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aCl、KNO_3胁迫处理对麻疯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0.3%、0.5%、0.7%的NaCl溶液和KNO3溶液浸泡麻疯树(Jatropha curcasL.)种子(以自来水浸泡作对照)24 h后播种,置于温度25℃、光照12 h.d-1、光照强度2 000 lx条件下培养;15 d后将幼苗移栽置于自然条件下,观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等指标。结果表明:盐溶液胁迫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比对照下降15%以上;0.5%的KNO3溶液处理麻疯树种子对其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0.7%的NaCl溶液和KNO3溶液能有效提高幼苗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以4个北美引进树种为研究对象(包括水紫树、美国白蜡、北美皂荚和茶条槭),测定了种子的物理性状、优良度、生活力和发芽率,并对其播种育苗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种子品质差异较大,该种批茶条槭的种子质量存在问题,生活力和发芽率都远远低于其他树种,水紫树的种子质量较为优良,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均高于其他树种.此外,播种前使用赤霉素处理会降低美国白蜡和水紫树播种育苗的出苗率,该因素对两个树种的播种出苗有着极显著的影响;无色塑料薄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北美皂荚播种育苗的出苗率;温水浸种时间和覆土厚度对4个树种播种育苗的出苗率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白刺地膜覆盖播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地膜覆盖技术在白刺播种育苗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白刺种子经3种物理处理和4种浓度的ABT处理后,覆膜对种子出苗率和出苗速率的影响均差异显著,覆膜比未覆膜平均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分别提高了5.83%和33.99%.覆膜对白刺苗木的苗高、地径和侧根数的影响差异显著,对根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覆膜比未覆膜平均苗高、地径、根长、侧根数分别增长了88.71%、86.61%、1.97%、138.93%.白刺播种育苗时,采用覆膜+种子混沙冷藏处理和覆膜+种子100mg/L浓度ABT处理方式播种,其出苗率和出苗速率较高,且苗木的苗高、地径和侧根数的增长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油橄种子播种最佳出苗率,对辐射育种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经验,经冷藏和赤霉素处理后,采用种子与种仁播种,冬季与夏季播种的方法,对出苗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种仁播种平均出苗率44.65%,种子平均出苗率11.20%,种仁出苗高峰比种子早90 d,种子发芽率与种仁饱满度(种仁质量/种子质量)占比越高,发芽率越高,呈正相关,树势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发芽率高,与生长势呈正相关。夏季种仁播种平均出苗率8.79%,出苗率较低。冬季种仁播种出苗率高,出苗高峰期早,出苗整齐,适宜在育种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辽宁东部山区黄波椤圃地播种育苗中开展不同种子处理方法、苗木不同保留株距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雪层积处理150 d的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70.55%,出苗率达到55.37%,出苗整齐,苗木质量好。不同保留株距对1年生黄波椤播种幼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影响差异极显著,以保留株距为8~10 cm的处理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环境因素对风箱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箱果自然成熟的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属于需光性种子,光照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在10~25℃条件下,种子均能萌发,以20℃发芽率最高[(78.33±1.67)%],萌发速度最快[(23.61±2.29)%];播种深度显著影响种子的出苗率(P<0.01),不覆土(O cm)出苗率高达(68.33±6.01)%;超过0.5 cm,出苗率显著降低,2 cm时出苗率为O;种子在土壤中萌发时,土壤的适宜含水量为40%,此时出苗最快[(15.44±0.15)%],出苗率最高[(51.67±1.67)%],幼苗的死亡率也较低[(16.67±8.82)%].自然条件下,温度不是种子萌发的限制因子,影响风箱果种子萌发和幼苗成功定居的关键因子是土壤含水量、光照以及播种深度.  相似文献   

