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选取浙江台州地区规模猪场为试验猪场,从2014年到2016年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野毒(PRV g E)抗体的阳性率,分析猪群免疫状况。同时采取临床可疑病料,用PCR及RT-PCR技术检测PRRSV、PCV2、SFV和PRV的感染率。结果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CSFV抗体阳性率从64.9%上升到80.4%;PRRSV和PCV2抗体阳性率变化不大,均处于高位;PRV g E抗体阳性率从52.5%下降到22.9%。在不同年龄段猪群中,母猪抗体水平最高,仔猪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保育猪最低,抗体阳性率下降到50%以下,肥育猪阶段又有所回升。在病原检测中,2014年PRRSV、PCV2、SFV和PRV4种病原检出率均较高,其中PCV2检出率高达60%,到2016年4种病原检出率均下降到15%以下。本实验结果为控制猪场疫病和完善猪群免疫程序等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野猪源Shaanxi-2及家猪源Shaanxi-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对易感仔猪的致病性及发病规律,进一步弄清PRRSV变异株的病原特征及其与"猪高热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抗原、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的健康仔猪(40日龄)9头,随机分为3组,用家猪源Shaanxi-1及野猪源Shaanxi-2 PRRSV变异株分别感染其中一组仔猪,每头肌注6 mL,滴鼻2 mL;另一组作为阴性对照,按相同剂量和方法接种正常Marc-145细胞处理液。攻毒后各组分圈饲养,每天定时测量体温,绘制体温变化曲线,观察临床症状,记录发病情况。攻毒后采血及咽喉、眼、鼻分泌物和粪便,采用RT-PCR方法检测PRRSV、猪瘟病毒(CSFV)、PCV2、猪伪狂犬病毒(PRV)核酸,用ELISA试验及血清中和试验检测血清抗体。【结果】Shaanxi-1与Shaanxi-2攻毒组均出现体温升高及典型临床症状,但未见死亡病例;攻毒组CSFV、PCV2、PR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咽喉、眼、鼻分泌物和粪便在一定时间段可检测到PRRSV核酸;PRRSV特异性抗体检测均为阳性,仅Shaanxi-2攻毒组在第35天检测到中和抗体;Shaanxi-2与Shaanxi-1相比,感染猪的体温较高,临床症状明显,病毒血症的维持时间较长,抗体水平较高。【结论】野猪源Shaanxi-2及家猪源Shaanxi-1 PRRSV变异株对易感仔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能使感染动物发病但不能致死,Shaanxi-2毒株的致病性相对较强。攻毒后第7天出现病毒血症,持续14~21 d后逐渐消退,仔猪感染PRRSV变异株后,病毒可通过鼻、眼、咽喉分泌物及粪便等排出,其中鼻分泌物排毒最早、排毒时间最长,眼、咽喉分泌物与鼻分泌物、粪便相比排毒较晚、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旨在评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活疫苗与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LT)蛋白配伍后经滴鼻途径接种小鼠后的免疫应答水平,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经黏膜途径免疫的可行性。试验共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PRRSV滴鼻组、PRRSV+LT滴鼻组和PRRSV注射组。一免、二免后检测血清Ig G和鼻拭子Ig A抗体水平,同时检测IFN-γ和IL-10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二免后,PRRSV+LT滴鼻组可产生较高水平的Ig G抗体,与PRRSV注射组无显著差异; PRRSV+LT滴鼻组产生的Ig 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RRSV注射组; PRRSV+LT滴鼻组小鼠脾脏IFN-γ、IL-10水平与PRRSV注射组无显著差异。因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与LT蛋白经滴鼻途径免疫小鼠,可产生理想的黏膜免疫应答及系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黏膜分泌性抗体的产生,为阻断病毒局部感染提供了保护屏障,能更有效达到抵抗病毒入侵及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采集61头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猪的病料,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PRRSV变异株、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检测,并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其外周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结果表明:PCV-2核酸阳性率为72.13%,PRRSV为39.34%,PRRSV变异株为22.95%;临床存在混合感染,特别是PRRSV与PCV-2的混合感染,感染率达16.39%;PRRSV、PRRSV变异株和PCV-2的感染均比对照组极显著地提高ACTH的含量,其中以PRRSV变异株与PRRSV的混合感染对ACTH的影响最大,ACTH含量达32.20 pg.mL-1.可见,PRRSV、PCV-2的感染促进了ACTH的分泌,增加猪的应激反应,从而降低病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基于N与GP5蛋白抗原表位串联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抗体ELISA检测方法,为开发准确、廉价的PRRSV抗体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将PRRSV的N蛋白和GP5蛋白抗原表位串联优化后进行原核表达,以表达的目的蛋白为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PRRSV抗体的ELISA方法,对其特异性、重复性进行检测。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和商品化IDEXX试剂盒同时对临床送检的45份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计算其符合率。