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超表达生长素(IAA)合成基因YUCCA1对草莓果实成熟进程的影响。以‘甜查理’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喷施IAA,分析IAA对草莓果实发育成熟的影响,利用qPCR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YUCCA1表达量,克隆了草莓YUCCA1,获得了其超表达的草莓果实,测定了YUCCA1超表达后果实的生理及分子指标。随着草莓果实成熟IAA含量下降,外源喷施IAA能延迟果实的成熟,并影响了果实着色、软化和香气代谢等生理和分子指标,而IAA运输抑制剂三碘苯甲酸(TIBA)则能促进果实成熟。草莓IAA合成基因YUCCA1在果实发育前期表达量高,后期表达量急剧下降,在成熟期几乎检测不到。在草莓果实中超表达YUCCA1延迟了果实的成熟进程,增加了果实内源IAA、叶绿素含量和果实硬度,但是降低了花色素和脱落酸(ABA)含量,而IAA运输抑制剂TIBA能解除超表达YUCCA1对果实发育的抑制作用。IAA参与了草莓果实的发育成熟调控,负调控了果实成熟进程,可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2.
以不结球白菜感病品种‘矮脚黄’为材料,采用ELISA和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了芜菁花叶病毒(TuMV)侵染后不结球白菜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的动态变化以及内源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TuMV侵染后,植株发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IAA含量呈正相关;光敏色素相关蛋白基因PAP1对IAA的合成起负调控作用。处理植株体内GA3含量及其代谢相关基因,即原表皮因子基因PDF1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植株,而ABA含量则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不断积累,始终高于对照植株。且发病症状越严重的植株中,GA3含量越低,ABA含量越高。处理植株JA含量和JA诱导基因,即营养贮藏蛋白基因Vsp1表达量在接种后均出现2次上升,且植株病症越严重,JA含量越低。TuMV侵染后,植株中IAA/ABA和GA3/ABA的值则明显低于对照植株,表明TuMV的侵染破坏了内源激素的平衡,干扰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ABA对草莓果实成熟和软化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法兰地’草莓为试材,研究草莓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脱落酸(ABA)含量、FaNCED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外源ABA、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和乙烯利处理对果实成熟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ABA含量和FaNCED表达量出现2次高峰,分别是花后35d(转色期)和花后45d(果实完熟期)。外源ABA促进FaNCED基因的表达及ABA的积累,促进草莓果实的成熟和后熟软化,NDGA处理表现出相反效果,喷施乙烯利表现不明显,推测ABA在草莓果实成熟和后熟软化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基因OsAOS1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酸(Jasmonate,JA)为植物病虫害抗性反应中重要的信号分子,茉莉酸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为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Allene oxide synthase,AOS)。已知水稻AOS基因家族包括4个成员,Os-AOS1~OsAOS4。已有研究表明,水稻OsAOS2基因的过量表达提高了内源PR1基因的表达、增强了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本研究分析了OsAOS1基因表达的组织和器官特异性以及外源JA处理对OsAOS1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利用转基因技术研究了OsAOS1基因在调控内源PR1基因表达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OsAOS1基因表达的组织和器官特异性不同于OsAOS2基因;外源JA处理诱导OsAOS1基因的瞬时表达,然而OsAOS2基因的诱导表达延迟;OsAOS1过量表达抑制烟草中内源PR1基因的表达。据此推测OsAOS1基因可能不参与依赖于PR1的抗病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茉莉酸(JA)施用浓度对马铃薯叶片活性氧(ROS)含量及其清除酶活性以及抗寒关键基因CBF表达的影响,初步确定提升马铃薯抗寒性的最适施用浓度,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研究对象,采用叶面喷施JA的方法,探究正常和低温胁迫条件下,植株叶片的活性氧含量,活性氧清除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抗寒关键基因CBF的表达.