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垄作甜菜栽培的优越性1.采取秋季起垄,人工点播,延长甜菜的生育期。起垄栽种解决了因机力下地晚、气温低造成的播期晚、不易保苗、产量低的问题,且由于起垄后地面采光面增大,地温比平播的高,增加有效积温,利于积雪早融化。早春一能下地即人工进行点播,比陆地播甜菜可提早20天左右,前期积温高,生长快,有利于甜菜早发早长,比平播甜菜的生育期延长12天。垄作栽培无论地面是否平整都可确保每穴有种  相似文献   

2.
正一、垄作甜菜栽培的优越性1.采取秋季起垄,人工点播,延长甜菜的生育期。起垄栽种解决了因机力下地晚、气温低造成的播期晚、不易保苗、产量低的问题,且由于起垄后地面采光面增大,地温比平播的高,增加有效积温,利于积雪早融化。早春一能下地即人工进行点播,比陆地播甜菜可提早20天左右,前期积温高,生长快,有利于甜菜早发早长,比平播甜菜的生育期延长12天。垄作栽培无论地面是否平整都可确保每穴有种  相似文献   

3.
一、垄作甜菜栽培的优越性 1.采取秋季起垄,人工点播,延长甜菜的生育期。起垄栽种解决了因机力下地晚、气温低造成的播期晚、不易保苗、产量低的问题,且由于起垄后地面采光面增大,地温比平播的高,增加有效积温,利于积雪早融化。早春一能下地即人工进行点播,比陆地播甜菜可提早20天左右,前期积温高,生长快,有利于甜菜早发早长,比平播甜菜的生育期延长12天。  相似文献   

4.
一、垄作甜菜栽培的优越性 1.采取秋季起垄,人工点播,延长甜菜的生育期。起垄栽种解决了因机械下地晚、气温低造成的播期晚、不易保苗、产量低的问题,且由于起垄后地面采光面增大,地温比平播的高,增加有效积温,利于积雪早融化。早春一能下地即人工进行点播,比陆地播甜菜可提早20天左右,前期积温高,生长快,有利于甜菜早发早长,比平播甜菜的生育期延长12天。  相似文献   

5.
一、垄作甜菜栽培的优越性1.采取秋季起垄,人工点播,延长甜菜的生育期。起垄栽种解决了因机力下地晚、气温低造成的播期晚、不易保苗、产量低的问题,且由于起垄后地面采光面增大,地温比平播的高,增加有效积温,利于积雪早融化。早春一能下地即人工进行点播,比陆地播甜菜可提早20天左右,前期积温高,生长快,有利于甜菜早发早长,比平播甜菜  相似文献   

6.
一、垄作甜菜栽培的优越性 1.采取秋季起垄,人工点播,延长甜菜的生育期.起垄栽种解决了因机力下地晚、气温低造成的播期晚、不易保苗、产量低的问题,且由于起垄后地面采光面增大,地温比平播的高,增加有效积温,利于积雪早融化.  相似文献   

7.
一、垄作甜菜栽培的优越性 1.采取秋季起垄,人工点播,延长甜菜的生育期.起垄栽种解决了因机械下地晚、气温低造成的播期晚、不易保苗、产量低的问题,且由于起垄后地面采光面增大,地温比平播的高,增加有效积温,利于积雪早融化.  相似文献   

8.
一、垄作甜菜栽培的优越性 1.采取秋季起垄,人工点播,延长甜菜的生育期。起垄栽种解决了因机力下地晚、气温低造成的播期晚、不易保苗、产量低的问题,且由于起垄后地面采光面增大,地温比平播的高,增加有效积温,利于积雪早融化。  相似文献   

9.
我团地处伊犁河滩地,多风,土质粘重,地下水位高,盐碱重,不易保全苗,667米~2产量仅为3000千克,我团通过试验总结出垄作甜菜丰产栽培技术。一、垄作甜菜栽培的优越性1.采取秋季起垄,人工点播,延长甜菜的生育期。起垄栽种解决了因机力下地晚、气温低造成的播期晚、不易保苗、产量低的问题,且由于起垄后地面采光面增大,地温比平播的高,增加有效积温,利于积  相似文献   