【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目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4.7ku,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且为可溶性表达。目的蛋白经纯化后作为抗原包被ELISA平板,建立检测PRRS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优化后的ELISA条件为:抗原(纯化后的目的蛋白)包被量为5μg/mL、一抗(猪血清)1∶80稀释、酶标二抗1∶5 000稀释,以含50g/L脱脂奶粉的PBST作为封闭液,37℃孵育60min,抗体(一抗和酶标二抗)于37℃孵育90min,TMB避光显色8min;间接ELISA的判定标准为:OD450≥0.345 2为阳性,OD4500.345 2为阴性。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强,对猪常见病原,如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和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高免血清检测均为阴性;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02%~3.94%和1.38%~4.83%。用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临床送检45份猪血清样品的检测阳性率为84.44%(38/45),商品化IDEXX试剂盒检测的阳性率为80%(36/45),2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4.73%(36/38)。【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N与GP5蛋白抗原表位串联的PRRSV抗体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研究了免疫后攻毒的GST-d120特异性抗体血清动力学变化特点,d120-ELISA和IDEXX检测不同免疫状态临床样品S/P值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根据结果判断免疫动物是否发生野毒感染或存在弱毒疫苗的母源抗体。血清动力学实验中,免疫组6头实验动物免疫弱毒活疫苗TJM-F92(简称TJM-F92),对照组4头实验动物注射等体积PBS,第28天2组分别注射强毒TJ F3,采集血清,绘制血清动力学曲线。d120-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免疫组中5头免疫及攻毒后均为阴性,1头免疫1d~28d为阴性,攻毒后血清抗体水平上升并在第14天转为阳性;对照组4头动物攻毒后17d左右出现抗体阳性转化。IDEXX检测结果显示,免疫组均在第10天左右出现血清阳性转化,抗体水平逐渐上升并维持较高水平,攻毒后血清抗体无较大变化;对照组在攻毒后7d左右出现阳性转化。结果表明,d120-ELISA检出抗体阳性的时间要晚于IDEXX试剂盒10d左右,但d120-ELISA能够检测出IDEXX试剂盒无法检出的免疫TJM-F92后发生强毒感染的动物。临床应用试验中,采集并检测HP-PRRSV的TJM-F92和弱毒活疫苗JXA1-R(简称JXA1-R)免疫14d和28d后的临床血清样品,以及疑似发生PRRSV感染和未发生感染的灭活疫苗免疫猪场的样品。试验结果显示,d120-ELISA检测TJMF92免疫阳性血清为阴性;在免疫14d和28d后,d120-ELISA检出JXA1-R临床免疫血清阳性率为0%(0/15)和86.7%(13/15),相应IDEXX检出阳性率为86.7%(13/15)和100%(15/15)。d120-ELISA和IDEXX检测免疫灭活疫苗并疑似发生PRRSV感染的猪群样品的阳性率分别为45.0%(9/20)和100%(20/20),而检测未感染猪场样品的阳性率分别为0%(0/30)和40%(12/30)。综上所述,血清动力学试验和和临床应用试验结果证明,d120-ELISA可以鉴别野毒感染与TJM-F92或灭活疫苗免疫动物,为组装ELISA试剂盒、筛选并剔除TJM-F92免疫动物中发生野毒感染的动物、净化猪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广东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情况。【方法】2014—2016年共采集广东省各规模化猪场猪组织样品1 137份进行抗原检测,血清样品9 432份进行抗体检测。对不同年份、不同季度、不同区域的PRRSV抗原抗体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分离的病毒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2014、2015和2016年的PRRSV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0.86%、34.35%、37.50%;抗体阳性率为82.86%、68.87%、74.56%。从季度分析来看,第1季度抗原阳性率最高,为40.27%;第2季度抗原阳性率最低,为28.66%;各季度抗体水平均在70%以上。不同区域间的PRRSV感染率差异明显,粤东粤西感染率显著低于珠三角和粤北;在抗体水平上,粤东地区较低,抗体阳性率为69.51%,其他3个区域均高于75%。抗原检测阳性的样品中共分离到69株PRRSV毒株,其中有39株位于Subgenotype I亚群。【结论】广东地区PRRSV抗原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抗体水平较高但并不稳定,从病毒分离结果看,Subgenotype I亚群为省内主要流行亚群。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波形蛋白在介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利用RT-PCR方法从PRRSV非易感细胞系猪肾细胞系PK-15细胞中扩增目的基因,克隆入pET-28a(+)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猪波形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和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病毒抑制试验检测重组猪波形蛋白及多克隆抗体在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成功扩增猪波形蛋白基因并克隆入pET-28a载体,经诱导后得到高效表达,纯化后免疫兔子产生高价血清抗体(105)。病毒阻断结果表明,猪波形蛋白及多克隆抗体均能阻断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这为以波形蛋白为基础的PRRSV受体阻断抑制剂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抗体的血清学方法。【方法】以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为包被抗原,筛选和优化抗体检测反应条件来建立一种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之后进行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并进行初步临床应用检测。