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庄云  武小净  李德成  徐宜民  王程栋 《土壤》2015,47(3):623-626
土壤条件对烟叶的香型风格的彰显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土系是系统分类中最低级的基层分类单元。本研究以我国烤烟中间香型产地之一陕南安康的旬阳和汉中的南郑为研究区域,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条件、烟叶长势和质量的基础上,在每个地区确定5个典型优质烟田尝试建立相应的土系。结果表明:1调查的陕南烟区10块代表性烟田分属人为土、淋溶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归属于4个亚纲、11个土类、13个亚类,可分划为18个土族和19个土系。2鄂西烟田总体上起垄层质地多为壤质,养分含量中等且协调,较适宜优质烟叶种植,但需要增施有机肥和实行等高种植。  相似文献   

2.
重庆典型烟区代表性烟田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庄云  武小净  李德成  徐宜民  石屹  王程栋  马兴华 《土壤》2013,45(6):1142-1146
土壤条件对烟叶香型风格的彰显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土系是系统分类中最低级的基层分类单元。本研究以我国烤烟中间香型号产地之一重庆市的彭水、武隆和巫山3县作为代表性研究区域,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条件、烟叶长势和质量的基础上,在每个地区确定5个典型优质烟田尝试建立相应的土系。结果表明:①调查的3县15块代表性烟田分属人为土、淋溶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归属于4个亚纲、11个土类、13个亚类,可分划为18个土族和19个土系。②重庆市烟田总体上起垄层质地多为壤质,养分含量中等且协调,较适宜优质烟叶种植,但需要增施有机肥和实行等高种植。  相似文献   

3.
云南典型烟区江川县和南涧县代表性烟田土壤土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是我国烤烟主产区,是清香型风格代表产区,但有关云南烟区土壤系统分类尤其是土系建立方面的研究报道尚处于空白。本研究以江川县和南涧县作为云南烟区的产地代表,在江川县和南涧县分别确定10块和6块典型优质烟田研究其土壤系统分类归属及其土系建立。调查的16块典型烟田分别属于人为土、富铁土、淋溶土、新成土4个土纲,继分为4个亚纲、8个土类、8个亚类,可划分为12个土族和15个土系。总体上看云南烟区烤烟清香型风格是其自身的低纬高海拔、山地地形、半干燥季风气候、脱硅富铁铝成土过程、铁质土壤特征等因素综合决定的。需要注意的是云南烟区烟田土壤质地总体上偏黏,可能会削弱清香型风格的体现,需要考虑适当加以改良。  相似文献   

4.
土壤条件对烟叶香型风格的彰显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土系是系统分类中最低级的基层分类单元。本研究以鄂西的咸丰、利川、兴山和房县为研究区域,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条件、烟叶长势和质量的基础上,在每个地区确定5个典型优质烟田,主要通过观察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尝试建立相应的土系。结果表明:1鄂西山区成土因素较为复杂,所调查的20个典型烟田分属人为土、淋溶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归属于4个亚纲、11个土类、13个亚类,可划分为18个土族和19个土系。2鄂西烟田总体上起垄层质地多为壤质,养分含量中等且协调,较适宜优质烟叶种植,但需要增施有机肥和实行等高种植以提高有机质含量和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5.
徐明月  龙怀玉  辛刚  雷秋良  张认连  曹祥会 《土壤》2015,47(5):1214-1218
我国土壤系统分类现处于基层单元土族和土系建设迅速发展阶段,宁洱县是云南普洱市烤烟主要种植区之一,本文在宁洱县发生分类的水稻土和黄壤烟田上共选择了5个典型土壤剖面,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层采样测试,研究了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研究结果:(1)5个典型剖面分别隶属于人为土、淋溶土、富铁土3个土纲、3个亚纲、3个土类、3个亚类、4个土族和5个土系;(2)就植烟适应性而言,5个土系的总体优势是土壤质地偏黏,有利于保水保肥,但土壤通透性略差,地形均为坡地,旱地烟田易发生水土流失。属于水耕人为土土纲的土系(水田)有机碳和有效磷养分含量较高,属于淋溶土、富铁土纲的土系(旱地)养分含量低,需要注意适当增施肥料和实施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6.
徐明月  龙怀玉  辛刚  雷秋良  张认连  曹祥会 《土壤》2015,47(6):1214-1218
我国土壤系统分类现处于基层单元土族和土系建设迅速发展阶段。宁洱县是云南省普洱市烤烟主要种植区之一。在宁洱县发生分类的水稻土和黄壤烟田上选择5个典型土壤剖面,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层采样测试,研究了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5个典型剖面分别隶属于人为土、淋溶土、富铁土3个土纲,续分为3个亚纲、3个土类、3个亚类、4个土族和5个土系;就植烟适应性而言,5个土系的总体优势是土壤质地偏黏,有利于保水保肥,但土壤通透性略差,地形均为坡地,旱地烟田易发生水土流失;属于水耕人为土土纲的土系(水田)有机碳和有效磷养分含量较高,属于淋溶土、富铁土纲的土系(旱地)养分含量低,需要注意适当增施肥料和实施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北烟区典型烟田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黑龙江的宁安、吉林的汪清和辽宁的宽甸为我国东北烟区的代表,通过15个典型优质烟田的土壤调查,本研究尝试建立相应的土系。结果表明:①调查的15个典型烟田土壤在系统分类上可归为3个土纲(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5个亚纲、6个土类、7个亚类、11个土族和土系。②不同土系的烟田各有优劣,属于不同土纲的土系在植烟适宜性上有很大差异,淋溶土的土系有效土层深厚,养分含量适中、比例协调,劣势在于黏化层存在可能会限制根系下扎;属于雏形土和新成土的土系优势在土壤颗粒较粗,通透性好,养分含量虽然低但易于通过施肥调控,劣势在于有效土层偏薄。  相似文献   

