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烤烟品种中烟100和K326为试材,对适宜成熟度不同叶位叶片超微结构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叶位越高,烤烟同龄叶片叶绿体结构完整度增高,基粒片层垛叠整齐度上升,叶绿素含量也逐渐增加;高叶位叶片叶绿体淀粉粒发育较低叶位发育充盈,且淀粉粒明显多于低叶位叶片,淀粉粒黏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烤烟成熟过程中色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以3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针对未熟、适熟和过熟的中部叶叶片,进行了活体叶绿素SPAD值、叶绿素含量、叶绿素酶活性测定,并对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烤烟品种中部叶的叶绿素含量、活体叶绿素SPAD值及叶绿素酶活性均随着烟叶成熟过程呈现出下降趋势。随着成熟度的提升,叶绿体结构由完整到破裂,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增多、体积增大,基粒片层由紧凑变为疏松,结构紊乱扭曲,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间的界限明显度也下降,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向着细胞中部游离,叶绿体被膜逐步破损。基粒片层数和片层垛叠数也随着成熟度的加深不断减少。相关分析表明,烤烟成熟期中部叶的色素含量与叶绿体超微结构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使得从色素、SPAD值判定成熟度有了内在依据,因而能够更好地判定成熟度并在最佳采收期采收。  相似文献   

3.
 在砂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平氮锌配施对白三叶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锌条件下,随供氮水平增加,植株干物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氮锌配施表现为拮抗效应。在足量供锌条件下,中量供氮,植株干物重、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低量供氮,氮锌配施表现为协同效应;与低水平供氮相比,当高水平供氮时,白三叶各组分干物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 氮锌配施表现为拮抗效应。白三叶叶片超显微结构表明,低锌条件下,随供氮水平增加,叶绿体结构变差,基粒及基粒片层、基质片层数量下降甚至解体,光合能力显著下降。足量供锌时,以中量供氮叶绿体基粒及基粒片层、基质片层数量最多,内部结构有序性最高,光合能力最强。叶绿体超显微结构变化与白三叶干物重、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烤烟成熟过程中色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以3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针对未熟、适熟和过熟的中部叶叶片,进行了活体叶绿素SPAD值、叶绿素含量、叶绿素酶活性测定,并对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烤烟品种中部叶的叶绿素含量、活体叶绿素SPAD值及叶绿素酶活性均随着烟叶成熟过程呈现出下降趋势。随着成熟度的提升,叶绿体结构由完整到破裂,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增多、体积增大,基粒片层由紧凑变为疏松,结构紊乱扭曲,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间的界限明显度也下降,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向着细胞中部游离,叶绿体被膜逐步破损。基粒片层数和片层垛叠数也随着成熟度的加深不断减少。相关分析表明,烤烟成熟期中部叶的色素含量与叶绿体超微结构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使得从色素、SPAD值判定成熟度有了内在依据,因而能够更好地判定成熟度并在最佳采收期采收。  相似文献   

5.
