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种秸秆腐熟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玉米秸秆还田量逐年加大,由于不能及时腐熟分解,直接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而增施秸秆腐熟剂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试验选用3种秸秆腐熟剂,研究不同处理对秸秆干物质量、纤维素含量、累积净腐熟量、收获指数、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增施秸秆腐熟剂可以显著加速秸秆的腐熟剂速度,尤其是2号腐熟剂对玉米秸秆的腐熟速度快,90 d的降解率达86.96%,处理玉米秸秆腐熟效果最好。增施2号秸秆腐熟剂可显著改善漯麦163的单株成穗数、穗粒数、穗数、千粒重、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等性状。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同田不同品牌秸秆腐熟剂,以及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中增施秸秆腐熟剂与不施秸秆腐熟剂效果的对比试验,验证评价增施秸秆腐熟剂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中的效果及不同品牌秸秆腐熟剂之间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在试验的4个品牌的秸秆腐熟剂中,武汉瑞阳、鹤壁人元和江苏生久牌秸秆腐熟剂产品效果相对较好。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增施腐熟剂可以提高水稻产量330~1050kg/hm~2,最高增产率达13.49%。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小麦-玉米两季秸秆全还田条件下,探索不同有机-无机运筹模式对作物产量、氮效率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小麦-玉米一年两季种植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和科学培肥地力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设计化肥与不同用量有机肥配合并结合施用秸秆腐熟剂措施,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运筹模式对产量构成、氮养分吸收、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等特征的影响。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F处理(单施化肥),FA处理(化肥配秸秆腐熟剂),FM1处理(化肥配1 500 kg·hm-2有机肥),FM2处理(化肥配3 000 kg·hm-2有机肥),FM3处理(化肥配4 500 kg·hm-2有机肥),FAM2处理(化肥配3 000 kg·hm-2有机肥和秸秆腐熟剂)。 【结果】(1)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不同用量有机肥和秸秆腐熟剂均可显著增加小麦-玉米籽粒产量,其中FM3处理产量最高,小麦增产20.6%,玉米增产10.6%,FAM2处理小麦增产19.5%,玉米增产8.2%。产量增加源于产量各构成要素的协同提高,小麦以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增加较为显著,玉米以行粒数增加最为显著。(2)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腐熟剂可以促进氮素向籽粒运移,提高氮素收获指数,随有机肥用量增加,小麦和玉米氮素积累量均增加,其中FM3处理和FAM2处理籽粒氮素累积量和收获指数均较高,与F处理达显著差异。配合施用秸秆腐熟剂的FA和FAM2处理较不施菌剂处理周年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3—1.6 kg·kg-1。(3)增施有机肥和施用秸秆腐熟剂显著增加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其中FM3处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最高,施用2年后相比F处理全氮增加0.17 g·kg-1,有机质增加1.97 g·kg-1。各有机无机配施模式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孔隙度和水稳性团聚体比例。 【结论】连续2年试验表明,增施有机肥、配施秸秆腐熟剂可以增加小麦-玉米产量,促进籽粒氮素吸收和转运,改善土壤结构和培肥地力,推荐FAM2处理作为本地区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有效的增产及土壤培肥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秸秆"腐熟剂"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稻草还田增施不同厂家生产的秸秆"腐熟剂"对稻草软化快慢、二晚生长发育和产量结果的影响,特进行了不同品种秸秆"腐熟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增施腐熟剂比秸秆还田不施腐熟剂的稻草腐烂速度要快7d左右;稻草还田增施"腐熟剂"可增加二晚有效穗、实粒数,具有较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增施腐熟剂对小麦秸秆腐熟程度、土壤养分、水稻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在大田开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增施腐熟剂能加速小麦秸秆腐熟进程,第10~20天为秸秆失重率增幅最大的时段;增施腐熟剂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通气性,提高水稻结实率及千粒重,比对照增产4.1%~5.0%。[结论]增施1号腐熟剂在加速秸秆分解、提升土壤养分及产量方面的效应明显优于2号腐熟剂。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秸秆腐熟剂对还田秸秆的催腐效果及对下茬水稻生长的影响,进了试验,结果显示,增施腐熟剂能够显著加快小麦秸秆的腐熟,30 d后处理2还田秸秆的失重率达51.0%,比未施用腐熟剂的处理1高出10.9%;增施腐熟剂能够促进秸秆中养分的释放,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处理2土壤速效磷含量49.1 mg/kg,与处理1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秸秆还田能够改善水稻经济学性状,与未实行秸秆还田的对照(CK)相比,秸秆还田后水稻结实率显著提高;秸秆还田增施腐熟剂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处理1相比,处理2水稻增产4.9%,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博乐市玉米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腐熟剂和秸秆还田均可以提高穗粒重,进而显著增加产量。使用腐熟剂较秸秆单独还田增加产量643.5 kg/hm~2,增幅4.8%。秸秆直接还田与腐熟剂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降低土壤容重。使用秸秆腐熟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有机质的积累,提高矿质养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和施氮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方法]在玉米秸秆还田的情况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4 a定点试验,研究在豫北潮褐土类小麦田,施氮方式及添加秸秆腐熟剂对小麦产量、群体、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寻求最佳施氮方式。[结果]豫北潮褐土类小麦田,在施氮225 kg/hm~2水平下,以氮肥基追比5∶5+2 250 g/hm~2秸秆腐熟剂的施肥方式小麦产量和千粒重最高。[结论]氮肥基追比5∶5+2 250 g/hm~2秸秆腐熟剂为最佳小麦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秸秆资源养分的高效利用,连续3 a进行田间试验,以秸秆不还田处理为对照,在秸秆还田条件下研究了是否增施腐熟剂2种处理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实施秸秆还田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pH值,有效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以及小麦产量,且效果随着施用年限的延长而逐渐提高。秸秆还田+腐熟剂处理的效果优于秸秆还田处理,但二者所有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连续实施秸秆还田3 a后,秸秆还田+腐熟剂处理的土壤容重降低了0.18 g/cm~3,pH值下降了0.27个单位,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6.46%、14.38%、16.16%和16.27%,小麦增产10.16%。