济效益,提出一些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林木种子结实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种子是指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子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是指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科学合理的组织林木种子生产,将直接影响到林木种子的质量,而种子的质量好坏又直接影响到人工林的质量和造林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海东地区林木种苗发展的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花 《青海农林科技》2012,(3):26-28,81
通过对海东地区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调查,海东地区呈现出育苗面积不断扩大,个体育苗发展迅速的势头,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集约化程度和育苗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据此,提出了推进地区种苗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我省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有关技术经济指标,采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确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与评价松类集体人工林培育的技术经济效果,同时。就林木培育及木材生产与销售中的产量,成本,价格等不确定因素,对林木培育及木材生产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