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华蓥市蚕桑生产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华蓥市蚕桑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华蓥市蚕桑志记载,光绪至民国年间,农民就有栽桑养蚕的历史习惯,民国初年在我市明月镇曾建有明远丝厂。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我市仅限于栽  相似文献   

2.
1 基本情况蚕桑生产是麒麟区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麒麟区人民群众发展蚕桑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1938年云南省建设厅有着曲靖栽桑10 000株,产茧100 kg,缫丝12 kg的记载.自1964年省委大抓蚕桑从四川调来技术人员,健全推广机构,掀起了发展蚕桑生产的高潮,上规模的是越州镇向桂办事处的数百公顷蚕桑基地.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展,麒麟区蚕桑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省、市、区又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蚕桑生产的经济扶持政策,才使麒麟区蚕桑生产又开始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1 祥云县蚕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祥云县是云南省蚕桑生产最适宜县和重点县之一,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建国以后曾几次掀起栽桑养蚕高朝.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 "东桑西移"政策,给祥云县蚕桑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县委、县政府把蚕桑产业列为农业产业化开发的重点产业进行培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蒙城县蚕桑发展的环境有了较大改观.但就新形势下如何提升蒙城县蚕桑生产水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调整工作思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扎实稳妥地推进.  相似文献   

5.
武丽芬 《云南农业》2014,(11):47-48
蚕桑产业是陆良县的传统优势产业.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稳步推进,结合陆良县蚕桑生产实际,分析蚕桑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蚕桑生产持续发展新思路:建立健全蚕桑产业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全面提升蚕桑生产的整体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培育特优产品.为陆良县蚕桑产业突出地方特色、培育蚕业品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蚕桑生产是康县农业的传统特色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但由于饲养和管理等因素造成蚕茧产量低。为了稳定发展康县蚕桑生产,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针对康县蚕桑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利于加快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7.
我县被列为云南省蚕桑生产基地县.为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实施"东桑西移"的良好机遇,县委、政府把蚕桑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培植地方财源的突破口,狠抓蚕桑基地建设.但从蚕桑生产的近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种桑生产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总结濉溪县蚕桑生产兴衰史,分析恢复蚕桑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出发展蚕桑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隆阳区是云南省蚕桑生产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2000年以来,隆阳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及"东桑西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制定出台蚕桑生产扶持政策,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
1 昭通市蚕桑产业发展概况 昭通市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有明确记载的是三国时期,据<钦定四库全书·滇考>记载,诸葛亮南征时"劝彝筑城堡,务农桑",从那时起至今有近2 000年的历史.1950年以后蚕桑生产纳入国家建设轨道,政府增加投入,蚕桑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全市桑园主要分布在除昭阳区、大关县以外的9个县,以镇雄、巧家2县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选择桑树品种是正宁蚕桑布局调整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宁县属黄土高塬沟壑区,东、南、西均与陕西省渭北高原相接,原川相间,沟壑多,退耕地,宜林地多、零星地、闲散地较多.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为我县蚕桑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国已加入WTO,茧丝绸市场进一步好转,价格不断上扬.要及时调整蚕桑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收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对促进正宁蚕桑的复苏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金湖县蚕桑生产通过推广小蚕标准化共育、大棚省力化养蚕、方格蔟等技术措施,蚕茧质量大幅度提高,并跻身江苏省前列.近年来,随着茧丝绸市场低迷,蚕桑的比较效益减少,生产严重滑坡.在对金湖县蚕桑生产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县蚕桑产业的机制和体制调整、科技进步、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2011-2012年广东蚕桑产业生产、布局、产业化模式,茧丝绸产品出口、茧丝价格运行及蚕桑生产成本收益等情况.建议提高蚕桑生产技术水平、扶持建立一批标准化蚕桑生产示范基地,加强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提高产业整体效益,进一步完善蚕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重视利用信息化网络提高蚕业科技和市场信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是我省蚕桑生产在遭遇自然灾害和蚕病暴发的不利因素下,全年共发普种79万盒,生产蚕茧2.9万吨.年均收茧价达到18.4元/kg,蚕茧产值5.63亿元.虽然产茧量下降了32%,但年均收茧价增长了324.4%.其他指标也均有增长,特别是桑园面积增长了0.107万公顷,达到了4.67万公顷.这是在我省蚕桑生产前几年持续性下滑的情况下出现的较好转机.我省蚕桑界广大同仁非常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希望借外部环境较好的有利条件使我省的蚕桑生产稳步回升;同时我们也看到,我省蚕桑生产内部和周边环境未有根本改变,新品种、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也不是很有利.蚕种、蚕茧市场受外界冲击较大,使得广大蚕农利益得不到根本保障.这就是说我们蚕桑生产的根基不够稳定是困扰我省生产的一大障碍.要求我们广大蚕桑从业人员能够切实加强服务意识,增强管理意识,为我省蚕业再发展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杨俊 《云南农业》2007,(8):18-18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及蚕桑东桑西移政策的逐步实施,2006年,蚕桑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茧价、亩桑产值、单张蚕产值均创历史新高,蚕桑基地建设在云南更是掀起一股狂潮。桑园是蚕桑生产的基础,没有高产、稳产的桑园,就没有优质、高产的蚕茧。  相似文献   

16.
刘旭青 《农业考古》2022,(1):234-238
《湖蚕述》是江南蚕桑生产技术的汇集大成之作。其乡土文献价值有二:一是集他人蚕桑之书,合而编之的成书方式,对保护和传承地域传统蚕桑技术,仍具当代实践指导价值;二是记录和保存了蚕桑习俗、丝绸经济、乡土文献和蚕桑词汇等史料,描绘和勾勒了江南地域特色的蚕桑经济、风土人情、乡土生活等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7.
祥云县是云南省的老蚕区之一,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由于祥云县气候凉爽、雨量适中、空气湿度低,桑树生长期长且长势旺盛,能饲养多丝量蚕品种,具有得天独厚的蚕桑生产条件,被称为栽桑养蚕的"天堂",是云南省蚕桑生产最适宜的地区之一。目前,祥云县蚕桑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祥云县农民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07年和2008年2年蚕桑与烤烟、粮作在楚雄、姚安、大姚等县(市)的经济效益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蚕桑生产成本高于烤烟、粮作生产,并受茧价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同时蚕桑生产由于受茧价、劳动生产率低等因素的影响,蚕桑生产经济效益低于烤烟、粮作生产.蚕桑生产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单产、蚕茧价格和生产成本3大因素,而茧价则受市场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敏感.只能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挖掘生产潜力,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的桑、蚕品种及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才能促进蚕桑产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保山市抓住"东桑西移"的发展机遇,积极建设蚕桑生产基地,引进培植龙头企业,用工业化理念谋划蚕桑产业,使保山市蚕桑生产和茧丝绸产业获得了新的发展,蚕桑产业已成为保山市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金寨县蚕桑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包括在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提供扶持,更新设备、建立"企业+农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稳定的蚕桑技术队伍,示范推广先进蚕桑生产技术及优良品种,探索蚕桑综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等,以期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