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不同温度、盐度、溶氧量条件下孵化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初步探讨叶尔羌高原鳅人工繁殖的孵化条件。本实验每组只设置一个变化因子,其余因子参照其他鱼类资料和前期所做的预实验结果相互结合设置参考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变化对比中,在18~20℃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18℃孵化率最高;盐度变化条件下,盐度为3‰~4‰时,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盐度4‰孵化率最高;在溶氧设置变化时,溶氧偏高的条件下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溶氧12mg/L孵化率最高。初步探究叶尔羌高原鳅在进行人工繁殖时,孵化水体温度为18℃、盐度为3‰~4‰,溶氧为7~12 mg/L,在该条件下,该鱼的孵化率较高。同时为保护和开发养殖叶尔羌高原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展塔里木河沙雅段叶尔羌高原鳅形态生物学研究.[方法]2008 ~2010年通过对塔里木河沙雅段叶尔羌高原鳅采样观察,进行有关生物学的测定分析.[结果]发现沙雅段叶尔羌高原鳅形态特征有所不同,群体特征也体现出不同点;尤其是体长和体重,在同一时间段不同河段所表现的关系不一样;沙雅段:体长和体重为Y=0.062 8X2.327 2,R2=0.7564;体长和空壳重的关系式为:y=0.047 3 X24039,R2=0.814 5,其中n=151;体长和体高线性相关:Y=0.117 7 X+0.713 6,R2=0.228 6;体长和头长的关系式为:Y=0.270 6 X-0.2462,R2=0.692 6;体长和尾柄长关系为:Y=0.202 1 X-0.352 8,R2=0.382 7;体长和吻长的关系:Y=0.106X-0.054 8,R2=0.44;体长与口裂长宽的关系为:Y长=0.087 3 X-0.035 5,R2=0.382 5、Y宽 =0.091 4X +0.016 4,R2=0.4325;体长与胸、腹、臀长关系为:Y胸 =0.18 X-0.178 7,R2=0.252 9、Y腹=-0.04X+2.247 7,R2=0.0049、Y臂 =0.072 4 X+0.546 4,R2=0.042 6;体长与内外须及颌须的关系式为:Y内=0.058 2X+0.2,R2=0.097 3、Y外 =0.056 9 X+0.218 6,R2 =0.215 7、Y颌须=0.036 1 X+0.542 1,R2=0.029;丰满度系数为K=(W/L3)×100,K=1.400 61.[结论]塔里木河沙雅段叶尔羌高原鳅异速生长不明显,生长较为稳定,小型化严重,捕捞强度过大,资源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态学方法,研究盐度、碱度和体质量对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的呼吸和排泄等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度和体质量对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和排氮率有显著影响(P0.05)。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随盐度增加先升后降,盐度5g·L~(-1)有峰值;叶尔羌高原鳅排氮率则与之相反,盐度20 g·L~(-1)时排氮率0.084 mg·(g·h)~(-1)。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随碱度先升后降,当碱度1.922 mmol·L~(-1)到达峰值;叶尔羌高原鳅排氮率则与耗氧率变化趋势相似。叶尔羌高原鳅的耗氧率和排氮率随体质量的增大在不同盐、碱度下不同。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排氮率随盐、碱度的增大而降低,分别在盐度5 g·L~(-1)和碱度11.922mmol·L~(-1)时该鱼耗氧率/排氮率随体质量增大。研究显示,盐、碱度和体质量对渗透调节起到重要作用,使得呼吸和排泄表现明显不同,当水体盐度5 g·L~(-1)和碱度11.922 mmol·L~(-1)时叶尔羌高原鳅呼吸和排泄表现正常,可能与Na+/K+-ATP活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叶尔羌高原鳅仔鱼育苗成活率以及为半咸水人工驯养、增殖保护和苗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盐碱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叶尔羌高原鳅仔鱼在不同盐碱浓度梯度下及盐碱联合的毒性试验,以探明叶尔羌高原鳅在不同盐碱度下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pH 6.5~7.5、温度(20±1)℃条件下,盐度对仔鱼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733 4‰、6.400 7‰、5.679 7‰和4.390 8‰,安全浓度(SC)为1.589 3‰;碱度的LC50分别为3.919 4g/L、2.741 7g/L、1.761 8g/L和1.028 1g/L,SC为0.575 4g/L;盐碱联合的LC50分别为3.897 5g/L、2.167 0g/L、1.522 7g/L和1.341 9g/L,SC为0.201 0g/L。48h碱度(Alk)LC50与盐度(S)的关系式为Alk=5.613-0.718 S,在48h内盐和碱的关系全部为协同作用,且其效应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龄、2龄和3龄叶尔羌高原鳅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相结合。