[结果]随着JA浓度的增加,马铃薯苗期叶片的活性氧含量逐渐降低,低温胁迫后活性氧含量能维持在较低水平,适宜浓度范围为100~400μmol/L,以200μmol/L JA处理效果最好,ROS含量降低47.6%.JA能够提升活性氧清除酶CAT和POD活性,且随着JA浓度增加效果越显著,低温胁迫后200μmol/L JA处理分别显著提升1.30、2.53倍.正常条件下,JA处理抑制SOD活性最低达70.7%;低温胁迫条件下,JA又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提升SOD活性,最高达2.11倍.外源JA能诱导CBF1-3基因的表达,而低温胁迫能促进内源JA的合成,诱导CBF1-3基因的表达,提升马铃薯的抗寒性.[结论]马铃薯苗期的抗寒性与外源施加JA的浓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适宜的JA浓度能够促进抗寒关键基因CBF1-3的表达,显著提升CAT、POD、SOD的活性,抑制低温胁胁迫诱导的活性氧生成,提高马铃薯抗寒性.适宜施用JA浓度为100~400μmol/L,以200μmol/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解析外源茉莉酸(JA)对JA合成/响应、水杨酸(SA)合成/受体及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JA调控稻瘟病菌侵染引起褐点型坏死斑的水稻抗病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接种稻瘟病菌菌株Y92-66b后形成褐点型坏死斑的地方中抗水稻月亮谷为研究材料,分别利用400μmol/L JA和200μmol/L JA抑制剂(IBU)外源处理接种稻瘟病菌后引起褐点型坏死斑(72 h)的水稻月亮谷,调查水稻稻瘟病症状,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JA合成/响应、SA合成/受体、防御和蔗糖/果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结果]外源JA有效减轻了水稻稻瘟病症状.同时,JA诱导水稻JA合成基因OsLOX1、OsOPR1、OsOPR7、OsJIMT、OsHPL3和OsAOS2在72 h时上调表达,至96和120 h时,只有OsAOS2、OsOPR7和OsLOX1上调表达,其余3个基因下调表达;外源JA未诱导OsLOX3表达;JA诱导水稻JA响应基因OsCOI1a、OsMYC2、OsJAZ1、OsJAZ9和OsbHLH35在72 h时上调表达,至120 h时,只有OsCOI1a和OsJAZ1上调表达,其余3个基因均下调表达;外源JA未诱导OsCOI1b和JiOsPR10表达.JA诱导SA受体基因OsNPR4在72 h时显著上调表达(P<0.05,下同),96 h时下调表达,至120 h时又上调表达但不显著(P>0.05).JA诱导SA合成相关基因OsPAD4在72 h时显著上调表达,OsEDS1在120 h时显著上调表达.外源JA诱导防御基因OsPR5在72 h时开始上调表达,至96 h时显著上调表达;外源JA未诱导OsPR4a表达.外源JA诱导参与细胞壁合成的蔗糖合成酶基因OsRSUS1和果糖合成酶基因OsFRK-2表达,IBU则加重了水稻稻瘟病症状,同时抑制大部分JA合成/响应、蔗糖/果糖合成酶和防御基因的表达.[结论]外源JA主要通过诱导稻瘟菌引起的褐点型坏死斑的水稻JA合成/响应基因、参与细胞壁合成的蔗糖/果糖合成酶及防御基因表达参与水稻防御响应.  相似文献   

7.
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植物,具有味道好、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乙烯在草莓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但其对成熟过程中品质成分的影响尚不清晰。为了明确乙烯对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的影响,通过使用外源乙烯利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红颜草莓果实进行了处理。通过观察并检测处理后0、48、72 h草莓果实的外观表型、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和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发现,外源乙烯利处理能够显著加快草莓果实的转色及色泽加深,降低果实硬度与总酸含量,促进绿果期、白果期和转色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与对照相比,绿果期和白果期果实在乙烯利处理后其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总量变化差异不大,而转色期和全红期则呈现显著的差异,即相较于对照,处理后的草莓果实中含有的挥发性物质明显减少。综上结果表明外源乙烯利处理可以加速草莓果实成熟进程,促进果实着色,但却减少了果实香气含量,影响了挥发性组分的种类,降低了其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8.
