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除人为干扰因素较大的满洲里和莫旗2个监测点,分析呼伦贝尔市10个生态监测站2005—2010年的地下水位实时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草原生态区和森林生态区地下水位分别平均以每年0.08、0.05 m的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农田生态区地下水位平均以每年0.05 m的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总体分析,呼伦贝尔市各生态区地下水位上升和下降趋势不明显,均在0.1 m以下。指出了影响因素主要是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陕西关中麦区多个县区小麦赤霉病与地下水位关系的分析,发现地下水位与小麦赤霉病菌载体玉残秆的产壳率,产壳指数以及田间病穗率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地下水位既影响病菌的生长发育和侵染,也影响小麦品种的发病程度,因此地下水位可作为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分区指标。  相似文献   

3.
根据塔里木河和黑河流域典型植物的随机抽样研究,建立的干旱区非地带性植被生长与地下水位关系模型为对数正态分布,并计算得出干旱区典型植物生长与地下水位埋深关系。结果表明:植被在最适地下水位生长最好,合理的生态地下水位埋深应保持在2~4m之间。计算结果与干旱区石羊河实测及调查资料比较,当地下水埋深胡杨2.51m、柽柳2.29m、芦苇1.36m、罗布麻2.51m、甘草2.93m、骆驼刺2.84m时,相应盖度最高,模型与实测结果相符,对干旱区非地带性生态恢复和重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滩地地下水位对钉螺分布密度和I—72杨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滩地地下水位在动态情况下对钉螺的分布密度和I-72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的不同,钉螺密度呈五带分布,即一条密螺带、两条螺带和两条稀螺带。建立了地下水位与钉螺分布密度的回归方程y=-1.9686 0.251147x-0.004013x^2,r=0.86098,有明显的相关。地下水位30cm深时,地表钉螺分布密度最大,20、40cm次之,10、50cm最小。地下水位也影响I-72杨年平均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经方差分析和Q检验差异显著。为今后滩地发展I-72杨提供高效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滩地地下水位对钉螺分布密度和Ⅰ-72杨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滩地地下水位在动态情况下对钉螺的分布密度和Ⅰ-72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的不同,钉螺密度呈五带分布,即一条密螺带、两条多螺带和两条稀螺带。建立了地下水位与钉螺分布密度的回归方程y=-1.9686+0.2511747x-0.004013x2,r=0.86098,有明显的相关。地下水位30cm深时,地表钉螺分布密度最大,20、40cm次之,10、50cm最小。地下水位也影响Ⅰ-72杨年平均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经方差分析和Q检验差异显著。为今后滩地发展Ⅰ-72杨提供高效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章丘泉水地下水位与降水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章丘市2005~2006年自动观测降水和泉水地下水位资料,绘制动态变化图进行直观分析,计算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量化分析,最终揭示降水对泉水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程度及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结果表明,<10 mm和10~30 mm的降水与泉水地下水位变化的相关系数较小,对泉水水位回升影响不大;>30 mm降水与地下水位变化相关系数大,对泉水水位回升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两年研究结果表明,吨粮田麦作生育期间地下水位拔节孕穗前较高,其中拔节孕穗期最高,是渍害形成机率最大的阶段;孕穗开花以后,地下水位呈显著下降趋势。拔节孕穗前降雨对抬高地下水位有显著影响,孕穗开花以后影响较小,而灌浆成熟期降雨几乎不会引起地下水位的明显上升。淮南平原及沿江圩区单产5250kg/hm2以上高产田块,拔节孕穗期适宜地下水位为90~130cm,其中以130cm最佳;丘陵地区4500kg/hm2以上田块,最适地下水位为90cm。吨粮田麦作生育期间地下水位的调控应遵循“内外结合、明暗结合、逐级配套”的排水体系原则,其中地下暗管排水是控制和降低地下水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森林是个生态系统,它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既有互为有利的一方面,也有互为不利的一方面,我们一定要掌握森林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做使森林改善周围的环境,以发挥森林的生态作用,本文谈谈森林对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森林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既是错综复杂的,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要牢记森林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森林随空间运动而变化的规律性,从而为科学造林育林以及充分发挥森林各方面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当中通常会有三方面的灾害隐患,主要有森林火灾、森林水灾与森林病虫害。其中森林病虫害不仅有着与火灾、水灾同样的破坏性,同时其带来的灾害带有独特的生物性,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能够有效避免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森林病虫害的成因以及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1.1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1985—2007年间的锦州玉米地地下水位、降水和土壤含水量的观测资料,旨在阐述锦州农田可利用水分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当地下水位小于4m时,锦州玉米地地下水位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在相同地下水位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受地下水位的影响随土层深度加深而变强。锦州玉米地生长季不同月份0~30cm土壤含水量大小排序为8月〉7月〉5月〉6月〉9月在年时间尺度上,生长季的降水与地下水位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空间转移矩阵、回归模型等研究方法,基于1990和2008年2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1],对黄淮海平原地下水位下降速度不同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动态度与地下水位下降速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除建设用地数量增加外,黄淮海平原区的其他地类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2)各地类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在不同分区具有一定规律性,城镇用地的动态度最大,表明其扩张速度最快;3)各地类的相互转化中,耕地向其他地类转化是主要的转化方式,快速下降区最为突出。耕地是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生态用地是补充耕地的主要来源;4)水田动态度与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呈负相关,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动态度与之呈正相关,农村居民点、城镇用地扩张对地下水位下降具有明显的正向驱动作用。建议在不同地下水位下降程度区域内,对土地利用类型和强度进行适宜的调整、优化,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陕西关中麦区多个县区小麦赤霉病与地下水位关系的分析,发现地下水位与小麦赤霉病菌载体玉米残秆的产壳率、产壳指数以及田间病穗率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地下水位既影响病菌的生长发育和侵染,也影响小麦品种的发病程度,因此地下水位可作为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分区指标。据此对关中麦区各县进行了赤霉病流行分区,结果表明,位于渭河平原一、二级阶地老灌区的各县区的有关乡镇为赤霉病的常发重发区,黄土台塬新灌区的有关县区的乡镇为中度流行区,非灌区的有关县区的乡镇为轻度或不发生区。该项研究成果为关中麦区和类似麦区小麦赤霉病分区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健康评价有别于普通的森林健康评价,在评价中要考虑森林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从森林对生态系统、森林社会价值、森林对珍稀保护物种影响等方面构建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得出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综合指数,从而判别自然保护区森林的健康程度,并对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进行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5块样地中,有8块样地处于健康以上状态,比例达到了53.3%,亚健康状态样地占到了46.7%,表明百花山保护区森林健康状况良好,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表明指标体系有较好的适用性。图1表3参21  相似文献   

