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江西省242家生鲜农民合作社的调研数据,构建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超市支配权对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即合作社是否参与"农超对接"、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市收取入场费不利于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超市进行农产品价格垄断会降低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可能性;超市缩短返款期限,能有效促进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参与程度也越高。最后提出了政府应监督超市的经营行为、平衡对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推进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农超对接"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两部委“农超对接”模式将获更多财政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商务部、农业部两个部委正在合力重塑农产品流通渠道,主推"农超对接",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这其中,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农超对接"的一只脚,只有与另一只脚——超市,均衡发展,两者才能结合起来走的平稳。必须做强做大农村专业合作社已成共识。  相似文献   

3.
<正>"农超对接"是指农户(或合作社)和超市签订意向性协议书,向超市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产销地批发零售模式,"农超对接"模式,不仅拓宽了本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了市场价格,更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一、南充市农超对接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大型连锁超市的快速扩张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南  相似文献   

4.
"农超对接"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备受学者关注,是新型农产品供应链形式的典型代表,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农超对接"形式多样,本文选取目前发展较为普遍的"农户+合作社+超市"的形式进行研究。本文基于供应链一体化思想,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农产品供应链各个节点的绩效,并对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超对接"所处水平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农超对接"绩效水平更多地受到合作社各指标的影响,尤其是合作社的资金实力、对产品的包装发分级能力和生产规模;双方合作中超市处于优势地位;哈尔滨市蔬菜"农超对接"所处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5.
以“农超对接”中“农户+合作社+超市”模式为研究对象,选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该发展模式技术效率水平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合作社+超市”模式中不同产品、不同阶段的技术效率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且农户阶段技术效率水平最低;同时,“农户+合作社+超市”发展模式在我国“农超对接”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该模式的整体技术效率水平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农超对接”运作模式可以削减农产品流通过程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实现农户、超市与消费者的共赢.基于山东省农户农超对接实际调研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农户参与农超对接模式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生产规模、农户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否与超市签订销售合同、超市是否违约以及付款周期与农户参与农超对接模式的意愿呈显著性相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超对接"发展模式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变革和供应链条的优化,这项工作也是我国2010年"一号文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目前"农超对接"的开展主要采取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模式单一、农民生产技术不够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速度和范围.探索农民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消费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对接模式,对提高"农超...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传统的竞争方式,合作竞争理论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模式。而"农超对接"正是符合合作竞争理论的新型经营模式,通过农业合作社和商家直接签订协议,由农业合作社向超市直供产品的方式,最终实现超市、农户以及消费者共赢的局面。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三大实现因素,中国的"农超对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农超对接"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国"农超对接"最需要解决的还是利益分配问题,只有超市、农户以及消费者都能得到切实的利益,才能保证"农超对接"的顺利实施。这就需要政府、超市以及农户协调合作,以实现"农超对接"有效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超对接"对提供稳定的农产品销售途径,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当前"农超对接"面临着合作社、超市大批退出对接的困境,严重影响了"农超对接"供应链的稳定性。采用湖北省武汉市48家农业合作社的抽样调研数据,运用多项Logit模型从供应链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对"农超对接"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规模、超市信誉、政策支持程度、物流运送能力对"农超对接"供应链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政府需要加强财政扶持,完善贷款业务;合作社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实施标准化生产;超市积极提升预测能力及信息化程度,从而有效提高"农超对接"供应链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农超对接"是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超市作为"农超对接"供应链的核心,充分了解其参与意愿对"农超对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依据山东、湖南、甘肃等省超市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有序Probit模型,分析超市参与"农超对接"供应链的意愿,探讨其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超市参与"农超对接"的意愿总体较强烈,31.9%的超市表示非常愿意参与"农超对接"供应链,49.8%的超市表示愿意参与"农超对接"供应链。"农超对接"的外部拉力、"农"与"超"的中间合力、超市的内部能力及关键压力对超市参与"农超对接"供应链有显著正向影响,超市经营的惯性推力对其参与意愿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农超对接"的利益点越明显,支持资源越多,现实约束越小,主观规范越强,则超市参与"农超对接"供应链的意愿越强烈。因此,应提升"农超对接"的外部拉力、增强超市内部经营能力、增加"农超对接"的中间合力、精准定位"农超对接"的目标超市群体,以进一步提高超市参与"农超对接"供应链的意愿。  相似文献   