8.
基于野外调查信息的安徽省宣城市典型烟田的土系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安徽主要植烟区皖南宣城市宣州区10块代表性烟田,通过野外土壤调查和室内测定,对其烟田土壤的系统分类归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块烟田中,4个剖面位于河漫滩部位,为烟-旱作作物轮作,为潮湿雏形土,按土壤颗粒大小可划为2个土系;6个剖面位于阶地上,为烟-晚稻轮作,亚类上分别归属于水耕人为土,按氧化还原层中铁锰结核特征可划为5个土系.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临泽样区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1995),对河西走廊临泽样区土壤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提出了临泽样区土壤系统分类方案:将土壤分为4个土纲(人为土、干旱土、潜育土和雏形土),4个亚纲,5个土类和8个亚类。同时探讨了样区土壤基层分类单元之土系的划分,初步拟定了12个土系。  相似文献   

10.
庄云  武小净  李德成  史宏志  龙怀玉 《土壤》2013,45(5):952-956
以河南省豫中平原区的襄城县和豫西黄土高原区的灵宝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灵宝市5个和襄城县10个典型优质烟田的土壤调查,尝试建立相应的土系。结果表明,灵宝市烟田土壤主要是发育于黄土母质,亚类上均属于普通简育干润雏形土,为同一土族,依据土体中新生体如砂姜、铁锰结核、碳酸钙假菌丝体等的有无可暂划为4个土系。襄城县10个烟田土壤主要发育于黄土冲积物和古黄土性河湖相沉积物上,亚类分别归属于普通钙质干润淋溶土、石灰底绣干润雏形土、变性砂姜潮湿雏形土、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和普通淡色潮湿雏形土,分属6个土族,同一土族下不同的烟田土壤,主要依据土体色调的差异可暂划为8个土系。  相似文献   

