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张双照 《南方农业学报》2023,(12):3650-3656
【目的】研究叶用芥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为加快叶用芥菜新选不育系应用及强优势杂交组合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叶用芥菜不育系稳定株系美宽A、台宽A、大芥A和明长A为母本,3个宽柄芥自交系V0331、V0332和V0333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12个杂交组合,对其11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方差分析,并估算基因型方差贡献率和遗传率。【结果】芥菜杂交组合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不育系和自交系11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水平,除株幅外其他性状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通过对配合力相对效应值的分析,筛选出不育系台宽A、明长A和自交系V0331为优秀亲本;推选出3个优势的组合美宽A×V0333、明长A×V0333和台宽A×V0331。父本均为宽柄芥类型的情况下,芥菜杂交组合的株高、株幅、叶长、叶柄长、叶柄宽、中肋宽和叶片数7个性状的表型主要取决于芥菜不育系的遗传;叶宽、叶柄厚、中肋厚和单株产量4个性状则主要受父本自交系的影响。11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广义遗传率均达70.00%以上;叶柄长、中肋宽、叶长、叶片数、叶柄宽...  相似文献   

2.
籼型三系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个不育系(湛A、双青A、万金A、22A、珍汕97A)、5个恢复系(R128、R122、R46-1、R15、直龙),按NCⅡ遗传设计杂交配制25个水稻杂交组合,于2005年晚季对杂种F1的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每穗总粒数方面,亲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同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分量相当,其他性状受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的影响大于受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影响;除穗长、每穗实粒数、谷粒宽、谷粒长宽比外,其他性状间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均大于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此外,单株产量、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等性状间的狭义遗传率较低,说明在育种过程中要多考虑特殊配合力及环境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新不育系配合力及遗传参数,为其优势组合选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5个新选三系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50个杂交组合,分析株高、有效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8个农艺性状配合力,并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株高、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下同),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穗长、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等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118A的株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134A的穗长和每穗实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141A的每穗总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不同不育系对其配制的F1代性状表型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的组合是118A×SR498、141A×蜀恢527和134A×华占,均在0.0060以上.不育系在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等4个性状的基因型方差明显高于恢复系,其对F1代的该性状表现起主要作用.[结论]118A、134A和914A是较理想的不育系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18A×SR498、141A×蜀恢527和134A×华占为苗头组合,可参加预试.  相似文献   

4.
4个稳定转Bt基因恢复系和6个不育系组成4×6不完全双列杂交,对8个主要产量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和不育系各产量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GCA)表明昌恢T025 T、R205选T、C815S、乡泰A的GCA配合力高。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分析表明C815S/昌恢121T、乡泰A/R205选T、野香A/昌恢T025T、乡泰A/昌恢T025T的SCA表现好,这4个F_1后代是单株产量优良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方差贡献率分析表明结实率、千粒质量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有效穗数、穗长、实粒数、总粒数、单株产量主要受特殊配合力(SCA)的影响。实粒数、总粒数、单株产量主要受母本影响,其他性状则由父母本共同决定。有效分蘖、总粒数的狭义遗传率较低,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小,要在晚代或间接选择才有效。  相似文献   

5.
以6个晚粳不育系和新育成的6个粳型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杂种F1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加性和显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遗传比率均达极显著性差异。穗长、千粒重、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播始历期和剑叶长主要受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影响,单株重、株高和有效穗主要受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影响。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之间无必然联系。不育系以嘉60A,浙粳4A和台粳1A的表现较好,恢复系中HT236,HT214和HT88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华南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华南地区广泛应用的6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以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6个杂交组合,研究了1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4个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这些性状同时受基因的加性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作用,且均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与组合特殊配合力在各性状上都是相互独立的,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在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上,供试的不育系以万金A、博A、双青A较好;恢复系以HR15、广恢998、广恢3550较好.  相似文献   

