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蚧螨病是有疥螨虫引起的犬的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又俗称"赖皮病",其特点是犬表现为剧痒不安、被毛脱落及皮炎症状。针对该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原则能有效的驱除螨虫,减少养犬业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危害养殖鱼类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发病急,危害鱼的种类多、年龄范围大,流行面积广、季节长,给广大养鱼户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该病应采取预防为主,有病早治,内服外用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5,(12)
鸡胀嗉病较为常见,基本上反应了其消化道(嗉囊、肌胃、小肠)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须采取有效的药物救治处置方案,才能降低死亡率、避免造成经济损失。结合该病较为典型的临床症状,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救治,治愈率相对较高;应坚持以防为主,加强防范措施,规避各种致病因素,以减少发病率;推荐了经实践验证的优势处方供业内参考。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8,(11)
禽流感被我国列为一类传染病,其病毒具有变异性强、传播速度快、病亡率高的特征,严重威胁养禽业的发展及人类生命安全。全球对其疫情防控的原则是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控制,因此,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从病原学和血清学两方面入手,对禽流感最新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准确高效地诊断该病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4)
猪水疱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症状上与口蹄疫极为相似,但牛、羊等家畜不发病。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宏州的芒市的遮放镇就发生过疑似病例,近年来又在芒市风平镇的上东村和江东乡李子平村、瑞丽市的勐休乡、梁河县的勐养镇等地有该病的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6.
白斑病毒病目前已成为海、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危害最严重的病毒病,一旦发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对虾便出现暴发性死亡,严重的导致整池绝产、全军覆没,给广大养殖者造成惨重损失.早发现、积极治疗该病是养殖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何京 《内陆水产》2003,28(3):29-29
近年来,我国南方山区养鱼中,经常发生白鲢、鲫鱼、鳊鲂大量死亡暴发性鱼病。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该病就已在我国主要养鱼地区广泛流行。该病病原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中心鱼病组(1991)报告为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hydrophila),其特点是产生溶血毒素和细胞毒素,导致病鱼体表表现为细菌性败血病症状。据调查,该病流行广、发病快、周期长、死亡率高达50%~90%,给渔业生产带来威胁。为了减小损失、控制病菌蔓延,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大力推广、组织综合预防和治疗该鱼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1流行与症状该病流行于每年6~10月份,死亡…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6,(8)
正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慢性传染病。我州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从湖北黄冈引进巴克夏种猪导致该病传人,形成地方流行。该病在我州的传播形式,一是母子传播,二是本交配种接触传播,三是在生猪交易市场接触传播。1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变化与诊断1.1临床症状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16 d,最短的潜伏期为3~5 d。病猪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在吃食、剧烈跑动、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南方山区养鱼中,往常发生白鲢、鲫鱼、鳊鲂大量死亡暴发性鱼病。早在90年代初,该病就已在我国主要养鱼地区广泛流行。该病病原据淡水渔业中心鱼病组(1991)报告为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hydrophila),其特点是产生溶血毒素和细胞毒素,导致病鱼体表表现为细菌性败血症。山区养鱼的池塘、山塘、水库,位置较为独立,相对隔离病原,但随着水产品尤其是种苗的日益流通,也将病菌传染到这些水体。据调查,该病流行面广、发病快、周期长,死亡率高达50—90%,给养鱼生产带来威胁。 为了减小损失…  相似文献   

10.
李倩 《畜禽业》2023,(9):12-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是一种致病性较强的病毒,不仅严重损害鸡的呼吸道,还会对其他器官造成影响,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该病出现大规模传播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防治该病,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特别是在血清和分子水平上。对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IB)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和优缺点进行了综述。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5,(11)
伪狂犬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和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以发热,在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德宏州是该病散发区,早在1989年德宏动物疫病调查报告中就有记载。该病在我州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引起种猪不育,妊娠母猪流产、产弱胎、死胎、木乃伊胎。初生仔猪和断奶仔猪大批量死亡,育肥猪增重减慢。感染该病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继发或并发其它疾病。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2005年由于引种而传入我州,目前在州内部分地方零星散发。在临床上这两种病多为单独发生,混合感染是我们遇到首例病例。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5,(5)
猪丹毒病是个古老的传染病,早在20世纪80、90年代,猪丹毒曾为中国养猪业的三大传染病之一。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猪丹毒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临床上基本不注射疫苗免疫,但最近几年该病在猪场有了明显抬头的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报道了2013年、2014年猪丹毒在当地的流行情况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3,(7):7-8
<正>大量的生产实际运用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猪一旦出现严重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治愈的可能性很小,药物治疗基本上起不到作用,治疗只能是在感染的早期才会有治愈的可能性,因此在该病的防治上面应严格遵循"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首先,要选择与当地血清型一致的疫苗进行预防,并参考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其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密切关注猪群的状况,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再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只从一个种猪场引进种猪,在单个猪场  相似文献   

14.
白点病是温室稚鳖培育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其命名是根据外部病症而定。该病发病时间早、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本文就该病的流行情况、致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1.流行情况:在恒温封闭或半封闭温室内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在7-10月份,8-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适宜水温29-30℃。感染对象多数是50克以下的稚鳖。感染前首先表现的症状是摄食量下降,食台上开始出现糊状剩料。疾病潜伏期一般3-ed天,严重时食台上出现病鳖,并开始出现死亡。随着病势的加重,病鳖数量逐渐增多,夜晚观察食台上病鳖有堆叠现象。死亡严重时,单地日死…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白底板病危害是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危害100克以上的幼鳖、成鳖及亲鳖,发病率、死产率都很高。笔者在对中华鳖白底板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发现,使用某类型杀虫药与其它药物组方后,对治疗早、中、晚期中华鳖白底板病有良效。为此,笔者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治疗实例进行归纳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7,(7)
仔猪溶血病属于免疫溶血病,由母源抗体中含有抗仔猪红细胞抗体所致,抗体通过初乳进入消化道并经肠黏膜进入血液,导致溶血发生;贫血、黄疸是该病的主要表现,肝脾肿大是主要剖检变化,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对该病进行确诊;种猪品种改良是根治该病的最好方法,此外,仔猪寄养、人工哺乳等可预防该病发生;补充生血性的营养物质可加快该病康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6,(3)
正对仍以千家万户散养为主的德宏养猪业来说,猪瘟至今仍是产业发展的主要疫病。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就通过使用猪瘟疫苗来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但由于因当时冷链体系不健全,在疫苗的运输、保管、使用等环节都存在问题,加之畜牧兽医队伍也不健全,影响了整个猪瘟的免疫工作的开展和免疫效果。八十年代后期,兽医队伍逐步得到充实,冷链体系也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5,(5)
仔猪病毒性腹泻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该病传播速度快、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该病的病因及流行特点分析,提出的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1)
<正>德宏州是猪瘟的老疫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有猪瘟病发生的记载。至今,猪瘟病仍是生猪的主要疫病,每年都会给德宏的养猪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就通过使用猪瘟疫苗来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但由于因当时冷链体系不健全,在疫苗的运输、保管、使用等环节都存在问题,加之畜牧兽医队伍也不健全,影响了整个猪瘟的免疫工作的开展和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7,(9)
羊传染性胸肺炎是由多种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死亡率高,是严重影响养羊业发展的疾病之一。对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进行介绍,以期对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