氮锌复合作用对白三叶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砂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平氮锌配施对白三叶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锌条件下,随供氮水平增加,植株干物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氮锌配施表现为拮抗效应。在足量供锌条件下,中量供氮,植株干物重、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低量供氮,氮锌配施表现为协同效应;与低水平供氮相比,当高水平供氮时,白三叶各组分干物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氮锌配施表现为拮抗效应。白三叶叶片超显微结构表明,低锌条件下,随供氮水平增加,叶绿体结构变差,基粒及基粒片层、基质片层数量下降甚至解体,光合能力显著下降。足量供锌时,以中量供氮叶绿体基粒及基粒片层、基质片层数量最多,内部结构有序性最高,光合能力最强。叶绿体超显微结构变化与白三叶干物重、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在砂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平氮锌配施对白三叶草叶片活性氧代谢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锌条件下,随氮水平增加,植株干物重、叶片叶绿素、SOD、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则明显增加,即白三叶草叶片光合作用和清除活性氧的能力显著下降,氮锌配施在缺锌条件下表现为拮抗效应。在足量供锌条件下,中量供氮,植株干物重、叶片叶绿素、SOD、葫萝卜素含量高于低量供氮,MDA含量则相反,氮锌配施表现为协同效应;与中低水平供氮相比,当高水平供氮时,各组分干物重、叶片叶绿素、SOD、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氮锌配施表现为拮抗效应。叶片超显微结构表明,低锌条件下,随供氮水平增加,叶绿体结构变差,基粒及基粒片层、基质片层数量下降甚至解体,光合能力显著下降;足量供锌时,以中量供氮叶绿体基粒及基粒片层、基质片层数量最多,内部结构有序性最高,光合能力最强。叶绿体超显微结构变化与叶绿素、SOD、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遮光对郁金香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遮光条件下,观察供试郁金香5个品种的生长特性,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郁金香不同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夜皇后和牛津两个品种耐荫性强,适当遮光后使花期延迟,且植株生长正常.两个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遮光增加而减少,且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遮光率大于50%时,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品种东农42为试验材料,对其R4~R6期的叶片和豆荚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电镜观察表明,叶片的叶肉细胞具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而豆荚作为叶片的同源器官其同化组织则无此明显区分。豆荚同化细胞的细胞壁厚,细胞排列呈梭形交错,细胞间隙小,有较多的胞间连丝,豆荚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较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少。R4的初期,淀粉粒较少,类囊体片层数量较多,但主要以基质片层纵向贯穿于叶绿体中;R5~R6期,豆荚的类囊体垛叠成基粒较明显,且淀粉粒逐渐增多;R6期,豆荚和叶片的叶绿体内都有数量不等的嗜锇小球积累。豆荚的叶绿体繁殖是独立于细胞分裂的现有叶绿体二分裂产生(哑铃状分裂)。叶绿素含量测定表明,豆荚叶绿素含量较叶片叶绿素含量低,这主要是与豆荚的叶绿体数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种苗智能化快繁系统调控下,比较3种枝梢类型插穗及其不同留叶量处理对扦插成活率、生根性状、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枝梢类型中,绿色枝成活率最高,褐色枝成活率最低;在生根量、根条数、根长、根粗等生根性状上,绿色枝与绿褐枝插穗之间差异较小,与褐色枝之间差异较大;留叶量对插穗生根及成活率存在明显影响,无叶处理的插穗成活率为零,留2/4、3/4片叶处理的插穗成活率、根系性状均优于留全叶片处理;绿色枝插穗、绿褐枝插穗的不同留叶量处理间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Y值差异不显著,而褐色枝插穗以留2/4片叶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Y值最大。研究表明,莲雾扦插以绿色枝插穗、绿褐枝插穗为佳,插穗留叶量以留2/4片叶或留3/4片叶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烤烟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与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关系,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对未熟和适熟的上、中、下部位烟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测,并对不同部位烟叶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未熟烟叶细胞叶绿体中淀粉颗粒数、嗜锇颗粒数、基粒数和高基粒片层占比在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适...  相似文献   

11.
