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VAR模型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造一个由消费结构、第二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结构和GDP四个变量组成的VAR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动态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设定的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预测方差分解和协整检验,发现经济增长会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变,而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库尔勒市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概况,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库尔勒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3年,库尔勒市第二产业与GDP的关联度最大,对库尔勒市的经济增长起着显著的作用,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影响最弱。库尔勒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还处在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过渡阶段。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应优化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6):158-159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实证分析贵州省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贵州省GDP与保费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存在正向相关性;贵州省国内生产总值和保险业发展存在一种单项因果关系。为此,贵州省应当加快和改革保险业发展,完善保险服务,建立成熟的保险市场,真正发挥保险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的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又是以各产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为基础。本文根据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区域划分标准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针对1997—2016年间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关系建立了面板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三大产业与GDP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且三大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均起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我国东部和中部当前对GDP增长率贡献最大的为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西部地区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率贡献排名依次为三、二、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的减少和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是我国当前主要的产业结构调整状态,本文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为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入世之后,山东农产品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农产品出口对山东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二者相关数据用协整理论和自适应预期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山东农产品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山东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地区GDP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山东的经济增长和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之间存单向关系。自适应预期模型说明出口预期会影响经济增长。山东应该建立农产品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安徽省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间的关系,通过仿照IPAT方程构建了含有建设用地和GDP的核算方程,利用2004-2013年安徽省建设用地、GDP、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的数据分析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状况。结果发现,研究期安徽省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相对同步,并且处于弱脱钩状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GDP的增长对建设用地的依赖有所降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关系趋势相同,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依赖更大。最后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为安徽省制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收入分配模型导出的计量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3年)农民收入增长波动及其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使用谱分析方法,估计并比较农民收入增长与GDP及各产业增长的波动周期。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贡献,但第三产业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著。农民收入增长波动的主周期与GDP及非农产业增长波动的主周期一致,农民收入增长波动的副周期则与农业产业增长波动的主周期一致。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稳定农民收入,一方面需稳定农民的农业收入,另一方面应提高农民工的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民进入第三产业就业以获得增收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的基础上,利用贡献率和拉动率两个指标就信息产业对GDP的影响、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影响、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进行了测定.提出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促进安徽经济发展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农产品贸易增值系数、农产品贸易对中国GDP的拉动度及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将农产品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长1.452个百分点,其中农产品贸易出口的贡献率为50.3%,农产品贸易进口的贡献率为49.7%。同时针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吉林省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稳步提高.探寻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选用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程,选取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进出口、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和税收等影响因子,对吉林省GDP增长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推动吉林省GDP增长的各因素中,第三产业影响最大,工业次之,第一产业处于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最弱且出现了负相关的情况.说明吉林省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过量,已经造成了投资囤积,从机会成本来看,已经阻碍了吉林省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农民收入增长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对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也具有重要意义。以科布—道格拉斯分配函数为基础导出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决定关系,采用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利用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了GDP及三次产业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作用,并用谱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波动周期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中,GDP、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增长均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贡献,但第三产业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著。在动态面板模型中,GDP及三次产业的增长均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农民收入的波动同时受到农业及非农产业波动的影响,GDP、第二、三产业波动的主周期为7-12年,但第一产业波动的主周期只有2.8年,农业产业的频繁波动增加了农民收入的波动程度。未来提高农民收入,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和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稳定经济增长和农业生产,强化对农业风险的控制,同时推进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以2000—2012年福建省城镇化率和地区GDP年度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VAR模型探究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城镇化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作用较大,而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474-2475,2478
以安徽省金寨县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金寨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2001~2010年金寨县GDP等指标呈现逐年增长,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是金寨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投资率是另一重要因素。提出根据其资源优势和自身特色发展旅游经济,继续加大投资率,利用其对GDP的贡献,促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此外,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计量模型方法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研究新疆在该时期各产业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另一方面,研究新疆经济增长对各产业产值的影响。Chow Test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转折点在1991年。新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结构演变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伴随着新疆生产总值的增加,第一产业产值对GDP的弹性下降,即第一产业增速放慢;第二产业产值对GDP的弹性增加,即第二产业增速变快;第三产业产值对GDP的弹性也下降,即第三产业增速放慢。  相似文献   

15.
使用1986~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分别分析了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与中国GDP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一步研究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谢庆勇 《农业与技术》2005,25(6):141-144
本文从投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投资弹性两方面对三峡库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当期的GDP作用并不大,1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只能带动0.27万元的GDP增长。由弹性分析表明,库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09。两种分析结果都表明当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当期的GDP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在河北省经济增长中,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最小。建议河北省在发挥地区优势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利用自然优势发展农业的同时,加大力量发展工业,发挥工业对整个经济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使用1986-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别分析了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与中国GDP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一步研究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福建省产业结构和以GDP为表征的经济发展两项指标的协同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第一、二、三产业与GDP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发现第二产业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在此结论上,提出促进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及经济发展提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依据2001—2011年贵州省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统计数据,从产业结构以及就业角度,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经济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对贵州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应着力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