以‘红颜’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Benihoppe’)为试材,分析了0.05、0.10、0.50、1.00和2.00 mL/L的茶树精油对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发生的影响,以及草莓果实发病规律、果实表面菌丝生长情况和果实内源茉莉酸含量,同时测定失重率、维生素C、还原糖、可滴定酸、过氧化氢(H_2O_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等草莓品质指标,并且分析了0.10 mL/L茶树精油处理后果实品质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0.10 mL/L茶树精油抑制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发生效果最好,能增加果实内源茉莉酸含量,抑制果实表面灰霉菌菌丝的正常发育,减少草莓失重率,抑制草莓果实还原糖、维生素C等营养指标的损失,提高草莓SOD、CAT活性,降低H_2O_2含量;促进了抗病相关转录因子FaMYB10、FaMYB44.2、FaPR4、FaWRKY1、FaWRKY25、FaWRKY33和FaWRKY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豌豆叶片内源水杨酸和茉莉酸类物质对机械伤害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内源茉莉酸类(JAs)和水杨酸(SA)对机械伤害的响应特点。【方法】以豌豆幼苗为试材,设置机械伤害、外施茉莉酸(JA)和SA 3个处理,分别采用ELISA、HPLC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内源JAs与SA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活性。【结果】伤害处理后30 min,内源JAs含量显著增加,随后迅速下降;JAs生物合成关键酶脂氧合酶(LOX)和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AOS)活性增加滞后于JAs含量增加。伤害处理后24 h,内源JAs含量又有小幅升高,此时LOX和AOS活性也维持在较高水平。与此相对应,内源自由态SA在JAs突发时呈下降趋势。外源JA处理后内源SA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同伤害处理相似。外源SA处理初期显著抑制了LOX和AOS活性,同时叶片内源JAs含量降低。【结论】伤害早期内源JAs含量升高和SA含量降低是植物启动相应防御反应和抵御伤害胁迫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茉莉酸(JA)对辣椒素生物合成途径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该研究利用100μmol/L的JA处理朝天椒果实0、4、12、24和48h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辣椒素合成途径基因mRNA表达变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处理0、1、3、6、10和15 d后果实辣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JA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朝天椒中pal、C4h、Comt、4Cl、Hct、Pamt、Bcat、FatA和pun1基因的mRNA表达,进而促进辣椒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茉莉酸(JA)对辣椒素生物合成途径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该研究利用100μmol/L的JA处理朝天椒果实0、4、12、24和48h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辣椒素合成途径基因m RNA表达变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处理0、1、3、6、10和15 d后果实辣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JA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朝天椒中pal、C4h、Comt、4Cl、Hct、Pamt、Bcat、Fat A和pun1基因的m RNA表达,进而促进辣椒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PMP是ABC转运蛋白ABCD亚家族蛋白之一.存在于过氧化物酶体膜上。研究表明.拟南芥中的ABCD亚家族ABC转运蛋白AtABCD1主要通过参与部分物质运输进入过氧化物酶体.其中包括茉莉酸合成的前体OPDA。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一个ABCD亚家族ABC转运蛋白基因HbPMP1.并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HbPMP1全长4011bp.编码1337个氨基酸残基,其表达产物与拟南芥AtABCDl有较高的相似性(氨基酸一致性为78%):该基因在伤害及外源茉莉酸诱导下呈上调表达.推测其可能参与内源茉莉酸合成相关物质时的运输.  相似文献   

13.
草莓果实是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关于其发育成熟的机理研究较少。以八倍体草莓甜查理为试材,分析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的含量,同时用ABA和IAA处理转色期的草莓果实,发现ABA能加速果实着色软化,抑制IAA的积累;相反IAA抑制果实着色软化,抑制ABA的积累。进一步分析表明ABA能降低IAA合成代谢路径中基因的表达水平,而IAA能降低ABA合成代谢路径中基因的表达水平。ABA能促进果实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与果实上色有关的基因如查尔酮合酶等,和与果实软化有关的基因如伸展蛋白基因等;但IAA表现为抑制。果实上色与软化直接影响草莓成熟进程。这些结果说明ABA和IAA协同调控了草莓果实的发育进程,为以后草莓果实品质的改善和育种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寒光苹果果实成熟期色素、糖、酸和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寒光苹果为试材,在果实成熟期对果皮几种色素及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和几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寒光苹果果实在9月7~17日间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果皮中花青素含量急剧增加,且两者在果实成熟期密切相关,同时果皮在花青素大量合成之前存在叶绿素的降解;果实着色和成熟受内源激素调控,成熟期果实中ZR呈下降趋势,成熟期前期果实中ABA含量持续上升,从而促进果实中乙烯的合成,促使果实着色和成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究蔷薇属植物响应黑斑病侵染的稳定表达的最适内参基因,解析茉莉酸在蔷薇属植物响应蔷薇盘二孢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黑斑病病原菌蔷薇盘二孢侵染的6个蔷薇属种/品种不同时间的离体叶片为材料,利用qRT-PCR技术及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软件对9个候选内参基因(ACT、GAPDH、PP2A、Rcl2、SAND、TIP、TUA、TUB、UBC)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利用筛选出的内参基因,对蔷薇属植物茉莉酸(JA)抗病途径相关基因(COI1、OPR3、MYC2、JAR1)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UBC可作为6种蔷薇属植物共同适用的内参基因,可用于后续分析JA抗病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2)内源JA含量在6种蔷薇属植物响应蔷薇盘二孢侵染的过程中存在差异。在黑斑病高抗植物受侵染0~4 d间JA含量下调,4~8 d间上调。在黑斑病易感植物受侵染0~8 d间,内源JA含量呈下调趋势。(3)JA合成相关基因OPR3及JAR1表达量在受侵染初期表达量趋势存在差异。在除荷花蔷薇外的其余5种植物中,OPR3在侵染初期(0~0.5 d)表达下调,J...  相似文献   

16.
