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实验观察了兔人工感染华支睾吸虫后,不同时期血清中γ GT(谷氨酰转肽酶)和γ-GT同工酶活性及γ-GT/ALT(谷丙转氨酶)比值,以期了解在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结果显示:家兔感染该吸虫后血清γ-GT活性升高,而且出现γ-GT同工酶特异性区带γ-GTⅡ,并且γ-GT/ALT比值大于正常兔的比值,因此可以此作为辅助诊断华支睾吸虫引起的肝胆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家兔40只,分为治疗组(18只)、未治疗组(18只)及正常对照组(4只).未治疗组与治疗组家兔腹部皮下注射CCl_4溶液,造成肝损伤.治疗组在注射CCl_4后每日经口灌服人工引流熊胆粉120mg.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分别于注射CCl_4后第1d、3d、6d、9d、12d、15d各扑杀3只,进行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组织化学与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治疗组家兔血清中SGPT、γ—GT、LDH活性较未治疗组提前下降(P<0.01).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治疗前后红、白细胞总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肝损伤的修复较未治疗组快.肝细胞内SDH、MAO、LDH及肝组织ATPase酶反应较未治疗组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血清γ—GTP 活性的诊断意义,对各种疾患牛119头的血清γ—GTP 活性进行了测定。γ—GTP 活性上升与组织学方面的肝病变一致,未见到象躺卧牛那样的肌肉损伤变化。脂肪肝的血清γ—GTP 反应,较 GOT 活性缓慢。在γ—GTP 活性上升的病例(113.9±158.7mu/ml),BSP 排泄试验的半衰期延长至15分40秒±16分47秒。据此认为,血清γ—GTP 活性的测定可用于中慢性肝功能不全的检查。在各种哺乳动物,已知γ—GTP 的活性在肾、胰及肝等脏器偏高。该酶在临床上其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 Orlowski 等研究并应用了合成基质的测定方法,在肝脏及胆道疾病的诊断方面发挥了作用。该酶在兽医临床方面的应用,曾有 Bosted 等对牛,以及有马等人对犬的报道,但在临床上应用还不广泛。另外,由于γ—GTP 与过去沿用的 GOT 和LDH 等所谓同功酶有着不同的诊断意义,所以以应用于牛的临床诊断为目的,首先探讨了在肝脏病变时该酶与 GOT 活性及 BSP 排泄时间的关系。现概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夏×藏一代羊血清淀粉酶活性及同工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92 只夏洛来与藏羊的杂种一代绵羊的血清淀粉酶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夏×藏一代羊的血清淀粉酶(AMY) 有AMY1 ,AMY2 和AMY3 三种同工酶,其中AMY2 同工酶存在多态性; ②AMY2 同工酶有显现酶活性的AMY2A 和不显现酶活性的AMY2O 两种表型,AMY2O型为优势表型(75% ) ;③血清AMY活性为242.3IU/L;④AMY2A型绵羊的血清AMY 活性(305.3IU/L) 非常显著地高于AMY2 O型绵羊(154,1 IU/L)(P< 0.01) 。  相似文献   

5.