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其中,秸秆还田+腐熟剂处理的效果略优于秸秆还田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九业"牌秸秆腐熟剂在溧阳地区稻麦(油)轮作及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使用效果,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时使用秸秆腐熟剂能加速秸秆腐解速度,且使用秸秆腐熟剂比不使用腐熟剂的水稻增穗、增粒、增产效应明显,以每667m~2使用"九业"牌秸秆腐熟剂4kg处理的效果略优于每667m~2用2kg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讨秸秆腐熟剂和有机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加快秸秆还田及腐熟剂的推广应用,采用秸秆还田和增施商品有机肥相结合的地力培肥综合配套技术对土壤理化性质、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秸秆腐熟剂和增施有机肥都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与有机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8~2010年冬小麦生长季,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技术与精制有机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性状的影响,探讨了精制有机肥与腐熟剂对秸秆还田的激发效果及其适宜施用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腐熟剂并配施有机肥1500 kg/hm2对小麦的增产率达9.60%~15.34%。秸秆还田配施精制有机肥和腐熟剂有利于促进小麦的成穗率、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精制有机肥施用量为750~1500 kg/hm2时激发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作物秸秆配施腐熟剂还田对小麦产量及其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2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品种郑麦7698和徐麦33,采用水稻、玉米、花生3种作物秸秆配施腐熟剂还田种植模式,以小麦常规栽培方式为对照,研究其对小麦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作物秸秆还田均能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其中以玉米秸秆还田增产优势最强,郑麦7698和徐麦33分别平均增产40.05%和26.27%;花生秸秆还田分别平均增产23.69%和15.97%;水稻秸秆处理分别平均增产30.34%和9.02%,水稻、花生2种秸秆还田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与传统耕作相比,秸秆还田能显著控制小麦前期群体数量,促进后期生长,优化群体质量,提高分蘖成穗率;能显著提高小麦后期LAI,增加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提高后期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率,通过增穗增粒或增粒增质量途径,有效提高小麦产量。秸秆还田对小麦全苗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秸秆还田及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腐熟剂能加快秸秆腐熟,减少小麦冬前死苗情况,提高化肥利用率.施用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明显,施用腐熟剂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所增加,容重变化明显.施用秸秆腐熟剂,小麦有效分蘖增加,提高了秸秆还田成穗率,小麦穗粒数增加.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秸秆腐熟剂在河南粘质潮土麦田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5,(3):33-36
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粘质潮土土壤理化性质、玉米秸秆腐熟程度、小麦成产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秸秆还田+施用秸秆腐熟剂,与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秸秆还田相比,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和p H值,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小麦分蘖数、群体数和穗粒数,从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5.38%和3.56%。  相似文献   

16.
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玉米秸秆腐解效果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秸秆的腐解效果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物料腐熟剂对黏质潮土土壤理化性质、玉米秸秆腐熟程度、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有机物料腐熟剂30 kg/hm2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和p H值,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小麦穗长和穗粒数,显著提高小麦产量,较秸秆还田不施加有机物料腐熟剂处理增产3.02%。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秸秆的腐熟效果及对下茬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水稻秸秆原位还田的条件下,通过秸秆失重试验和田间调查,研究了两种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秸秆的腐熟效果及对后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增施"中鹰"牌土壤生物调节剂2 kg或"谷霖"牌有机物料腐熟剂2 kg均能加速水稻秸秆的腐解,降低秸秆拉力,增加秸秆失重率,并能促进稻茬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较秸秆还田不增施微生物菌剂的产量分别增加5.8%和4.9%。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支撑,研究了秸秆不同还田量及钾肥、腐熟剂不同用量对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秸秆还田+腐熟剂对中稻分蘖初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期促进分蘖,后期增加实粒数,提高产量;腐熟剂推荐使用量以30kg/hm2为宜。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分蘖初期对中稻生长影响不大,后期能促进分蘖,增穗、增粒、增产。连续几年实施秸秆还田后应调整氮钾施用量,推荐调整氮肥的基追比例,将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由2:1:1调整为2.5:1:O.5。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实行全量秸秆还田能提高中稻的产量,单产达8100kg/hm2,较氮磷钾肥配施增产310kg/hm2.增幅3.98%: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全量秸秆还田+腐熟剂30kg/hm2也能显著增加中稻产量,单产可达8225kg/hm2,较氮磷钾肥配施增产435kg/hm2。增幅5.58%。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有机物料腐熟剂在河南省小麦(玉米秸秆)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与对照相比,加快了玉米秸秆的腐熟进度,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增强了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增加了小麦的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亩增产30.0 kg,增产率为6.2%。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几年河南省在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还田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秸秆腐熟剂,为科学评估其施用的实际效果,通过2011~2013年在南乐、中牟、濮阳3个县应用效果跟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秸秆腐熟剂加快了玉米秸秆的腐熟进度,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降低了pH值和容重,耕地质量得到提升,增强了小麦抗逆性,提高了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增加了小麦的每667m2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每667m2增产幅度25.9~55kg,平均44.4kg,增产率为5.3%~14.4%,平均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