【结果】确定了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各项最佳反应条件;对8种猪源病毒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显示只有猪细环病毒1型阳性血清为阳性,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显示出良好的重复性。对来源于北京和湖南地区的400份猪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阳性率为75.25%,PCR阳性率为71.00%,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这两个地区存在较多的的猪细环病毒1型感染。【结论】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和重复性都良好的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可用于猪细环病毒1型抗体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0.
利用ELISA诊断试剂盒,对泰州地区猪场的后备母猪、种公猪、生产母猪和断奶仔猪以及育肥猪群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2010-2011年泰州地区猪场PRRSV抗体阳性率达到100%,外表健康猪群抗体阳性率在17.14% ~ 100%之间,平均阳性率为60.24%.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现阶段延边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性,以注射地塞米松和摘除脾脏的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以腹腔注射方式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通过临床症状观察、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及PCR方法对BALB/c小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情况进行鉴定,并进行血液常规检测。结果表明,注射地塞米松组、摘除脾脏组和正常感染组BALB/c小鼠在感染后8~10d相继达到高峰,正常感染组BALB/c小鼠在感染后第24天猪附红细胞体消失,注射地塞米松组在感染后第32天消失,而摘除脾脏组在试验结束时仍具有较高的感染率。经血液常规检测,各组BALB/c小鼠在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红细胞比容显著下降(P<0.01)。因此,猪附红细胞体对低免疫力的BALB/c小鼠具有一定感染性,并表现出典型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鹿寨县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免疫抗体水平及野毒感染情况,有效控制规模猪场的伪狂犬病,通过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及猪伪狂犬病gB抗体检测试剂盒对鹿寨县规模猪场所采集的992份血清样品按照不同地区猪场、不同规模、不同生长阶段3个方面进行gB与gE抗体检测综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病毒在鹿寨县南北地区的不同猪场都有所流行,在北部地区平山镇流行范围广,流行率高,平山镇有伪狂犬野毒感染的猪场共计6家,占采样比的75%(6/8)。大型猪场gB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6.46%, gE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13%;而小型猪场gB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6%, gE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4.84%; PRV g B抗体阳性率与PRV g E抗体阳性率呈负相关。在不同生长阶段,母猪群的gB抗体阳性率为96.2%、 gE抗体阳性率韦24.57%,其两种抗体阳性率都明显高于育肥猪和仔猪;育肥猪、仔猪PRV gB、 PRV gE抗体阳性率的相关性与不同规模猪场PRVgB、 PRVgE抗体阳性率的相关性相似。表明:鹿寨县平山镇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形势严峻。而母猪群及后备猪群的野毒清除情况是决定规模猪场PR净化的首要关键点;母猪群的伪狂犬病免疫工作也是整个猪场伪狂犬病免疫的重中之重。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科学饲养管理、合理制定种猪高效免疫计划,强化定期监测防控意识,果断淘汰病猪,净化猪群,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从辽宁省各地区采集猪血清样本和HEV感染疑似病例脑组织样品,进行HEV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910份样品中有451份呈现HEV抗体阳性反应,阳性率为49.6%;23份疑似病料检测HEV阳性率为73.91%,多与PRRSV等病原混和感染.依据临床样本资料和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表明,辽宁省各地区普遍存在HEV感染,主要为隐性感染,发病猪均为45日龄以下仔猪.通过检测猪血清HEV抗体效价,可以判断HEV感染状态,为养猪场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 PAMs)表面天然免疫粘附受体—猪I型补体受体(Porcine complement receptor 1-like, CR1-like)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感染PAMs的影响,为阐述CR1-like在PRRSV免疫应答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数据。