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并总结城镇滨水空间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以生态性、集约性、整体性、地域性为设计原则,通过对驳岸设计、景观空间塑造、景现细部构造及植物造景提出设计方法及控制条件,达到集约型滨水景观的要求.最后通过郴州市西河生态休闲风光带作为案例,在设计原则、规划布局、景观风格控制、驳岸设计及景现材料选择等方面,对集约型景观为前提的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理论予以实践.  相似文献   

2.
对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湖南省室外展园的主题、空间营造、植物配置及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在展园中如何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造园艺术及花卉产业优势.针对植物景观独特性不够、设计细部考虑不全等问题,提出展园设计时要兼顾实用性、提高场地利用率,扩大植物选用范围及丰富植物表现形式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郑州园博园北方城市展园为研究对象,通过VR技术,运用BIB-LCJ法与SD法相结合,对30个北方城市展园进行景观质量美景度评价研究,得出景观质量的排序,对排名前5的城市展园,运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形象因子、感知因子和认知因子是影响景观效果的3个主要因子,其中形象因子贡献率最大。可见提高城市展园景观质量的关键是景观外在的设计,如植物、园林小品及色彩丰富度等,因此在城市展园的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地域文化,也要重视景观元素的搭配及整体的外在形象。  相似文献   

4.
选取郑州绿博园内的17个国内省市展园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展园绿地园林植物及其景观进行调查与分析。分别从园林植物科属组成、形态类型、观赏特性以及乡土植物应用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表明:17个展园绿地共用园林植物281种,隶属于89科,187属;乡土植物134种,占总种数的47.69%,外来植物147种,占总种数的52.31%。观花植物117种,观果植物35种,观叶植物81种,观干植物8种,观形植物40种,分别占总种数的41.64%、12.46%、28.83%、2.85%、14.23%。建议加强乡土植物资源的利用,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域性景观;加强藤本植物的应用,营造垂直空间;增加常绿植物,营造季相变化;增加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加强植物养护管理,提高展园绿地养护水平。  相似文献   

5.
"设计师的思考"是第七届中国国际(济南)园林花卉博览会设计师展园优胜奖之一。展园占地面积300m2,以其独特的立意和发人深省的构思脱颖而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设计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柔美、自然、和谐的风格,通过树池座凳、景桥、景墙、水溪、涌泉以及地面铺装等真实的园林表达形式,同铺装和景墙雕刻中的园林图纸呼应,虚实结合。以岁月变迁后所产生的视觉上的景观差异引发人们对景观合理性、实用性、持久性、生态性以及适地性的深刻思考,揭示出今后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及人们对于新园林景观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各类园林展园的分析整理,归纳出展览性园林的设计思路,并以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唐山展园设计方案为例,阐述了展览性园林在精神表达、空间表达、展览中互动性和参与性的表达、景观细节等方面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今旅游景观中城市展园设计的弊端,以2010年台湾花博会西安园的设计为例,阐释如何合理地提取、抽象、转化与表达地域文化的内涵,设计出一个成功的城市展园,使游客从城市展园了解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地域风情,获得美好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8.
体现地域性的道路景观设计——以江阴霞客大道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分析项目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入手,梳理了地域性道路景观表达的原则,提出提取典型的元素符号、抽象多样化的景观空间、融合现代的适宜性技术和隐喻传统的表达形式的设计表达手法,并应用于江阴市霞客大道景观设计实践,对体现地域性的道路景观的创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今旅游景观中城市展园设计的弊端,以2010年台湾花博会西安园的设计为例,阐释如何合理地提取、抽象、转化与表达地域文化的内涵,设计出一个成功的城市展园,使游客从城市展园了解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地域风情,获得美好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0.
以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色为研究对象,通过景区实例分析,从保护自然环境、融合地域文化和反映历史文脉3个层面研究地域性的表达,探讨如何尊重地域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宜性的景观植物,深化地域文化意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符合大众审美和兼具使用功能的植物景观,为相关景区地域性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业观光园就是一个典型农业景观,使用了大量野生花卉、草木进行装点,营造出自然、绿色的生态效果。本文将对农业观光园内涵与类型进行分析,结合野生花卉的应用现状对野生花卉在农业景观园中的应用与配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临汾汾河流域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植被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在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地域文化背景下植物景观地域性表达的相关问题;提出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的近自然群落造景的地域性表达的主要策略;研究几种当地的自然群落模式,总结了几种适宜于地域性表达的近自然植物群落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瑜  龙岳林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93-94,101
以"地域性"为切入点,在分析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主体的基础上,从土地与自然的协调、现代与历史文化的和谐、区域特征的表达与创新、人性化设计、节约型设计及资源利用等6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试图建立一种基于新观念的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草本花卉植物的应用形式,调查郑州市园博园草本花卉植物,分析园中草本花卉的种类、应用形式、存在现状、发展前景等。结果表明:郑州市园博园中草本花卉共计46科,105属,118种,19变种,1变型,86品种;草本花卉应用形式为花坛、花镜、花丛、花池、花台、垂直绿化等;草本花卉不仅可美化、点缀园博园各个展园,达到景观空间艺术性效果,还丰富了园博园中园林景观的植物群落。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展园花卉的选择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为了设计出更加优美的园林,我们还要不断的加强园林设计方法方式上的创新,增加现代性的思考。园林植物就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的空间设计也就是园林的艺术造型,园林空间主要由建筑、植物和地形共同营造。基于此,针对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对现代性园林设计做出一些理论和实际的探索,增加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的时代元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山水园林城市内涵的辨析,分析了北方山水园林城市景观中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构成特征,并从保护自然要素、统筹人工环境要素、整合文化要素3个方面,提出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创造北方山水园林城市景观新地域性特征的相应策略。从自然和人文方面探索了新形势下山水园林城市景观塑造的新思维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在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中找到生态平衡与城市特色空间塑造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7.
生态节能的地被花卉种植是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内、外目前研究也比较多,以北京地区为例的实例已经证明了地被花卉在节水、节肥、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丰富绿化景观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地域性因素影响了地被花卉的景观效果。基于此,以廊坊市地被花卉种植为例,阐述了地被花卉从选种、配种、播种和养护各个阶段的技术要点,分析对经济效益和景观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云海  沈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13-15515
以宜宾市南岸西区带状用地概念性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场地现状、存在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反思,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介绍了城市边缘空间的景观形态及价值,并阐述了城市边缘空间景观的概念,最后通过城市部分的设计、过渡部分的设计、自然部分的设计以及立体景观框架和可达性的设计等,探索城市边缘空间景观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园开发对周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以福建武夷山烟草科技园为例,基于生态设计观的可持续原则,从基地自然条件、适宜建设区域、设计构思与规划景观层次、功能分区、每个分区的详细景观设计、游览路线与空间分析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对山水要素进行合理引用,针对不同空间地形和水资源细化景观功能布局,以营造具有鲜明地域景观的山水生态科技园。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广东省广州市老城区现状进行分析,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资源进行景观空间改造的方式为老年人创造适老化的社区活动空间,达到"在地老化"的目的。本文主要采用空间设计中点线面的设计思维,分区域类型对老城区空间环境进行改造,以满足老年人对于自身生活环境及品质的自主、自尊、隐私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