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梭鱼又称棍子鱼、红眼鱼、红眼鲻等,是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发展起来的一个水产养殖新品种。2009年7月-2011年6月,南通名濠水产有限公司承担了江苏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梭鱼高效生态规模化繁养技术开发",结合项目的实施,介绍梭鱼繁育、养殖的相关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梭鱼生物学梭鱼(mugisoiuy),又名肉棍子、红眼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鲻科、梭鱼属。该鱼适盐、适温范围广,海水、咸淡水和纯淡水均能生活生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生长适温1~30℃,最适温度为12~25℃。该鱼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还可  相似文献   

3.
梭鱼又名肉棍子、红眼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鲻科、梭鱼属。梭鱼对盐度和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海水、咸淡水及淡水中均能生活。多年的养殖实践证明,梭鱼是一个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较快、养殖投资小、经济效益较高的优良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不仅在沿海地区大力进行梭鱼养殖,而且在内陆淡水区域也逐步开始养殖。梭鱼既可主养,也可与淡水鱼类、蟹、虾混养,在池塘混养中能有效利用池塘饵料,在不增加投饵量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李正柱 《齐鲁渔业》2006,23(7):31-32
梭鱼(Mugil soiuy),在山东又称红眼鱼,属鲻科鱼类,该鱼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利用“上农下渔”池塘对梭鱼的高产高效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梭鱼,又名肉棍子、红眼鱼,其适盐、适温范围广,海水、咸淡水或纯淡水均能存活,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生长适温范围为1~30℃,最适温度为12~25℃。梭鱼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还可在淡水池塘、水库和湖泊中进行养殖。梭鱼既可以  相似文献   

6.
梭鱼又称肉棍子、红眼鱼、赤眼梭。吻短,体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体呈青灰色,腹部白色。梭鱼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栖息于河口及港湾内,可在淡水生长、生活。梭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它生长快,适应性强,养殖投资小,市场走俏,是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的优良品种。利用池塘、水库等水域发展梭鱼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徐承旭 《齐鲁渔业》2007,24(1):12-13
梭鱼又名肉棍子、红眼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鲻科、梭鱼属。该鱼适盐、适温范围广,海水、咸淡水和纯淡水均能生活生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生长适温1~30℃,最适温度为12~25℃。该鱼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还可以在淡水池塘、水库和湖泊中进行养殖,可主养,也可与淡水鱼类、蟹虾混养,能有效利用池塘的饵料,在不增加投饵量的情况下,提高产量10%左右,是提高水体养殖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极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养殖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梭鱼又名肉棍子、红眼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鲻科、梭鱼属。梭鱼对盐度和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应盐度围0~38。在海水、咸淡水及淡水中均能生活,适应水温3~35℃,最适水温12~25℃,当水温低于-0.7℃时停食。野生梭鱼分布在我国沿海河口港湾的咸淡水交汇处,随着人工繁殖育苗的成功,沿海地区规模开展人工养殖已经多年,多年的养殖实践证明,梭鱼是一种生长较快、适应性较强、抗病性好、养殖投资小、市场走俏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9.
徐承旭 《齐鲁渔业》2008,25(2):14-15
梭鱼又名肉棍子、红眼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鲻科、梭鱼属。该鱼适盐、适温范围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生长适温1~30℃,最适温度12~25℃。该鱼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还可以在淡水池塘、水库和湖泊中养殖,可主养,也可与淡水鱼类、蟹虾混养,极具市场发展潜力。梭鱼混养能有效利用池塘饵料,在不增加投饵量的情况下,提高产量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梭鱼(Barracuda,Pike),又名红眼鱼,属于鲻形目的鲻科。其适盐、适温范围广,从35的高盐度海水到5的咸水均能存活,温度范围为0℃~35℃,最适生长温度为18℃~28℃[1]。梭鱼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还可在淡水池塘、水库和湖泊中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11.
刘岳 《河北渔业》2011,(10):7-12,29
<正>0前言梭鱼(Barracuda,Pike),又名红眼鱼、肉棍子,属于鲻形目的鲻科。其适盐、适温范围广,从35‰的高盐度海水到5‰的淡水均能存活,温度范围为0~35℃,最适生长温度为18~28℃[1]。梭鱼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还可在淡水  相似文献   

