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绵黄芪是山西省名贵中药材,主产于我省介休市绵山地区,因其产地独特的气候土壤生产条件,形成极佳品质,而成为享誉省内外的地道中药材。绵黄芪的种植也逐步成为当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重要选择。现将绵黄芪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总结如下。一、选地整地选择海拔在800米  相似文献   

2.
2001年,我省药材种植面积达到93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比2000年扩大25.5万亩,增长36.2%;2001年的全省药材总产量达11.9万吨,实现产值(现行价)10.4亿元,足见种植中药材潜力巨大.中药材是特殊的农作物,在栽培中若使用化肥不当,易出现烧芽、烧苗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西充县农民近年在种植中药材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不宜将三类化肥作为中药材在拌种时的"种肥"使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生产是农副产品生产的特殊形式,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有效地指导我省中药材生产逐步走上产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保护道地中药材资源,实现中药材商品的优质高效,以及尽快达到中药原料的基地化、规模化,利用中药材资源和道地的基地生产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中药材产品,促进中药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生产是中药研制、生产、开发及应用的源头和基础。发展中药材生产符合国家和我省的产业化发展方向。中药材生产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已将中药产业化发展作为“十五”期间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生产是农副产品生产的特殊形式,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有效地指导我省中药材生产逐步走上产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保护道地中药材资源,实现中药材商品的优质高效,以及尽快达到中药原料的基地化、规模化,利用中药材资源和道地的基地生产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中药材产品,促进中药材产业和中医药开发的现代化、国际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川农业科技》2008,(2):60-60
今年1月中旬以来.我省大部分地方遭受了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所罕见.给我省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尤其是蔬菜、洋芋、油菜、茶叶、部分水果以及蚕桑、中药材受灾严重。为指导各地灾后生产的迅速恢复.四川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主要受灾作物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方案,确保灾后农业不减产、农民要增收。  相似文献   

7.
近一段时间我们不断收到农民的来信,反映他们在发展中药材生产的过程中上当受骗,综观他们的来信,大多数是受某些宣传小报或杂志上刊登的中药材种植信息所诱惑,某些单位利用农民求富的心理,不顾实际情况,片面地夸大某些中药材的经济价值,使农民上当受骗,特别是那些在种植中药材方面缺乏经验的农民,更易上当受骗,我们对目前某些中药材的宣传材料进行了分析,其不实之处(或骗术)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2011年我省中药材种植发展主要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010年我省中药材生产基本情况 据统计,2010年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55.6万亩,比去年约增7%。大宗地道中药材种植品种主要有太子参、建莲子、厚朴、南方红豆杉、仙草、山药、薏苡、雷公藤、玫瑰茄、白术、巴戟天、春砂仁等。  相似文献   

9.
以推进我省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发展为己任的山西省中药材种植协会,一年来依托山西大正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已在全省发展会员一千多名,发展各类药材种植超过两万亩,形成了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一、2010年我省中药材生产基本情况 据统计,2010年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55.6万亩,比去年约增7%.大宗地道中药材种植品种主要有太子参、建莲子、厚朴、南方红豆杉、仙草、山药、薏苡、雷公藤、玫瑰茄、白术、巴戟天、春砂仁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中药材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种药材愈来愈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亮点。我省已将中药行业发展列入“十五”规划,并投入资金扶持,各级推广部门也在积极引导农民种药材发药财。  相似文献   

12.
漳县气候高寒阴湿,种植中药材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全县中药材种面积已达6 667 hm2,产量达15 903 t.在西南部山区中药材产业收入已占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以上.但还存在着加工业匮乏、增值幅度受限,市场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待完善,栽培技术落后、生产效益有待提高等问题.今后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建立稳定的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选育优势中药材新品种;发展中药材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企业,实现中药材加工增值;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四川省中药材种植业发展情况,为提高中药材种植效益,保证川产中药材"有序""有效""安全"生产,就中药材种植中的品种选择、环境选择、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问题进行探讨,为我省中药材种植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传统意识的增强,对中医药的认识不断加深,加之中药材生产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有显著作用,因而,山西省中药材发展,特别是道地药材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中药材专业村和种植大户大量涌现。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推进,全力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物质装备、加工设施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搞好服务工作。保证中药材专业村健康、快速地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6,(10)
正2015年至今,玉米市场行情下滑,同期国家出台玉米产业结构调整宏观政策。作为国内主要的玉米产区,省内部分农民已开始尝试改种其他作物。中药材是辽宁省的一大特色产业,从事中药材生产,是省内农民调整生产取向的一个较为现实可行的选择。中药材种植业是一个综合系统产业,其发展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齐抓共管,各方协调,密切配合,在政策、资金、技  相似文献   

16.
从富源县中药材生产的规模、栽培水平等实际出发,综合分析发展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全县自然条件、物种资源、技术水平等发展条件,提出今后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对策措施,以期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天然产物分离》2004,2(5):30-31
为做大做强广西中药材产业,使中药材产业开发真正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在广西自治区制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中,将中药材列入十大主导产业之中。中药材产业,将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安徽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我省重要特色产业的对策,主要有搞好区域布局,建立专业化种苗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毕节市抢抓国家和贵州省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机遇,围绕“一年有突破、两年上台阶”的目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把中药材科研、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等有机结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为发展毕节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分析毕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在榆中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及榆中县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榆中县中药材产业的对策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引导和支持营销组织 (企业)及加工企业的建立,创建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快中药材的经营、销售和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发挥本地农业技术部门的优势,培训一批农民骨干技术员;建立健全中药材产销信息网络;创建品牌,走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