[方法]采取PRRSV减毒活疫苗免疫接种PRRSV抗体为阴性的长白仔猪20~28 d后,提取分离抗病毒血清并检测抗PRRSV血清中和效价;将抗PRRSV血清进行不同倍比稀释,制备各类PRRSV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接种于PAMs上,建立抗体依赖性增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模型,qRT-PCR技术检测各时间点PRRSV N基因拷贝数变化;PRRSV感染PAMs 9 h后,将抗血清和猪新鲜血清共处理细胞,运用ELISA测定不同时间点细胞上清液中猪新鲜血清C3b、C4b、CH50总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猪细环病毒1型(TTSuVl)感染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PRS)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集40头临床疑似PRRS病猪血清和40头同群健康猪血清,确认PRRS病猪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PRSV)亚临床感染猪,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TSuV1和PRRSV载量,进行差异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常规PCR结合荧光定量PCR检测确认有31头PRRS病猪和27头PPRSV亚临床感染猪,前者PRRSV载量极显著(P<0.01)高于后者;虽然PRRS病猪的TTSuV1载量高于PRRSV亚临床感染猪,但其差异不显著.PRRSV感染猪的血清中的TTSuV1载量与PRRSV载量之间无显著(P>0.05)相关性.[结论]TTSuV1感染与PRRS发生之间可能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PRRSV与CSFV、PCV2、PRV混合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RT-PCR和PCR技术对高热病期间陕西西安、宝鸡、渭南、榆林、汉中、商洛等地区猪场送检的146 份样品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 、猪圆环病毒2 型( PCV2) 和猪伪狂犬病毒(PRV)检测.结果显示:被检样品中PRRSV的阳性率达46.6%(68/146);PRRSV与CSFV、PCV2 和PRV 3种病毒均有混合感染现象, PRRSV + CSFV混合感染率为25%(17/68),PRRSV +PCV2为19.1%(13/68),PRRSV + PRV为4.4% (3/68),PRRSV + PCV2+ CSFV为14.7%(10/68), PRRSV + PCV2+ CSFV+PRV为2.9%(2/68).结果表明以PRRSV为主要病原的混合感染在所检测的高热病发病猪群的存在是非常普遍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的新现猪圆环病毒3型(PCV-3)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OFR2基因设计了2对扩增PCV-3和PCV-2的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各反应条件,建立同时检测PCV-3和PCV-2的双重PCR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对PCV-3和PCV-2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均为1.0×103拷贝/μL,而对猪伪狂犬病毒(PRV)、猪delta冠状病毒(PDCo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及猪瘟病毒(CSFV)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了临床上256份样品,结果表明,PCV-3和PCV-2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0.78%(2/256)和86.3%(221/256),仅有1份样品为PCV-3和PCV-2混合感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39%(2/256)。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CR方法敏感、特异,适于临床样品检测,为猪群中PCV-3和PCV-2的临床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变异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人工感染猪体内分布规律.把5只35日龄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阴性的仔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变异性PRRSV( FJ06A株)人工感染组(3只)、同居感染组(1只)和对照组(1只).记录各组猪的临床表现,并于攻毒后14 d屠宰,采集每只猪的心、肝、肺、脾、肾、胰、颌...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湖北某试验猪场猪群PRRS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选择HP-PRRS弱毒疫苗(JXA1-R株)对20头35日龄仔猪进行初步免疫试验,4周后采血进行PRRS抗体检测;另采集未免疫疫苗的20、30、60、70、120日龄阶段猪只血样194份,免疫疫苗的基础母猪群血样265份和配种前后备猪血样65份,分析其血清PRRS抗体阳性率、S/P均值和CV值。结果显示,20头35日龄仔猪免疫疫苗后4周抗体阳性率达85%,S/P均值和CV值分别为1.55和30%,初步表明疫苗免疫效力良好;未免疫疫苗的猪只在20~60日龄时抗体值随母源抗体逐步下降,在60日龄时达到最低为33%,70~120日龄时抗体值由85%上升到96%,说明此生长阶段已感染PRRSV;全部母猪群和后备猪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和92%,S/P值2.5的比例为9.1%,表明疫苗总体免疫稳定,并判断该场为PRRSV感染阳性稳定场。通过试验研究,旨在为该场科学防控PRRS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牛、羊、猪人工感染口蹄疫病毒3ABC抗体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口蹄疫病毒(FMDV)3ABC抗体间接ELISA方法(3ABC-I-ELISA),检测了接种病毒牛、羊、猪和同居牛、羊、猪FMDV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的变化.实验表明,4头牛在舌面接种感染FMDV 48 h后全数发病,第3天即出现可疑的3ABC抗体,第5天检测到阳性的3ABC抗体,至第8天3ABC抗体全部为阳性;10头同居牛(分别与接种感染猪和羊同居)在同居第7天时未检出3ABC抗体,在同居第15天时,3ABC抗体阳性率仅为30%;肌肉接种病毒羊3ABC抗体产生时间与接种病毒牛一致.同居羊在同居后第8天开始产生3ABC抗体,至第15天时所有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羊3ABC抗体全部为阳性.猪无论是肌肉注射感染还是同居感染,其3ABC抗体与临床症状均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发病猪最早可于接种病毒后第7天检测到可疑的3ABC抗体,至第15天均为阳性.牛、羊和猪均存在隐性感染的情况,即未出现临床症状,但3ABC抗体为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