7.
选用明恢198、明恢185等5个含有粳稻血缘的偏籼型早熟恢复系与齐丰A、M10S等5个籼型三系和两系不育系,按5×5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Ⅱ)分析方法,研究分析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占总方差的比重均高于50%,这表明基因的加性效应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形成起主导作用。(2)偏籼型早熟恢复系对株高和单株产量的形成贡献较大。(3)R1(明恢198)和R3(明恢2155)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高,表明偏籼型早熟恢复系明恢198和明恢2155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4)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之间不存在特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5个新选籼型糯稻不育系和5个新选糯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配制2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除株高、结实率、产量这3个性状外的其他5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和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明显小于一般配合力方差,在株高、穗长、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性状上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而在有效穗数和穗总粒数上受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性状的表达不育系起主导作用,穗实粒数性状受双亲影响相差不大,其他5个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比不育系的影响更大。狭义遗传率排序为千粒重>结实率>穗长>株高>穗实粒数>穗总粒数>有效穗数>产量,前面5个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均大于50%,适宜早代选择,穗总粒数、有效穗数和产量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低,而且与广义遗传率数值相差较大,应放宽早代选择标准或晚代选择。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无明显相关性,不育系L011A和恢复系L053、L055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  相似文献   

9.
了解杂交水稻亲本配合力和遗传率,为杂交水稻的亲本选育及强优组合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4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4×7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模式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有效穗、株高和单株产量等性状主要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外,其余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制约;父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明显大于母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不育系广仔占S、连籼1A和恢复系RH-1、RH-2和RH-6等亲本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杂交稻新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5个三系杂交稻不育系(金山2A、福伊A、京福5A、G201A、太香A)和5个杂交稻恢复系(22、制3、404、制6、明恢86),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了25个杂交稻组合,研究了这些新恢复系1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并且一般配合力...  相似文献   

11.
杂交粳稻产量及相关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7个三系不育系和 10个优良恢复系按 NCⅡ交配设计,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产量受亲本一般配合力影响,主要由其特殊配合力决定,在各亲本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杂交稻组合选育上,在考虑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同时,应着重考虑其特殊配合力.穗粒数和千粒重,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恢复系大于不育系,产量和结实率、有效穗数、株高、穗长、穗粒密度等性状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不育系大于恢复系,表明杂种产量及其产量性状多数受母本的影响要大于父本,在杂交组合选配,全面考虑亲本性状同时,要重点考虑母本对杂交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 4个两系不育系和 13个恢复系为亲本 ,采用 p×q不完全双列杂交 (NCⅡ )模式分析 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所有测定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除每穗实粒数和单株粒重主要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外 ,其余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制约 ;交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明显大于母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 ,不育系 30 87S、蜀光 6 12S和恢复系籼 10 0 38、C4 18、轮回 4 2 2、南京 16等亲本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较高  相似文献   

13.
新选粳稻BT型不育系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利用6个新选粳稻BT型不育系和5个粳稻恢复系通过NCⅡ设计(北卡罗林那设计Ⅱ)共配制30个组合,对亲本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10个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农艺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3004A、泗稻10号A和4108A,恢复系是9311和C418;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4002A、泗稻10号A、4016A和武育粳3号A,恢复系是湘晴、C418和HP122;综合农艺和品质性状,3004A、泗稻10号A和4002A是较优的不育系亲本,湘晴、C418、HP122是较优的恢复系亲本。(2)表现突出的组合是4002A/南R187、4016A/南R187、4108A/湘晴、4002A/9311、4108A/9311、4016A/C418、3004A/HP122、泗稻10号A/HP122和4016A/HP122。(3)除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外,其余1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除穗长、每穗总粒数、垩白度和胶稠度外,其余13个性状上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方差。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本所新育成的3个不育系京福1A、2A、5A与8个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优良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了24个组合,估算了11个亲本的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24个组合主要性状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的相对效应值及遗传力。结果表明:杂交水稻京福优组合的杂种产量和相关性状的效应,同时受不育系、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共同作用,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效应所占的份量比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大。在杂种优势中,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在某些组合上,非加性效应表现非常突出,目前在其遗传原因尚未清楚前,大量配组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可根据总配合力的效应值,粗略预测杂种优势。遗传力结果表明:播始历期、千粒重、穗长、株高遗传力较高,结实率的遗传力较低,这对不育系、恢复系选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红米恢复系的选育方法,本文以贵红1号×蜀恢498 F_5群体中通过MAS的方法选择了10株含有恢复因子的单株建立株系,并以此为父本,选择了5个不育系为母本(其中三系不育系3个、光-温两用核不育系2个)按照(NCII)设计配制50个组合,对所配制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选择的10个株系所配组合,无论是两系还是三系,结实都基本正常,表明恢复系的恢复力正常;(2)参试组合的株高、有效穗数、千粒重、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但其中株高、有效穗、千粒重、实粒数、结实率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也占一定的比例,非加性作用也比较明显。而穗长上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和基因非加性效应互作的共同影响;杂交组合的穗长、千粒重的表现更多的依赖于不育系,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主要取决于恢复系,株高、实粒数、单株产量要综合双亲的表现;(3)编号为R9、R6、R8为配合力好的亲本,R9具有最好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R8×粮98s、R7×粮98s、R9×209A、R6×209A为较优组合,R8×粮98s特殊配合力(SCA)最优。  相似文献   