选取临床健康、体重为0.8kg±0.07kg的三黄肉鸡60只,常规预饲6d后,随机分成对照组、急性试验组(皮下一次性注射氧乐果140mg/kg)、慢性试验组(皮下注射氧乐果35mg/kg,连续攻毒25d);每组20只饲喂。攻毒后采血,测定血清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SChE)、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的活力以及血清胆碱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变化。结果表明,攻毒组SChE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几种酶活性变化不大。同工酶区带中SChE1、2、3、5各组均100%出现,SChE4的出现率也大致相同,主要区别表现在FMB、SChE1′、SChE2′和SChE4区带。有机磷中毒的酶学诊断中将血清酶活力检测与SChE同工酶酶谱分析联合判断,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酵母铬对热应激肉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铬不同添加水平对热应激肉鸡体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14日龄AA肉仔鸡216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在基础口粮中分别添加铬0(对照组)、1.0、2.0、3.0、4.0和5.0 mg/kg,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试验期4周,在热应激条件下测定了28和42日龄肉鸡血清和肝脏组织中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MDA含量、GSH-Px、T-SOD、CAT活性和T-AOC.试验结果表明:3.0、4.0 mg/kg铬添加水平能够显著增强热应激肉鸡血清(28日龄)和肝脏(42日龄)中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5),提高血清(28和42日龄)和肝脏组织(42日龄)中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P<0.05);减少血清(28和42日龄)和肝脏(28日龄)中MDA生成(P<0.05);显著提高血清(28和42日龄)和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GSH-Px活性和T-AOC(P<0.05);极显著提高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T-SOD活性(P<0.01);并能提高血清(42日龄)CAT活性(P<0.05).结果显示,日粮添加酵母铬可以提高热应激肉鸡血清和肝脏中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减少MDA生成,并能提高血清和肝脏组织中GSH-Px、T-SOD、CAT活性和T-AOC,日粮中适宜的铬添加水平为3.0 mg/kg. (P<0.05);显著提高血清(28和42日龄)和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GSH-Px活性和T-AOC(P<0.05);极显著提高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T-SOD活性(P<0.01);并能提高血清(42日龄)CAT活性(P<0.05).结果显示,日粮添加酵母铬可以提高热应激肉鸡血清和肝 中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减少MDA生成,并能提高血清和肝脏组织中GSH-Px、T-SOD、CAT活性和T-AOC,日粮中适宜的铬添加水平为3.0 mg/kg. (P<0.05);显著提高血清(28和42日龄)和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GSH-Px活性和T-AOC(P<0.05);极显著提高肝脏组织(28和42日龄)中T-SOD活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总黄酮(FSC)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将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水飞蓟素给药量为150 mg/(kg·d)]和FSC低、中、高剂量组[FSC给药量分别为75,150,300 mg/(kg·d)],连用10 d,末次灌胃2 h后,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花生油(按体重10 mL/kg),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01%CCl_4花生油溶液,小鼠禁水不禁食18 h后眼球采血并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同时采集肝脏组织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表明:FSC能有效缓解CCl_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小鼠血清AST、ALT、ALP活性及TBIL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明肝损伤模型构建成功;FSC各剂量组小鼠血清AST、ALT、ALP活性及TBIL含量随着FSC剂量的升高而下降,且在不同剂量条件下均与模型组呈显著差异(P0.05);FSC各剂量组小鼠血清MDA含量随着FSC剂量的增加而下降,而T-SOD、GSH-Px活性随着FSC剂量的增加均升高,不同剂量条件下的MDA含量和T-SOD活性,以及中、高剂量条件下的GSH-Px活性较模型组均差异显著(P0.05);FSC各剂量组血清中TNF-α、IL-6含量随着FSC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且在不同剂量条件下较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一定剂量的FSC对CCL_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清除自由基酶的活性,抑制肝脏组织中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PPAR-γ在八眉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八眉猪为试验材料,提取其内脏脂肪、皮下脂肪、肌肉、肾脏、肝脏、心脏、肺脏和脾脏总RNA和总蛋白质,设计合成PPAR-γ1和PPAR-γ2基因的引物,以猪β-actin基因为内参,用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SQ)RT-PCR检测PPAR-γ1和PPAR-γ2 mRNA在以上各组织中的表达;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以上各组织中PPAR-γ1和PPAR-γ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PPAR-γ1 mRNA及蛋白在以上各组织均表达,在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肺脏中表达水平最低;PPAR-γ2 mRNA和蛋白质高表达于内脏脂肪、皮下脂肪、脾脏和心脏,而在肺脏、肾脏、肝脏、肌肉中表达水平很低。结果提示,PPAR-γ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可能与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蓝马鸡和藏马鸡的血清酯酶同工酶酶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 1 9只蓝马鸡和 1 5只藏马鸡的血清酯酶同工酶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 ) 2种马鸡的血清酯酶存在ES1 ,ES2和ES3 3种同工酶 ;(2 )蓝马鸡的ES1同工酶存在显现酶活性的ES1A (36 8% )和不显现酶活性的ES1O (63 2 % ) 2种表型 ,而藏马鸡全部为ES1O型 ;(3)ES2同工酶只有一条浓染的酯酶区带 ;(4)ES3同工酶存在ES3ABC ,ES3AB和ES3BC 3种表型 ,蓝马鸡和藏马鸡均以ES3ABC为优势表型 (分别为 68 4%和 60 0 % )。  相似文献   

10.
