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豇豆的采种方法有两种,即露地直播采种法和育苗移栽采种法。 1 露地直播采种法 1.1 采种田的选择 豇豆生育期长,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最适中性土……  相似文献   

2.
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灌水方便,与其他生菜、莴苣,制种田隔离100m的秋翻地,作为采种田.采种方式在我区可以育苗移栽,也可直播.  相似文献   

3.
傅成林 《中国种业》2011,(Z2):57-58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与大豆、花生、芝麻并列为四大油料作物。菜子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是人们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免耕直播油菜是指晚稻或其他作物收获后土壤不翻耕,经简单整地后,直接播种油菜种子的一种栽培方式。实践证明,免耕直播油菜与育苗移栽油菜对比,不仅省去了育苗、移栽和翻耕整地的劳动成本,而且只要各项栽培管理技术到位,其单位面积产量完全可与育苗移栽油菜相媲美,是一项省工、节本、增效的轻型  相似文献   

4.
黄云根  余虹 《科学种养》2010,(12):16-17
<正>我县油菜直播种植面积大,但产量低、病虫害多、效益低。近年来,我们通过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技术,趋利避害,培育壮苗,亩产比采用油菜直播技术增产15%~20%,亩收入增加百元以上。现将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直播与育苗移栽处理试验,研究冬瓜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变化,探索冬瓜不同栽培方式与繁种产量的关系,总结出适宜冬瓜繁种的栽培方式,以全面提高冬瓜的繁种产量。  相似文献   

6.
胡启山 《科学种养》2009,(12):17-17
在茬口安排不及或育苗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冬闲稻田免耕直播栽培一季油菜,是油菜生产新的种植方式。试验证明:该种植方式同育苗移栽比较,不仅技术简化,易于掌握,而且具有省工、节本、增效等优点,只要各项栽培管理措施到位,一般单位面积产量可与育苗移栽相当。下面介绍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不同栽培方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在地膜覆盖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以本地谷子为材料,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开展了人工打孔直播、营养块育苗移栽、漂浮育苗移栽等3种栽培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产量上看,漂浮育苗移栽产量与营养块育苗移栽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与人工打孔直播差异不显著;从投入产出比来看,人工打孔直播纯收益略高于漂浮育苗移栽。  相似文献   

8.
江苏苏中地区水稻旱直播的风险防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洪泽县水稻一直以传统的育苗移栽为主,但是随着2002年以来条纹叶枯病的大发生,再加上劳动力价格的飞速上涨,直播稻的面积扩张很快,现在几乎占本地水稻种植面积的70%以上.随着直播稻的扩张,这种粗放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产量潜力小、生产风险大).直播稻的风险具体表现为:苗期如遇连续性阴雨天气易烂种烂芽影响齐苗匀苗:中后期由于直播稻的群体大、根系浅,易倒伏;后期如遇低温会影响安全齐穗和灌浆:整个生育期中易受草害和杂草稻的危害.为了更好的服务生产,我们结合这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降低直播稻生产风险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绵油11号直播与育苗移栽的不同施肥水平与不同密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直播油菜可以获得与常规育苗移栽相近的产量,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8~2.2万株/667m^2;与育苗移栽相比,直播油菜的生育期缩短,个体生长量偏小。单株角果数较少,但单位面积总角果数与育苗移栽相近。角粒数与千粒重变化不大;直播油菜能降低成本,节省用工,效益高。  相似文献   

10.
曹勤虎  王成连 《种子科技》2000,18(3):173-173
大白菜种子混杂退化 ,除防杂管理工作跟不上外 ,主要是繁种程序不规范 ,简化了某些种子生产环节及技术条件 ,种子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种性退化。为此 ,要针对问题采取措施。1 严格实行繁种技术规程不少繁种者为了节省投资 ,快产种多出种 ,代代采用春育苗小株采种法生产大白菜种子。这是大白菜不经过营养生长阶段而直接过渡到生殖生长阶段的一种采种方法。由于此法无法对营养体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选择 ,自然也就无法代代确保品种种性的稳定。如果原种或杂种亲本连续多代采用春育苗采种法 ,必然会造成品种种性的退化。因此 ,必须按大白菜…  相似文献   

11.
杂交稻制种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为了寻找一条能提高制种单产又能减少投入的制种新技术,从1995年起,我们开展母本直播技术研究,取得成功。2002年我县共制种310hm2,其中母本直播面积就达150hm2,占制种面积的一半。1母本直播制种的优点1.1产量高育苗移栽一般亩用种3~4kg,秧龄18~20d,5.5~6.5片叶移栽,亩栽3.3万穴左右,亩基本苗10万~12万株,亩成穗18万~20万穗。水直播一般亩用种3.7~4kg,属超稀播,成秧率高,营养面积大,个体发育好,低节位分蘖多,亩成穗可达22万穗以上,比移栽田多2万~4万穗,而且主蘖差异小,抽穗整齐,开花集中,便于…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人工直播增产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水稻人工直播比育苗移栽增产的主要原因,以水稻品种Q优6号和冈优188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栽培方式,应用裂区设计连续进行了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直播增产机理主要有:1.直播能增加基本苗数,增加有效穗数,增加单位面积总实粒数;2.直播稻的营养生长期缩短,生育进程加快;3.直播稻分蘖发生快,分蘖势强,分蘖位点低,低节位分蘖成穗率高,易获得足够的穗数;4.直播稻单位面积光合速率增加,光合产物累积速度快,干物质累积多,收获指数大幅度提高。应选择分蘖能力强、矮杆、抗倒能力强的品种用于直播。  相似文献   

