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采用Y型嗅觉仪和四臂嗅觉仪法测定了黄胸蓟马对洋桔梗、杜鹃、百合及菊花4种花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并进一步采用GS-MS方法分析了4种花的挥发物在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以期探讨黄胸蓟马的寄主选择机制和危害机制。结果表明,黄胸蓟马雌成虫对不同花卉表现出稳定的偏好性,依次为洋桔梗杜鹃百合菊花。通过GC-MS分析,在洋桔梗上共检测到38种化合物,其中2-丁烯醛含量最高,为47.06%;杜鹃上共检测到56种化合物,其中壬醛含量最高,为15.21%;百合上共检测到42种化合物,其中反-β-罗勒烯含量最高,为25.16%;菊花上共检测到44种化合物,其中菊油环酮含量最高,为30.50%。因此,黄胸蓟马对4种花卉不同的偏好性,可能与其挥发物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差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黄花美人蕉、黄花槐、凤尾兰和夹竹桃4种花卉寄主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存活率的影响,及西花蓟马对4种寄主的颜色选择、自由选择行为,探讨了西花蓟马对4种寄主的偏好性。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4种寄主上的生长发育速率为黄花美人蕉黄花槐凤尾兰夹竹桃,存活率为凤尾兰黄花美人蕉黄花槐夹竹桃。西花蓟马对寄主颜色的选择趋性为黄花美人蕉=黄花槐凤尾兰夹竹桃,对寄主自由选择的趋性为黄花槐黄花美人蕉凤尾兰夹竹桃。综上,西花蓟马对黄花美人蕉和黄花槐的偏好性强于凤尾兰和夹竹桃。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蓟马在野外不同植被上的发生动态,了解不同蓟马的寄主偏好性。从4月中旬至11月中旬,每2周对杭州茅家埠多种植物花上的蓟马种类进行采集并在室内进行种类鉴定,并且对几种主要植物的几种蓟马种群动态进行分析,包括对金丝桃Hypericum chinese花上的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及黄蓟马T.flavus;一年篷Erigeron annuus花上的花蓟马、西花蓟马、小头蓟马Microcephalothrips sp;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花上的花蓟马、西花蓟马及黄胸蓟马及美人蕉Canna indica花上的花蓟马、黄胸蓟马、黄蓟马及茶黄硬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发生进行分析。调查发现蓟马种类分属6属16种,其中花蓟马、黄胸蓟马及黄蓟马是该地主要的蓟马种类。分析发现,金丝桃上花蓟马是优势种,其他几种只是偶尔发生,一年篷上优势种是小头蓟马并且发生量在开花的后期较多,即在整个7月,空心莲子草上蓟马的数量在开花的早期较多,从6月初至7月初,后期减少明显,主要是花蓟马和西花蓟马两种,美人蕉上主要的蓟马种类是黄蓟马和黄胸蓟马,在整个开花期,有3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7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及11月上中旬,并且种群发生量大,最高时达到每花101.60±13.89头。同时花蓟马的数量也较高,最高时每花达12.60±4.35头,因此从上述的分析发现,花蓟马的适宜寄主范围广,除一年篷花上较少外,其他3种植物的花上都较多,这3种植物都可作为花蓟马的虫源地,黄蓟马和黄胸蓟马的主要适宜寄主为美人蕉花,西花蓟马则在空心莲子草上发生较多,而小头蓟马的适宜寄主则是一年篷。  相似文献   

4.
