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丽江拉市奶牛养殖场,地处玉龙雪山脚下.海拔2500m的高寒地带,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以及治疗、预防有其特点。对于高原奶牛养殖场来说,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危害较大.给奶牛养殖和牛奶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的同时,还可造成牛奶及其制品污染,降低其品质。所以,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在奶牛养殖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结合生产实际,对晋宁尼摩合奶牛专业合作社和晋宁县部分奶牛养殖户奶牛乳房炎调查显示:晋宁片区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因主要有生产管理水平低、养殖人员素质不高以及环境设备等。可以从定期检查泌乳期奶牛,定期消毒,及时淘汰久治不愈的乳房炎病牛,加强培训,对患乳房炎奶牛及时展开针对性治疗,加强对乳房炎患牛的管理几个方面进行防治,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牛奶品质,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目前奶牛产业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但奶牛疾病的种类也逐渐增多,特别是乳房炎,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影响奶牛产业的发展。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的奶牛产业由于受到乳房炎的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为20亿美元,平均每头奶牛将会损失200美元。对于我国而言,每年由于乳房炎遭受的经济损失超过3亿美元。近几年来,我国奶牛产业发生乳腺炎的几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该类疾病一旦发生,不仅影响奶牛的健康生长,同时,还将会影响产奶量及牛奶品质,危害消费者的自身权益。本文通过分析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而确保奶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发病后严重影响牛奶的品质,可以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增加药物费用,造成奶农的经济损失。奶牛乳房炎主要表现为临床型和隐性型.其中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明显较临床型乳房炎高。由于奶牛隐性乳房炎无临床症状,乳房和乳汁通常肉眼无可见变化,所以通过实验室群体检测.2008年3月,阿克苏市动物防疫监督站对依杆其乡某奶牛场临床健康奶牛进行乳房炎检测,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7.3%。而对病牛进行治疗和淘汰,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进行溯源,对乳房炎奶牛和正常奶牛的乳头擦拭子和牛奶中细菌的16S rRNA基因的V4-V5高变区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使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乳房炎奶牛乳头和牛奶中微生物组成呈现明显差异:在门的水平上,乳头丰度最高的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牛奶则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乳头样品均含有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而牛奶中几乎没有,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细菌仅存在于乳头中;在属的水平上,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仅在乳头上检测到,牛奶中丰度最高的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其仅存在于2个乳头样品中,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细菌在两类样品中都有,但乳头的含量高于牛奶。奶牛患乳房炎后乳头和牛奶的微生物群落与正常奶牛也有差异: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仅在乳房炎奶牛乳头中检测到,正常奶牛没有,乳房炎奶牛乳头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丰度高于正常奶牛,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仅在乳房炎奶牛牛奶中检测到,正常奶牛没有。奶牛乳头与牛奶中的微生物群落差异极大,奶牛患乳房炎后乳房外和乳房内微生物组成都会发生变化,外源病原菌和内源病原菌都可能引起乳房炎。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较高,是造成奶牛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奶牛乳房炎主要靠抗生素防治,但因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牛奶中有抗生素残留,食用这种牛奶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注射用胸腺五肽(冻干型)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用胸腺五肽对奶牛乳房炎有明显疗效,牛乳中无抗生素残留;注射用胸腺五肽每天使用量在2 mg范围内,奶牛无不良反应产生。  相似文献   

7.
奶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奶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在奶牛养殖业中,一些奶牛疾病的发生影响着奶产量,特别是奶牛乳房炎。在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奶产量。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应注意并注重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8.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炎中发生最多、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病症之一。病牛乳房和乳汁均无肉眼可见变化,但牛奶产量下降、细菌出现在牛奶中、乳成分被改变等。病牛乳汁电导率、体细胞数、pH值等发生变化,须用特殊理化方法才能检出。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是一种复杂的、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据统计,我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1%~23%,隐性乳房炎乳头阳性率更是高达50%左右[1]。奶牛乳房炎不仅造成产奶量下降,使奶品质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奶牛养殖疾病.该病可导致奶牛乳房出现局部变化,从而引发奶牛产奶量严重下降,牛奶pH变化等.本文从饲养管理、营养、环境、微生物、遗传5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介绍体细胞计数法、乳汁细菌培养法、分子检测法、乳汁pH检测法、蛋白质组学检测法,提出乳房炎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 牛奶是人类食品中的上等营养佳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牛奶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大力发展奶牛业是当前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要想奶牛养得好,提高产奶量,奶品优质,防治奶牛乳房炎是一项极其关键性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据有关资料表明,奶牛乳房炎占整个生产奶牛中的78%以上,其中阳性占45%左右,阴性乳房炎占5%或33%。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饲养中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是由于奶牛乳腺受到奶牛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影响,微生物、化学、物理的刺激后引起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该病能直接导致奶牛奶产量降低,作者结合实践经验简要介绍如何预防奶牛乳房炎的饲养管理措施,以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在牛奶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亭  胡松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41-19542
[目的]观察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在牛奶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在牛奶中添加一定量的乳房炎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于4℃分别静置8、12和24 h,牛奶被分割成上、中、下3等份。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各部分牛奶中的细菌数。[结果]两种致病菌菌落数在牛奶中从下到上呈现上升趋势,且上部牛奶中的菌落数显著高于中、下部(P〈0.001),中部与下部差异不显著。[结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经乳头管侵入后可以随牛奶中的脂肪滴上浮,进而侵入到乳腺的深层组织。  相似文献   

14.
海阳市奶牛业近几年发展迅猛,令人欣喜,但随之而来的繁杂病症也令人十分头痛.其中奶牛乳房炎更是常见多发,棘手难缠.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高温季节泌乳期奶牛发病多,7~9月为发病高发期,奶牛一旦发生乳房炎,不但严重影响奶牛产乳量,降低经济效益,而且患牛奶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和毒素及药物残留,也会给人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防治奶牛乳房炎是发展奶牛饲养业至关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E在养牛业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维生素E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日粮中补充维生素E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从而提高牛奶质量。另外,维生素E对改善牛肉品质,延长其货架期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奶牛乳房炎是世界范围内仍未解决的顽疾之一.目前,发生乳房炎后一般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不仅引起产奶量下降甚至停奶,而且会导致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危害人类健康.在此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治疗及其预防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奶牛乳房炎的预防、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对奶牛的乳品质与产奶量具有重要影响,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很高,所以,乳房炎对奶农养殖效益具有直接影响。中草药由于具有无毒害、无抗药性的优势不仅成为目前奶牛饲料重要添加剂,也成为有关学者的研究热点,并被广泛应用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本文主要论述了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奶牛产生乳房炎的原因、中草药添加剂对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运用效果及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防治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群中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它降低了奶牛的产奶量和奶的品质,使奶牛的发情期延迟,情期受胎率下降,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阐述了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最主要的疾病之一,患乳房炎的奶牛,产奶量下降,奶品质发生改变,严重时可造成母乳机制完全丧失而被淘汰;本文对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牛场的二例奶牛乳房炎,通过发病原因分析,经过有效治疗,两头奶牛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花费最高的奶牛疾病之一。健康的乳房不仅能为牧场盈利,还能提高牛奶质量及奶牛福利。因此,如果牧场想通过削减成本来提高盈利能力,必须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