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氢水浸种增强黄瓜幼苗耐冷性的作用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氢气(H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它参与植物对高温、干旱、盐害、重金属等多种逆境胁迫的响应。探讨外源氢气(H_2)对黄瓜幼苗耐冷性的调控作用及其生理机制,为增强日光温室黄瓜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津优35号’黄瓜品种为试材,用饱和富氢水(HRW,H_2供体)浸种,蒸馏水浸种作对照(CK),常温下育苗。幼苗长至2叶1心时转移至光照培养箱中进行低温(昼/夜温度8℃/5℃)处理,分别于处理后0、1、3和5 d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低温胁迫可使黄瓜幼苗叶片的电解质渗漏率(EL)、冷害指数、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持续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 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与CK相比,低温胁迫下HRW处理的EL和冷害指数的增加幅度较小,H_2O_2和MDA含量及O_2~-产生速率较低,而SOD、POD、CAT、APX和GR活性及GSH和As A含量较高。胁迫结束时(5 d),HRW处理的EL比CK低11.3个百分点,冷害指数较CK低15.9%,H2O2和MDA含量分别比CK低29.4%和9.9%,O_2~-产生速率较CK低54.3%;而SOD、POD、CAT、APX和GR活性分别比CK高12.6%、20.1%、20.9%、53.0%和58.1%,GSH和As A含量分别较CK高24.0%和17.6%。低温下HRW处理的黄瓜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降低幅度明显小于CK,而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始终高于CK。胁迫5 d时,HRW的相对含水量比CK高6.4个百分点,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CK高23.0%和41.5%。【结论】富氢水浸种可增强黄瓜幼苗耐冷性,其主要作用机理是:(1)增强低温下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活性,减少活性氧(ROS)积累,从而减轻膜脂过氧化伤害;(2)通过提高低温下黄瓜幼苗叶片的渗透调节能力,减缓幼苗失水速度,以较长时间地维持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羧甲基壳聚糖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验分别采用0(对照CK)、1/1 500、1/1 000、1/500和1/100(w/v)5个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处理二叶一心的黄瓜幼苗,再于(6±1)℃下低温胁迫5 d,以研究羧甲基壳聚糖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处理与对照相比,在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冷害指数较小,叶片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和Vc、可溶性糖、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均较高,根系活力也维持了较高的水平, MDA含量较低;胁迫后于温室自然条件下恢复5 d,羧甲基壳聚糖处理幼苗的干物质增加量、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均较高。表明羧甲基壳聚糖能够明显提高黄瓜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下PEG对烟草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低温胁迫下,烟草幼苗体内内源抗氧化剂(Car,AsA)含量显著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幼苗内超氧阴离子(O2^-)大量产生,丙二醛(MDA)积累,并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水平的变化也呈下降趋势。PEG浸种处理的烟草幼苗在低温下质相对透性降低,超氧阴离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SOD,CAT和POD活性水平下降较缓,丙二醛的积累量也明显较对照低。PEG浸种处理后,抗坏血酸(AsA)和类胡萝卜素(Car)等内源抗氧化剂含量也相对提高。表明PEG处理能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和膜脂过氧化的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4.
