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在自然条件下对塔里木河上游地区天然灰杨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的浓度(C_i)、蒸腾速率(T_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灰杨的P_n、T_r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并且存在"光合午休"现象;G_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C_i与WUE均在8:00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呈下降趋势。上午灰杨P_n降低主要是由于气孔限制造成光抑制所致;下午P_n再次降低,主要是由于外界光强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2.
红花深山含笑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红花深山含笑在不同环境下的光合日变化情况,于2016年8—9月利用Li-6400光合仪对红花深山含笑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光合有效辐射(PAR)、湿度(RH)及大气CO_2浓度(Ca)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红花深山含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T_r、C_i、G_s对红花深山含笑的Pn影响最大,而PAR、RH、Ca等环境因子对Pn的影响次之;8—9月,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的。通过8月与9月的数据对比发现,高温会影响红花深山含笑的光合作用,使其生长受到抑制,因此应在气温较低时进行红花深山含笑的引种移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阿克苏灰枣,在井武灌溉、漫灌条件下,径级(12±0.5)、(18±0.5)cm成龄灰枣展叶期日变化的光合特性差异。采用Li6400光合仪在晴朗无云天气下,测定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等光合指标。结果表明,①通过日变化可知4组实验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13:00~15:00有明显"午休现象"。②4组实验WUE无明显差异。③G_s是4组实验P_n最主要影响因子,PAR是4组实验T_r最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井式灌溉对C1、C2光合作用与漫灌对C3、C4光合作用相似,井式灌溉满足不同径级成龄灰枣的正常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地理种源黄梁木(Neolamarkia cadamba)光合特征的差异、筛选高光效种源,以广西、广东和云南6个不同地理种源的黄梁木为材料,在夏季,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其进行了光合日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黄梁木有较高的光合效率;所有种源的净光合速度(P_n)、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摩尔分数(C_i)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而气孔导度(G_s)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并且第2个峰较低;影响P_n值的主要指标由大到小依次为C_i、G_s、光合有效辐射(P_(ARi))、T_r;不同种源间的光合特性有所差异,全天净光合速率总和由大小依次为桂兴宁、桂龙州、粤天河、粤云浮、滇保山、滇景洪,其中桂龙州和桂兴宁种源可作为优良种源的初选对象。  相似文献   

5.
西南喀斯特地区一年生构树苗木的光合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年生构树苗木为试验材料,利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监测其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其环境因子日变化.结果表明,大气温度(T)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在13:00达到全天的最大值;构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P_n在11:00左右出现第一次高峰,16:00左右出现第二次高峰;T_r在13:00和16:00分别出现两次高峰,在这两个时刻的值相差较为明显.与P_n相比,T_r在一天内的两个高峰值相对接近.胞间CO_2浓度(C_i)日变化与P_n呈负相关关系.P_n和T_r有比较明显的年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均在4月和8月出现,12月份相对较低,这与苗木年生长规律相一致,表明构树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形成了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法在薏苡生长季节设3种水分处理(312、468和624 mm),研究干旱胁迫对薏苡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气孔限制值(L_s)和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P_n日均值分别为0.56、0.64和0.82μmol/(m~2·s);T_r日平均值分别为0.224、0.247、0.355 mmol/(m~2·s);WUE日平均值分别为2.773、2.696、2.323μmol/mmol。P_n、T_r、WUE值经统计分析均显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干旱显著降低了薏苡的光合能力。但是,G_s、C_i和L_s日平均值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表明这3项光合参数与干旱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白云质砂石山地区生物质能源树种盐肤木在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特性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盐肤木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等生理因子及空气湿度(RH)、大气二氧化碳浓度(C_a)、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大气温度(T_a)等生态因子,对不同生育期盐肤木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进行了研究。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策系数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分析了在不同生育期盐肤木净光合速率P_n的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生态因子和生理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盐肤木P_n日变化均呈单峰型;不同生育期盐肤木P_n表现为8月5月10月;不同生育期盐肤木的光饱合点(LSP)表现为8月5月10月,差异显著;不同生育期盐肤木光补偿点(LCP)表现为8月≈10月5月,差异不显著;不同生育期盐肤木P_n的变化主要受G_s、PAR和T_r的影响,同时还受其他生理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大田棉花耐旱性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特性的辅助鉴定方法,以北疆棉区2类不同耐旱基因型的4个棉花品种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棉花幼苗主要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不同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时,棉花幼苗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 P)、中短期干旱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上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但只有胁迫5 d的F_v/F_m与15 d的G_s、胞间CO_2浓度(C_i)、T_r在不同基因型间有显著差异;中度胁迫时,4个品种的ΦPSII、P_n、G_s和T_r随胁迫时间的延长略呈上升趋势,胁迫10 d的G_s和15 d的G_s、C_i、T_r在不同基因型间显著差异;重度胁迫时,棉花幼苗F_v/F_m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轻微上升,而ΦPSII、q P、q N、P_n和G_s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C_i和T_r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且胁迫5 d的F_v/F_m,15 d的F_v/F_m、q N,10 d的G_s、C_i以及15 d的P_n、G_s、C_i、T_r均在不同基因型间有显著差异。从总体看,耐旱型棉苗的F_v/F_m高于干旱敏感型棉苗,耐旱棉苗的q N低于干旱敏感型棉苗,耐旱型棉苗的光合参数均低于干旱敏感型棉苗。建议苗期大田棉花耐旱性鉴定的叶绿素荧光辅助方法为:胁迫程度重度,处理时长15 d,参数为F_v/F_m和q N;光合特性辅助方法为:胁迫程度重度,处理时长15 d,参数为P_n、G_s、C_i、T_r。  相似文献   

9.
