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脱毒苦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并研究光照、温度、抗氧化剂及其增效剂对苦杏仁油稳定性及货架期的影响,为开发苦杏仁食用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甘肃庆阳脱毒后苦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然后利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为考察指标,研究了光照、温度、抗氧化剂及其增效剂对苦杏仁油抗氧化性能和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苦杏仁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57g/kg;光照、温度对苦杏仁油的氧化过程都有显著影响,但相对光照而言,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苦杏仁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可以很好地延长油品的货架期,并与抗坏血酸(VC)和柠檬酸(CA)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产业化生产中,考虑到国家标准对油脂货架期和油脂中抗氧化剂添加量的要求,确定抗氧化剂TBHQ的最适添加剂量为150mg/kg。【结论】脱毒后的苦杏仁油是营养价值丰富的植物油资源,可作为高档食用油开发利用,150mg/kg的TBHQ对苦杏仁油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茶籽中的脂肪酸进行提取和组成分析,脂肪酸采用索氏提取法进行提取,甲酯化后运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茶籽油得率为(35.70 ±1.08)%;茶籽油中含有15种脂肪酸,其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占60.74%,其次为亚油酸,占20.58%.茶籽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1%以上,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金花葵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并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比较不同抗氧化剂对金花葵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花葵籽中油脂含量为17.74%,有6种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占油脂总量的74.13%,含量较多的有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分别为46.38%和26.67%;添加TBHQ可有效提高金花葵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单独添加0.02%TBHQ可使金花葵籽油预测贮存时间延长至12个月以上;TBHQ与增效剂协同作用,可使金花葵籽油氧化稳定性显著提高,其中0.015%TBHQ与0.01%植酸复配或0.015%TBHQ与0.01%柠檬酸复配,可使金花葵籽油预测贮存时间延长至18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4.
秦李龙  阮长春  刘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16-20517,20520
[目的]确定柞蚕雌蛾油的最佳提取方法,并分析雌蛾油经甲酯化后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浸提法、超声波法3种方法提取雌蛾油,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柞蚕雌蛾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索氏提取法提取率为20.54%,浸提法提取率为10.36%,超声波法提取率为12.36%。GC-MS分析结果表明,雌蛾油中含10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8.43%,以亚麻酸(57.17%)、亚油酸(10.18%)等为主。[结论]提取方法中以索氏提取法最佳。经GC-MS分析,10种脂肪酸中以亚麻酸含量最高,达到57.17%。  相似文献   

5.
沙棘籽油的提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法,利用索氏抽提器提取沙棘籽油,用GC-MS对沙棘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15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67.78%,主要是亚麻酸,占不饱和脂肪酸的93.21%;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占饱和脂肪酸的70.79%。单料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沙棘籽油能与烟香协调,提高香气质,增加香气量,同时,还有减轻刺激性,去除杂气和改善余味的作用,更适合加到清香型单料烟中,且添加量以烟丝质量的1‰~1.5‰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定性定量分析南极磷虾油中磷脂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方法,为南极磷虾油中磷脂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比较氨基固相萃取柱和硅胶固相萃取柱对南极磷虾油中磷脂富集效果的影响,并研究Zorbax Rx-Sil柱和Chromolith Performance-Si柱及流动相对磷脂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采用氨基固相萃取柱对南极磷虾油原液进行净化处理并富集磷脂,选用Chromolith Performance-Si柱,正己烷—异丙醇—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可定性定量分析南极磷虾油中的磷脂含量.南极磷虾油中主要含有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PC)3种磷脂.其中,PC含量最高,为28.73~38.52 g/100 g,占磷脂总含量的76.15%~92.22%;LPC含量为2.27~7.29 g/100 g,占磷脂总含量的5.41%~18.55%;PE含量最少,为0.30~2.69 g/100 g,占磷脂总含量的0.74%~7.36%.加标回收试验结果显示,3种磷脂的回收率在88.50%~109.4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结论]利用氨基固相萃取柱对南极磷虾油中磷脂进行纯化富集,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HPLC-ELSD可实现对南极磷虾油中磷脂的快速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剂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种子中的脂肪酸和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黄秋葵种子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1种化合物,其中正癸烷含量最高,达21.180%;从黄秋葵种子脂肪酸中鉴定出13种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占总量的40.225%。黄秋葵种子中的挥发油和脂肪酸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百香果(Passiflora coerulea L.)子油的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料液比、时间、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其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百香果子油的提取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所提取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m∶V),提取时间20 min,摇床温度23℃,此条件下百香果子油提取得率为22.37%。百香果子油中含有1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84.12%,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5.88%,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甲酯(60.51%)和反-9-十八碳烯酸甲酯(22.05%)。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条件进行提取,可得到较高的百香果子油得率,通过GC-MS分析所得百香果子油的脂肪酸成分不被破坏,这是一种简单、高效且对有效成分无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彭志兵  吴正平  喻华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53-16753
[目的]对金花葵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方法]以石油醚为提取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经KOH-甲醇甲酯化处理后,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金花葵籽油中共检测出6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量占68.91%。[结论]金花葵籽油中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0.
对木瓜籽中提取的油脂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木瓜籽中的油脂进行提取,甲酯化后运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和鉴定.木瓜籽油得率为(33.99±2.13)%;木瓜籽油脂中含有17种脂肪酸,主要的脂肪酸为油酸(71.01%)、棕榈酸(22.91%)、硬脂酸(3.25%)、对苯二甲酸(1.34%)、氢桂皮酸(0.46%)、十九烯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71.5%以上.木瓜籽油的过氧化值为13.6 g/kg,低于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标准.木瓜籽油脂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1.
白木香种子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白木香种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 g白木香种子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种子油含量,采用GC-MS法对种子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白木香种子油含量为68.5%,远高于其他木本植物的种子。白木香种子油中含有7种脂肪酸,其中油酸的含量最高,占62.75%,硬脂酸次之,占15.92%,再次为棕榈酸,占14.52%。油酸和硬脂酸分别是含量最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含量的68.52%,饱和脂肪酸占31.48%。SFA∶MUFA∶PUFA为1.00∶2.04∶0.13。[结论]白木香种子含油量极高,且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可为我国的生物质燃料油工业提供丰富的可再生原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紫海胆黄中脂肪酸的组成,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样品中脂肪油进行提取,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发现,从紫海胆黄中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6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检出量的32.89%;不饱和脂肪酸8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检出量的67.11%,其中,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EPA)和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12.73%和1.21%。  相似文献   

