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种质资源是筛选抗性稳定抗原的基础,为探索红掌种质细菌性枯萎病的抗性及鉴定方法,通过拉遮阳网模仿自然条件下人工接种病害,优化比较了红掌种质资源细菌性枯萎病的抗性鉴定方法。从病情指数、相对病情指数、相对抗性指数、病情发展曲线下面积4种评价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相对病情指数可直观反映品种的抗性,便于年度间和研究者之间的结果比较。人工接种和蚜虫取食接种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以33份黄瓜核心种质为试材,通过苗期接种和成株期自然发病,调查黄瓜种质的生态类型、性型、瓜皮色、瓜形、瓜刺色、瓜瘤大小、瓜刺瘤稀密及枯萎病病情指数,分析了不同黄瓜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及抗性分布频率。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3份黄瓜种质中,高抗种质3份,占9.09%;抗病种质占33.33%,中抗种质占21.21%;感病种质占30.30%,高感种质占6.06%。具有欧洲温室型亲缘关系的种质较华南型种质抗枯萎病,强雌黄瓜较雌雄黄瓜抗枯萎病,皮色较绿的黄瓜对枯萎病抗性较强,无瘤黄瓜较中瘤和大瘤黄瓜抗枯萎病,瓜刺瘤密种质较刺瘤稀的抗枯萎病。利用其中6份黄瓜自交系配制6份杂交1代,通过苗期和成株期抗性鉴定,表明黄瓜枯萎病抗性为数量性状遗传,抗性为显性基因控制,抗病与感病亲本的杂交1代抗病性介于双亲抗性均值与强抗病亲本之间,抗病性表现出中亲优势,没有发现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3.
山东黄瓜品种资源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期人工接种和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相结合,鉴定山东地方黄瓜品种143份,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和疫病表现某一抗性的品种有84个,占鉴定品种总数的58.7%;抗两种病害的品种有7个;兼抗三种病害的只有宁阳刺黄瓜一个品种;对四种病害均无免疫品种。刺瓜类型对白粉病的群体抗性略高于棒锤瓜类型;棒锤瓜类型对霜霉病、枯萎病和疫病的群体抗性则高于刺瓜类型;线瓜类型对三种叶部病害的抗性均差。  相似文献   

