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目前,对于鸡传染病的控制,除了加强日常管理和检疫外,仍是依靠接种疫苗,以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来减少疫病的发生率。因此,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鸡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新城疫免疫接种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免疫失败现象却十分严重,必须引起我们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免疫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我们制订了合理的免疫程序,使用正确的接种方法,就可大大提高免疫效果。l免疫程序的制订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
粱家以  杨斌 《畜禽业》2013,(6):10-11
<正>近年来,随着广西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各地涌现出许多新的规模化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笔者走访了平南县的一些鸡场,发现相当一部分养殖户虽然掌握了一些现代养鸡生产技术,但尚未真正树立起"预防为主"的防疫观念,对免疫接种了解不多,重视程度不够,常常导致免疫失败,无法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人将有关鸡免疫接种的方法分述如下,希望对养鸡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王兆云  邱洪 《畜禽业》2006,(24):42-43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疮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一般发生于2~5月龄,发病率约5%~10%,严重时达30%~40%,甚至达60%以上。180~200日龄产蛋鸡仍有发生,有的零星出现,严重的全群发病。采用疫苗免疫接种可以控制或减少MD的发生,但不幸的是免疫保护并非完全有效,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本病发病特点主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等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最终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1免疫失败的原因MD免疫失败与鸡对MD的易感性有关外,同时也因鸡的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4.
1根据本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接种的效果与母源抗体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种鸡开产前,有些疫苗,特别是油苗都做了接种,其自身的某些抗体会传递给下一代,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与疫苗发生中和,鸡体不能产生抵抗力导致免疫失败。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相对应的适宜免疫时间段,提前免疫可能造成免疫效果差或有病原侵入没有保护力,推迟免疫时可能会在免疫接种前就已发病。免疫计划必须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的情况及规律,病史,鸡的品种、用途、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方面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  相似文献   

5.
<正>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疮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一般发生于2~5月龄,发病率约5%~10%,严重可达30%~40%,有的甚至达60%以上。180~200日龄的产蛋鸡仍有发生。当前采用疫苗免疫接种的方式可以控制或减少MD的发生,但不幸的是免疫保护并非完全有效,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本病发病特点主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等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最终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4,(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7.
鸡免疫应激对免疫功能影响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应激性刺激的免疫接种,是保护鸡群免受各种病原体侵犯,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存在的。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鸡群的生产性能。因而本文就鸡免疫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加以探讨,力图为免疫应激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免疫接种是目前控制鸡传染病最常用的方法.不少养鸡户虽重视防疫,但因缺乏技术和条件,或存在不科学的认识,或有绕幸心理,违规操作,结果导致免疫失败,损失严重.导致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6,(2)
正当前鸡群免疫接种主要有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痘,马立克氏病等疫苗。部分养殖场(户)对防疫知识不甚了解,在免疫安排及技术操作方面存在不足,致鸡群免疫后仍发生和流行疫病。笔者现就提高免疫效果谈几点看法。1疫苗因素1.1做好疫苗保存、使用疫苗的运输、储存要严格按照生  相似文献   

10.
曹可伦 《畜禽业》2012,(6):13-14
<正>免疫接种是目前养殖场控制和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免疫失败表现为:某种疫苗免疫过的动物在免疫保护期内又发生该疫病;动物接种后虽不发生相应的疾病,但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使其发生混  相似文献   

11.
徐英  杨智  张凌燕 《畜禽业》2011,(11):32-33
<正>免疫接种是给猪群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免疫的一种手段。通过免疫接种,猪群产生或获得的特异性抵抗力,能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猪业生产健康发展。免疫接种按接种时机不  相似文献   

12.
免疫接种是有效预防猪瘟发生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免疫接种可大大降低猪瘟的发病率,从而提高养猪经济效益。但在猪瘟的免疫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因素,导致猪瘟免疫失败。认真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雏鸡还可出现流涕,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该病因病原系多血清型,而使免疫接种复杂化。鸡感染该病后生长受阻,耗料增多、产卵下降、死亡率增加。该病一旦在规模鸡场发生,会给养鸡业主造  相似文献   

14.
陈定宏 《畜禽业》2008,(3):48-49
<正>养猪户每年都需要1~2次或更多次地对猪进行免疫接种,但猪依旧发生免疫过的传染病,造成的损失极大。这与不重视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有极大关系。猪的免疫接种是给猪接种生物制品,使猪群产生特异性抵抗力,由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  相似文献   

15.
赵思捍 《畜禽业》2003,(9):31-31
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养鸡专业户,但发现他们在鸡的饲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现根据各地情况,提出5点措施供广大养鸡户参考。1加强卫生防疫制度科学的防疫免疫是养鸡成功的保证,为了预防病毒性疾病必须根据当地鸡病的流行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免疫接种程序,并严格按照此程序认真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在抓好卫生防疫的基础上,要搞好鸡舍内外卫生,并定期消毒,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和舍内空气新鲜;水、食槽要经常清洗,并定期用一定比例的消毒水消毒;在每批鸡处理后,都要彻底清理粪便和垫料,并用清水冲刷干净,待…  相似文献   

16.
王兆云  邱洪 《畜禽业》2006,(12):42-43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疮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一般发生于2-5月龄,发病率约5%-10%,严重时达30%~40%,甚至达60%以上。180-200日龄产蛋鸡仍有发生,有的零星出现,严重的全群发病。采用疫苗免疫接种可以控制或减少MD的发生。但不幸的是免疫保护并非完全有效,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本病发病特点主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等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最终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  相似文献   

17.
正畜禽免疫就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动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抗特定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免疫技术的熟练与否直接关系到疫病防控的成败。熟练掌握免疫技术,要以下方面着手。1免疫接种准备1.1制定免疫接种计划要根据当地动物传染病流行情况和特点,结合本场的疫病发生情况、疫病监测、免疫抗体监测情况等方面制定免疫接种计划,包括接种动物、疫苗种类、免疫的途径和方法、免疫日期、  相似文献   

18.
吴忆春  苗立中 《畜禽业》2006,(22):44-45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主要技术措施,畜禽免疫失败就是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现简要归纳如下:1母源抗体影响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会抑制疫苗的免疫反应,使雏鸡或仔猪首免失败。目前认为,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猪瘟等疫苗的接种都会因为母源抗体而影响其免疫效果。2疫苗因素2.1选用疫苗不当较常见的是使用的毒型与本地流行的毒型不一致,达不到免疫的目的。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疫区,用弱毒力的疫苗给7日龄以内…  相似文献   

19.
鸡球虫病是养鸡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往往采用疫苗免疫接种来控制,生产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有:滴口、拌料、喷雾和饮水等,将这几种不同免疫接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养殖业已成为我市部分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影响养殖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而免疫接种是预防畜禽传染病发生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要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应从免疫程序、疫苗质量、规范操作、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取得最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