14.
从森林生物灾害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森林病虫害防治历史、社会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的需求入手,探讨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新策略—生态控制,认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是将来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发展方向,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赤峰市近年地下水位变化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赤峰市10个生态监测站2005-2010年地下水位实时监测数据及同一时期的降水、气温等气象资料,评估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分析降水量、气温等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地下水位下降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公众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认知与支付意愿是了解森林碳汇需求的基础。在对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浙江杭州地区为范围,随机抽取220位公众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212份,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公众对森林生态功能有一定的认知水平,而且对购买森林碳汇服务的意识基础较好,特别是在购买生态彩票方面的潜力较大;②公众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购买意愿较强,不同群体对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存在差异。同时,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公众购买森林碳汇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是否愿意为个人排碳付费”“森林固碳是否应得到补偿”“是否知道森林有固碳作用”“个人是否有必要减排” 和 “性别”。最后提出了结论和两点建议。表5参9  相似文献   

17.
以Penning的MACROS模型及其模块L1D、L2D和L2SS等为基础,联结气象资料、作物资料、土壤参数,组建了大麦生长动态模拟模型。运用模型对若干年份不同地下水位大麦生物量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同一年份不同地下水位处理大麦的生物量平均值与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同一处理不同年份生物量平均值与地下水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各个不同年份不同地下水位处理大麦的生物量与降水量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洞庭湖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钉螺分布密度的主导水分因子和钉螺分布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钉螺分布密度与汛期淹水时间、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有关,表现为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淹水时间;地下水位随滩地高程、林龄的增加或湖水水位的降低而降低,秋冬季地下水位常低于春季;土壤含水率在多阴雨的春季常高于秋冬季,并随滩地高程的降低、地下水位的升高而增加;钉螺活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均随高程的升高、林龄的增加或地下水位的降低而降低;挖沟抬垄整地所形成的杨树林分林内微生境的活螺框出现率与活螺密度大小为垄面<保留带<沟壁坡面、沟底<芦苇地(对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汲取了时序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各自的优点,提出了地下水位拟合及预报的时序回归模型,模型既体现了地下水位与相关因子的相关关系,又反映了地下水位自身的时序关系。可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动态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20.
额济纳绿洲沿河区地下水位埋深对生态输水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3a对额济纳绿洲沿河区的地下水位埋深监测,分析地下水位埋深在纵向、横向的响应及地下水位埋深响应强度情况,探讨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响应的初步规律.初步结论: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埋深出现显著地变化,平均地下水位埋深由输水前的4.5m降低到3.27m,降幅为27.3%;距输水口越近,距输水河道距离越近,地下水位埋深越小,其降低幅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