7.
四唑染色法快速测定麻疯树种子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原理,研究不同预处理和不同染色浓度对麻疯树种子着色速度和生活力测定值的影响,摸索出测定麻疯树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25℃),种子经裂缝预处理,再经过0.5%TTC浸种24h是测定麻疯树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8.
种子大小是一个植物种群间的一个重要性状,具有重要的进化生态学价值。研究表明,攀枝花市几个样地麻疯树种子百粒重干重为45.98 g左右左右(31.15 g~59.15 g),其中壳的绝对投资平均为17.32 g(15.09 g~20.35 g),种仁的绝对投资为20.35(16.06 g~39.91g),种壳相对投资浮动在33%~49%之间(平均值为39%),种仁相对投资浮动在51%~67%(平均值为61%)。种子资源配置样地间差异表明,种子百粒重具有明显的土壤厚度、林木年龄与海拔依赖性。种子大小也对麻疯树种子壳和种仁的资源配置存在显著影响,调节了种仁与种壳的资源配置。结果表明,微地形上种子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可能土壤厚度和种子大小对麻疯树种子及其组分资源配置具有主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青钱柳种子破除休眠,提前播种出苗的方法。采用赤霉素不同浓度溶液对青钱柳种子进行"浸泡后直接播种"、"浸泡并沙藏后播种"2组种子处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浸泡后直接播种没有打破种子休眠,播种当年出苗率为0,第2年才出苗;浸泡并沙藏后播种能打破种子休眠,播种第1、2年均出苗,总出苗率13.54%~28.13%,第1年出苗率2.08%~5.21%,占总出苗率的9.1%~27.8%。其中,赤霉素500、750 mg/L浓度溶液浸泡及沙藏处理后,破除种子休眠效果明显,当年出苗率为5.21%,依次占总出苗率的23.8%、27.8%,是适宜的种子处理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10.
乌桕1年生播种苗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桕是重要的经济和绿化树种.以乌桕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乌桕在江淮地区播种育苗的生长参数.结果表明,3月18日播种后,乌桕种子出苗率为98%,幼苗1年生平均苗高为135.6 cm,平均地径为1.54 cm;苗高与地径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并且可以将幼苗年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减缓期和生长后期6个生长期.进一步对乌桕根系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桕为典型的深根性树种,根长与苗高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91.  相似文献   

11.
钩栗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钩栗不同年龄母树种子品质、不同播种方式育苗试验,进行钩栗人工育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钩栗母树种子产量和种子品质存在显著差异,25a生母树种子品质高于45a生母树种子,因此育苗宜选择20~30a生健壮的母树采种.不同播种方式育苗的苗木生长和苗木质量无明显差异.la生幼苗发育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苗木速生期有3个生长高峰,每个生长高峰依次表现为苗高生长、冠幅生长、地径生长.大田育苗苗木分级表明,Ⅰ级苗率22.8%,Ⅱ级苗率54.6%,Ⅲ级苗率22.6%.  相似文献   

12.
种子处理和覆土处理对白刺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白刺种子处理和覆土处理对出苗时间、出苗率和出苗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ABT处理种子后其出苗高峰期比温水浸果和温水浸种处理提前2~4 d,比干果播种提前6~8 d。(2)覆土1 cm的出苗高峰期比覆土2 cm和覆土3 cm分别提前2~4 d。(3)ABT处理种子后,其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均高于温水浸果、温水浸种和干果播种;覆土1 cm的种子其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均高于覆土2 cm和覆土3 cm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四川麻疯树种群数量特征和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研究了四川麻疯树种群的天然更新和数量特征.麻疯树野生种群的种子产量较低,每0.067公顷产量约在50 Kg-150 kg之间,发芽受温度而不受光照影响,一般发芽率在50%-70%.幼苗建成发生在树下或附近地带,种子生产、土壤种子库形成和幼苗建成是麻疯树更新的三个关键阶段.麻疯树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由更新状况、各大小级转化率和形成时间的影响,总体看麻疯树种群为增长型.在林业生产实践上,野生麻疯树种群需要进行低产林改造,进行林分结构调整和土壤改良,形成高产林分,利于麻疯树野生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人工资源的科学培育.  相似文献   