10.
干旱半干旱区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以定薯3号为试材,设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和露地播种5种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覆盖栽培马铃薯生育期均较露地种植生育期长,说明覆盖栽培可以适当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效;覆盖栽培马铃薯0~30 cm耕层含水量均较露地种植高,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保水保墒效果最好(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3.01%、11.71%、10.53%,较露地种植分别高2.49%、2.66%、3.45%)。在马铃薯生长前期,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土壤含水量高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半膜双垄侧播和全膜双垄侧播;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和主茎个数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单株结薯数为7.0~10.7个,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盖处理马铃薯单株薯块重和大中薯率均显著高于露地种植,各覆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下,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9 444.0 kg/hm2,比对照高6 639.0 kg/hm2,增产率为20.2%),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次之(为38 395.5 kg/hm2,比对照高5 590.5 kg/hm2,增产率为17.0%)。说明马铃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和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2种栽培模式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摘要:本试验用定薯3号原种作为种薯材料,设5个处理,分别为:(1)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2)半膜双垄侧播;(3)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4)全膜双垄侧播;(5)露地播种(CK),通过对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研究,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比对照生育期都长,说明地膜覆盖可以保留土壤水分,适当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效。不同栽培模式下种植马铃薯,土壤0 cm~30cm 耕层含水量均比露地种植土壤含水量高。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分别测定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保水保墒效果最好,土壤耕层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3.01%、11.71% 、10.53%,比对照不覆膜种植(CK)分别高2.49%、2.66%、3.45%;在生长前期,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双垄侧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半膜双垄侧播和全膜双垄侧播的土壤含水量。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和主茎个数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单株个数为7.0个-10.7个,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膜处理马铃薯单株重和大中薯率普遍高于露地种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和对照间差异显著。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种植产量最高,为2629.6 kg/667m2,亩产比对照高442.6kg,增产率为20.2%;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种植产量第二,为2559.7kg/667m2,亩产比对照高372.7kg,增产率为17.0%;对照产量最低,为2187.0kg/667m2。马铃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和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这两种栽培模式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集雨保墒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通用全膜垄上栽培、全膜双垄侧播、单垄双行微沟侧播、单垄双行侧播、露地栽培等5种栽培方式对土壤含水量、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之间,马铃薯生育期有一定差别,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均较露地栽培提前;地膜覆盖栽培耕层土壤含水量均优于露地栽培,不同起垄方式覆膜后均有较好的增温保墒效果,使马铃薯发苗快、出苗整齐、苗壮色深、根系发达、生育期提前,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通用全膜垄上栽培、单垄双行微沟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单垄双行侧播;不同起垄方式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单垄双行微沟侧播、单垄双行侧播、通用全膜垄上栽培、全膜双垄侧播,均较露地栽培明显增产,增幅达到54.6%~56.3%。在今后马铃薯栽培中,应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尤其是单垄双行微沟侧播。  相似文献   

13.
覆膜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凉州区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播沟施肥栽培的玉米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较全膜垄作垄播垄施肥栽培和全膜平作栽培提前2-6d,生育期延长2d;穗粒数较全膜平作栽培增加54.0粒,千粒重增加11.6g;折合产量最高,为15110.29kg/hm2,较全膜平作增产10.37%。  相似文献   

14.
<正>一、关于品种的选择问题—适区种植1、品种选择的原则:(1)早播选中、晚熟品种;(2)整地质量好的选择偏晚熟的品种;(3)栽培水平高的选择偏晚熟的品种;(4)土质肥沃的,选择繁茂性中等株型品种;(5)气候条件好选择偏晚品种。选用品种的生育期要比当地无霜期短5-10天,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争取年年换种。2、进行种子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挑选剔除病粒、残粒、虫食粒及杂粒,精量点播的种子最好人工选  相似文献   

15.
针对黑龙江省目前的几播种方法和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垄三栽培的基础上,设定了三种处理:常规垄作、45cm平播密植后起垄、常规垄作行间覆膜3种栽培方式,试验设计采用大区对比法。试验结果是45cm平播密植后起垄效果最好、其次是常规垄作行间覆膜。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玉米在双垄全膜、平覆全膜、小垄沟半膜、露地起垄种植几个处理下其集雨节水与保墒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玉米双垄全膜覆盖侧播栽培模式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11705.55千克/公顷,比小垄沟半膜种植增产2912.55千克/公顷,增幅33.12%;比露地起垄种植增产4956千克/公顷,增幅68.46%。生育期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提早5天~9天,是适合秦州区玉米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甘肃省庄浪县山地梯田试验了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通用全膜垄上播种栽培模式马铃薯生育期适中,商品率高,经济性状好;该模式下,折合产量最高,为47 824.1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9 305.6 kg/hm~2,增产率24.16%。全膜垄作侧播折合产量44 444.4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5 925.9 kg/hm~2,增产率15.38%;全膜微垄垄播折合产量42 824.1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11.18%。通用全膜垄上播种较当地主栽模式全膜垄作侧播产量增幅较大,全膜微垄垄播较全膜垄作侧播略有减产。  相似文献   

18.
<正>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是针对目前大豆种植区域逐年干旱与东北主产区低温冷凉而提出的大豆抗旱综合配套高产技术。以杆强品种为突破口与覆膜提墒精华而逐步形成的新的大豆栽培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分为平播行间覆膜与大垄垄上行间覆膜两种技术模式。大豆行间覆膜技术采取平播(或起垄)覆膜,膜外侧播种的栽培措施,苗带为单行精量点播,膜内施肥。大豆苗期机械中耕管理,只采取播后苗前苗带封闭洒药除草措施和苗期人工锄草措施进行苗期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玉米在双垄全膜、平覆全膜、小垄沟半膜、露地起垄种植几个处理下其集雨节水与保墒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玉米双垄全膜覆盖侧播栽培模式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11705.55千克/公顷,比小垄沟半膜种植增产2912.55千克/公顷,增幅33.12%;比露地起垄种植增产4956千克/公顷,增幅68.46%。生育期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提早5天~9天,是适合秦州区玉米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大豆"暗垄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杨方人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经1997~1999三年的研究,在大豆"三垄"栽培技术(深松、分层施肥和精量点播)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的平播窄行密植技术,配合适当的品种和相应的配套机械组合而成的机农合一、产学研一体化的大豆机械化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暗垄密"(地面平坦不起垄,垄沟垄体间隔深松,加深耕层,虽不见明垄,却发挥了垄作的通气、蓄水、抗旱排涝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