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对17个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品种的小花花冠径、着花繁密程度、花色、花香程度、花枝形态等特点进行调查研究。选择生长正常的健康植株采样,其中繁殖器官样本数为10,营养器官样本数为20。根据切花分级标准与桂花的观赏特点初步提出了桂花切花品种筛选的分类标准,对供试桂花品种进行观赏价值的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厚瓣金桂‘HoubanJingui’,柳叶金桂‘Liuye Jingui’,金桂‘Jingui’等为色、香、形俱佳的一级切花品种,大花金桂‘Dahua Jingui’,硬叶金桂‘Yingye Jingui’,丹桂‘Dangui’等为二级切花品种,早金桂‘Zao Jingui’,白碧金桂‘Baibi Jingui’,橙黄金桂‘Chenghuang Jingui’等为三级切花品种,而大叶金桂‘Daye Jingui’与四季桂‘Sijigui’不适宜作为切花品种。表4参12  相似文献   

2.
西瓜嫁接砧木品种引进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宜武汉地区西瓜嫁接的优良砧木品种。[方法]以武汉地区主栽的西瓜品种‘早佳8424’与引进的10个砧木品种进行嫁接,通过苗期观察及田间试验,从嫁接亲和性、抗病性、果实性状以及产量、品质等方面进行比较筛选和综合评判。[结果]以东方长生、野郎、日本雪松作砧木嫁接的西瓜,表现出嫁接亲和性好,抗病性较强,果实品质较好,单果重增加,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结论]东方长生、野郎以及日本雪松可作为‘早佳8424’等中大果型西瓜的嫁接砧木在武汉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江以北地区切花生产温室等设施的特点,并根据连云港地区切花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切花品种结构更新,特引进36个切花非洲菊品种,进行田间性状表现比较试验。通过对36个引进非洲菊品种花型、切花产量和抗性等性状的综合考量,筛选出可在连云港地区日光温室条件下推广种植的6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品种(红色系:‘北极星’和‘热带草原’,黄色系:‘大雪桔’和‘金凤凰’,粉色系:‘多利’,橙色系:‘秋日’),为更新地方切花品种和开展切花非洲菊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11个海棠品种对‘阿斯’苹果花粉直感效应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海棠品种及‘宫崎富士’的花粉为试材,对‘阿斯’苹果进行授粉,测定与授粉特性有关的11项坐果及果实品质指标,基于熵权赋权法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授粉性能,并筛选‘阿斯’苹果适宜的海棠授粉品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宫崎富士’相比,11个海棠品种授粉后均可显著提高‘阿斯’苹果的坐果率;增大果个、果形指数和果肉硬度;显著提高维生素C和花青苷质量分数;所有海棠品种与‘阿斯’的组合均优于对照。综合评价表明,‘阿斯’与‘红双’组成的授粉组合评判分为0.828,属一级方案,‘雪莱’组合评判分为0.769,属二级方案,‘红粉’、‘雪球’、‘红纱’、‘红亮’的评判分大于0.600,为三级方案;‘阿斯’最适宜的海棠授粉品种为‘红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3个芍药品种对低温的生理响应,并对其抗寒性进行排序和评价。[方法]以‘粉玉奴’、‘Monsieur Jules Elie’和‘Pink Hawaiian Coral’为材料,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对地下芽的相对电导率、根的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3个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低温胁迫引发了芍药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随着温度的降低,3个芍药品种地下芽的相对电导率基本呈"S"型曲线增加,根的丙二醛含量大体呈升高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虽然波动但总体有所增加,脯氨酸含量大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高再下降然后升高。[结论]3个品种的抗寒性依次为‘Monsieur Jules Elie’‘粉玉奴’‘Pink Hawaiian Coral’。  相似文献   

6.