低温胁迫下澳洲坚果幼苗的某些生理生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澳洲坚果A4品种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1 d,澳洲坚果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3 d),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趋势,而脯氨酸(Pro)含量则是处理2 d继续升高,处理3 d后下降;胁迫解除后,各生理指标趋向于处理前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脯氨酸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甜瓜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及活性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0.1~0.4 mmol/L脯氨酸能显著缓解NaCl胁迫对甜瓜幼苗的伤害,与不添加脯氨酸的NaCl胁迫处理相比,可提高幼苗的鲜重和干重,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其中以0.20 mmol/L脯氨酸处理效果最好;脯氨酸浓度在0.80~3.20 mmol/L时加重了盐胁迫对甜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采用营养钵土培的方法,研究了外源苯丙烯酸对津美1号、绿衣天使、C90和翠龙等不同黄瓜品种幼苗生长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苯丙烯酸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受抑制的程度加强.在苯丙烯酸胁迫下,黄瓜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氧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表现为低浓度升高,高浓度下降的趋势;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苯丙烯酸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不同黄瓜品种对苯丙烯酸胁迫的响应存在着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合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光合和活性氧代谢之间的关系,采用土壤称重法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了黄瓜幼苗的光合和活性氧代谢等生理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光合速率下降,活性氧增加,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受到抑制,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与净光合速率(Pn)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干旱胁迫下大量发生的活性氧可导致膜脂质过氧化,引起光合速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年生黑麦草萌发期对低温与盐胁迫的交叉适应性,为在盐渍土壤上建植牧草提供依据。【方法】将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在3~5℃低温条件下预处理3d(T3)、5d(T5)和7d(T7),以未进行低温处理为对照(CK),并将4个处理组种子分别在质量分数为0%,0.3%,0.6%,0.9%和1.2%的NaCl溶液中进行萌发试验,测定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根系活力及丙二醛、脯氨酸、NO含量。【结果】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各处理组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T3与T5组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系活力间无显著差异,而两者总体上高于CK和T7组;各处理组幼苗丙二醛含量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但T7组丙二醛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各处理组脯氨酸含量随NaCl质量分数增加均呈上升趋势,且CK组脯氨酸含量总体上高于各低温预处理组;各处理组幼苗的NO含量在NaCl胁迫下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但与质量分数0.3%NaCl胁迫相比,T5组幼苗NO含量在质量分数0.6%,0.9%NaCl胁迫下持续下降,CK、T3组在质量分数0.9%NaCl胁迫下的NO含量较质量分数0.6%NaCl胁迫时有所下降,CK、T3、T5组的NO含量均在质量分数1.2%NaCl胁迫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T7组却在质量分数1.2%NaCl胁迫条件下略有下降。【结论】多年生黑麦草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低温预处理增强了其种子萌发期的抗盐胁迫能力;低温预处理3~5d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期的抗盐能力,黑麦草在低温和盐渍胁迫之间存在"交叉适应"现象,而NO可能作为二者的共同信号受体在交叉适应中发挥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低温驯化对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明低温驯化与茄子幼苗抗寒性的关系.【方法】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条件,研究了低温驯化的茄子幼苗在低温胁迫、常温恢复和恢复之后再次胁迫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试验设置3个处理,25℃常温处理为对照;T_1:未经低温驯化;T_2:3d12℃低温驯化.【结果】3d12℃低温驯化期间,与CK相比各指标均升高,脯氨酸(Pro)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5d5℃低温胁迫期间,与CK相比各指标均显著升高,T_2处理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CAT活性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T_1处理,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T_1处理;25℃恢复3d,T_2处理各指标恢复速度显著高于T_1处理;恢复3d转移到低温胁迫处理1d,茄子幼苗相对电导率、MDA、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抗氧化酶活性进一步升高,T_2处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T_1处理,而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T_1处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25μmol·L-1和50μmol·L-1镉胁迫处理对红果龙葵(Solanum alatum Moench)幼苗根长、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抑制幼苗根长和叶绿素合成,增加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处理0~4d,对幼苗的影响不明显,而处理6d时,对幼苗的影响趋势明显.与对照相比,根长下降4.22%和4.71%,叶绿素含量是对照的55.50%和51.68%、丙二醛含量是对照的117.00%和154.50%、脯氨酸含量较对照升高354.96%和480.69%.50μmol·L-1镉胁迫处理6d时对幼苗有明显的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11.
外源ALA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究施加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低温胁迫(2、4、6、8 d)下玉米幼苗根系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显著降低幼苗茎叶和根系干鲜重,抑制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提高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含量,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合成。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施加15 mg·L~(-1)ALA处理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SOD、POD和CAT活性,降低活性氧物质和丙二醛产生,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合成,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根系损伤。  相似文献   

12.
低温胁迫对黄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低温胁迫对黄瓜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黄瓜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都上升,脯氨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随着温度的降低,黄瓜叶片细胞膜受伤程度加重,保护酶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蛭石引发处理和非蛭石引发处理对'杭椒六号'在NaCl胁迫下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经过引发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干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引发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超氧阴离子(O- *2)的产生速率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较轻;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蛭石引发提高了辣椒种子的活力并增强了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4.