【结果】1龄组,叶尔羌高原鳅体高、眼径、体长、体宽、须长与1龄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0.694、0.030、0.286、-0.170,差异显著(P0.05)。1龄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差异显著(P0.05);体高、体宽和须长应对体质量影响颇大,差异显著(P0.05),拟合方程为Y=1.510+0.897X_4-7.377 X_8+0.23 X1+0.32 X_5+0.674 X_6;2龄组,叶尔羌高原鳅头长,体高,体宽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665、0.551、0.224,通径系数差异显著(P0.05),在2年龄组中,头长对体质量的影响颇大(P0.05),拟合方程为Y=-0.605+2.487 X_2+1.437 X_4+0.393 X_5;3龄组,叶尔羌高原鳅体长、头长、体宽、眼径与其体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0.719、0.604、0.189,差异显著(P0.05),通径系数差异显著(P0.05),体宽和眼径对体质量的影响颇大,差异极为显著(P0.01),拟合方程为Y=-6.640+0.579 X1+1.812 X_2+2.782 X_5+4.573 X_8。【结论】在叶尔羌高原鳅的选育中,在1、2、3龄中采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生物性状指标来进行选择不同的鱼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盐碱胁迫下机体耐受和行为变化。【方法】以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生态急性毒理学试验方法,限定低温环境(13±0.5)℃,测定不同盐、碱浓度下高原鳅属鱼类耐受和喜好程度,分析低温环境中盐、碱胁迫对塔里木河水系特有叶尔羌高原鳅毒性影响。【结果】p H 6.5~7.5、温度(13±0.5)℃下,叶尔羌高原鳅12、24、48、72、96 h时盐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0.0870‰、15.2560‰、14.1960‰、13.2990‰、12.9180‰,安全值为4.1676‰;叶尔羌高原鳅12、24、48、72、96 h时碱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1590、9.9776、9.5076、8.6485、4.5220 g·L~(-1),安全值为2.7179 g·L~(-1)。对于盐碱胁迫下,叶尔羌高原鳅行为喜好程度则表现出4‰为主要盐度喜好停留区,而3~4 g·L~(-1)则为碱度喜好的范围值,行为特点相类似。研究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在低温下盐碱毒性耐受有所减缓,行为喜好表现有所不同,塔里木河水的盐碱化严重抑制叶尔羌高原鳅的生长发育,造成其资源锐减。【结论】本研究旨在为叶尔羌高原鳅增殖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变动及资源评估.[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段,采集叶尔羌高原鳅940尾,运用资源评估方式,研究叶尔羌高原鳅种群生态学.[结果]塔里木河阿拉尔段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总死亡系数(Z),雌性为0.298/年,雄性为0.400/年;种群自然死亡系数(M),雌雄分别为0.257/年和0.286/年;捕捞死亡系数(F),雌雄分别为0.041/年和0.114/年.叶尔羌高原鳅的开发率(E),雌雄分别为0.138/年和0.285/年,该种群目前开发不合理.叶尔羌高原鳅属于r-选择生活类型鱼类.在生态资源管理中,叶尔羌高原鳅最大持续渔获物MSY=0.000122,捕捞努力量FMSY=0.006 85.[结论l塔里木河阿拉尔段叶尔羌高原鳅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大个体鱼类数量锐减,繁殖潜力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小型化趋势明显,种群资源遭到破坏,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讨人工养殖环境下叶尔羌高原鳅摄食量和主要消化酶的昼夜节律。在水温恒定(20±0.5)℃条件下,观察叶尔羌高原鳅在08:00、11:00、14:00、17:00、20:00、23:00、02:00和05:00时的摄食情况,并计算其摄食量;测定昼夜演替下叶尔羌高原鳅消化器官和消化道中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在20:00至次日02:00区间内摄食较多,其中摄食峰值出现在23:00;昼夜变化对叶尔羌高原鳅消化器官和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均有影响,胃蛋白酶活性的最高值出现在23:00,脂肪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最高值出现在02:00;4种消化酶活性最低值均为14:00。叶尔羌高原鳅摄食属于日伏夜食型,夜间设置定时投喂,可促进叶尔羌高原鳅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于2019—2020年对塔里木河上游5个干流的叶尔羌高原鳅群体进行生物学研究,发现体长(L)、体重(W)相关关系为W=0.072 6 L2.16,野外群体体长、体重分布范围分别为31.00~188.00 mm、0.42~163.30 g,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相对繁殖力为1 600~2 717粒·g-1,卵径在0.54~0.59 mm,性成熟系数为0.11%。