西花蓟马对不同豆科蔬菜寄主的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行为及其机制,采用嗅觉仪和叶碟法测定了西花蓟马对4种豆科蔬菜寄主植物的选择性.Y-型嗅觉仪法测定结果表明,与干净空气相比,西花蓟马对4种豆科蔬菜都表现出较强的趋性,但4种豆科蔬菜寄主植物之间的趋性差异不显著;培养皿法测定结果表明,在30头/次和50头/次西花蓟马2个密度下,西花蓟马在4种豆科蔬菜寄主植物叶片上的着虫率有明显差异,且均为在四季豆上的着虫率最高,在蚕豆上的着虫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花椒窄吉丁高发期寄主植物的不同品种间挥发物组分及相对含量,为进一步筛选花椒窄吉丁生物信息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花椒窄吉丁高发期3种品种花椒(大红袍椒、凤椒、狮子头椒)果实挥发物,应用GC-MS技术分析其化学组分和相对含量。[结果]3种品种的花椒果实挥发物种类差异不大,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主要为烯类、萜烯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d-柠檬烯在3种品种花椒果实挥发物中相对含量最高。大红袍椒中主要以烯类化合物为主,分别以d-柠檬烯(30.87%)、月桂烯(17.88%)和桧烯(14.11%)相对含量最高;凤椒中主要以烯类和酯类化合物为主,分别以d-柠檬烯(33.82%)、乙酸芳樟酯(20.99%)和桧烯(11.24%)相对含量最高;狮子头椒中主要以烯类化合物为主,分别以d-柠檬烯(32.21%)、月桂烯(19.60%)和桧烯(14.28%)相对含量最高。[结论]胡椒酮为大红袍椒果实挥发物的特有成分;2-甲基二十烷为凤椒果实挥发物的特有成分;杀那脱为狮子头椒果实挥发物的特有成分。  相似文献   

6.
利用培养皿法、Y形嗅觉仪法等分别测定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若虫及成虫在茄子、辣椒及番茄3种茄科植物间及同种植物不同处理(健康植物、机械损伤植物、虫伤植物、已虫伤植物)间的选择行为.结果显示:除健康辣椒对西花蓟马成虫无显著的引诱作用外,不同处理的3种茄科植物对西花蓟马成虫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且虫伤植物的引诱活性最大,说明在虫伤植物中存在西花蓟马更嗜好的挥发性物质.不同植物不同处理对西花蓟马成虫的引诱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培养皿法测定的西花蓟马若虫在3种植物不同处理的偏好性均是茄子最高,其次为番茄,对辣椒偏好性最差;其中虫伤茄子对西花蓟马若虫的引诱力最强.西花蓟马成虫对健康植物的喜好性与若虫相同,但对虫伤处理与已虫伤处理之间的喜好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施用二甲四氯钠对水稻挥发物释放的影响。利用固相微萃取法收集水稻挥发物,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和鉴定,共收集到24种水稻挥发物组分,其中已定性的8种,以倍半萜类化合物(7种)为主。在已定性的组分中,异喇叭烯、(-)-α-雪松烯、(+)-β-雪松烯、雪松醇4种组分在水稻上属首次报道。不同处理收集的水稻挥发物种类相同,但挥发物组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二甲四氯钠浓度导致异喇叭烯等13种挥发物组分(占种类总数的54.2%)相对含量的变化;而(-)-α-雪松烯等11种组分(占种类总数的45.8%)相对含量因施药天数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二甲四氯钠与水稻品种间的互作使异喇叭烯等17种水稻挥发物组分(占种类总数的70.8%)相对含量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西花蓟马转移至新寄主取食后其营养状况的变化规律,探讨西花蓟马取食对不同嗜食度寄主的适应性差异.[方法]将长期以四季豆豆荚饲养的西花蓟马室内种群转移至非嗜食寄主蚕豆植株上连续取食3代,测定了不同世代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西花蓟马取食蚕豆植株后,2龄若虫体内总蛋白质、总糖、总脂含量的变化规律一...  相似文献   

9.
斗南花卉蓟马种类及发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呈贡斗南地区5种花卉(康乃馨、玫瑰、满天星、百合、马蹄莲)上,采集制作蓟马标本384头,经室内鉴定,有蓟马种类6种,即横纹蓟马Aeolothrips fasciatus,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黄蓟马Thrips flavus,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和烟蓟马Thrips tabaci,记述了其主要鉴别特征。经统计分析,西花蓟马和花蓟马为该地区花卉上的优势种类。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斗南地区花卉周年均有蓟马危害,4~7月为发生高峰期,严重发生时,100%的田块都有蓟马的发生,8月以后随着气温降低,蓟马的发生危害逐渐减轻。  相似文献   

10.
