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新颖,方法简单,繁殖快。在当前杉木初级种子园优良家系的种子缺乏的情况下,采用优良无性系扦插育苗方法来繁殖优良家系种苗是一种快速繁殖良种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展以选择育种为中心的杉木遗传改良工作以来,已营建了一批无性系初级种子园。据一些地区的子代测定结果,用初级种子园的种子造林,平均材积增长率可达10—15%。我省建立杉木种子园的工作始于六十年代后期,迄今已选优树约60O株,建成和正在营建的无性系初级种子园共2000亩左右,但这些种子园的亲本材料大多尚未鉴定。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1976年开始试建杉木初级种子园,1984年重新调整,现经营面积1924亩,分为两个生产点,大坪种子生产区和种子园育种试验区,两个区相距3公里,这样有效的防止了不良花粉的侵入,其中种子生产区1000亩,生产初级良种近400kg,育种区200亩,试验区400亩,母树林478亩,生产种子500多kg.二、种子园的建设:①杉木:宜宾地区在80年代初收集了约500个全国各省区优良无性系,通过表型选择约100个特别优良的无性系已移植到富顺种子园.通过10年表型选择和子代测定,初步选出11个表现优良的无性系.马尾松:1984年收集了全省优树400个,并且进行了部分子代测定.选择了大头茶作为营建混交林的主要伴生树种,拟在种子园建设后期,营建  相似文献   

4.
从杉木林中采集七株优树的种子,并在种子园内采集相同优树无性系自由授粉种子,进行成对对造林比较试验,造林四年后,来自种子园的后代其生长量显著高于来自林分的后代,树高增长9.1%,胸径增加14.5,由此,对杉木初级种子园的遗传效应加以肯定并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5.
对杉木初级种子园进行适时合理疏伐,可使种子园种子产量大幅度增加。按照无性系生长的差异,每公顷保留240~300株、300~360株对种子增产效果显著。疏伐后种子产量年均每公顷达114.2kg。  相似文献   

6.
第二代杉木种子园建立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在初级种子园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杉木二代种子园材料的选择标准和选择方法。并选择出湖南省杉木二代种子园的建园材料,提出了第二代种子园育种群体的大小及育种群体的组成,为控制共祖率和减少近交的抑制作用,对园址选择,园地区划,无性系配置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营建林木高世代种子园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杉木初级种子园进行适时合理疏伐,可使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大幅度增产,按照无性系生长的差异每hm^2保留240~300株,300~360株对种子增产效果显著,疏伐后种子产量是疏代前11年的12.7倍,年平均每hm^2种子产量以达114.2kg。  相似文献   

8.
60多年如一日,钟情林木遗传改良,构建林木无性系育种体系;最早开展杉木地理种源试验;把我国林木地理种源研究、无性系育种和无性系林业研究推向世界水平。尽管如今他已86岁高龄,但仍然经常出入图书馆,不厌其烦给年轻人“递纸条”、打电话、提建议,勇敢地与年轻人深入实验基地指导考察研究?看着落叶松、云杉、楸树等至爱,心头幸福满满。这就是马常耕,我国最早开展杉木地理种源试验的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遗传育种资深专家,我国林木无性系育种和无性系林业最早的组织者、倡导者,我国林木遗传改良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9.
佟万禄 《云南林业》2006,27(5):21-21
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和种子园职工18年的精心培育、科学管理,马关县杉木初级无性系种子园进入产种期。“十五”期间,种子园已采收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杉木优良种子2705公斤,收入81150元,实现利润24300多元。马关县杉木种子园坐落在距县城26公里的大栗树乡倮洒村委会的大山深处,是原国家林业部、云南省林业厅、文山州林业局和马关县林业局共同投资154万元合建的杉木无性系种子繁育基地。该基地区划面积73.33公顷,实际利用面积69.57公顷,包括种子生产区、子代测定区、优树收集区、花粉隔离区、密林草果区、综合经营区等6个经营区,共10个大区、66个…  相似文献   