11.
烟蒜轮作与套作对土壤农化性状及烤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烟蒜轮作与套作对土壤农化性状及烤烟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在烤烟不同生育时期,采取单作烤烟、烟蒜轮作与套作种植方式下的土壤样品分析农化指标和统计烟叶产量,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生育期的推进,不同种植方式下根际土壤pH值呈增加趋势,烟蒜轮作与套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pH值均高于单作烤烟.上部叶成熟期,烟蒜轮作与套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单作烤烟.下部叶与上部叶成熟期,烟蒜轮作与套作非根际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高于单作烤烟.而上部叶成熟期,烟蒜轮作与套作处理根际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高于单作烤烟.烟蒜轮作与套作烟叶产量、上中等烟率较单作烤烟提高了35.04%和17.55%、5.88%和3.88%.烟蒜轮作与烟蒜套作种植方式均有利于缓解烟草连作障碍,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烤烟产量,但烟蒜轮作对其效果更加突出.本研究探讨烟蒜轮作与烟蒜套作种植方式对土壤农化性状及烤烟产量的影响,可为改良植烟土壤、减轻连作障碍及栽培制度的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烟蒜轮作与套作对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田间试验方式,以单作烤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年度和烤烟生育时期烟蒜轮作、烟蒜套作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解钾菌和解磷菌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时期推进,烟蒜轮作和烟蒜套作处理根际土壤细菌含量高于单作烤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14年,上部叶成熟期烟蒜轮作、烟蒜套作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是单作烤烟的1.41倍和1.24倍。中部叶成熟期和上部叶成熟期,烟蒜轮作处理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最少,但2014年烟蒜轮作和烟蒜套作处理下非根际土壤真菌数量高于单作烤烟处理。烟蒜轮作、烟蒜套作处理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高于单作烤烟,上部叶成熟期分别是单作烤烟2.01倍和2.93倍(2013年)、1.12倍和1.28倍(2014年)。烟蒜轮作、烟蒜套作处理根际土壤解钾菌和解磷菌含量在烤烟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显著高于单作烤烟,且非根际土壤的解磷菌含量也呈现相同的趋势。不同年度,烟蒜轮作与烟蒜套作处理烟叶产量和上中等烟率均显著高于单作烤烟处理。烟蒜轮作和烟蒜套作种植模式能改良土壤根际环境微生物结构,维持良好的土壤质量状态。  相似文献   

13.
磷、镉交互作用对烟草生长及吸收积累磷、镉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石灰性土壤中磷、镉交互作用对烟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的添加可减轻镉对烟草的危害。随着向土壤中添加磷浓度的增加,烟草生物量呈增加趋势。而当磷浓度为150mg kg-1时烟草生物量显著增加,地上部分变化比地下部分明显;而烟草中镉的含量呈先下降再增加的趋势。当镉浓度相同条件下,随着向土壤中添加磷浓度的增加,烟草中的镉含量呈现先下降再增加的趋势,高浓度镉尤为明显,在镉浓度为40mg kg-1时最为明显。研究还发现,同一磷浓度下,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植株中磷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此外,植株中镉含量、磷与土壤环境中磷、镉含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籽粒苋-烟草间作对烟叶部分矿质元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廷轩  马国瑞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38-140,143
采用大容积土培盆栽方法,研究了籽粒苋与烟草间作对烟叶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烟叶磷的含量比单作降低了21.25%,而氮、钾和硫分别比单作增加了20.23%,63.86%和13.71%,间作烟叶中钾的含量分别是氮、硫的3.16倍和4.66倍;间作烟叶除铜的含量与单作的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微量元素含量与单作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间作烟叶钼和铁的含量较单作分别增加了49.29%和27.39%;间作烟叶的灰分含量也较单作高7.83%;间作烟叶中砷和铬的含量较单作分别降低了15.65%和12.75%,而镉和铅含量则分别升高了8.73%和13.97%;间作烟叶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单作的1.44倍和1.23倍,根系活力、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较单作烟草分别增加了12.64%,27.91%,37.50%,30.51%。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碱渣、牡蛎粉和石灰对酸性烟田的改良效果及其对烤烟生长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三种改良剂对酸性烟田土壤酸度、烤烟产量与品质及经济效益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改良剂施用均有效提高土壤pH,降低交换性酸和可溶性铝(Al)的含量,提升土壤交换性盐基阳离子含量。碱渣对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最佳,可使土壤pH提高0.38个单位,交换性酸和可溶性Al含量降低90.9%和39.8%。同时,碱渣处理中土壤交换性Ca2+和Mg2+含量分别增加了72.8%和91.9%。随着土壤性质的改善,三种改良剂均促进了烤烟的生长,提升了烟叶产量与内在品质。三种改良剂使烟叶产量增加6.0%~9.5%,上等烟比例提高4.0%~16.9%,产值增加11.7%~19.5%,净增收益增加4593.00~9270.30元/hm2,其中碱渣的增产增收幅度最大。此外,改良剂的施用优化了烤烟化学成分组成,其中牡蛎粉处理烟叶的品质最佳。总体看,利用碱渣改良酸性烟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控制碱渣Na和Cl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6.
氮营养水平对烤烟根际土壤酶活性及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烤烟根际各土层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不同施氮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20 cm土层范围内,施氮可以提高圆顶期、采烤期及采烤结束后土壤脲酶、转化酶的活性,但当施氮量超过52.5 kg hm-2时,脲酶、转化酶的活性反而降低;土壤蛋白酶活性均在37.5 kg hm-2处理达到最大值,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多大都呈现降低的趋势。20~8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脲酶、转化酶、蛋白酶活性变化规律并不一致。对于烤后烟叶,施氮量为52.5 kg hm-2的烟叶,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均比较适宜,化学成分较为协调,燃烧性较好,有利于优质烟叶品质的形成。说明在该地区的试验条件下,水稻土种植烤烟最适宜的施氮量为52.5 kg hm-2。  相似文献   