4.
玉米抗茎腐病研究进展及其鉴定与育种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茎腐病的病原、发病机理、发病条件与病害鉴定及其抗性机制与遗传、抗性鉴定方法与抗性种质特征以及茎腐病综合防治策略等方面,结合作者抗性育种、种质鉴定与利用实践,进行概述与讨论总结,提出了玉米茎腐病发病条件诱发抗性鉴定的实用方法。对抗性育种策略与技术体系进行了探讨,为玉米茎腐病抗性育种与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山东黄瓜主要种质资源多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一接种法,分别接种鉴定了24个黄瓜种质材料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和枯萎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有3份材料高抗白粉病,9份材料抗白粉病;2份材料高抗霜霉病,8份材料抗霜霉病;1份材料高抗褐斑病,12份材料达到抗病级;在枯萎病的接种试验中,没有发现高抗和抗病材料,仅得到了8份中抗材料。综合4种病原菌的接种结果,发现材料H、U、B、E、L、P对4种病害都达到中抗以上水平;材料V除了不抗枯萎病对其他3种叶部病害都达到高抗水平;材料H高抗霜霉病;材料R与材料J对白粉病达高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利用水培法接种进行香蕉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的可行性,为香蕉苗期接种技术的改良及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水培接种的方法对比巴西、农科1号、抗枯5号3个不同抗性香蕉品种的枯萎病发病率及平均病情指数间的差异,并与3个香蕉品种的田间病害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利用K2平板计数法研究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在水培营养液中的生长动态.[结果]3个已知抗性的香蕉品种通过水培接种法鉴定的结果与抗感品种本身的抗病性程度相吻合,抗感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差异明显,在接种后第9d即能明显区分.香蕉枯萎病菌在水培营养液中浓度基本恒定,保持在105~106 CFU/mL,水培环境能为病原菌侵染寄主提供稳定的营养条件.[结论]水培接种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区分香蕉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在香蕉抗性种质材料的快速鉴定及筛选中推广应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7.
对6个不同来源的西瓜枯萎病原菌株系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筛选出高致病菌株FON-56;以FON-56为接种菌,采用浸根接种法鉴定了20份西瓜种质资源的苗期枯萎病抗性,并利用病圃重茬栽培,鉴定其大田成株期枯萎病抗性。结果表明:Su-ck-1、W958-3-6和W98-1-4等3份西瓜种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高抗枯萎病;V16-3、V13-1、V13-9、V13-11和W23-18等5份西瓜种质表现中抗;1份西瓜种质表现轻抗,其余11份西瓜种质均表现高感。Su-ck-1、W958-3-6和W98-1-4等3份种质资源可作为抗源,用于高抗枯萎病西瓜品种选育及其抗性遗传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伴随国内生产力不断提升,玉米作物产值也不断增加。然而,国内玉米种植资源由于地域气候变化,不断经受多年多点多病害的各种自然病害,亟需对种质资源进行发病抗性研究。在此背景下,文章选取1000份不同种类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抗性鉴定,以期为丰富玉米种质资源库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倍体西瓜种质资源的抗枯萎病性鉴定及其遗传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苗期接种法对51份四倍体西瓜种质资源进行枯萎病抗性鉴定,并选择不同抗性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按NCⅡ杂交设计配制三倍体西瓜组合,通过方差分析研究四倍体西瓜的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三倍体西瓜枯萎病抗性受其双亲的加性和非加性遗传共同控制,且以加性遗传为主,源于四倍体母本的加性遗传相对重要于二倍体父本的加性遗传;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其枯萎病抗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西瓜枯萎病抗性及其与体内一些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表明西瓜幼苗体内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西瓜枯萎病的抗性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与西瓜枯萎病抗性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 ,这可作为鉴定和筛选抗病性个体的生化指标。西瓜幼苗根系中苹果酸含量、草酸含量及有机酸总量与抗病性不存在显著相关 ;而乙酸和柠檬酸含量则与西瓜枯萎病抗性之间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相关。它们亦可作为筛选抗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由土壤传染,病原菌通过黄瓜的根或根颈部侵入,在维管束内寄生的系统性病害;是中国和世界范围内黄瓜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之一,因此对黄瓜枯萎病抗性育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黄瓜枯萎病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黄瓜枯萎病的症状及病情分级等方面,分析了黄瓜枯萎病的致病机制、抗病机制和抗性遗传规律,总结了其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今后黄瓜枯萎病的抗性育种和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蓝枯萎病是由镰刀(Fusarium oxysporum f.sp.Conglutinans)引起的土传病害,属于中国新发病害,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北部夏秋甘蓝生产区的毁灭性病害,并且发病地域逐年扩大.抗病品种的使用是目前减少甘蓝枯萎病损失的最有效方法.而探索高效的甘蓝抗枯萎病鉴定方法以准确鉴定甘蓝种质资源的相应抗性基因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在前期病原物分离和鉴定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来源于山西寿阳的强致病力株GLHW1作为病原,通过混合因.子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3个接种方法,3个接种浓度及2个接种时期的接种效率及不同因素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接种效果的重要性影响依次为接种方法>接种浓度>接种时期,推荐给甘蓝育种者的接种程序是:在3叶l心期,将幼苗的根系浸入1x106cfu/ml抱子悬浮液中15 min.  相似文献   