花椒窄吉丁后肠、粪便挥发物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己烷浸提法提取花椒窄吉丁(Agrilus zanthoxylumi)后肠、粪便挥发物,应用GC-MS技术分析其化学组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花椒窄吉丁成虫后肠挥发物种类和相对含量雌雄差异不大,主要为醛类和有机酸化合物,顺-9-十六烯醛在雌雄虫后肠挥发物中相对含量最高。雌虫粪便挥发物以烃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分别以正四十烷(21.16%)和叶绿醇(8.53%)相对含量为最高;雄虫以有机酸和烃类为主,分别以油酸(24.74%)和二十一烷(6.07%)相对含量为最高。雌、雄虫粪便挥发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大量虫龄整齐、发育一致的西花蓟马若虫及成虫,开展了西花蓟马室内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通过形态学方法鉴定出西花蓟马成虫,将成虫转接至香石竹植株产卵48h,以产卵后的香石竹茎段为材料,接入培养基,获取清洁虫源。结果表明:常规组培方法生产出的香石竹组培苗作为寄主,将获得的清洁虫源接种到寄主上,在室内已连续饲养3代,平均存活率均超过80%,完成1代大约需要14d。此方法可用于室内进行西花蓟马种群的建立和繁殖,为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提供大量虫源。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动态顶空采样法采集华山松(胸径15~20 cm)冬季挥发物,用ATD\|GC/MS法分析挥发物成分,并对单萜类化合物的释放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冬季挥发物中共检测鉴定出9类105种化合物,主要成分39种,其中烯烃最多,达20种;且烯烃相对浓度达到92.12%,主要成分为单萜(1R)\|(+)\|α蒎烯、α\|蒎烯、莰烯、左旋\|β\|蒎烯、β\|蒎烯、月桂烯、D\|柠檬烯、萜品油烯。华山松冬季挥发物中单萜类化合物释放总量达到0.68 μg·g-1·h-1,其中释放量最大的为D\|柠檬烯。因单萜类物质具杀菌抑菌等保健作用,所以华山松挥发物在冬季对生态环境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西花蓟马在甘蓝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西花蓟马于25℃下在甘蓝上的发育和繁殖情况,并组建了西花蓟马在甘蓝上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计算出了反映种群增长动态的几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甘蓝上的未成熟期平均为12.29d,雌成虫平均寿命为29.07d,平均每雌产卵量为70.80粒,每雌日均产卵量为2.88粒,世代总存活率为65%,种群趋势指数(I)为34.17。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能力(rm)、周限增长率(λ)、种群加倍时间(t)分别为34.5322、0.1197、1.1272、5.7907d。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微萃取及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比较花椒窄吉丁寄主植物花椒健康株与受害株叶片、嫩枝和韧皮部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表明,无论是花椒健康株还是受害株,各部位的挥发物组分都存在差异,总体以萜烯类化合物居多,其中以反式-β-罗勒烯、石竹烯、α-罗勒烯、荜澄茄油烯、α-蒎烯、律草烯、月桂烯、β-蒎烯、枞油烯为主;健康株与受害株挥发物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差异,健康株叶片、嫩枝和韧皮部分别鉴定出56种、51种、38种组分,共75种物质;受害株叶片、嫩枝和韧皮部挥发物分别鉴定出36种、49种、38种组分,共92种物质;乙酸芳樟酯在受害株各部位都有发现,可巴烯只发现在受害株嫩枝和韧皮部中,这2种物质未在健康株中发现;桧烯在受害株叶片和嫩枝中的含量较健康株有所上升,律草烯则有所下降,石竹烯在受害株各部位的含量较健康株下降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花椒窄吉丁寄主选择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寄主中不同萜类挥发性物质对梨小食心虫的引诱活性,发掘梨小新的生物防治手段。[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桃梢挥发物进行分析鉴定,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桃梢挥发物中的萜类化合物对梨小的引诱作用及其对性信息素的增效作用。[结果]在桃梢挥发物中5种萜类化合物被检测到,含量最高组分为Z-β-罗勒烯,α-法呢烯次之。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包含1 mg Z-β-罗勒烯的诱捕器平均诱蛾量为65.86头·天~(-1),显著高于包含0.1 mg、10 mg和100 mg Z-β-罗勒烯诱捕器,可达到性诱剂诱蛾量的75.2%;4种剂量中,100 mg α-法呢烯的平均诱蛾量最高,为7.41头·天~(-1);10 mg α-蒎烯的平均诱蛾量为18.28头·天~(-1),高于其他3种剂量的α-蒎烯。3种萜类化合物均未引诱到梨小雌蛾,说明对梨小雌蛾物无引诱活性。增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梨小性诱剂相比,添加1 mg Z-β-罗勒烯的梨小性诱剂平均蛾量增效显著,可达253.65头·天~(-1),增效155%;添加1 mg α-法呢烯的梨小性诱剂诱蛾量为268.54头·天~(-1),增效164%;4种剂量的α-蒎烯对梨小性诱剂无增效作用。