16.
几个籼型杂交水稻光合特性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籼型杂交水稻5个不育系803A、JW803A、G46A、珍汕97A和Ⅱ-32A,5个恢复系绵恢2040、涪恢311、蜀恢527、明恢63和辐恢838,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组得到25个杂交组合,在穗分化期对其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性状起主导作用;光合色素含量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杂交水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性状受不育系影响较大,光合色素含量主要受父母本的互作效应同时也受环境因子影响.净光合速率中不育系JW803A和恢复系蜀恢527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组合JW803A/蜀恢527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是亲本一般配合力和F1特殊配合力结合较好的组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五良A、酒都A、Z1A和1281A 4个新选水稻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同时分析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6×6 NCⅡ遗传设计,利用6个不育系(S)和6个恢复系(R)杂交配组36个组合,对杂交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1)8个农艺性状在不育系或恢复系或两者间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株高外其他7个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多数农艺性状受到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2)株高、穗长、千粒重和每穗颖花数等4个性状广义遗传率较高,主要受到遗传的影响,其中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的狭义遗传率也较高(>70%),三者主要受到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率相对较低(<50%),表明这些性状受到基因非加性效应和环境的影响较大。(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穗长、单株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之间通过相互促进与制约来共同影响单株产量。【结论】4个新选...  相似文献   

18.
油葵不育系、恢复系产量性状配合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油葵不育系、恢复系产量性状进行双列杂交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极显著、显著差异.F1的产量性状受亲本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共同影响,但一般配合力效应较特殊配合力的略大.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在杂交组合配制以及自交系的改良计划中,应首先在较高的一般配合力的基础上,同时要求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方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疆棉花三系主要选育指标的遗传效应,研究三系杂交棉主要选育指标的遗传规律,筛选出高优势的杂交组合。【方法】自育的棉花7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采用7×6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42个杂交组合,对F_1代产量、衣分和纤维品质进行遗传方差和配合力的统计分析。【结果】(1)棉花产量同时受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的影响,并且可能存在超显性;衣分、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部分显性。(2)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最高的为3-248A,较高的为2-20A、6-89A,其余的一般配合力较低或负值;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最高的为12-278R,较高的为8-420R、9-186R,其余的一般配合力较低或负值。(3)特殊配合力最高的为2×9,较高的为6×12、4×9、3×8、6×8,分别比对照增产23.33%、16.67%、15%、10.83%、5%,其余的一般配合力较低或负值。【结论】自育的棉花7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F_1代的产量、衣分和纤维品质进行遗传效应分析,筛选出高优势的杂交组合2×9,比对照增产23.33%。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玉米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了解玉米亲本的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率,本研究以5个抗倒伏性能差异的玉米自交系、12个常用及自选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模式配置的60个组合为供试材料,对第3茎节穿刺强度、第5茎节穿刺强度、株高、穗位高、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等7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RP125、A185、48-2和KDF的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优,可用于配置抗倒伏玉米杂交品种的优良自交系或用于遗传改良;60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这些性状也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组合A183×48-2、A185×K169和A189×KDF表现最优;所有抗倒伏相关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这些性状宜于在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