研究脱落酸(ABA)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7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ABA高、中、低剂量组,连续ig给药10 d,于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组和空白对照组按0.01 m L/g注射橄榄油外,其余各组均按体重注射体分数10%的CCl_4(CCl_4用橄榄油稀释),6 h后,脊椎脱臼处死小鼠,收集血液,检测血清中ALT、AST、TC、TG、HDL-c水平,取肝脏制备肝匀浆测定GSH-Px、MDA、SOD活性,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ABA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改善因CCl_4造成肝损伤引起的血脂异常,一定剂量的ABA可以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的升高,降低肝匀浆中小鼠MDA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减轻CCl_4对肝组织的病理损伤。ABA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改善小鼠因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引起的血脂异常,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肝组织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严重的寄生虫病,血清酶乌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谷草转氨酶(GOT)和r—谷氨酰转肽酶(r—GT)活性的变化,可反映肝脏和胆管受损害程度,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是肝片吸虫病极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山羊肝片吸虫病血清酶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安格斯肉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24头平均体重(447.78±2.53)kg、15~17月龄安格斯去势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1、2、3和4组分别饲喂含有0、2.0%、4.0%和6.0%过瘤胃不饱和脂肪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7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7 d,正试期分为前期(27 d)和后期(40 d)2个阶段。结果表明:1)试验前期,4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和2组(P<0.05),1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4组(P<0.05)。试验前期、后期和全期,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前期和后期,2和3组的血清胰岛素(INS)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2、3和4组的血清胰高血糖素(GC)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试验前期,3组的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试验后期,2、3和4组的血清GH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3)试验前期和后期,各组之间血清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ACase)活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4)试验前期和后期,各组之间血清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白蛋白(ALB)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前期,4组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2、3和4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2、3和4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1组(P<0.05);试验后期,3和4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2和3组的血清AST活性显著高于1组(P<0.05)。5)4组的背最长肌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1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试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对血清ATGL、CPT-Ⅰ和AACase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提高了血清GC和INS含量,促进了背最长肌PPARγ的基因表达。综合以上结果,本试验条件下,饲粮过瘤胃不饱和脂肪适宜添加量为4.0%。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百香果果壳提取物对热应激小鼠的保护作用,本试验选取健康清洁级ICR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热应激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共4个组,每组10只。所有小鼠饲喂基础颗粒饲料,正常饮水。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按100和200 mg/(kg·bw·d)剂量灌胃百香果果壳提取物,对照组和热应激组小鼠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持续灌胃14 d后,除对照组外,其余3个组小鼠每天热处理2 h,连续7 d,期间持续给药。试验结束时,空腹称量小鼠体重;分析小鼠体重变化;采集血液检测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生化指标,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细胞因子含量;收集小鼠肝脏和肾脏,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热应激结束后,4个组小鼠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热应激组减重最多;与对照组比较,热应激组血清生化和细胞因子各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与热应激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生化和细胞因子各指标均...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19只蓝马鸡和15只藏马鸡血清淀粉酶和血清酯酶同工酶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蓝马鸡和藏马鸡血清淀粉酶有AMY1,AMY2,AMY3三种同工酶,其中AMY1和AMY2存在多态性;(2)两种马鸡的血清酯酶均存在ES1,ES2和ES3三种同工酶;蓝马鸡的ES1同工酶存在显现酶活性的ES1A(36.8%)和不显现酶活性的ES10(63.2%)2种表型,而藏马鸡全部为ES10型。  相似文献   

15.