13.
刺山柑果实中脂肪酸和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测定刺山柑果实中脂肪酸成分和黄酮含量。[方法]用石油醚提取刺山柑果实中的粗脂肪,甲酯化后,用GC-MS法进行分离鉴定。以甲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刺山柑果实中的黄酮化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刺山柑果实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刺山柑果实中含有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90.09%,主要是亚油酸甲酯,占49.13%。刺山柑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为1.218 g/kg,平均回收率为102.13%。[结论]刺山柑果实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采用GC-MS法分析刺山柑果实中的脂肪酸成分,操作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4.
以乙醚为提取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经KOH-甲醇甲酯化处理后,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松子油中脂肪酸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松子油中共检测出18种脂肪酸,其中以亚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相对含量的55.17%.结论:松子油中的脂肪酸种类多,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相似文献   

15.
刺梨籽油脂肪酸的提取及其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索氏提取法,采用无水乙醇、正己烷、石油醚(60~90℃)、乙醚及丙酮5种溶剂对贵州产刺梨籽油脂肪酸进行提取,经过氢氧化钾碱催化法进行脂肪酸的甲酯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溶剂对刺梨籽油脂肪酸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影响很小,刺梨籽油主要含有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及花生酸5种脂肪酸,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为主,平均相对含量为92.3%.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补骨脂的脂肪酸组成,以石油醚为抽提剂,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补骨脂中的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补骨脂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21种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13种;补骨脂中主要的脂肪酸成分是亚油酸(45.684%)、油酸(18.733%)、软脂酸(17.487%)和硬脂酸(8.463%),占脂肪酸总量的94.903%.可见,亚油酸、油酸、软脂酸和硬脂酸是补骨脂脂肪酸的主要药效成分,具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腊梅籽脂肪酸提取工艺优化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脂肪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索氏提取法提取腊梅籽中脂肪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用GC-MS分析了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腊梅籽脂肪酸的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最佳提取溶剂石油醚(沸程30~6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脂肪酸提取率为39.82%。腊梅籽的脂肪酸组分主要为棕榈酸(6.59%)、亚油酸(53.47%)、油酸(27.22%)、硬脂酸(2.83%)和11-二十碳烯酸(3.14%)等,其中饱和脂肪酸总的相对含量为10.94%,不饱和脂肪酸总的相对含量达到84.29%。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天然脂溶性抗氧化剂单独使用、复配使用和增效使用时对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以提高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延长其货架期。【方法】选取茶多酚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和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种天然脂溶性抗氧化剂,植酸和柠檬酸为增效剂,以保护系数(protection factor,Pf)为衡量指标,在单一抗氧化剂使用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3种抗氧化剂最佳复配配方,在此基础上使用增效剂对其抗氧化效果进行增强并预测货架期。【结果】抗氧化剂单独使用对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均有显著性影响,但与合成抗氧化剂(阳性对照组)相比效果较差;最佳复配配方为茶多酚棕榈酸酯0.21 g·kg-1、迷迭香提取物0.45 g·kg-1,此时Pf为1.87,氧化稳定性较好;增效剂确定为柠檬酸0.20 g·kg-1;将最终复配配方应用于亚麻籽油中并预测25℃下亚麻籽油货架期为843 d,是添加合成抗氧化剂(阳性对照组)的2倍,同时是未添加抗氧化剂(空白对照组)的10倍。【结论】复配配方显著提高了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延长了亚麻籽油货架期,为取代合成抗氧化...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采用GC-MS对腰果种仁中的脂肪酸分析的可行性。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腰果种仁中的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所得脂肪酸进行成分分析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16种化合物,占脂肪酸总量的99.84%。腰果种仁主要的脂肪酸成分为油酸38.02%,亚油酸39.66%,棕榈酸6.45%,棕榈油酸3.13%,硬脂酸3.09%,亚麻酸4.34%。  相似文献   

20.
四个部位的马脂肪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马油不同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为马油结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气相色谱(GC)对马体四个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马油中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为最丰.马鬃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66.7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4.49;;马脊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62.49;,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2.63;;肚下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60.34;,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9.87;;内脏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59.91;,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9.61;.[结论]四个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