孟雪  郝笑微  王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597-21599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昆明地区栽培的铁线莲(Clematis L.)品种,对从欧洲引进的8个小花品种的适生性进行研究。[方法]对8个小花品种(‘Hakuree’、‘Bluish violet’、‘Freda’、‘Markham’s Pink'、‘Edis6900’、‘Eighteen Anna’、‘Japonica’、‘Victoria)’主要进行萌芽期、现蕾期和初花期的观测及观赏价值的评价、抗病虫害能力等级的评定和适生性等级综合评定等研究。[结果]‘Freda’、‘Victoria’和‘Eighteen Anna’为适生型,能够正常开花,植株高度较高,攀爬效果较好,是较好的攀援植物,适宜在昆明推广应;用‘Edis6900’可以定为较适生型,植株能够正常开花,花的直径较大,花朵的观赏效果较好,但攀援能力较;差‘Hakuree’、‘Bluish violet’、‘Markham's Pink’和‘Japonica’为不适生型,植株不能正常开花,表现出在昆明的不适生状态。[结论]该研究可为铁线莲属植物在昆明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为铁线莲商品化生产提供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陕西关中地区种植的芍药品种,对46个从荷兰引进的芍药品种与55个从山东菏泽引进的芍药品种进行连续2 a的观测,记录每个品种的生长状况、适应性、观赏性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对各品种资源进行定量评估,最终得出每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评分。结果表明,从山东菏泽引入的品种中,‘赛富贵’‘粉玉楼’‘金带围’‘曹州红’‘杭芍’等47个品种综合性状评分值>80,可开发利用;‘沙金贯顶’‘杨妃出浴’‘黄金轮’‘冰清’等8个品种综合性状评分值<80但>60,可保守开发利用。从荷兰引入的品种中,‘赫本’‘甜蜜’‘露斯·克莱尔’和‘红魅’共4个品种能够在露地栽培条件下正常生长,综合性状评分值>80,可开发利用;‘魅力’‘梦里蝴蝶’‘皇冠’‘老父亲’等36个品种,综合性状评分值<80但>60,可保守开发利用;‘满庭’‘青春永驻’‘花花公子’等6个品种综合性状评分值<60,不建议开发利用。此研究为芍药品种在陕西关中地区大规模的引种及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辐射对3个切花白菊品种性状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剂量为0.1、0.2、0.3、0.4 kGy的60Co-γ辐射处理‘四季白’、‘世界白’、‘优香’3个切花白菊品种的扦插苗。[结果]在一定的辐射剂量范围内,处理后菊花扦插苗的生长高度和成活率随辐射剂量的增大而降低。剂量的增加也导致了叶变细长、叶柄变短、侧芽萌发期和花期延迟。[结论]初步筛选出了一些叶形、花期及腋芽萌发能力变异的植株。  相似文献   

9.
采用石蜡切片的办法对比观察台阁品种‘大富贵’和托桂品种‘莲台’花芽分化的过程。研究表明,托桂品种‘莲台’花芽分化过程与前人报道的芍药花芽分化过程相似,分为苞片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及雄蕊原基瓣化期共6个时期;而台阁型品种‘大富贵’花芽分化前期与‘莲台’相似,然而在雄蕊原基分化期以后,并不相继产生雌蕊原基,而是在此部位又出现花瓣原基,随后出现雄蕊原基、雌蕊原基,发育形成"上方花",最终上下两花重叠,形成台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形态学水平上研究切花菊叶片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对189个切花菊品种的12个叶部性状进行观测和统计,包括性状的分布分析、性状在品种内的稳定性和品种间的差异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叶长、叶宽、叶长/叶宽、顶生裂片相对于叶的长度、最低位一级裂刻深度和叶上表面绿色程度的数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质量性状在品种群内的分布都不均匀。