[结论]寄主中的萜类化合物对梨小雄蛾有较好的引诱作用,并对梨小性信息素具有增效作用,可为开发新型梨小的引诱剂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诱集植物对设施栽培草莓上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利用Y型嗅觉测定仪测定了茉莉、栀子花、马鞭草、星空牵牛花、油豆角、红月季和茄子7种植物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并在田间研究了诱集植物的不同种植方位(东、西、南、北、中)、种植方式(点状种植和片状种植)和种植密度(与草莓苗的种植比例分别为1∶4、1∶7和1∶11)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对7种诱集植物的偏好性表现为茉莉>栀子花>马鞭草>星空牵牛花>油豆角>红月季>茄子。西花蓟马对不同诱集植物和草莓之间的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茉莉为诱集西花蓟马效果最好的植物,最适宜开展后续的与草莓间作的西花蓟马田间诱集效果试验。田间试验中,方位南种植的茉莉最早诱集到西花蓟马,且在整个调查期内诱集到的数量最多;东、西、南、北4个方位种植的茉莉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数量先增加后略有下降;而方位中种植的茉莉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数量则表现持续升高,但没有方位南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数量多。在整个调查时段,点状种植区茉莉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数量均显著高于片状种植区;4月15日,点状种植区茉莉先诱集到西花蓟马;5月15日,点状种植区和片状种...  相似文献   

17.
樟树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日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植物挥发物的日动态变化,以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花为实验材料,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采集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DS-GC-MS),对5个时间点(7:30,10:00,12:30,15:00,17:30)樟树花挥发物进行收集鉴定。结果表明:樟树花释放挥发物中共检测出51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化合物。15:00时樟树花挥发物释放量及种类最多(40种,8 049.5峰面积单位),主要有芳樟醇(相对含量37.0%),环氧芳樟醇(12.7%),(Z)-罗勒烯(7.2%)和紫苏烯(6.2%);樟树花挥发物释放量及种类显著增加与受到强光和高温胁迫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滇杨叶片在3种水分状态下挥发物成分及含量的变化,为明确杨树挥发物调控蛾类行为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提取并鉴定了滇杨新鲜、萎蔫和干枯3种状态下的叶片挥发物成分。[结果]从滇杨叶片挥发物中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其中新鲜叶片23种成分,萎蔫叶片28种成分,干枯叶片仅鉴定出6种成分。从新鲜叶片和萎蔫叶片提取到的挥发物中,醛类物质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60.24%和42.47%,其次是醇类物质;烯烃类物质释放量较少,但成分种类最多。[结论]在滇杨挥发物成分中,己醛、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2-羟基苯甲醛、反-罗勒烯、芳樟醇氧化物、丁香酚、反-β-石竹烯、反,反-α-法尼烯等化合物可能是萎蔫杨树枝叶调控蛾类行为的关键性物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马铃薯块茎蛾的非寄主植物——滇杨的萎蔫叶片挥发物中驱避其产卵的活性成分,在室内利用溶剂提取法对滇杨萎蔫叶片挥发物进行了收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从萎蔫的滇杨叶片挥发物中分离得到22种挥发性组分,鉴定出化学结构的有21种。含量最高的为丁香酚,相对含量为38.49%;其次为苯甲酸,相对含量为16.37%;再次为β-桉叶油醇、α-桉叶油醇、苯甲醇、苯乙醇和2,6-壬二烯-1-醇,相对含量分别为7.73%、5.22%、4.32%、4.14%和4.14%,其它为含量较少的萜类、酸类、醇类和醛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贵阳地区花卉蓟马种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7-2008年,对贵阳地区花卉害虫蓟马种类作了较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在25种花卉寄主上的蓟马共有3科10属17种,其中贵州省新记录种4种。同时发现,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在贵阳地区各花卉种植园区的发生危害严重,在调查的25种常见花卉中,18种花卉上有西花蓟马危害,并呈蔓延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