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续5年对浙江黄岩平原区槾桔上高接换种的宫川温州蜜柑和本地早桔的生长结果性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用槾桔(枸头橙基砧)做中间砧高接本地早,亲和性好,树冠和产量恢复快,每667m2产量能稳定在2 000 kg以上,并保持品种固有品质特性,可推广应用.用授桔做中间砧高接宫川早熟温州蜜柑,虽然亲和性和丰产性好,但成熟期比枳砧嫁接树推迟5天以上,且有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如果结合大棚避雨延后栽培技术,一般到12月下旬可达高品质,则也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武德 《浙江柑橘》2002,19(1):19-20
黄岩本地早是黄岩蜜橘的代表品种,因大小年严重,不少橘农心灰意冷,改接稳产、管理简单的品种。但黄岩新前镇七里村徐启杰栽培本地早,年年丰产丰收,自1992年开始先后多次被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作为评优果品参加评比获得荣誉,同时还在上海、杭州各大超市进行精品销售。经连续5年的跟踪调查,总结其管理方法和经验如下:1 概况 该农户栽培本地早42株,枸头橙砧,面积约为600m2(计0.90亩)。其中江涂地26株,水稻田16株。树龄20年生的有33株(占79%),30年生的4株(占9.5%),30年生以上衰老树5株…  相似文献   

3.
张仙春 《浙江柑橘》2005,22(3):23-24
柑橘高接换种技术在生产上已得到一定的推广,但各地在具体应用中大多只停留于对平原柑橘上的初生树或青壮年树进行高接,而对进入大龄的柑橘(树龄一般在25年以上),由于其树体本身的生长活力趋缓,嫁接成功的概率不大.2004年,我们对黄岩区澄江街道石柜岙里村的5.5hm2山坡地上的大龄槾橘进行了高接换种,全部嫁接为优质本地早品种.从目前长势情况分析,该片高接园与一般高接树相比,未见大的差异.为能给各地在调整柑橘品种结构时提供参考,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地早蜜橘是浙江黄岩特产良种,在生产上多采用小苗栽培。近年来,在普通温州蜜柑上高接本地早蜜橘,并调查其生长与结果情况,为推动该品种的发展,提供生产参考。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选在黄岩宁溪镇下桧村山地橘园,普通温州蜜柑,权砧,于 1986年栽植每667m~2栽101株,并在1992年春高接本地早蜜橘,共15株,接穗来源于同户主同园块的枸头橙砧本地早蜜橘成龄树,管理水平一般。 1998年和1999年 11月份成熟期间调查结果与生长情况,并采集果品进行常规测定。2结果与分析2.1嫁接亲和性据观察嫁接部位愈合…  相似文献   

5.
黄岩蜜橘在黄岩农业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品种以宫川早熟温州蜜柑和本地早为主,经济效益也最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黄岩蜜橘的品质,提升黄岩蜜橘的市场竞争力,开展柑橘铺设银黑色反光膜试验.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头陀镇新峰果树种植场8年生宫川温州蜜柑、头陀镇断江村8年生东江本地早和新前街道高岙村高接换种8年本地早,株行距分别为:2m×2.5m、3 m×4 m、2.5m×3 m.其中,新峰果树种植场为山地果园,断江本地早基地为平原果园,新前街道高岙村本地早基地为山地果园.  相似文献   

6.
宋秀福是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七里村的一位橘农,家庭种植柑橘200棵,面积约3333m~2,该橘园为平原地,种植园边临永宁江,pH=7.46,有机质为12.8g/kg,壤土,试验区的土壤类型、施肥和耕作体系与当地平原柑橘栽培实践基本一致。树龄约35年,原品种为槾橘,于2010年全部高接换种为本  相似文献   

7.
1998年,黄岩区高接换种柑桔达400hln,lop年观察,多数高接树长势良好,但也有部分高接树成活后到第2年逐渐死亡。为此,笔者选择较为典型的城关镇药山村与高桥乡埠头村两片高接死树进行调查,以澄江镇凤洋村高接成活树为对照。高接时间均为lops年3月上旬,其中药山村为20年生侵桔改接本地早,共7269株,lop年死亡1955株;埠头村为20年生中熟温州蜜柑高接持早熟市文温州蜜柑,共1100株,死亡920株;凤洋村为10年生侵桔改接本地早,共500株,无死亡株。1死树症状lops年春季高接的高接树当时成活率较高,因每接口均留有春夏二次梢,有的甚至…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黄岩县柑桔栽培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本地早、槾桔为黄岩的地方品种,这些品种历来都以枸头橙为砧木。自三十年代以来,也有采用枳为砧木,但在生产上却出现黄化,衰弱、枯死现象,枳橙亦有类似情况。因此,枳和枳橙被认为不适用作黄岩本地早、幔桔等当地品种的砧木,其原因都认为是嫁接不亲和。  相似文献   