叶长、叶宽、叶柄相对于叶的长度、叶柄与茎的夹角、叶上表面绿色程度和叶基部形状,这6个性状同时符合品种内稳定性好和品种间差异明显的要求。对叶部形态影响最大的性状主要是顶生裂片相对于叶的长度、最低位一级裂刻深度、叶边缘锯齿数量和叶基部形状。叶部性状综合得分较高的品种有‘南农凯歌’‘南农朱雀’‘南农单金翠’‘南农紫庐’‘南农金焰’‘南农粉葵’‘欧元黄’和‘南农凯悦’等。[结论]切花菊叶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顶生裂片相对于叶的长度、最低位一级裂刻深度、叶边缘锯齿数量和叶基部形状是引起切花菊叶部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魏秀俭  刘秀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658-7658
目的]通过探讨外源NAA对芍药切花衰老的影响,为NAA在芍药切花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把选取好的芍药切花分别放于含0、0.1、0.3、0.5 mg/L NAA的保鲜液中,观察切花的外观形态、瓶插寿命、花茎腐烂度以及质膜透性的变化。[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NAA处理的芍药切花花色比对照组鲜艳,花枝硬挺,花茎出现腐烂的时间比对照延迟。含低浓度NAA的保鲜剂可延长切花寿命。其中,以含0.3 mg/L NAA的保鲜剂保鲜效果最好,瓶插寿命可延长3 d。[结论]NAA对芍药切花的衰老具有延缓作用,且以浓度0.3 mg/L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适制优质茶树花干花的茶树品种并研究其加工工艺,以期为茶树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茶树花干花感观品质进行评定,筛选出适制优质茶树花干花的茶树品种;并考察不同干燥温度和萎凋时间对茶树花干花品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确定优质茶树花干花加工工艺参数.[结果]广西主要栽培的茶树中适制优质茶树花干花的品种有:六堡茶、台茶12号、八仙茶、福云6号、南山白毛茶、桂平西山茶、凤庆大叶茶、凌云白毛茶和龙胜龙脊茶等9个茶树品种.其中,六堡茶、南山白毛茶、台茶12号可加工成花蜜香型干花;龙胜龙脊茶、八仙茶可加工成高花香型干花;凌云白毛茶可加工成清高优雅型干花;福云6号、桂平西山茶、凤庆大叶茶可加工成花香型干花.在自然萎凋6.0 h、微波杀青后90℃干燥2.0 h的条件下,茶树花干花品质最佳.[结论]不同茶树品种的茶树花品质差异较大,可根据不同品质加工成不同风格的茶树花干花.干燥温度和萎凋时间是影响茶树花加工品质的关键因素,应作为茶树花实际加工的首选参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乙烯及1-MCP对不同开放阶段‘洛阳红’牡丹切花开放及衰老进程中切花品质及水分平衡的影响。[方法]以开花指数为1、2、3级的‘洛阳红’牡丹切花为试材,测定了其开放及衰老进程中花径增大率、开花指数、水分平衡及瓶插寿命对不同处理的响应。[结果]采用10.0μl/L外源乙烯处理6 h加快了切花的开放进程,缩短了切花的瓶插寿命及最佳观赏期持续时间,而采用1.0μl/L1-MCP处理6 h则延缓了切花的开放进程,延长了切花的瓶插寿命,但抑制了切花的正常开放。对水分平衡值的研究表明,水分平衡值的动态变化是影响‘洛阳红’牡丹切花衰老的重要因素,1-MCP处理改善了切花的水分平衡,使水分平衡值为0的时间延后。[结论]1-MCP主要通过延缓‘洛阳红’牡丹切花的开放进程来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14.