13.
采用塑料薄膜育苗移栽,是棉花栽培技术的一大改进,比直播棉花增产30%左右,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其主要技术环节包括培育壮苗、加强苗床管理、加强栽后管理和大田管理。  相似文献   

14.
油菜直播与育苗移栽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育苗移栽需要育苗、移栽等环节,劳动强度大、工日多,而直播油菜省去了育苗、拨苗、栽苗及浇定根水等环节,只需撒播种子,减少劳动日数,降低了劳动强度,没有缓苗期,单产和育苗移栽产量相当。因此,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摸索白花前胡在黔北地区最佳的种植方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白花前胡产量及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覆银膜+漂盘育苗移栽和覆银膜产量最高,以覆黑膜+漂盘育苗移栽次之,其后分别是覆黑膜、覆白膜+漂盘育苗移栽、漂盘育苗移栽、以常规直播最低。纯收益最高的是覆银膜处理,其次是覆黑膜处理,再次是覆银膜+漂盘育苗移栽处理和覆黑膜+漂盘育苗移栽,其余处理纯收益均为负数,尤以常规直播最甚。  相似文献   

16.
徐剑  黄作成 《种子世界》2003,(11):34-36
1育苗移栽与直播技术 1.1移栽意义 一是可解决季节之间矛盾,特别是对于一年三熟制地区,育苗移栽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是生长势强,群体整齐,结构合理,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正七月上旬,湖南、湖北等地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对蔬菜生产影响较大,不少地方由于内涝时间长,造成毁种。灾后,对已造成毁种的菜地,由于一些蔬菜育苗期长,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栽上蔬菜,可以在留足秋播蔬菜育苗面积的同时,在无秧苗移栽的空地,直播一定面积的叶用萝卜、夏秋小白菜、苋菜、空心菜、夏秋生菜、秋豇豆、秋菜豆、秋菠菜等速生、直播类蔬菜,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充实市场蔬菜品种花  相似文献   

18.
芽苗移栽以前仅作为棉花移苗补缺的一项辅助性措施。我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把芽苗移栽运用于大田生产,是解决直播棉田缺苗、补种、重播以及盐碱地难立苗的新套套。广大干部群众已在生产斗争实践中,推广了这项措施,1975年全县芽苗移栽面积已达1800亩。1970年大庙公社上山大队第三生产队,利用苗床育成芽苗,首次移栽到大田,试栽了7亩,单产皮棉181斤,比直播棉田每亩增产29斤,解决了部分群众怕大面积移栽失败的阻力。以后育苗面积逐年扩大,1974年第三生产队的42亩棉田中,芽苗移栽25亩,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北方叶用甘薯越冬保苗扩繁方式,设置日光温室越冬保苗 + 土栽扩繁、日光温室越冬保苗 + 基质扩繁、专业育苗温室基质育苗等 3 种方式,研究不同方式对叶用甘薯种苗成活率、繁殖系数、种苗质量和繁育成本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越冬期间间歇性出现低于 10℃的天数比可加温的专业育苗温室多,对叶用甘薯越冬成活影响相对较多;3 种方式下繁育的种苗质量均能达到壮苗指标要求,专业育苗温室基质育苗成本 0.309 元 / 株,移栽无缓苗期,但对温室条件要求及管理相对较高,定植时需苗量大;日光温室越冬保苗后早春扦插扩繁仍需配套 1 个多月的温室,但操作相对方便,越冬保苗后基质扦插扩繁系数为 12.4、成本 0.212 元 / 株,土栽扦插扩繁系数为 10.2、成本 0.225 元 / 株,未来可考虑冬前定植加大密度,进一步提升扩繁量,降低育苗成本。为争取叶用甘薯生产主动性,可结合生产实际(定植时间和生产条件),选择适宜的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稻免耕直播2种种植方式和4种不同密度的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表明:水稻免耕直播不同种植方式间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宽行窄株较宽窄行好;由于水稻免耕直播产量整体较常规育苗移栽差,但本试验1.6万窝/667m^2、宽行窄株免耕直播产量较常规育苗移栽高2.99%,即通过合理密度和宽行窄株的播种方式可使得产量与常规育苗移栽持平或略高;低密度的秧苗素质略好,病害发生略轻,经济性状却以1.6万窝/667m^2密度、宽行窄株的免耕直播和常规育苗移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