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新疆果树多毛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毛小蠹是新疆果树重要害虫,危害杏树甚为严重。在库尔勒一年发生2~3代,主要以幼虫和少数成虫、卵在树皮内越冬,世代重叠。在自然变温下,卵历期4~11天,幼虫20~31天;蛹期6~9天;成虫10~35天。完成一世代需40~86天,主要以幼虫在寄主树表面活动。采用农业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白面叉草蛉Dichochrysa albofrontata Yang et Yang是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Ⅱ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本文在实验室温(26℃~32℃)及特设(16℃、20℃、24℃、28℃、32℃)下对白面叉草蛉的发育及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面叉草蛉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幼虫期分3个龄期。幼虫捕食螺旋粉虱的卵、若虫和拟蛹,偏嗜拟蛹,其中3龄幼虫捕食量大。在室温下,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为31.5d~41.5d,其中幼虫期平均14.3d,蛹期平均8.7d,卵期平均3.3d。在16℃~32℃温度范围内,白面叉草蛉均可完成世代发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其中在32℃下最短,分别为卵3.1d、1龄幼虫4.2d、2龄幼虫4.0d、3龄幼虫5.2d、蛹10.8d。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11.8℃、幼虫7.5℃、蛹9.5℃、世代10.5℃,卵、幼虫、蛹和世代完成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分别为62.7日度、310.5日度、230.7日度、716.1日度。据此估算,该虫在海南每年可完成6~7代。在16℃~32℃范围内各虫态及世代存活率随温度升高而...  相似文献   

3.
瑞丽桔小实蝇、瓜实蝇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瑞丽,桔小实蝇一年发生5-6代,以第5代和第6代成虫越冬,完成一个世代需要120-150天。瓜实蝇一年发生7-8代,以第7代和第8代成虫越冬,完成一个世代需要90-120天。温度影响卵、幼虫及蛹的历期,湿度影响羽化率。用不同寄主饲养桔小实蝇,其产卵量、孵化率、幼虫成活率及幼虫历期具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主要为害柑橘、油茶、梨、柿、葡萄及茶树等植物。作者在调查高州市橄榄[Canarium albumo.(lour.)Raeusch]病虫害时,发现黑刺粉虱在本市的新垌、大坡、东岸等地为害橄榄十分严重。为此,对黑刺粉虱为害橄榄的生物学习性和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1生活习性橄榄黑刺粉虱在本市1年发生4~5代。以老龄若虫在叶背越冬。越冬幼虫2月下旬化蛹,3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越冬代1代各虫态的发生比较整齐,2代以后出现世代重叠。各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3月中下旬、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中旬和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5.
茶毒蛾步甲的成、幼虫是茶毒蛾的主要捕食性天敌。一年两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雌成虫寿命246—540天。一头幼虫一生能捕食3—6龄的茶毒幼虫33.2头,一头成虫在茶毒蛾一个世代中可捕食959头茶毒蛾幼虫。成虫在活动期能忍受饥饿55天,幼虫有相互残食习性。  相似文献   

6.
白蜡脊虎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脊虎天牛在国内分布于东北及京、津地区,在天牛名录上有其报道,但没有其生物学特性描述,笔者经两年的室内外观察得知.其生物学特性在辽宁西部每年1代,以老熟幼虫及4龄幼虫在寄主内越冬(在室内外15~20℃时各虫态始活动),该虫世代较整齐.对树木危害严重,对移植的枫树危害尤为严重,在1株10余年生的枫树上有100多头幼虫危害,成虫以爬行为主,能做短距离飞翔.  相似文献   

7.
榕木虱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少辉  丁伟  张永强 《植物保护》2006,32(6):127-128
近年,重庆北碚地区小叶榕(Ficusbeijamina L.)上的木虱类害虫危害严重。经鉴定,发生在小叶榕上的木虱为榕木虱(Macrohomotoma gladiatum Kuwayama),榕木虱在重庆北碚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卵和若虫在树芽内越冬,周年以若虫危害树芽,4~11月均可见成虫,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其产卵期与小叶榕抽梢期相吻合。在药剂控制技术探索中,发现用注干法施用30%敌畏.氧乐乳油和用环割法施用40%氧乐果乳油10倍液,药后10d防效分别为75.56%和59.24%。  相似文献   