外源乙烯与脱落酸对牡丹切花衰老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胡红牡丹切花施加外源乙烯、脱落酸(ABA)及相应抑制剂,研究了乙烯、ABA与牡丹切花衰老的关系,探讨了乙烯、ABA对切花衰老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100 mg/L外源乙烯、1 mmol/L ABA均可以明显加速牡丹切花的衰老进程1,mmol/L STS作为乙烯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剂可明显延缓切花衰老进程,磷脂酶D(PLD)特异性抑制剂——1-丁醇(1%)可延缓牡丹切花的衰老进程,PLD途径在ABA诱导衰老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乙烯和ABA信号途径是调控牡丹切花衰老进程中两个重要支路,可共同调控牡丹切花衰老进程,为进一步阐明牡丹花衰老调控机制,克隆牡丹衰老控制基因,培育出长花期牡丹品种奠定了基础;同时为牡丹切花保鲜制剂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魏秀俭  闫美香  王珍  靖艳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08-13809
[目的]通过探讨水杨酸对芍药切花水分代谢和衰老的影响,为水杨酸在芍药切花保鲜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供试切花放在含不同浓度(0.5、1.0、1.5mmol/L)水杨酸的保鲜液中,观察芍药切花水分代谢和瓶插寿命的变化。[结果]经水杨酸处理的花枝吸水量有增加,且水平衡出现负值的时间明显推迟。水杨酸可促进切花吸水,延长切花寿命:经0.5mmol/L水杨酸处理的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4d;经1.0mmol/L水杨酸处理的可延长3d;经1.5mmol/L水杨酸处理的可延长2d。[结论]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可调节切花水分代谢,延长切花寿命,且以含0.5mmol/L水杨酸的保鲜液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刘开庆  丁开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79-5880
[目的]有效利用滇牡丹培育牡丹品种。[方法]采用点面结合方式,对云南省澄江县梁王山40 m2样方内野生滇牡丹居群的开花特性进行了定量观测。[结果]滇牡丹花期长达2个多月,从4月初开放至6月初,远远长于目前栽培的牡丹品种;整个花期内共出现了215朵花,花蕾败育比例为8.37%,盛花期为4月14日~5月14日。滇牡丹不同植株花期变异比较大。单朵花的开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滇牡丹的花期较长可能与其所处环境有一定关系,也可能是其遗传背景的反映。[结论]滇牡丹是培育早花和晚花牡丹品种的重要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洛阳栽植牡丹的品种资源类型,提升洛阳牡丹整体观赏性,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成活率、成花率和整株观赏性等14 个性状为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从宁国引种的10 个江南牡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洛阳地区栽植推广且有较高观赏性的江南牡丹品种。评价结果分为3个等级,Ⅰ级有‘玉楼’、‘凤尾’、‘云芳’和‘四旋’4 个品种,Ⅱ级有‘玫红’、‘呼红’、‘西施’和‘昌红’4 个品种,Ⅲ级有‘粉莲’和‘轻罗’2 个品种。等级为Ⅰ级和Ⅱ级的牡丹品种整体观赏适应性突出,适当加强管理即可,适合在洛阳地区推广,等级为Ⅲ级的品种整体表现一般,可少量引种栽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切花芍药土地利用率及产出效益,根据市场需求,在每年6月至来年2月在切花芍药的大田进行间作套种。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适宜切花芍药行间进行间作套种遵循的3个基本原则,2种主要模式及甜糯玉米、菠菜的间作套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芍药科牡丹的引种栽培、遗传育种和物种生物学研究提供全面的资料。[方法]光镜下观察分属于芍药科3个种的7个牡丹品种的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并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异型花粉与各品种结实率的关系。[结果]7个品种普遍存在二型性花粉的现象,在花粉群体中有一小部分花粉普遍表现为体积小,细胞质稀薄,发育迟缓,且大部分将停滞发育,但仍有极少数在体内沿着孢子体途径发育到3核水平。小孢子四分体的排列方式除正常的正四面体形,所有品种中均存在少数排列为左右对称的四分体和减数分裂及小孢子发育不同步的现象。异常花粉的发生率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及品种间分化,而各品种能育花粉的数量与种子结实率并不完全成正比。[结论]减数分裂不同步及异常是导致异常花粉形成的主要原因,异型花粉是导致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江南牡丹在洛阳地区的生长状况.[方法]2012 ~2014年对从安徽宁国引进的6个能够在洛阳地区生长开花的江南牡丹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及物候期观察研究.[结果]不同江南牡丹品种在洛阳地区的物候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上中旬,整体花期15d左右.不同品种茎叶生长情况和开花情况不一致,花色基本保持品种原有色泽,但花型却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结论]该研究可为制定江南牡丹在洛阳地区合理的栽培技术方案、花期预测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