以1年生小叶榕幼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浓度下铅、镉单一及复合胁迫对其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2+)胁迫下,小叶榕叶肉细胞超微结构中叶绿体的膨胀度、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大小的变化较轻,叶绿体空泡化程度较低,且叶片叶绿素含量有升高趋势,说明小叶榕幼苗对Pb~(2+)有较好的耐受性;而在Cd~(2+)胁迫下,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细胞结构受到的损伤和破坏程度比Pb~(2+)胁迫严重,叶绿体结构中基粒片层出现排列紊乱、断裂、扭曲变形现象,细胞内有较多的淀粉,且叶绿素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在Pb~(2+)+Cd~(2+)复合胁迫下,小叶榕叶肉细胞膜变得较薄,叶绿体结构松散,失去完整性,出现解体现象,类囊体结构消失,细胞膜破裂,细胞器结构破碎,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铅、镉单一胁迫。综上所述,从叶绿素含量变化、叶片细胞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可以看出,对小叶榕幼苗造成的伤害程度为:Pb~(2+)+Cd~(2+)复合胁迫Cd~(2+)胁迫Pb~(2+)胁迫。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黄金水蜡’(Ligustrum obtusifolium)不同叶片叶色的生理差异,以‘黄金水蜡’的全黄叶、半黄叶、全绿叶3种叶色表型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不同时期的叶色参数、色素含量、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及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旨在阐明叶片色素含量和解剖结构对叶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黄金水蜡’叶色参数变化的时序性较强,与叶色表型的变化情况相符合;半黄叶、全黄叶的类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全绿叶(P<0.05);与全绿叶相比,半黄叶和全黄叶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半黄叶和全黄叶的叶绿体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类囊体片层系统严重退化,缺少正常的基质类囊体和基粒类囊体,类囊体膜降解为残存的膜结构和囊状小泡。研究结果表明‘黄金水蜡’属于总叶绿素及叶绿素b合成减少型突变体,表现为半黄叶与全黄叶的叶绿体发育停滞,类囊体结构异常,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减少,导致叶绿素严重缺失,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升高,是‘黄金水蜡’叶片呈现不同颜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PP333对小麦叶片结构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P33处理可使小麦叶片的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叶肉细胞体积显著减少,增加叶片内叶肉细胞的层数和叶脉的机械组织的细胞层数,并可加强叶肉细胞的环型结构2,使叶肉细胞之间的排列更加紧密。PP333处理对小麦叶片内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表现为叶绿体内基粒数明显增多,高片层垛叠的基粒数比例增加,基质片层较完善,基质内电子密度较浓,类囊体膜系统的发育进程明显加快,PP333处理可显著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层深度测墒补灌对北方小麦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济麦22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小麦生长季,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测墒补灌土层深度(0-20 cm、0-40 cm、0-60 cm和0-140 cm,各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补灌至75%,以生育期不灌水为对照),用透射电镜观察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乙醇提取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1)依据0-40 cm土层测墒补灌,开花后22 d旗叶叶绿体呈椭圆形,沿细胞膜紧密排列,叶绿体膜和细胞膜完整,基粒片层清晰且沿叶绿体长轴方向排列,基粒片层间由清晰的基质片层连接;依据0-20 cm土层测墒补灌和生育期不补灌的处理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均有损伤,不补灌的处理损伤最重,叶绿体变为圆形,在细胞内排列紊乱,叶绿体膜和细胞膜溶解,细胞壁断裂。依据0-60 cm土层测墒补灌与依据0-40 cm土层测墒补灌叶绿体超微结构无显著差异,测墒补灌土层加深至0-140 cm,叶绿体膜完整,细胞膜部分损伤,基粒片层间出现缝隙。(2)相关分析表明,旗叶叶肉细胞叶绿体数、叶绿体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均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0.99**,0.96**)。依据0-40 cm土层测墒补灌,开花后22 d旗叶叶肉细胞叶绿体数、叶绿体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比依据0-20 cm土层测墒补灌和生育期不补灌的处理显著增加,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测墒补灌土层加深至0-60 cm和0-140 cm,旗叶叶肉细胞叶绿体数、叶绿体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无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亦无显著增加。(3)依据0-40 cm土层测墒补灌,灌浆中后期旗叶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千粒重、籽粒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比依据0-20 cm土层测墒补灌和生育期不补灌的处理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比依据0-20 cm土层测墒补灌的处理显著增加。测墒补灌土层加深至0-60 cm或0-140 cm,Fv/Fm、ΦPSⅡ和ETR均无显著增加,千粒重、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亦无显著提高。【结论】依据0-40 cm土层测墒补灌,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保持良好,叶肉细胞叶绿体数、叶绿体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较多,小麦灌浆中后期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较高,是其千粒重和籽粒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综合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依据0-40 cm土层测墒补灌的处理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5.