在5个干流中,田河上游和叶尔羌河上游是叶尔羌高原鳅主要分布区域,喀什噶尔河和阿克苏河次之。叶尔羌高原鳅的食物有黄?、石蚕、虾、麦穗鱼、鳅、摇蚊幼虫、襀翅目、昆虫、植物种子,属于杂食性鱼类,偏肉食。2019年度流域内充赛度为0,占比达到50%,说明塔里木河流域野生环境下叶尔羌高原鳅食物来源处于匮乏状态,生活环境较为恶劣。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普通PCR和降落PCR( TD - PCR)扩增Hepcidin基因的效果,通过Trizol法提取叶尔羌高原鳅肝胰脏总RNA并合成cDNA,分别利用普通PCR和降落PCR扩增Hepcidin基因片段.结果显示,降落PCR能有效扩增叶尔羌高原鳅Hepcidin.测序结果显示:叶尔羌高原鳅抗菌肽Hepcidin基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饥饿胁迫对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将试验叶尔羌高原鳅饥饿30 d,分别测定饥饿第0、1、3、5、10、15、20和30天其血清、肝胰脏和肌肉的总抗氧化酶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叶尔羌高原鳅血清、肝胰脏和肌肉中MDA含量和T-AOC水平均为先降低后升高,饥饿第30天时均显著高于第0天(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饥饿初期无明显变化,试验第10天时各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升高,第20天时均显著高于第0天对照(P﹤0.05)。饥饿可显著影响叶尔羌高原鳅总抗氧化能力、抗氧化酶活性和自由基含量,并导致叶尔羌高原鳅肝胰脏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叶尔羌高原鳅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叶尔羌高原鳅全鱼鲜样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含量分别为14.04%、4.1%、78.9%和3.94%;共检出17种氨基酸(酸水解时色氨酸被破坏),含量为13.0%,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包括色氨酸),含量为5.18%,占氨基酸总量的39.85%,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6.84;10中矿物质元素中,钙磷比例为1.3∶1,硒含量丰富,达7.8×10-5%。表明叶尔羌高原鳅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且有益健康的优质食用土著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Na+和K+含量以及Na+/K+值(R值)的人工海水对鳗鲡受精卵孵化率、仔鱼畸形率及存活时间的影响。实验共分3组:(1)保持Na+含量正常,改变K+含量;(2)保持K+含量正常,改变Na+含量;(3)稳定Na+/K+=28,调整Na+、K+含量。结果发现:当保持Na+浓度稳定,K+浓度为538 mg/L时,鳗鲡受精卵的孵化率最高(44.0%),畸形率最低(23.8%),仔鱼的存活时间最长;当Na+/K+=28、Na+和K+的绝对含量分别为8 400、300 mg/L时,孵化率最高。较高的Na+(19 500 mg/L)、K+浓度(1 076 mg/L)将会导致鳗鲡受精卵孵化率降低,但对仔鱼畸形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结果表明,鳗鲡受精卵孵化以及仔鱼培育所用人工海水需按Na+和K+含量及R值做相应调配,最适Na+、K+浓度分别为7 800~11 700 mg/L和360~540 mg/L,R值在20~30之间。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讨饥饿对叶尔羌高原鳅消化道指数和主要消化酶的影响规律。在(20±0.5)℃水温下,将叶尔羌高原鳅饥饿30d,并测定饥饿第0、1、3、5、10、15、20和30天时其胃、前肠、中肠、后肠、肝脏和幽门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并计算消化道指数。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在饥饿状态下消化道组织有所萎缩,肝指数、肠指数、胃指数和幽门指数均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肝指数下降幅度最大;饥饿对叶尔羌高原鳅消化器官和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均有影响,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淀粉酶活力前期变化不明显,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消化酶均呈下降趋势,在饥饿的第15~第20天下降幅度最大,此后饥饿虽继续加深,但活性下降不明显。说明,饥饿可显著叶尔羌高原鳅消化道指数和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苏应兵  廖咏玲  杨代勤  谢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22-21823,21828