8.
龟纹瓢虫对烟粉虱和棉蚜取食选择及适合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近年来棉田烟粉虱数量上升并与棉蚜呈混合或交替发生的态势,比较研究了棉田优势捕食性天敌龟纹瓢虫对棉蚜和烟粉虱的取食偏好和食物适合度.结果显示,龟纹瓢虫不同虫态对烟粉虱若虫和棉蚜均具有较好的捕食作用;在棉蚜和烟粉虱若虫不同比例共存的情况下,龟纹瓢虫成虫均显著地偏好取食棉蚜;空间增大和蚜虫数量不足有助于增加龟纹瓢虫成虫对烟粉虱若虫的控制效应.取食烟粉虱若虫和棉蚜若虫的龟纹瓢虫幼虫均能完成生长发育,对后代成虫性比亦无影响;但取食烟粉虱若虫的龟纹瓢虫幼虫期延长3d,死亡率升高5.45倍,幼虫和成虫体重明显减轻;成虫取食烟粉虱若虫不能满足其产卵的营养需求.综合分析认为,棉田具有一定数量(经济域值以下)的棉蚜,有利于增加龟纹瓢虫对烟粉虱的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9.
1995~1997年,通过对韭菜蛾室内外观察研究,发现韭菜蛾在沈阳一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严重。无滞育虫态,以成虫和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第1代成虫发生在6月中旬。以幼虫在田间危害,幼虫发育最适温度为19~23℃,种群消长周年出现两个高峰。防治该虫应以初夏、秋季防治为主,重点防治秋季第4、5代;每代防治关键时期为幼虫孵化盛期,在幼虫未蛀入茎内危害之前,选用菊酯类杀虫剂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0.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citriKuwayama是柑橘、脐橙等芸香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sexmaculata(Fabricius)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天敌昆虫。为了评价六斑月瓢虫对柑橘木虱的控害潜能,在室内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六斑月瓢虫的1龄、4龄幼虫和成虫对柑橘木虱的低龄、高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反应。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的幼虫和成虫对柑橘木虱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能较好地拟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其中六斑月瓢虫1龄幼虫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为55.55头/d、高龄若虫为66.66头/d;六斑月瓢虫4龄幼虫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为500头/d、高龄若虫为200头/d、成虫为200头/d;六斑月瓢虫成虫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为333.33头/d、高龄若虫为250头/d、成虫为125头/d。六斑月瓢虫对柑橘木虱的搜寻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由于捕食者自身密度的干扰,当柑橘木虱密度不变时随着六斑月瓢虫密度的增加,瓢虫单头捕食量减小、捕食效率降低、分摊竞争强度增大。本研究为田间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钱庭玉 《植物检疫》1989,3(4):295-301
天牛科昆虫是植物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植物干茎、木材及其制件,危害甚大,但天牛科分类鉴定工作过去以成虫为主,幼虫往往无法识别,随着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天牛幼虫研究工作目前已逐步展开;本文就天牛幼虫分类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2.
稻飞虱、稻叶蝉天敌——螯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初步调查,广西各地寄生于稻虱、稻叶蝉的螯蜂种类颇多,经鉴定初步定名的有10种(有的种类只能暂定属名),即(1)稻虱褐螯蜂(或稻虱红螯蜂)Haplogonatopus japonicus、(2)稻虱黑腹螯蜂H.atratus、(3)稻虱小黑螯蜂Haplogonatopus sp.、(4)稻虱黄腿螯蜂Pseudogonatopus flavifemur、(5)稻虱大黑螯蜂Pseudogonatopus sp.、(6)黄带黑腹螯蜂Pseudogonatopus sp.、(7)双色螯蜂Echthrodelphax bicolor、(8)叶蝉黄足黑螯蜂Chelogynus sp.、(9)叶蝉褐螯蜂Epigonatopus solitarius、(10)叶蝉黑螯蜂Neogonatopus sp.,其中以(1)~(5)、(9)和(10)几种发生量较大。上记10种螯蜂可以分为三个类群,一为雌成虫具翅两对,包括双色螯蜂和叶蝉黄足黑螯蜂两种。二为以叶蝉类为主要寄主,前足第5跗节内侧中央有纵行隆脊,脊上有排列紧密的乳头状突一列,爪内侧有一纵沟,如叶蝉褐螯蜂和叶蝉黑螯蜂属之。三为以稻虱类为主要寄主,前足第5跗节内侧无纵隆脊,而具两列乳头状突,爪内侧无纵沟,上记其余6种属这一类型。在饲养情况下,上记几种螯蜂的生活史历期差异不大,一般在5~9月间一个世代的发育历期为16~29天,10月以后至3月以前的世代历期显著较长,越冬世代有长达184天的。通常以老熟幼虫结茧过冬,但冬期亦可见到蛹和成虫。被螯蜂寄生的寄主,一般被寄生后仍能活动取食长大,但蜂卵孵化后常形成蜂的幼虫囊突出于寄主体表,可与健康寄主相区别。蜂幼虫接近老熟后离开幼虫囊和寄主,爬至禾苗或杂草上吐丝结茧,准备化蛹,寄主才死亡。  相似文献   

