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邯豆四号(原邯195)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用邯73×邯81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脂肪含量高的特点。200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豆2003002号”。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2号”。1产量表现2000~2001年国家黄淮海大豆区(中片)区试,2年平均亩产175.7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6.34%;2002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6.74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3.8%。2000~2001年河北省大豆区试,2年平均亩产159.3公斤,比对照冀豆七号增产8.44%;2002年河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6.6公斤,比对照冀豆七号增产…  相似文献   

2.
为了创新大豆种质和探讨育种技术的有效性,我们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绥农4号为母本,(农大05687×绥农4号)F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成了绥农31。该品种粗脂肪含量21.84%,粗蛋白含量39.74%,属高脂肪大豆品种。2008年全国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生产试验,6个承试点平均亩产183.6 kg,比对照绥农14增产8.2%。2010年高产高效生产示范,平均亩产212.5 kg。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3号株系。该品种2009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3.
南豆12系南充市农科所培育而成的突破性冬大豆新品种(夏大豆晚熟类型品种),于2008年3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净作一般亩产200kg以上,套作亩产100~150kg,  相似文献   

4.
沧豆13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2006年以沧豆4号为母本、中作00-48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豆20180003。2015~2016年河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3 198.0 kg/hm~2,较对照冀豆12号增产3.5%。2017年河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 201.0 kg/hm~2,较对照冀豆12增产4.2%。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抗倒伏、抗病、高产、稳产等特性,蛋白质含量41.19%,脂肪含量20.92%,生育期107 d,最佳播种密度19.5万~24.0万株/hm~2。沧豆13生育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落叶性好,抗倒伏,抗病,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5.
商豆6号大豆新品种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利用自育品系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5年-2006年参加国家大豆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64.8kg,比对照增产5.6%,极显著;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6.9kg,比对照增产4.4%;蛋白质含量42.95%,脂肪含量19.38%;于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2006,(1):23-23
冀黄13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油大豆新品种。2001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03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受理,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100厘米,夏播生育期100天。根系发达,抗病抗倒,高产稳产。该品种1999年河北省区域试验亩产182.35千克,居参试品种第一位,比对照冀豆7号增产11.3%。  相似文献   

7.
商豆14号大豆新品种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采用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8—2009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区试,两年平均亩产203.87kg,比对照增产6.94%,极显著;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5.41kg,比对照增产6.86%;蛋白质含量40.77%;脂肪含量19.9%。该品种于201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8.
邯豆16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鲁96019-7为母本、冀豆1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定向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8年和2019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3 123.0 kg/hm2和3 810.0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8.5%和9.6%。2019年参加河北省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3 234.0 kg/hm2,较对照增产6.7%。该品种抗倒性好,抗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和7号株系。于2020年通过河北省审定,适宜在冀中南地区夏播种植。本文作者对该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和栽培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加快其推广应用,提升河北省大豆种业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德丰6号于1998年冬在海南组配而成,其母本为自选系H6,父本为自先系P543。该品种在1999年测交鉴定试验中表现为高产、抗病、抗倒伏,株高、穗位合适,生育期短等优点。2001~2002年德丰6号完成了河北省早熟组试验等程序,200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冀审玉2003016),并定名为德丰6号。1产量表现1999年在测交鉴定试验中,德丰6号亩产1081.2kg,比掖单13(720kg)增产50.2%。2001年参加河北省春播早熟组区试,平均亩产876.8kg,较CK1农单5增产3.2%,较CK2唐玉10增产6.8%,达到显著水平,在23个参试组合中居第三位。2002年参加…  相似文献   

10.
中豆26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1989年用油87?22为母本与郑州长叶7有性杂交,按系谱法选育而成。1992年引入安徽省宿县试种。1997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认定。 1 产量表现 1994~1995年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大豆区试,平均亩产167.45kg,比对照中豆19号增产8.7%。1996年参加安徽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9.2kg,比对照中豆19号增产14.8%。1999年引入安徽省临泉县农技推广中心试种,平均亩产213kg,居4个品种试验之首,比对照豫豆16号亩增产27kg,增产率为14.78%。  相似文献   