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抗寒生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 《安徽农学通报》2014,(12):21-22,68
以龙稻5、龙稻13、中龙香粳1号和东农420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低温胁迫后其幼苗叶片中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趋势,脯氨酸、丙二醛和电导率3个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均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品种的水稻各个指标的含量变化不同。低温胁迫对实验材料影响较大,龙稻5耐低温胁迫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提高黄瓜幼苗耐冷性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对黄瓜幼苗耐冷性的影响,以冷敏感黄瓜品种津春四号幼苗为材料,在第2片真叶完全展开时分别用0(对照CK)、0.000 1、0.001、0.01和0.1μmol/L浓度的冠菌素溶液进行叶面处理,然后在(5±1)℃下低温胁迫4 d。结果表明:0.001μmol/L冠菌素处理的黄瓜幼苗低温胁迫后,冷害指数比CK降低了44.9%,叶绿素含量、光系统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CK提高46.7%、99.0%、48.2%和43.1%,而电解质渗漏率含量比CK降低了27.8%,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适宜的冠菌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耐冷性。  相似文献   

16.
周存宇  杨朝东  占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66-16667,16670
[目的]对引种的竹柏幼苗进行冬季低温胁迫研究。[方法]通过测定竹柏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竹柏幼苗在自然条件下(18~25℃)的和人控低温(5~6℃)条件下这些生理指标连续5 d的变化规律。[结果]竹柏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均较对照有所上升;叶绿素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结论]竹柏幼苗对低温胁迫产生了积极的响应,受低温伤害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以3个杜仲无性系为材料,分别进行高温处理10 d,观察杜仲脯氨酸和丙二醛的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使杜仲幼苗叶片中的脯氨酸质量分数提高;杜仲幼苗在高温胁迫下,丙二醛的质量分数呈增加趋势,但不同无性系之间有较大差异,对照处理的丙二醛的质量分数远低于高温胁迫;不同无性系在不同温度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差异较大,对照处理的3个无性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大于高温处理;高温胁迫下,3个无性系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下降趋势;高温胁迫使杜仲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下降;不同温度处理使杜仲幼苗胞间CO2的摩尔分数产生不同程度的增大;高温条件下各无性系的蒸腾速率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18.
黄瓜幼苗干旱-低温交叉适应与渗透调节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干旱诱导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交叉适应机理。【方法】以‘津优3号’幼苗为试材,用10 %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预处理黄瓜幼苗2 d,未经预处理的作对照。恢复2 d后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低温(昼/夜温度8℃/5℃)处理。【结果】低温胁迫可使黄瓜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水势和渗透势显著降低,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增加。胁迫前经PEG预处理,黄瓜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水势和渗透势的降低幅度明显减小,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显著增加。低温胁迫结束时(7 d)时,PEG处理黄瓜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比对照高24.7个百分点,水势和渗透势分别比对照高0.35 MPa和0.13 MP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高41.4 %、80.8 %和260.7 %。【结论】干旱预处理可诱导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交叉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与渗透调节能力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天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1号幼苗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干旱胁迫时间(1、2、3、4、5 d)、干旱胁迫5 d后恢复7 d正常灌溉3个处理下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常规水分管理对照相比,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干旱胁迫解除后,恢复7 d正常灌溉,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均降低,但还是略高于对照。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中MDA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干旱胁迫解除后,恢复7 d正常灌溉,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中MDA含量均降低,但还是略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猴樟幼苗耐盐碱胁迫的能力,以1年生猴樟幼苗为材料,采用0、50mmol·L~(-1)、100mmol·L~(-1)、300mmol·L~(-1)的Na_2CO_3和NaHCO_3(摩尔比Na_2CO_3∶NaHCO_3=1∶1)混合溶液进行处理,测定其叶片的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处理7d时,不同苏打盐碱胁迫处理均提高了猴樟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50mmol/L量,但300mmol/L的胁迫处理则降低了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50mmol/L和100mmol/L的胁迫处理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的含量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300mmol/L的胁迫处理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28d时,50mmol/L胁迫处理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100mmol/L处理显著高于对照,300mmol/L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50mmol/L和100mmol/L处理的丙二醛含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而300mmol/L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猴樟幼苗能耐受100mmol/L苏打盐碱胁迫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