马缨杜鹃与映山红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杜鹃花属两种植物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为野生杜鹃资源的人工繁育和栽培提供重要参考。以贵州人工培育的马缨杜鹃和映山红2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植株叶片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日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两种杜鹃均对弱光区有较好的适应性且表观量子效率(α)均较低。而马缨杜鹃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显著高于映山红,且对中等光强也有较好的适应性;马缨杜鹃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因气孔限制为"双峰"曲线而映山红为单峰曲线。中午时段,两种杜鹃均能通过提高蒸腾作用(T_r)来应对高温环境;叶片气孔导度(G_s)是影响两种杜鹃Pn的主要因素,而环境因子中空气温度(T_(air))对两种杜鹃P_n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干旱胁迫对菘蓝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法,利用大型移动防雨棚开展了菘蓝干旱胁迫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菘蓝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气孔限制值(L_s)和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水分和轻度干旱胁迫下,气孔限制是菘蓝P_n降低的主要因素;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非气孔限制是菘蓝P_n降低的主要因素。干旱胁迫会导致菘蓝的T_r降低和T_r峰值的前移。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菘蓝为适应干旱缺水的条件会使叶片的P_n、T_r和G_s均显著下降,从而提高干旱情况下的WUE,缩小与充足供水情况下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以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桢楠(Phoebe zhennan)3种楠属植物2年生幼苗作为试材进行移栽,并测量其苗高、基径、春夏秋梢生长量、叶数和分枝数等生长指标,测定了其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等光合指标,以及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桢楠的生长和生理指标都优于浙江楠、闽楠,桢楠生长状况最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增温促花对海棠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盆栽海棠‘长寿冠’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室外对照(CK)、双层膜大棚(T2)和玻璃温室(T3)3种温度处理,检测增温处理对复栽后‘长寿冠’7、8月份光合日变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7、8月份各组‘长寿冠’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型,与CK相比,增温处理虽未改变双峰型变化趋势,但使光合"午休"现象加剧,并使P_n日均值下降,其中T3处理组受影响程度较大,其7、8月份Pn日均值分别比对照下降24.62%和25.45%。增温对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的影响与Pn类似,但使气孔限制值(L_s)上升。光合"午休"期间(12:00—14:00)各处理P_n、G_s、C_i的变化趋势类似,即P_n、G_s下降而Ci上升,但T3处理C_i上升趋势更明显。灰色关联分析揭示,影响Pn的主要环境生态因子为大气温度(T_a)与大气相对湿度(RH),生理因子为G_s和T_r。影响G_s的主要因素是T_a与RH。以上结果说明,增温导致‘长寿冠’夏季光合能力下降总体上主要是气孔限制因素造成,但"午休"现象的加剧主要受非气孔限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Li-6400XT光合仪测定伊犁地区引种杨树(Poplar)品系和对照杨树品系(共10个)苗期光合生理指标,分析探讨不同品系光合特性及环境因子相关性,为优树筛选与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LX-6日均净光合速率(P_n)最高,加小×俄9#最低;除LX-6外,其余品系P_n日变化均呈双峰型,主要由气孔限制所致。不同品系蒸腾速率(T_r)日变化趋势为单峰或双峰曲线,LX-2、LX-6日均T_r较大,108最低。108、TL~(-1)3日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较高,引种品系日均WUE、LUE整体高于对照品系。生理生态因子对P_n、T_r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气孔导度(G_s)对P_n、大气温度(T_a)对T_r影响较大。108、TL~(-1)3、辽河杨、日本白杨和I-262属生长量和光合指标较高型品系,该类别更能适应当地气候环境;辽宁杨、LX-6、LX-2和沙兰杨次之;加小×俄9#生长光合生长指标较低。通过光合特性与生长量比较,选出辽宁杨、LX-6和LX-2等3个较优品系,可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光合特性的差异,为选育高光效的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35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为试材,用LI-6400XT光合仪控制环境条件测定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澳洲坚果资源光合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光合作用各个参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G_s变异系数最大(30.85%),C_i的变异系数最小(8.99%)。G_s的重复力最高(84.52%),C_i的重复力最低(77.11%)。P_n与G_s、C_i、T_r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35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光合作用总体能力最高的是HAES660、HAES918和广11,HAES900、HAES246和D光合能力较低。【结论】HAES660、HAES918和广11为潜在的高光效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5.