以红肉脐橙为试材,于幼果期喷布NaCl、MnSO4、NaH2PO4和GA3,研究其对果肉主要内源激素和色素含量年变化的影响,并讨论了果实着色前和着色期番茄红素、GA和ABA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MnSO4和NaCl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红肉脐橙果肉的番茄纽素含量,MnSO4处理还显著提高了β-胡萝卜素含量;果实着色前和果实着色期,内源GA与番茄红素含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ABA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内源GA和ABA可能分别对番茄红素的合成起负和正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植物生长调节物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为诱导子,以常规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外源茉莉酸对棉花幼苗单宁和蛋白酶抑制素以及其它抗虫相关酶活性诱导的浓度依赖性和持久性,讨论了棉花抗虫相关物质的抗虫效果.结果表明,0.01、0.1和1.0 mmol/L茉莉酸都能在2周内诱导棉花单宁和胰蛋白酶抑制素(Proteinase inhibitors,PIs)含量增加,诱导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升高.对3种浓度茉莉酸的诱导效应进行分析表明,0.1 mmol/L茉莉酸对于诱导PIs、PPO、POD和CAT最有效,0.1和1.0 mmol/L茉莉酸对于诱导棉花单宁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效,二者的诱导效应均高于0.01 mmol/L.对茉莉酸诱导抗性的持久性进行分析表明,最佳诱导效应发生的时间各不相同:POD活性在JA处理后第1天最高,随后呈下降趋势,PIs和单宁含量分别在JA处理后第7天和第14天达最大值;JA处理后第1天和第7天的PPO活性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第14天;JA处理后第7天和第14天的PAL活性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第1天;JA处理后第1、7和14天棉花叶片的CAT活性均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茉莉酸可通过增加棉叶单宁和PIs含量、提高棉叶PAL、PPO、POD和CAT活性等增强棉花幼苗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18.
ABA对甜瓜果实成熟和软化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甜瓜为材料,分析了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克隆了ABA生物合成关键酶9-顺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基因NCED的保守序列并进行表达分析,研究了ABA,NDGA、1-MCP及1-MCP+ABA对果实成熟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NCED基因在甜瓜果实始熟期大量表达,内源ABA高峰出现在此之后.乙烯释放量,ACC含量和ACO活性在果实成熟初期极低,其各自峰值的出现迟于ABA高峰10 d左右.外源ABA处理显著促进果实成熟和软化,各项成熟指标比对照提前8 d.NDGA处理效果相反;1-MCP和1-MCP+ABA处理与NDGA处理相似,但效果较小.ABA启动了甜瓜果实成熟,它通过诱导乙烯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而参与了成熟与软化过程,乙烯则主要在成熟后期,尤其是在果实固有风味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外源茉莉酸甲酯对不同类型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叶用莴苣易抽薹品种GB-30、中间型品种GB-26与耐抽薹品种GB-25外源喷施茉莉酸甲酯,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茉莉酸甲酯(MeJA)、赤霉素(GA3)、生长素(IAA)以及脱落酸(ABA)含量。【结果】在3个品种内源MeJA含量动态变化中,处理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GB-25内源GA3处理组含量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GB-26,GB-30内源GA3处理组含量始终显著低于对照组;GB-25对照组在处理第18天出现单峰值随后下降,处理组呈逐步上升趋势,除处理第18天,处理组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GB-30曲线变化与GB-25类似;3个品种的脱落酸含量变化趋势接近,总体呈现先大幅上升后小幅下降的趋势。【结论】外源喷施MeJA对内源MeJA与ABA的影响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分子及生理生化水平探讨甜瓜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生长素、赤霉素、茉莉酸、水杨酸)与花粉败育的相关性,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对甜瓜可育株与不育株2 mm花蕾雄蕊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内源激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实时荧光定量分析以鉴定差异基因表达量,并对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的花蕾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发现334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显示,共有273个基因归属于生物合成、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三大分支,其中与内源激素相关的差异基因为7个,其中2个差异表达基因为水杨酸甲基转移同源基因,3个为生长素相关表达基因,赤霉素相关表达基因和茉莉酸相关表达基因各1个;qRT-PCR验证表明,与生长素相关的基因和吲哚-3-乙酸合成相关基因在雄性不育株花蕾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可育株的表达量,而赤霉素、茉莉酸和水杨酸相关表达基因在雄性不育株花蕾中的表达量则是低于可育株中的表达量。激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可育株高于不育株,茉莉酸甲酯与水杨酸的含量不育株高于可育株。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激素类相关基因通过间接方式参与雄性不育发生过程,同时多个激素基因之间存在相互拮抗,代谢途径复杂;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含量过度积累可能与雄性不育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