10.
为加速杉木无性系育种进程和提高育种水平,作者总结了15年来采穗圃经营和扦插育苗的经验,提出了杉木无性系育种的选育程序和方法及育苗增殖技术,供林业生产者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是加速杉木造林良种化进程一条有效途径。首先是育种周期短,头年选优定植采穗圈,第二年就可扦插育苗;第二是通过忧中选优,起点高,因而繁育出来的苗木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繁殖速度,降低苗木生产成本,我们进行了不同种源无性系组培苗建立采穗圃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的穗条产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以福建建瓯无性系为最高。各无性系的单株穗条年产量可达80条左右,是杉木优良无性系快速繁殖的一咱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广东省杉木初级种子园中选出的39个优良无性系,其结实状况均不同,测定结果却均比初级种子园(对照)产量高出39.3%~64.0%。各无性系结实早,中期时单株球果产量分别介于0.1~4.7kg和0.7~11.3kg之间。经综合评定,从中筛选出23个结实多,种子品质好的优良亲本,其综合指标比初级种子园提高5.6%。所选的23个优良无性系,可作为广东省营建第一代种子园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杉木良种选育进程,从早期选择是无性系选育的必要步骤;以家系为基础的选择是无性系育种的有效方法;已有杉木遗传研究成果的利用策略和现有杉木种子园的利用;以及综合育种体系的组建等问题,论述了杉木近期良种选育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繁殖速度,降低苗木生产成本,我们进行了不同种源无性系组培苗建立采穗圃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的穗条产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以福建建瓯无性系为最高。各无性系的单株穗条年产量可达80条左右,是杉木优良无性系快速繁殖的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湖南杉木育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经过近40年的遗传改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分别种源,家系,无性系收集了14000多份基因材料;(2)种源研究结果表明,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多数性状与产地纬度有密切的线性相关,并为14个省造林综合评选出适生的丰产稳定种源;(3)对14个种子园112个家系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测定。制定了2代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标准,确定了木材比重和管胞长度是材性改良的重要性状;(4)在无性系选育方面,对选优方法,标准,不同原始材料优良无性系中选率,无性系与环境互作进行了研究。并选出院 优良无性系89个,材积大于对照50%以上。采穗圃产量提高4倍以上,但杉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要走出困境,在育种策略上,应着重开展杂交育种,筛选正反交均优的组合,建立两个无性系种子园,提高育种效果,降低育种成本。在育种目标上应转向工业用材,装饰材,杉木造纸已走出实验室,是拓宽杉木用途和解决我国纤维浆原料的有效途径。杉木装饰材市场广阔,但需进行遗传改良,为防止人工林地力衰退。充分利用现有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基础。筛选营养捕获量少的无性系造林。  相似文献   

17.
<正> 杉木无性系育种是用科学的育种程序选出优株,是用无性繁殖产生后代的方法,此后代保持了优株的优良特性。此法比用有性繁殖可获得更高的遗传增益。我场自1978年开展杉木无性系育种试验以来,已用杉木无性系造林8.67公顷,并初选出190个杉木无性系。一、选优方法(一)单系和多系选择相结合我场从1973年以来,已筛选出杉木优良家系8个,最佳种源2个,从这些材料营造的2—8年生的杉木幼林中,进行单系选择,入选率一般为0.1—0.3%。1983年从三年生的优  相似文献   

18.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结实遗传差异及其选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小坑林场杉木初级种子园球果产量连续3年定株调查分析,表明无性系结实存在着真实的遗传差异,根据无性系结实主效和C×Y互作()ij等指标,对种子园无性系进行选择评价,为营建1.5代种子园提供结实力强、后代生长快的无性系和初级种子园去劣疏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无性系、立地、郁闭度对杉木种子园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无性系、立地、林分郁闭度等因子对杉木种子园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性系、坡向、郁闭度对杉木种子园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种子质量也有影响。杉木种子园宜选择阳坡、半阳坡,采用优质高产无性系建园;抓好密度和郁闭度管理,林分郁闭度以小于0.6为宜。  相似文献   

20.
杉木干基萌芽能力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两片杉木子代林伐桩和杉木无性系采穗圃萌条数量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杉木子代林伐桩萌条数量在产地间、产地内家系间及组合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并有中等以上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在37%~39%之间;产地的遗传方差分量与产地内家系间的相近。伐桩萌条数量与基径粗度的关系随伐桩年龄的变化而表现不一;不同砍伐季节伐桩萌条数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杉木无性系采穗圃无性系间有效萌条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的萌芽能力有较高的重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