13.
《湖北植保》2007,(6):4-4
近几年来,烟粉虱已成为武汉市蔬菜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它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营养汁液。寄主广,适应性强,世代重叠严重,繁殖快,喜飞善跳。在武汉地区基本可周年为害,可在棚室蔬菜、露地杂草及残体上安全越冬,对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烟粉虱喜好高温干燥的气候环境,适宜温度为18℃~21℃。入秋以来,由于武汉市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十分有利于该虫繁殖为害,据调查,当前在园主栽蔬菜田间虫口基数,为害程度,世代重叠现象的较严重。如防治不力,将给武汉市冬春棚室蔬菜带来极大隐患。由于本地小气候温暖环境所致,烟粉虱可安全越冬。特别防范露地害虫…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生物防治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龟纹瓢虫1~4龄幼虫和成虫对柑橘木虱5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自身密度干扰反应以及捕食偏好性。结果表明,龟纹瓢虫1~4龄幼虫和成虫对柑橘木虱5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型功能反应类型,其各虫态龟纹瓢虫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313、0.610、0.234、0.585和0.675,处理时间分别为0.088、0.077、0.013、0.008和0.016 d,龟纹瓢虫4龄幼虫对柑橘木虱5龄若虫的捕食能力最大,为73.125,龟纹瓢虫成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次之,捕食能力分别为42.188、18.000、7.922和3.557。各虫态龟纹瓢虫对柑橘木虱5龄若虫的搜寻效应随柑橘木虱5龄若虫密度升高而下降;在柑橘木虱5龄若虫密度一定的条件下,各虫态龟纹瓢虫对柑橘木虱5龄若虫的捕食率随自身密度升高而下降,其自身密度干扰方程为E=0.421P-0.52;当柑橘木虱5龄若虫和豆蚜Aphis craccivora 4龄若虫2种猎物共存时,龟纹瓢虫成虫对其食物选择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龟纹瓢虫成虫对这2种猎物无捕食偏好性。表明龟纹瓢虫对柑橘木虱5龄若虫有较强的防控潜能。  相似文献   