[目的]了解温度对泥鳅仔鱼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温度(18、21、242、73、0和33℃)下,研究泥鳅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对初孵的泥鳅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当温度为18~33℃时,泥鳅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和孵化周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为18℃时,泥鳅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和孵化周期最长,分别为39.43和10.13 h。当温度为21~27℃时,受精卵孵化率达80%以上,且初孵仔鱼的畸形率较低。当温度为18~30℃时,初孵仔鱼在24 h和48 h存活率都相对较高。不投饵存活系数(SAI)随温度的增长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温度为24℃时,仔鱼的SAI值最高(27.01)。[结论]泥鳅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度为21~27℃,仔鱼生存的适宜温度为21~24℃。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和pH值对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 LacSpSde)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并测定了各环境因子条件下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表明:豹纹鳃棘鲈受精卵孵化适宜温度为24~30℃,最适温度为26~28℃;受精卵孵化适宜盐度为25~45,最适盐度为25~30;受精卵孵化适宜pH值为6.0~8.5,最适pH值为7.0~8.5。由仔鱼不投饵系数可知,豹纹鳃棘鲈仔鱼生存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生存的温度为20~26℃;仔鱼生存的适宜盐度为10~40,最适生存的盐度为20~35;仔鱼生存的适宜pH值为5.5~8.5,最适生存的pH值为7.0~8.5。豹纹鳃棘鲈受精卵和仔鱼对温度、盐度和pH值3种环境因子的耐受能力的范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对叶尔羌高原鳅热耐受性特征的影响,在水温分别为10、20、30℃的条件下,对叶尔羌高原鳅进行2~4周的驯化,以1℃/h的变温速率连续观测试验鱼的耐受温度.结果表明:各驯化温度下的最高临界温度(CTmax)、最高致死温度(LTmax)分别为35.0、36.0、36.5℃和37.4、38.0、38.5℃,最低临界温度(CTmin)和最低致死温度(LTmin)分别为;6.7、7.0,7.5℃和0.3、0.5、1.0℃.随着驯化温度的提高,致死温度的上限和下限也提高,即耐高温的能力增强,耐低温的能力减弱.经计算,叶尔羌高原鳅在各驯化温度下的温度耐受幅分别为28.3、29.0、29.0℃;在10℃~20℃的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10和0.05,而在20℃~30℃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03和0.05;热耐受区域面积为576.5℃;表明叶尔羌高原鳅的热耐受性明显有赖于驯化温度.  相似文献   

18.
青海北川河流域拟鲶高原鳅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拟鲶高原鳅的基础生物学资料,为青藏高原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2015年在青海北川河流域4季采集拟鲶高原鳅,运用传统生物学测定和渔获物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按照W=0.017 0L~(2.698 7)(R~2=0.956 2),拟鲶高原鳅中b值与3差异显著(P0.05),为异速生长。拟鲶高原鳅样本中,3~+为优势年龄个体,占58.5%,最大年龄5~+。拟鲶高原鳅体长与头长的关系式为:HL=0.149 8 L+0.592 3(R~2=0.816 2);体长和尾柄长的关系式为:PL=0.108 0 L+0.460 6(R~2=0.707 5);拟鲶高原鳅体长和体高的关系式为:H=0.153 1 L+0.134 8(R~2=0.850 5);拟鲶高原鳅体长和体宽的关系式为:BW=0.111 3 L+0.198 8(R~2=0.804 0);拟鲶高原鳅的渐进体长和体重分别L∞=10.32 cm,W∞=9.24 g,t_( 0)=-0.834 5,拐点年龄t_i为2.14,丰满度系数为1.509 1±0.256 5。研究表明:拟鲶高原鳅异速生长,机体偏瘦,生长不稳定,雌雄个体差异显著(P0.05),拐点年龄偏大,小型化趋势,是青藏高原渔业中亟待保护的鱼类。  相似文献   

19.
以安宁河支流热水河的西昌高原鳅作为试验对象,对发育良好的成熟个体进行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仔鱼形态发育的观察以及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在催产试验中催产药物组配以每尾雌鱼注射HCG 100 IU+LRH-A25μg效果最佳。试验共催产140组亲鱼,效应时间后,2次催产率分别为69%和62%;成熟卵卵径(0.9±0.1)mm,卵为浅黄色,遇水后具强粘性;受精卵在15~17℃下,胚胎历时72 h后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平均全长4.2 mm,受精率分别为65%、63%,孵化率分别为74%、77%。仔鱼的形态发育结果表明,仔鱼发育较快,与摄食相关的器官在胚后很短时间内得到较快发育;苗种培育成活率为66%。  相似文献   

20.
2008年4-6月,对在自然水域捕捞的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选取每尾体重20~30的亲鱼。用DOM LRH-A2(马来酸地欧酮)催产剂进行催产,在21±1℃的水温下,经过效应时间为16h,产出卵约5000粒,并且在流水中进行了人工孵化,受精率为86.42%,85h出膜,121h仔鱼平游,孵化率为49.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