9.
黄岩产橘源远流长,曾是我国最大的柑橘生产县,对我国柑橘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1000多年以前,黄岩筑墩栽橘技术已影响到东南亚地区;500年前,黄岩本地广橘传入日本,经芽变选育成无核蜜橘一温州蜜柑,现已成为世界宽皮柑橘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从1998年开始,黄岩区推广高接换种技术,特别从2008年开始,更是加大了推广力度,并出台了专门的激励政策(黄区委发[2008]30号),每年投入500多万元用于名果(柑橘)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把梗橘改接成本地早蜜橘、宫川温州蜜柑、满头红、乳橘等,实行成片基地化推进,1998年至2011年改接面积达667hm^2多,其中2008年至2011年全区柑橘高接换种成片lhm^2以上的面积达157.8hm^2。为总结几个主要品种高接在棂橘上的生长结果表现,从2006年开始对成片高接换种品种组合的生长结果情况及相应的技术进行调查总结,为高接换种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长富2是着色系富士优良品系之一。1980年春,农牧渔业部由日本引入接穗,分配在我站进行高接换种。被改接的品种有国光、元帅、青香蕉、金冠和鸡冠等共128株,树龄为10~13年生。高接后的调查初步看出,以国光为砧树改接长富2的综合效应最好。嫁接成活率高,为92.5%(元帅、青香蕉,金冠高接长富2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71.2%、83.4%和88.8%);生长强旺;成花早,  相似文献   

12.
脐橙是世界著名的柑桔良种,我省早在1913年开始引种。目前栽培的脐橙主要有华盛顿、汤姆逊、罗伯逊等品系(以下简称华脐、汤脐、罗脐),在黄岩应用枳或构头橙等为砧木,产量很低,常表现初生树结果尚可,树龄稍大后,往往花而不实、少产甚至无收,因此,现已很少栽种。 1979~1981年,调查了我所本地早砧(以下简称本砧)脐橙的生产性能,发现用本砧或高接作中间砧(基砧为构头橙),均有较好的生产性能。 现将调查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浙江黄岩是驰名中外的蜜桔之乡。黄岩蜜桔已有1700多年种植历史,有早桔、本地早、槾桔,无核桔,椪柑,乳桔、朱红,抱子枯等150多个品种、品系,早,中、晚、特早,特晚熟品种齐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 黄岩蜜桔自1952年进入国际市场后,40年来从未间断,出口数量质量均居全国之冠。柑桔鲜果和罐头远销欧、美、亚三大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际友人喜爱。  相似文献   

14.
我区现有柑桔面积O.46万hm^2,大多为普通温柑,树龄7年生左右,正值盛产期,连续几年来由于品质差,出现了严重的低价滞销,许多普通温柑园已无人愿再投入而出现荒芜。而我区从黄岩本地早中选育的芽变系“新余蜜桔”,多年来以品质优良,俏销省内外,售价高,使广大桔农看到了希望。如何使普通温柑改良成优质的新余蜜桔,我们于2001年在东边乡园艺场温柑园进行了高接换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6~1998年在山东省菏泽市何楼乡子母树村梨园进行梨树秋季多头高接改换良种试验,改接翌年接枝即开花结果,比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早春多头高接法提早1年结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996年9月15日在4年生晚三吉梨树上劈接新世纪品种8个花芽枝。当年10...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早桔、本地早、槾桔3个品种共5个大区,每一大区81株树25年的产量作为空白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试验中如采用8株树作小区。则早桔、本地早、槾桔的误差分别降至15%、8%及28%,如再扩大小区株数,则误差下降较慢。相同株数的横行小区比直行及正方形小区误差更低。随着树龄增大,误差也增大;平均产量高的年份误差小。反之则大;在第1年将产量相近的单株选出作为同一试材,次年误差反增大,对降低误差并不有利。  相似文献   

17.
柑橘高接换种是改劣换优,迅速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种橘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高接树需要一年嫁接,二年至三年恢复树冠,三年至四年才能恢复正常产量。为达到一年嫁接,二年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在柑橘主产区涌泉镇大岙村进行了高接换种试验,高接树坐落在朝东北的山脚坡地,接前  相似文献   

18.
我所山站位于黄岩以西三十余里的山丘上。西北面与高山相邻,东南面为开阔的平原。相对高度平均在50米左右。土壤由浅色疑灰岩发育的幼红壤,土层深浅不一,土质北坡粘性重,南坡沙性。柑桔以等高梯田栽培,自1953年垦植以来至今已有25年历史,栽培品种较多,以温州蜜柑为主,尚有槾桔、椪柑、本地早、早桔和甜橙类等。  相似文献   

19.
太田柑原产日本 ,我国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引进 ,在四川、重庆等地表现良好。本所于 1996年 3月引进并高接在 5年生枳砧龟井温州蜜柑和锦橙上 ,初步表观为砧穗亲和性好、早熟、丰产。为进一步探索太田柑在本地的生长表观 ,高接在不同中间砧上 ,连续 3年调查分析有关园艺性状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太田柑引自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 ,1998年秋高接在 7年生以枳为砧的风冻橘、哈姆林甜橙、汉元无核甜橙、浦市无核甜橙、大叶南丰橘、大果南丰橘上 ,每个中间砧高接 5~ 7株。试验树常规管理 ,2 0 0 0年开始结果。每年调查砧穗…  相似文献   

20.
林贤伶  龚洁强 《浙江柑橘》1998,15(4):31-32,38
杨梅是木质硬、组织紧密,形成层薄、单宁多的常绿果树,嫁接成活率不高。我们于1989~1993年分别在城关镇南城药山村、江口镇白龙游村,对黄岩本地杨梅(荆梅、水梅)大树,进行多头高接换种东魁杨梅和革莽梅的试验研究,从中得到了一些有别于其他水果的高接换种技术和完善的树体管理技术。现特总结如下,供各地参考和应用。、l高接技术1.1基砧杨梅砧木主要为实生杨梅,及各种普通种和劣质种杨梅。1.2高接时期高接春夏秋三季均可,但最适时期在春季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1.3砧穗选取基砧应选取根系良好,无严重瘤种病的、枝皮表面平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