以烤烟品种中烟100和K326为试材,对不同成熟度叶片超微结构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前采收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最复杂,叶绿体基粒整齐片层结构的丧失是细胞进入衰老期后最早和最明显的现象,线粒体和核保持功能至衰老后期,质膜是最后发生裂解的细胞器。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成熟度增加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6.
辣椒疫霉菌毒素的致病性及其对辣椒组织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疫霉菌可产生对寄主植物有致病性的毒素,该毒素是一种非专化性毒素,能抑制辣椒、绿豆、豇豆和黄瓜种子胚根生长。辣椒疫霉菌毒素对辣椒叶片具有强烈地毒害作用,可使辣椒叶片产生类似病菌侵染引起的坏死斑。用电导法测定毒素处理的辣椒叶片组织细胞膜透性,可见毒素能导致叶组织细胞膜受损,细胞内电解质外渗,且不同抗性品种的辣椒对毒素反应有明显差异,抗病品种的叶组织渗出液电导率明显低于感病品种。 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在辣椒疫霉菌毒素作用下,辣椒不同抗性品种3叶期叶组织细胞超微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质膜内陷,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和核膜结构破坏;细胞器基质的电子密度下降;叶绿体基粒片层肿胀,排列紊乱;线粒体脊消失,出现空泡化等。损害发生最早最严重的是质膜和叶绿体膜,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的超微结构受害轻,对毒素作用的反应迟。  相似文献   

17.
在豫中烟区以NC89为材料研究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同步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绿素含量同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结合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可知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发育及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叶绿体结构逐步完善及叶绿素含量升高是导致净光合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净光合速率下降的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逐步解体,烤烟叶片的衰老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以高抗白粉病南瓜自交系112-2、高感白粉病南瓜品种九江轿顶(JJJD)为试材,在结果期进行白粉病菌喷雾接种,研究南瓜叶片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以及侵染点细胞坏死、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白粉病菌影响南瓜光合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CK(不接种白粉病菌)相比,接种白粉病菌后,112-2和JJJD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含量均下降,抗性材料112-2 Pn的降幅整体小于感病材料JJJD,二者Pn在接菌后2 d分别降低了45.4%和63.8%,叶绿素含量在接菌后12 d分别降低57.0%和49.0%,而胞间CO2浓度(Ci)增加。接种白粉病菌后4 d,2种南瓜材料侵染点周围均出现坏死斑,叶绿体肿胀变形,基质片层与基粒片层排列疏松,嗜锇体和淀粉粒增多;JJJD坏死斑面积和叶绿体变形程度均大于112-2。因此认为,结果期南瓜叶片感染白粉病后的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侵染点细胞坏死、叶绿素含量下降和叶绿体结构破坏引起,抗病材料112-2光合速率降幅较小与细胞坏死和叶绿体结构受损程度较轻有关。  相似文献   

19.
选择少分枝株形与正常株形银杏,通过比较两者树形结构、叶片形态特征、叶片超微结构、叶产量和药用成分等,分析不同株形银杏株高、银杏叶产量及药用成分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少分枝银杏株高较高,叶片大且肥厚,叶片中叶绿体体积较大,淀粉粒数目较多.少分枝银杏单株鲜叶产量达1.51 kg,每公顷叶片产量可达2 137.43 kg以上,较正常株形分别提高12%和116%.然而,少分枝银杏叶片中主要药用成分总黄酮醇苷、总萜内酯含量均低于对照株形叶片中含量.在2种不同株形的银杏嫁接苗叶片中,少分枝银杏叶片总黄酮醇苷和萜内酯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株形.综合而言,少分枝株形可显著促进银杏叶片发育和叶产量,但叶片的药用成分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杨树不同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以期为杨树功能叶片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的差异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杨树不同方向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南部叶东部叶西部叶北部叶,同一枝上不同部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呈现波浪型变化,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倒一叶倒二叶倒三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