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提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向传统农业耕作的挑战.发展保护性耕作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可以培肥地力,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作业环节,降低作业成本,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农机化实用技术。近年来,鄄城县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实施大推广、服务新农村"的要求,紧紧把握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特点,把发展保护性耕作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提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这么说: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向传统农业耕作的挑战,他以大量科学的试验依据以及农业生产实践充分向人们展示了这一极赋有生命力的新技术。研究、实施、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指导性的深远影响,将是一  相似文献   

4.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技术特征,研究分析农业增产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立刚  刘昕  邸妍 《农业机械》2011,(33):46-47
保护性耕作是以农业机械化为载体、综合性农艺措施组装配套的现代农业技术之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的根本出路。它能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节本增收,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保护性耕作是传统耕作技术的一次革命。本文对风沙干旱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对策及效益进行了表述。  相似文献   

6.
发展保护性耕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农机作业的技术模式及工艺路线、农艺要求与作业质量情况、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成效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在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性耕作的实施在农艺技术和农机应用上表现出多样化、标准化特征,其应用有效实现了水土保持、土壤肥力恢复,有效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从规范保护性耕作实施流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业保护性耕作组成,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业类型,以及保护性耕作农艺要点与农机农艺融合实施的注意事项,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山东省农机部门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列为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的重要内容,列为农机化发展的重点。把发展保护性耕作作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粮食增产的主推技术,作为发展生态环保农业和农机节能减排的突破口,作为农民增收节支的重要措施,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使全省保护性耕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保护性耕作是增强山西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以清徐县为例,详细阐述了该县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和玉米,常年种植小麦面积为6.7万hm2、玉米为14.7万hm2.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以及现代农业发展要求,2003年以来北京市重点推广了粮食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2006年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启动了"北京市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用3年时间,对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豆类全部实施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宁阳县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把发展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实施“五动”战略,取得了显著进展。2008年,全县新增玉米收获机133台,保有量达到254台;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78台,保有量达到87台;规划保护性耕作面积3.72万亩,其中千亩以上连片示范点6个、200亩以上连片示范点30个。全县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体做法:一是行政推动,为做好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提供领导保障;二是宣传发动,为做好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上下联动,把发展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四是效益驱动,为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五是典型带动,推动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是利用收获机械或还田机械将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撒在地表,然后实施免耕播种,以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先进耕作技术.阐述了发展保护性耕作对于改革传统耕作制度、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所具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发展中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实现农业可持发展的主要措施就是保护性耕作农业。因而,保护性耕作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完全不同于传统耕作,要求在有大量作物残茬覆盖地表的情况下进行免耕覆盖播种。由于保护性耕作播种作业环境特殊,传统的机械化播种机和畜力播种机无法正常作业。因此,使用适应性强、操作性能可靠的免耕播种机,搞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种田的经济效益,激发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对我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概况及技术模式进行了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张家口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先后有8个县区被发改委和农业部列为保护性耕作建设工程、试验示范项目县,中央投入资金累计达1600万元,带动农民投入1500多万元。经过10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目前全市各类保护性耕作机械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最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是秸秆残茬处理、免少耕播种、秸秆覆盖、机械深松,以及杂草、病虫害防治等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耕作体系,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体系而言是重大的变革,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环境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简要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或者意义),并系统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内容及河南省镇平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现代耕作技术,在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机科技创新推广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现代农业新常态发展的先进的现代农耕技术,它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蓄水能力,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的先进耕作技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最近河北省人民政府下发冀政函 (2 0 0 2 ) 82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通知》。通知说 :为推动农业耕作技术创新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 ,促进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现就加快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普及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省水资源匮乏 ,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污染呈加剧趋势 ,已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改进耕作技术 ,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蓄水保墒、节本增效等…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少耕、免耕,并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或埋覆还田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2010-2012年,团风县连续3年承担实施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在湖北省率先开展了南方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工作于2012年通过了省农机局组织的验收,得到了省验收组专家的充分肯定。3年来,团风县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新机具做了大量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引导和示范推广作用,在南方稻作区水旱连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0.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实现节本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先进耕作技术。近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驱动下,东明县农机部门采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强化引导、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化农机科技创新,不断加快保护性耕作推广步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一、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东明县按照“调结构、转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