11.
"石豆4号"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合作,采用化学诱变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2009年4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品种特征。根系发达,茎秆直立坚韧,亚有限结荚习性,叶片椭圆形,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品种津粳杂2号于2001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津粳杂2号的推广和应用,已被列为2003年度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4年度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进行品比试验,在6个水稻品种的品试中,平均亩产量772kg,比对照品种中作9017亩增产  相似文献   

13.
南豆12系南充市农科所培育而成的突破性冬大豆新品种(夏大豆晚熟类型品种),于2008年3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净作一般亩产200kg以上,套作亩产100~150kg,比贡选1号增产1成以上,比地方品种增产200%以上.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达51.79%,蛋白质 脂肪含量之和高达69.42%,均居国内领先水平.高抗长江流域流行病毒病SC3和SC7两个株系,高避我省重发生虫害豆荚螟,抗倒伏力强,抗旱、耐瘠、耐荫性好,是我省当前实施100万亩优质大豆工程及主推"麦/玉/豆"模式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4.
杂交种禾源178是承德新禾源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以CH09为母本、WW-04为父本组配而成。2009年围场腰站组合鉴定试验发现,“CH09×WW-04”组合产量高而且极早熟,2010-2012年鉴定试验,2013-2015年品比试验,2016-2017年参加河北省极早熟组春播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9.8kg,比对照德美亚1号平均亩产648.4kg增产8.0%。2017年河北省极早熟组春播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9.2kg,比对照德美亚1号亩产603.8kg增产9.2%%。2018年7月21日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冀审玉20180069号)。2020年通过内蒙古、山西、黑龙江认定,2018年至2020年3省试点平均亩增产8.4 kg,推广面积超过300万亩。 禾源178极早熟、稳产性好、抗玉米主要病害,活杆成熟。春播全生育期106 d,适合在河北省、内蒙古、山西和黑龙江≥10℃有效积温2200℃早熟玉米种植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申优1号”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以“8204A”和恢复系“申恢1号”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粳稻组合.一般亩产600kg左右,比常规品种增产10%左右,高产田块可达650kg以上.该组合2002年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2002年起在南汇区六灶镇、三灶镇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2003年六灶镇丰产方,亩产达693kg,比对照"寒优湘晴"增产15.7%。  相似文献   

16.
青杂7号是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高产优质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杂交种,2009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11030).该品种与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和青油9号熟期相近,比甘蓝型油菜品种青杂3号早熟3天左右,亩产一般200 kg,高产的可达240 kg以上,比青油241和青油9号增产30%以上,比青杂3号增产10%,其芥酸含量低于1%、硫苷含量低于20μmol/g,含油量45%左右,抗菌核病性比白菜型油菜强.2011年在湟中县田家寨镇大面积推广种植,经测产最高亩产达224 kg,平均亩产197 kg,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该品种是替代在海拔2 900 m左右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油菜和青杂3号的理想品种,同时也适合在春油菜区一般甘蓝型油菜品种不能完全成熟的地区种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石豆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石豆2号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化学诱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多年选育成功的高产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属河北省中熟夏播大豆品种。丰产性好,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广。2008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正> 巴春3号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科所选育的早熟、丰产、优质春小麦品种,1990年2月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 一、选育经过 巴春3号系1975年用墨西哥小麦品种叶考拉F_(70)作母本,与(陈选8号×喀什白皮)F_3杂交,经多年连续选择和异地加代选育而成。1979—1980年在本所品系鉴定中折合亩产488.88kg,比解放3号增产1.73%,与墨巴65相近。1981年在和硕和和静种植,平均亩产分别为307.35kg和435.76kg,分别比墨巴65增产17.4%和32.3%。1982—1984年参加巴州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三年平均亩产380.5kg,为墨巴65的99.3%。1984—  相似文献   

19.
衡4072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系。田间自然鉴定高抗条、叶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干热风,落黄漂亮,品质优良,符合国家中筋麦标准。连续三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7.31kg,最高亩产621.87kg。生产示范一般春浇1水亩产500kg左右,浇2-3水550-600kg,最高可达600kg以上。2012年通过河北省品系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2002号)。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品种来源:豫豆14号原代号商丘225,是商丘地区农科所用76064—0—1—0-0—H作母本,辽宁大白眉作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并经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于1993年4月经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命名为豫豆14号。二、产量表现:1988—1990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共63点次,平均亩产155.2kg,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5.2%。1992年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示范,11个点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