13.
冬瓜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种质资源田间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自然发病状态下,对36份来自国内外的冬瓜种质资源进行抗枯萎病性鉴定,结果表明:7份材料表现高抗,占总数的19.4%;11份材料表现中抗,占总数的30.6%;10份材料表现轻抗,占总数的27.8%;8份材料表现感病,占总数的22.2%;不同冬瓜种质资源的不同生长时期对枯萎病的抗性表现明显不同;研究发现,不同皮色的冬瓜资源对枯萎病的田间抗病性也明显不同,其中黑皮冬瓜资源最为抗病,其次为粉皮冬瓜资源,而青皮冬瓜对枯萎病的抗性较差;通过对病原形态、培养特性及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测定研究,将引起广西冬瓜枯萎病的病原鉴定为尖镰孢冬瓜专化型.  相似文献   

14.
黄瓜抗枯萎病遗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10份黄瓜自交系配制9份杂交一代,通过抗枯萎病苗期接种鉴定,探讨了黄瓜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及表现形式。结果表明,黄瓜枯萎病抗性为数量性状遗传,抗性为显性基因控制,抗病与感病亲本的杂交一代的抗病性介于双亲抗病性均值与强抗病性亲本之间,抗病性表现出中亲优势与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15.
 棉枯萎病(Fusarium f.sp.vasinfectum)是棉花生产上危害严重的病害.实践证明,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枯萎病经济有效的措施.作者在研究棉花品种抗性鉴定方法中,应用棉籽种仁浸提液与兔血红细胞的凝集作用,看出棉花品种的抗性与血凝活性显著相关,表明抗性品种中有凝集素存在.  相似文献   

16.
木薯是钦州市优势作物,但是目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量低.为此引进了7个木薯新品种进行区域试验.试验结果GR911丰产性好,抗性强,建议扩大面积试种;绿宇特、华南124产量较高,适应性广,但在本试验中发生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相似文献   

17.
瓜类枯萎病是由镰刀菌寄生引起的土传病害,防治非常困难且病原菌具有寄主专化性,给我国各地区瓜类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综述瓜类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抗性遗传规律、抗性分子标记和基因定位以及抗病品种的选育等研究进展,并对瓜类枯萎病抗性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瓜类枯萎病抗性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抗、感枯萎病香蕉种质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稀释计数法,对22份抗、感枯萎病香蕉种质抽蕾期根际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以探讨根际微生物与香蕉种质抗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外界环境条件下,抗性不同的香蕉种质抽蕾期的根际细菌、放线菌、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oc)数量有一定差异,抗病种质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感病种质,而根际真菌、Foc数量明显低于感病种质;根际可培养细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与香蕉种质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真菌、Foc数量与香蕉种质抗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9.
蔬菜疫病抗性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疫病是蔬菜生产上一种非常重要的病害,以茄果类、瓜类、芋类等受害最为严重。该病害在蔬菜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且各部位均可发病,尤以幼茎、嫩果部位受害最为严重。疫病属卵菌病害,化学药剂难以防治,给蔬菜生产和育种工作带来极大挑战。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疫病最经济有效的根本途径之一,而抗病性鉴定、筛选是抗病育种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通过人工接种方法,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筛选抗性种质,有利于亲本选择、缩短育种进程和提高抗病育种效率。为深入了解蔬菜对疫病的抗性情况和高效种质资源鉴定、筛选方法,对蔬菜疫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主要蔬菜疫病抗性鉴定方法进行比较,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蔬菜抗疫病育种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二倍体野生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挖掘抗枯萎病的香蕉种质资源,对获得的具有较好抗寒性的二倍体野生蕉种质进行抗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的抗性评价。采用浸根接种法,对二倍体野生蕉与三倍体威廉斯B6香蕉苗接种Foc 4,统计发病率、病害严重度及Foc 4侵染对香蕉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倍体野生蕉较三倍体威廉斯B6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威廉斯B6发病率达100%,二倍体野生蕉发病率仅为33.3%;接种30 d时,威廉斯B6的球茎病害严重度高达(5.27±0.61),二倍体野生蕉的病害严重度为(2.75±0.43),发病程度明显轻于威廉斯B6;Foc 4侵染对二倍体野生蕉植株生长无影响。二倍体野生蕉种质对Foc 4具有良好抗性,表现为中抗。研究结果为应用该二倍体野生蕉作为抗病育种材料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