17.
《土壤通报》2014,(4):947-952
湘南烟区土壤pH值从80年代的偏酸性变为当前的偏碱性,短短20余年,pH值变化极为显著。在郴州市桂阳县偏碱烟田土壤中施用改良剂硫酸亚铁(FeSO4),研究其对偏碱土壤的调控效果以及对烟草吸收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施用0.25~4.0 g kg-1的FeSO4能使土壤的pH值从7.87降低到7.58,但土壤pH值下降幅度不大。(2)施用0.25~4.0 g kg-1的FeSO4对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K、交换性Ca、Mg、有效Mn、有效Cu、有效Zn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使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2.26%~17.70%,有效Fe含量增加了6.00%~26.73%。(3)施用FeSO4后烟叶中养分含量的变化基本与土壤中养分的变化规律一致,0.25~4.0 g kg-1的硫酸亚铁使烟叶Ca和P含量分别降低1.21%~11.36%、4.29%~11.66%,Fe、Mn和Zn含量分别提高了0.25%~8.15%、3.69%~7.72%和4.71%~8.63%。(4)FeSO4施用量为2.00 g kg-1为最佳施用量,当施用量较低时(2.0 g kg-1)能提高烟草的单叶重,达到了调控土壤pH值的目的,较高时(4.0 g kg-1)却降低了烟叶的株高和单叶重,抑制了烟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炭化烟草秸秆还田对连作植烟土壤及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修复连作植烟土壤,丰富生物质炭在烟草生产中的生态学效应,加快烟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选择连作15 a、烟草青枯病发生严重的植烟土壤,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炭化烟草秸秆对连作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数量及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作植烟土壤中添加1 500 kg/hm~2炭化烟草秸秆,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状况,改变土壤微生物丰度,进而促进烤烟的生长,提高烟叶的产量,增加植烟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凉山烟区主要气候因素与烤烟质量特点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凉山烟区适宜种植烤烟的基本条件、主要气候因素及所产烟叶的质量特点,结果表明:(1)该烟区具有无霜期长、≥10℃积温高,日均温≥20℃持续天数多,0—60cm土壤含氯量较低等特点,具备了生产优质烟叶的基本条件。(2)凉山烟区烟叶大田生长期平均温度在20℃左右,日照时数均在800h以上,中、南部日照百分率较高,降雨充沛,雨量分布合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十分有利。(3)凉山烟区烟叶整体上外观品质较优,烟碱、总氮含量适宜,中、上部叶还原糖含量稍高,中部叶氮碱比、糖碱比基本协调,清香型风格突出,香气质好量足、配伍性好,利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以2019年玉溪烟区9个植烟县34个主要植烟乡镇各1个代表性烟田的土壤和烤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及其交互作用对烤烟化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平均含量分别为325.9 mg/kg和207.9 mg/kg,变幅分别为93.0~713.0 mg/kg和40.0~610.0 mg/kg,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缺乏的烟田分别占14.7%和23.5%。随着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增加,烟叶钾含量先增后减,烟叶镁含量递增,烟碱和总氮含量先降后增,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递减,其中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随土壤有效镁含量的增加,烟叶钾含量递减,烟叶镁含量递增,烟碱含量先增后降,总氮含量递增,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先降后增,其中土壤有效镁含量与烟叶钾、镁含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P<0.01)。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含量的增加能分别显著提升烟叶清甜香和香气量(P<0.05)。土壤钾镁交互作用对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氮碱比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因此,为提升玉溪烤烟品质,应在适当施用镁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