凹叶厚朴和无患子光响应特征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年生凹叶厚朴和无患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并比较了两者的光响应特征参数、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1)无患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_(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_d)及表观量子效率(AQY)都高于凹叶厚朴;(2)无患子的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和蒸腾速率(T_r)均高于凹叶厚朴,气孔限制值(L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低于凹叶厚朴,两者的G_s、C_i和WUE差异显著,L_s差异较小;(3)凹叶厚朴的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都显著大于无患子,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和光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低于无患子,两者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P)差异不显著.表明无患子和凹叶厚朴都是喜光植物,无患子利用强光和弱光的能力大于凹叶厚朴,无患子的耐荫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凹叶厚朴强.  相似文献   

16.
依据贵州省石漠化现状和植物对喀斯特环境条件的影响,筛选喀斯特生态修复适生植物,通过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别测定了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贵州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ouense Levl.)2种药用植物的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并结合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活性、稳定碳同位素δ13C变化范围比较了2种植物在喀斯特生境下的适生能力。结果表明,接骨木对于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有着更好的适生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新疆早实核桃果实动态生长差异以及与光合特性的关系。对温185和新新2两个品种在不同栽植密度下果实生长进程中外观特征和内在品质以及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栽植密度对两2个核桃栽品种在生长过程中果实品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品种之间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温185品种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在5m×6m密度条件下显著大于5 m×3 m(P0.05),而新新2可溶性蛋白含量在5m×6m密度条件下显著大于5 m×3 m(P0.05),且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瞬间水分利用效率(WUE)、瞬间光能利用效率(LUE)在5m×6m密度条件下均显著高于5mx3m(P0.05)。果实品质与光合生理各项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单果重与LUE呈显著正相关,与G_s、T_r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与LUE呈显著正相关,与T_r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对阿克苏地区杏李(恐龙蛋)与欧洲李(女神)的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的浓度(C_i)、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气体交换参数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杏李、欧洲李气体交换参数与外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欧洲李相对于杏李而言,是一种高光合、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树种,并且气体交换参数受到外界环境因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下决明属植物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种决明属植物草决明、望江南、伞房决明、双荚决明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轻度干旱、重度干旱和正常灌水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4种决明属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日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干旱胁迫导致4种决明属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下降,望江南的下降幅度最小,说明望江南在水分减少的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双荚决明的降幅最大,说明其光能吸收、转换和传递能力较弱,不能够维持一定水平的光合作用,抗旱性较差。2)干旱胁迫下,该属植物的P_n、G_s、T_r日变化从具有明显的峰值到峰值不明显到无峰值,且P_n、G_s、C_i、T_r均在下降,表明水分亏缺会造成该属植物光合作用减弱,而望江南和伞房决明都保持了优良的适应性,其中望江南的自身调节更为突出,双荚决明则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表现出光合作用几乎停止的状态。3)干旱胁迫下,4种决明属植物的G_s和T_r峰值均在12:00左右,C_i不随着G_s的降低而减小,说明该属植物光合作用降低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限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连作年限下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salisb)光合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筛选出影响兰州百合光合作用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分别测定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兰州百合叶片光合特性及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程;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P_n)和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07:00-17:30,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空气温度(T_a)均呈单峰曲线,先升高后降低,13:45达到峰值;空气相对湿度(RH)呈"V"形变化,大气CO_2浓度(C_a)变化较小。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兰州百合P_n均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_s)总体呈下降趋势,胞间CO_2浓度(C_i)呈"W"形变化,气孔限制值(L_s)变化趋势与C_i相反;蒸腾速率(T_r)呈倒"V"形变化,水分利用效率(WUE)呈"M"形变化趋势。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兰州百合P_n、G_s、T_r及WUE的日均值呈不断下降趋势,而C_i日均值逐渐上升,与正茬相比,连作4年兰州百合各指标变化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非气孔因素是引起连作兰州百合P_n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PAR、T_r和WUE是影响兰州百合P_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论】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兰州百合光合作用能力不断下降;各生理生态因子对兰州百合不同的光合参数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中PAR、T_r和WUE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