14.
枫香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来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33-35,5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了枫香不同年龄母树种子品质、不同播种时间(春播、冬播)和不同播种方式(条播、撒播)试验,进行枫香不同育苗方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枫香母树种子产量和种子品质存在显著差异,20年生枫香母树种子千粒重、出籽率及发芽率分别均高于40年生枫香母树种子,因此枫香育苗宜选择20~30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种。不同播种时间育苗的苗木生长和苗木质量无明显差异,春播苗木生长及苗木质量略优于冬播苗木。枫香条播与撒播育苗苗木生长和苗木质量无明显差异,但条播节省种子。因此枫香育苗宜采用条播,1年生幼苗发育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4个时期。  相似文献   

15.
麻疯树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麻疯树播种、扦插、嫁接3种育苗方式的试验研究。其中,在播种育苗试验中用不同浓度的GA对发芽率较低的种子进行催芽试验、麻疯树种子贮藏时间对降低种子发芽的影响试验、留床密度对种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在扦插育苗试验中用不同试剂处理插条扦插成活试验、海南不同地区采集插条扦插成活试验,在嫁接育苗试验中采用枝接、芽接嫁接成活试验。通过试验,总结了热带地区麻疯树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盆栽试验播种山合欢(Albizia kalkora(Roxb.)Prain)、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 DC.)、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种子,研究容重分别为1.11 g·cm-3、1.50 g·cm-3、1.88 g·cm-3的土壤对种子出苗率、出苗势和幼苗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大,3种植物种子的出苗率、出苗势均下降,幼苗的株高降低,根长缩短,地上、地下生物量减少.在容重大的土壤中出苗较好的为山毛豆,而从幼苗的生长情况看、在容重大的土壤中生长较好的为山合欢和菊芋.  相似文献   

17.
油橄榄是一种高产优质的木本油料树种。省内各地正推广种植。苗木的需要量很大。除用扦插繁殖育苗外,播种育苗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油橄榄种子发芽比较困难,特别是栽培品种的种子发芽率低,而且发芽缓慢,给实生苗的培育带来了困难。近年来,对播种条件和播种用种子的选择进行了一些试验。发现用青熟果种子当年秋播在简易温室内,效果较好。两年来播种309斤,出苗10万余株。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一、用青熟果种子播种,出苗快,出苗多,出苗齐 两年来的播种情况说明:当年秋季青熟果种子播种,比隔年成熟果种子播种具有发芽率高,管理省工和提早成苗等优点。例如一九七四年九月底秋播青熟果种子39.5斤,共出苗1.52万株。平均每斤种子出苗385株。播后25天就陆续出苗,30天出苗率达41%,140天出苗率为73%(按优种率48%计算出苗率),而同时播种的隔年成熟果种子(8月初沙藏催芽)出苗率仅有46%。又例如1975年秋播青熟果种子208斤,出苗6.98万株,平均每斤种子出苗336株,播后110天出苗率为65.7%(按优种率43%计算出苗率)。  相似文献   

18.
掌叶木有性繁殖试验与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掌叶木种子进行繁殖试验,结果表明:用0.05%-0.2%的GA3或NAA溶液处理种子,能使种子提早出苗,出苗率高于对照(清水处理),用2.4-D溶液处理种子,不能提早出苗,以0.05%的2.4-D处理种子比对照出苗率高,但0.1%或0.2溶液则抑制种子出苗;并对种子形态、发芽过程及幼苗形态特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播种深度和土壤质地对麻黄种子发芽出土影响极显著,其中播深与出苗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出苗率随覆土厚度的降低出苗量显著增加,以覆土0.5~1.0cm覆土最好,土质与出苗率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出苗数随土壤的疏松和颗粒增大出苗率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20.
以擎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种子为供试材料,探讨了播种基质、播种时间、点播方式和种壳处理对擎天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从而分析提高种子发芽率和育苗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轻基质做播种基质,擎天树种子发芽率最高,达95%;采用横向点播方式,擎天树种子萌发效果最好,比正向、反向发芽率分别提高75%、15%;随播种时间的延后,种子萌芽率降低,3天内播种发芽率较高;脱壳处理可提高真叶萌发率16.4%,而分胚点播可提高种子成苗率,增加播种出苗量1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