15.
正稻水象甲是2009年5月在房县炳公村首次发现的外来农业有害生物,寄主范围广泛,成虫能取食8科98种植物,幼虫能在6科30余种植物上完成生活史。主要危害水稻、玉米等。据房县连续7年系统观察和大面积普查,发生面积呈现先增后减起伏现象,发生程度逐年降低的趋势,危害造成的绝收田块从最初传入3.33 hm~2下降到1.33hm~2,2015年~2016年,再未发生超过0.4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棉铃虫成虫寄主偏好性和幼虫取食后生存表现之间的关系,明确两者在决定寄主过程中的作用,我们测定了交配后的棉铃虫雌成虫对16种植物(棉花、玉米、大豆、花生、番茄、辣椒、茄子、烟草、黄瓜、胡萝卜、西芹、杨树、月季、菠菜、包菜、大葱)的产卵偏好性和幼虫取食这些植物嫩叶后的存活和发育情况。棉铃虫雌成虫选择在烟草、茄子、棉花、胡萝卜、番茄、辣椒、玉米、西芹、大豆和花生等10种植物上产卵,但只有取食西芹、烟草、番茄、大豆、棉花和胡萝卜等6种植物叶片的初孵幼虫能够完成幼虫阶段的生长发育、化蛹并羽化,且取食植物嫩叶的幼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蛹期和蛹重均差于取食人工饲料的幼虫。以上结果表明,棉铃虫雌成虫产卵寄主与其幼虫取食寄主之间存在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幼虫的生存表现限定了棉铃虫的寄主范围。  相似文献   

17.
江永县柚实雷瘿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胜进 《植物保护》2002,28(4):34-35
经室内饲养和柚园系统调查明确 ,柚实雷瘿蚊在湖南江永1年发生4代 ,以老熟幼虫在柚园土中或以幼虫在虫果内越冬,4月下旬始见成虫。以幼虫蛀食果实 ,1年有4~5个危害高峰期 ,其中第 2个高峰期危害最严重。不同栽培条件柚园各代发生期有差异 ,世代重叠明显。对该虫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植物检疫 ,科学栽培 ,及时处理虫果 ;在成虫羽化始见期 ,采用药剂对柚园土表和树冠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危害茉莉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心 《植物保护》2002,28(3):59-59
20 0 1年 6月元江县首次发现烟粉虱 (BemisiatabaciGennadius)危害茉莉花 ,靠近江边 33 3hm2茉莉花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每丛茉莉花上有烟粉虱成虫 5 6 0~ 15 0 0头。烟粉虱发生面积占茉莉花种植面积 7 14 %。该虫以成虫、若虫刺吸植物汁液 ,造成叶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成虫的生物防控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丽草蛉1、2、3龄幼虫和成虫对柑橘木虱成虫的捕食功能、搜寻效应及其种内干扰效应,并测定其对不同猎物的捕食偏好。结果显示,丽草蛉1~3龄幼虫和成虫对柑橘木虱成虫均有捕食行为,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模型。丽草蛉1、2、3龄幼虫和成虫对柑橘木虱成虫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247、0.393、0.769和0.509,处理时间分别为0.228、0.048、0.015和0.013 d,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4.386、20.833、66.667和76.923头,控害效能分别为1.083、8.188、51.267和39.154。各虫态丽草蛉对柑橘木虱成虫的搜寻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3龄丽草蛉幼虫的搜寻效应下降趋势最大。当柑橘木虱成虫密度固定时,单头丽草蛉的日捕食量随柑橘木虱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捕食作用受到自身密度的干扰,干扰效应方程为E=0.260P-0.351。当存在柑橘木虱与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两种捕食对象时,丽草蛉3...  相似文献   

20.
稻绿椿[Nezara viridula(L.))是川西平原的重要害虫,可危害水稻、豆类等70余种植物。在川西平原一年发生三代,世代重叠,以三代及部分二代成虫,主要在草房上群集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迁飞至田间危害活动,以越冬代和第二代成虫及第三代若虫分别危害早玉米及晚稻,迟熟黄豆及扁豆。本文报道了此虫的生活年史,各期习性,各虫态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研究分析了耕作制及其他环境因素对发生危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