12.
罗刚  时冬晴 《河北渔业》2011,(11):15-16
<正>近些年,海区休渔期间,池塘养殖的梭鱼价格一路上扬,而养殖所需的大规格苗种,日趋走俏(见表1)。作者通过几年的养殖实践,把梭鱼夏花混养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中,在不影响南美白对虾产量的基础上,培育了大量大规格梭鱼苗种,为次年淡水梭鱼商品鱼的快速养成提供帮助,实现养殖的高效益,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鲻科鱼类是常见的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中国沿海等热带、亚热带、温带水域。鲻鱼虽产于海中,但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海水、成淡水中均能正常生活,有些种类能完全适应淡水生活,是近年来沿海才发展起来的海水养殖和咸淡水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鲻鱼、乌头鲻(青鲻)、梭鱼(黄尾鲚)、棱梭(俗称棱鲻)等。笔者结合多年生产经验,探索出了一套适宜在南方进行的梭鱼(Liza haemacocheila)人工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梭鱼俗称尖头西、红眼鲻等,隶属鲻形目、鲻科,属于广温、广盐性鱼类,盐度从35的高盐度海水到5的浅海、河口、盐水沟、内陆咸水湖、淡水湖泊、大小池塘梭鱼都能生活。从0~35℃水温都能忍受,以18~28℃为最适生长温度。喜欢栖息在沿海近岸、海湾和江河入海口处,是我国南方沿海咸淡水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梭鱼在南方养殖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5.
淡水养殖梭鱼的人工繁殖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惠彬 《水产学报》1989,13(2):109-115
1982~1986年;作者采用外源药理学方法,使淡水养殖梭鱼(S‰0.297-0.569)克服了“淡水不育症”,雌鱼性腺成熟率85%以上,完全取代了“海水过渡”。在人工催产中又克服了排卵机制的障碍及胚胎对环境的不适应,并对梭鱼亲鱼血清激素含量进行放射免疫(RIA)测定及电子显微镜对梭鱼脑垂体亚显微结构进行观察。提出梭鱼存在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16.
鲻鱼与梭鱼     
鲻鱼与梭鱼同属于鲻科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黑海等热带和亚热带水域。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一般南方沿海以鲻鱼为多,北方沿海则以梭鱼为主,故有“南鲻北梭”之称。鲻、梭鱼为广盐性的浅海中上层鱼类,喜欢栖息、在沿海近岸。海湾及江河入海口水域。鲻鱼的适盐范围为0~40‰,在海、淡水中部能生活,梭鱼从纯淡水到38‰的海水中均可生活,既能在海水中养殖也能在淡水中养殖。鲻、梭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也很广,鲻鱼的适应水温为3~35℃,12~25℃是最适水温;梭鱼较之鲻鱼耐温低,冬季冰下水温1℃时也能生活。  相似文献   

17.
梭鱼(mugil soiuy),又称肉棍子(辽宁、河北)、红眼鱼(山东)、赤眼梭、红眼鲻(浙江、福建)、斋鱼(广东),多栖息于沿海及江河咸淡水中,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尤以黄海、渤海为最多。具有生长速度快、盐度适应范围广、抗病能力强等优点,且投资小,市场走俏。近年来成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的重要养殖对象之一,也是近几年养殖鱼类中效益较好的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18.
梭鱼和-龄鱼种混养的效益分析梭鱼属鲻科鱼类,地方名为赤眼梭、红眼鲻等。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为上等食用鱼,蛋白质含量为11.1—12、8%,脂肪为1.82—2.56%。在淡水中养殖肉味更加鲜美。近几年来,其价格直线上升,养殖前景看好。我厂从1991年...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主持,曲周县水产试验站协作承担的“淡水养殖梭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经过五年艰苦探索研究已获得成功,九月二十三日在河北承德市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梭鱼是渤、黄海近海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适盐范围广,既能在海水、半咸水中养殖,又可在淡水中与四大家鱼混养,其肉质  相似文献   

20.
刘德永 《水产养殖》2007,28(6):32-32
过去常规养殖梭鱼都以海水养殖为主,养殖周期较长,养殖成本较高,利用梭鱼适盐范围广这一特点,用淡水池塘养殖梭鱼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