11.
客观科学地评价地理标志农产品供应链的绩效,对于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赣南脐橙"农超对接"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对赣南地区的调研数据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赣南脐橙"农户+合作社+超市"渠道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其整体绩效处于中等水平,并在质量安全治理、合作社内部监督、政府补贴机制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思路,希冀为以赣南脐橙为代表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农超对接"的长效、稳定运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陕西省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推行"农超对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以及农产品投入不足等问题。"农超对接"是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模式之一,与传统模式相比,"农超对接"模式优势明显"。农超对接"高效实施的关键问题是要发挥超市、合作社和政府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超对接”有利于实现农户、超市和消费者三方共赢.当前荆州市“农超对接”的规模小、品牌少、跨度小.因此,要实现“农超对接”的可持续发展,荆州市要坚持两种经营模式,一是加快合作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二是政府要提供更多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农超对接"是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新兴模式,该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而且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作为"农超对接"模式下的最大受益主体,往往在与超市对接的过程中产生供求矛盾,从而导致农民在生产技术、产品结构、产品加工和产品配送等多个层面上,呈现出力不从心的局面。基于此,本文以山东"农超对接"为例,考察农民在"农超对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对构建规范、合理的"农超对接"经营模式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艳梅 《湖北农业科学》2011,(17):3671-3673
"农超对接"模式是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史上的最新变革,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农超对接"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摸索试验阶段,为了有效实施"农超对接",就要充分发挥超市、合作社和政府三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农超对接"的障碍,提出了发展"农超对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朱军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67-868,872
"农超对接"模式代表农产品流通的新方向,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最终实现超市、农户、消费者3方共赢。但在实际运作中,因参与主体利益分配不均,农户和连锁超市之间难以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该研究以农超之间的利益分配为研究重点,运用合作博弈的相关理论建立价格决策模型,找出农超之间利益均衡的区间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如何进一步推动"农超对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构建可行性高、实施效果好的流通模式是破解当前"农超对接"发展面临困局的重要手段。从主体效益与供应链整体2个角度分析,发现目前"农超对接"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大量相关文献表明可采用"政府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合共建配送中心"的创新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此模式可以有效排除农户与超市之间的对接障碍,有利于不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和高度品牌影响力的非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同时产生相当大的社会效益。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供应链中核心主体的确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级评定的方式、配送中心客户数量的规划、多主体间收益分配的机制和模式实施后对接制度的落实等管理问题,从而确保模式实施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农超对接"使得流通成本平均降低了15%左右,保障了农产品稳定供应,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在"农超对接"繁荣红火的背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农业合作社或连锁超市退出"农超对接"的浪潮,"农超对接"的稳定性受到挑战。从农户、超市、农超合作要素、外部资源能力4个方面,对"农超对接"稳定性的前置因素进行辨识,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超对接"稳定性的前置因素进行回归处理,分析与其稳定性呈现负相关和正相关的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优化前置因素、培育与促进"农超对接"稳定性条件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首先对农超对接存在的主要模式类型进行研究,包括以超市为经营核心的农超对接模式,以合作社为经营核心的农超对接模式以及混合型农超对接模式;其次从生产端、超市以及对接关系构建的角度深入探讨模式存在的问题,认为生产端存在的问题有生产技术水平低、合作社自身建设不规范2个方面,超市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生鲜流通比例过小、入场门槛过高、产品缺乏价格梯度、资金结算周期长、物流配送基础薄弱等。基于上述研究,从生产端、超市以及政府3个方面对模式进行优化,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相似文献   

20.
咸阳市果蔬农产品是最早深度参与农超对接模式之一,目前虽已取得可喜的成效,但低量化、小规模的恶性循环现象依然存在。通过实地调研,从超市、果蔬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为视觉探索咸阳市果蔬农产品农超对接制约因素以及发展对策,为有效解决果蔬类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