隆太杂交仔鹅血清酶活性与同工酶型、体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法,测定隆太杂交仔鹅(F1)血清中酯酶(Es),淀粉酶(Amy)和碱性磷酸酶(AKP)三种同工酶的遗传多态型,同时测定了隆太杂交鹅(F1)血清中淀粉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初步探讨了酶活性与同工酶型、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隆太杂交鹅(F1)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KP),淀粉酶(Amy)的同工酶型的活性相近,两种酶的多态性可长期保持下去;其多态性保持机制可能符合中性学说,隆太杂交鹅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与日增重有一定程度的表型正相关(r=0.8902),有可能作为肉仔鹅早期生长性能的选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犬的γ干扰素(IFN-γ)对犬流感病毒H3N2亚型的抑制作用,由经ConA诱导过的健康犬淋巴细胞中特异性地扩增犬IFN-γ(cIFN-γ)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cIFN-γ,转化宿主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以MDCK-VSV法对纯化后产物进行抗病毒活性鉴定,并在MDCK细胞上测定对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变性、复性、纯化后,所制备犬IFN-γ的抗病毒活性为1.1×10~5 U/mg,重组犬IFN-γ稀释2~6倍后对犬流感病毒的增殖仍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本研究成功表达了具备抗H3N2亚型流感病毒活性的犬IFN-γ,为犬流感病毒新型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铜、铬营养及其互作对产蛋鸡脂类代谢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按2×3因子安排的完全随机设计,选取96只24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6组,铜添加0和150mg/kg,铬添加0,600μg/kg,1000μg/kg。试验8周后测定肝脏、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并分析对肝脏谷胱甘肽(GSH)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血清卵磷脂酰基转移酶(LCAT)和胰岛素(Ins)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0mg/kg铜能够提高产蛋率5.8%(P=0.048),显著降低肝脏、血清TG、TC水平。补充高铜显著提高GSH产量(P<0.01),增强Cu/Zn-SOD活性(P<0.01),降低Ins水平(P<0.01),显著增强LCAT活性(P<0.01)。补充铬能够显著降低采食量(P<0.01),降低肝脏TC,血清TG和TC,增强Cu/Zn-SOD的活性(P<0.05)。铜和铬对日采食量和料蛋比有负互作效应,对降低血清TG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为发掘家蚕蛹虫草的药用价值,研究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及免疫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低、高剂量组[0.2、0.4 g/(kg.d)],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按剂量30 mg/kg腹腔注射CCl4造模。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表明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可极显著提高模型小鼠血清中的IL-2、IFN-γ水平(P<0.01),并极显著降低AST、ALT活性及TNF-α含量(P<0.01)。研究结果显示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通过促进IL-2、IFN-γ的分泌,进而降低TNF-α的水平,调节CCl4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这也是其发挥抗肝脏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应用血清酶学技术,研究观察芪苓散粗多糖对四氯化碳(CCl_4)引起急性肝损伤后雏鸡血清的酶指标变化。试验分空白对照组、四氯化碳对照组、芪苓散粗多糖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在灌服肝毒四氯化碳的各试验组,观察芪苓散粗多糖对试验雏鸡肝损伤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影响。结果表明:芪苓散粗多糖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化学性物质致肝脏损伤ALT、AST指标,对保护肝脏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选用日龄和体质量相近的仔猪4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等氮等能原则配制日粮,试验组日粮添加1.2%的谷氨酰胺.在35日龄和49日龄采血并每组屠宰5头性别相同的仔猪,取肝脏和肠道,测定仔猪血液、肝脏和肠道中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结果,日粮添加谷氨酰胺显著降低35日龄时仔猪血浆中γ-GT活性,49日龄时试验组仔猪血浆中γ-谷氨酰转肤酶活性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添加谷氨酰胺显著降低35日龄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粘膜和组织中的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35日龄时空肠的γ-GT活性也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49日龄时试验组仔猪不同肠段γ-GT活性都比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对肝蛋白无显著的影响,但显著降低仔猪肝脏的γ-GT活性.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可显著降低早期断奶仔猪血液和肝、肠组织中γ-GT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